科學家研究"瞬間轉移" 實現物質複製和瞬間傳送

2021-01-13 中國網

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把物質先分解成不同層次,然後再複製到指定的地點

據國外媒體報導,有沒有想過在現實中發明出像《星際旅行》中的物品複製傳送器,用雷射或機器,把人或物,在一瞬間一層一層地傳送或複製。

現在,一群來自美國NASA漢普頓萊利研究中心的工程師正著手一項新穎的製造技術研究,他們的研究完美的詮釋了一句古老的關於夢想和行動的俗語,只要你能細分出某物,我們就能製造出來。

據報導,工程師們大膽研究的是一種叫電子束無模成型的裝置,或稱作EBF3,這種裝置聽起來完全就是科幻片裡才有的東西。

技術研究的帶頭人凱倫·特明格說道,「開始你只是畫出你想建造東西的一部分,然後一摁按鈕,你的東西就出來了。」特明格表示,EBF3很容易使人們想起電影《星際旅行》裡的場景,比如艦長皮卡德說道:「要熱的伯爵灰茶。」,隨著一陣嗡嗡聲以及一陣雷射閃過,牆上的某個角落便會送出一杯茶。

這次研究的EBF3是在一個真空室內工作,電子束擊打在金屬上,金屬融化,然後融化的金屬在一個旋轉的表面上被用來製圖成型,直到完成物體的某個部分。儘管和科幻電影裡的刻畫比起來EBF3的運用的範圍可能稍顯狹窄,EBF3的運用潛力確實巨大,前景看好,可以用在航空航天,甚至是醫療行業。

凱倫·特明格表示,EBF3的商業化運用已經得到了檢測,未來EBF3製造的大型結構架很可能運用在宇宙飛船上。EBF3的運行需要兩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製造物體的三維圖像,用來製造物體的材料必須要和EBF3的電子束兼容。

那麼這種裝置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首先,人們需要把物體解分成不同層次,每一個層次的交叉部位用來引導電子束以及金屬原料工作,直至一層一層的把物體複製出來,然後,使用定位裝置,結合GPS功能,把複製好的人或物「轉移」或「傳送」到指定的地點。

「如果你從桁架上取下一片,你可以在每個連接交叉點看到很多點,這些點會隨著你在層次間的移動而移動。當你完成了物體的建造,你可以清晰的看到由這些點連接出的對角線痕跡。」

其次用來製造物體的材料必須要還電子束兼容,這樣這些材料才能被加熱,然後轉換為液態形式。

據悉,EBF3能同時處理兩種不同的金屬原料,可以把兩種不同的金屬混合成合金形式,也可以把其中一種金屬嵌進另一種金屬。後一種金屬處理方法有著不錯的運用前景,比如說可以把光纖玻材料鑲嵌進鋁材料製成傳感器,這在以前是無法完成的。

考慮到地面上EBF3設備體積巨大而且也很笨重,研究人員在NASA的噴氣飛機上成功研究並測試了小型EBF3設備設備。研究人員下一步打算在國際空間站測試並運用這種小型設備。

今後,月球基地的工作人員可以利用EBF3製造或「複製傳送」任何零部件,而不需要大費周章從地球上取回這些物件。太空人甚至可以從月球土上提煉出製造物體的金屬材料,或者是重新回收利用登陸艇上的材料。

專家認為,EBF3最快速也是最有潛力的運用前景體現在航空領域。運用EBF3製造的結構性部件或者是噴氣飛機引擎套管每磅只需花費1000美元,這比傳統的製造方式經濟不少。同時EBF3還可以帶來環保節約效益。

相關焦點

  • 「瞬間轉移」實驗成功 未來或可能實現科幻片畫面
    「瞬間轉移」實驗成功,人類未來或許有可能實現科幻片畫面。在60年代科幻電視劇《星空奇遇記》(Star Trek)中,太空人可以靠船上的傳送器,自由來往於星球與太空船之間。2002年,以澳洲華裔科學家藍屏開為首的研究隊伍,成功將一組帶有訊息的雷射由一處地方瞬間遙距傳送至另一處,向實現科幻電影中「瞬間轉移」的構想推進了一大步。據《星島日報》報導,澳洲國立大學的科研小組宣布,他們成功利用「量子糾纏」的效應,將在一個光學設備一端的雷射束,瞬間在一公尺外複製出另一個同樣的光束,這個瞬間轉移的結果穩定而可靠。
  • 「瞬間轉移」實驗成功 未來或可能實現科幻片畫面
    2002年,以澳洲華裔科學家藍屏開為首的研究隊伍,成功將一組帶有訊息的雷射由一處地方瞬間遙距傳送至另一處,向實現科幻電影中「瞬間轉移」的構想推進了一大步。據《星島日報》報導,澳洲國立大學的科研小組宣布,他們成功利用「量子糾纏」的效應,將在一個光學設備一端的雷射束,瞬間在一公尺外複製出另一個同樣的光束,這個瞬間轉移的結果穩定而可靠。
  • 在未來能否實現物質瞬間傳送嗎?
    量子瞬間移動到目前為止還僅僅停留在理論上。我們常說的量子隱態傳送(隱形傳態)技術就是以後瞬間移動的理論基礎。中科院如今已經可以將光子進行傳送了。但是能否傳遞大分子級別以上的宏觀物體不僅僅是個物理難題還是哲學難題。
  • 科學家認為,人類能實現「瞬間轉移」,但是首先要能有一種儀器!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科學家認為,人類能實現「瞬間轉移」,但是首先要能有一種儀器。然而這一切也都是虛構的,但我們現實生活中「瞬間轉移」是無法完成的,畢竟人類是沒有像很多科幻片裡面的超能力,並且也沒有這種工具可以完成瞬間轉移,比如說像很多科幻小說當中所出現的傳送塔,甚至還出現過很多的傳送臺,站到上面就可以去往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 「人體」的瞬間轉移將實現?中國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瞬間轉移也將實現了?是的,你沒有看錯,瞬間轉移,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運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這個消息傳出之後,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甚至也有許多權威的媒體爭先恐後的對這一件事情進行了報導。那麼高緯度量子隱形傳態究竟是什麼呢?它與瞬間轉移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 瞬間轉移將實現?我國取得突破: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
    而說起瞬間轉移,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在許多科幻甚至是玄幻的小說中經常出現,那麼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瞬間轉移也將實現了?這個消息傳出之後,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甚至也有許多權威的媒體爭先恐後的對這一件事情進行了報導。那麼高緯度量子隱形傳態究竟是什麼呢?它與瞬間轉移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 量子糾纏是否可以實現讓人瞬間移動?若是真的,多久能實現?
    星際迷航裡面有種設備叫分子傳輸機,光腦記錄下人體所有分子所在位置與狀態然後分解在異地從新組合,從而實現人瞬間移動。現實中,科學已經證實一種可以讓人瞬間移動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量子糾纏可以造成瞬間轉移。
  • 科幻電影中的「瞬間移動」,人類能實現嗎?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將人瞬間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場景。一去十萬八千裡,費時幾乎為零,聽起來就很酷啊。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場景能實現嗎?「瞬間傳送」有沒有什麼可靠的技術支持呢?
  • 人類「瞬間轉移」夢想破裂,量子糾纏難以實現瞬移,靈魂無法轉移
    首先是瞬間移動的原理,注意這個原理是基於電影的合理性,如果一個人想要從1地瞬間移動到2地,這個時候,他需要輸入自己想要到達的目的地,然後進入一個特定的容器內,到時候容器將會對該人進行掃描,掃描完成後,1地的電腦就會將該人的信息發送到2地,隨後通過量子糾纏技術,將1地該人的信息瞬間傳送到2地,2地的電腦將會根據1地傳來的信息,通過提取1
  • 講真,科幻電影中的「瞬間移動」,人類能實現嗎?
    《星際迷航》中瞬間傳送人類畫面,圖片來源網絡「量子瞬間傳送」技術那麼,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沒有什麼技術,可以實現瞬間移動呢?1982年,法國物理學家艾倫·愛斯派克特和他的小組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實驗,證實了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一種叫作「量子糾纏」的關係。
  •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光子遠距瞬間轉移!麻省學者:邁向量子化...
    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預測了量子通信的可能性。近兩年來,中國在量子應用上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繼在實驗室外實現了世界首次量子傳輸後,如今中國科學家已經取得進一步突破,成功將一顆光子從地球瞬間轉移到距離地表500km外軌道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上,這也是目前全球最長距離的量子糾纏實驗!
  • 唯一可以實現「瞬間轉移」的理論!
    小時候,我們都看過《西遊記》,對電視劇裡面 孫悟空的瞬間移動感到奇妙,孫悟空除了會瞬間移動,還能拔一根猴毛變出其他猴子,其實孫悟空的這些技能在現在看來,無不和量子理論有關!什麼是量子疊加原理?先來說說我們所處的宏觀世界。
  • 科學家認為:通過量子糾纏,人類可以實現瞬間移動!
    瞬間移動常出現在科幻作品中,能夠瞬間隱形轉移到某個位置。一直以來,人們都希望能夠使用科學技術,實現人類的瞬間移動,擁有這種不可思議的超能力。近日,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或許利用量子傳送機可以實現瞬間移動。
  • 量子糾纏可能實現瞬間轉移,靈魂轉移卻無法達到,或許能轉移軀體
    如果要我選最想擁有的一種超能力,瞬間移動一定排在第一位。在科幻電影裡面,也有很多瞬移的場面,主人公無非利用超能力,或者是科學技術完成瞬移,將它搬到現實中討論,瞬間移動有實現的可能性嗎?我們可以藉由電影中使用的量子糾纏技術來討論其合理性。
  • 中科大實現量子瞬間傳輸技術重大突破
    「瞬間移動」的奇蹟,離成真又近一步。2月26日,《自然》雜誌發表封面文章,中國科技大學實現了「多自由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5日的全國政協小組會上,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論文的通訊作者潘建偉委員。為說明「隱形傳態(Teleportation)」,他打了個比方:「從合肥帶到北京一個保險箱,鑰匙忘帶了。於是我請合肥的同事測量一下鑰匙,告訴我;我在北京複製它。」
  • 丹麥科學家稱可將物體轉化為量子實現瞬間移動
    瞬間移動也許將不再是夢  丹麥科學家首次通過將物質轉化量子信息,以光子為媒介實現遠距離傳遞  將人化為光束,瞬間傳送到遙遠的另一個地點,這樣的場景目前還只能在《星際迷航》等科幻電影中看到。不過,丹麥的物理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將物體轉化為量子信息,然後用光子進行傳遞,使物體在不通過外界接觸下,實現了遠距傳送。  「遠距傳送」是指,通過將物體分解成量子,再利用量子遠距效應,把原型量子的性質傳送出去,瞬間到達目的地後,再把這些量子合成物體。即「用非物質接觸聯接的手段實現物理的傳遞」。
  • 瞬間傳輸更近一步?科學家實現100公裡光子瞬移
    科學家們近日在量子通訊的奇異領域內實現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將一束光在光纖中「瞬間傳送」了大約100公裡的距離北京時間9月25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科學家們近日在量子通訊的奇異領域內實現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
  • 瞬間轉移可能嗎?這個想法太超前了,目前只存在想像中
    有關超時空轉移的科幻故事,可謂由來以久,由早期《星空奇遇記》和《星球大戰》的太空戰艦。到20世紀80年代的卡通片《超時空要塞》中的超時空號,乃至90年代初的卡通片《龍珠》中的主角悟空。《費城試驗》都能超越時空限制,在一瞬間轉移到十萬八千裡外的地方。
  • 為什麼我們永遠不能瞬間轉移
    然而如果我們只是從地球上的一點到另一點的話,『瞬間』這個概念還是可以站得住腳的。即使在《星際迷航》中,太空人們也只是在地球和繞地軌道之間或是宇宙飛船之間瞬間移動。Zosmun 真正麻煩的問題牽扯到你想要瞬移什麼以及用什麼技術實現瞬移。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一臺空間瞬移機器可以將乘客傳輸穿過固體障礙。可是在現實世界中,我們不能將物質粒子穿透過絕大部分的材料,因為它們將會與材料內的原子發生很強的交互反應。
  • 像《奇異博士》電影裡的「瞬間移動」技能在科學界真的能實現嗎
    與其說瞬間移動是一種旅行,不如說它更像是兩點之間的通訊,不同之處在於這種通信方式發送的消息是你的整個身體。在幾秒之內抵達度假地的夢想還需慢慢追尋,但也並非不可能實現。,憑空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需要藉助外力工具——傳送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