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發電已經發明,這個冬天隨身可帶「發電小火爐」

2020-12-03 大田觀世界

電作為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能源,一直備受關注。無法想像停電的日子,四處一片黑暗,所有用電的機器設備都將是一堆破銅爛鐵,不起作用。那麼,現如今除了傳統的水利發電、火力發電、風力發電等方式以外,在長期的探索中,人們驚訝地發現,在奇妙的植物世界裡,居然存在著一種能發電的植物,因此新的發電方式已經開始產生。

試想,隨身攜帶一盆植物,既可以為你提供更好的空氣,也能給你帶來電力,手機再也不用擔心電量不足了,可謂一舉兩得。

奇妙的「電樹」

植物發電,在很多人看來,這似乎是信口開河。然後,在印度,這個開掛的國家,人們發現一種令人稱奇的樹,當人噴到它的枝條時,立刻會有一種觸電的感覺,而且在中午,它的電量十足,到了半夜,它的電量所剩無幾,它就是「電樹」。網友不禁感嘆,開掛的民族有著開掛的「樹」不足為奇。

大膽的實驗

1918年,曾有人異想天開地做過一個用檸檬發電的實驗,實驗結果使人大感意外:一個小小的檸檬居然可以使一個小型鐘錶走5個月之久!植物真的能發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人們發現,植物中蘊藏著極大的能量,這種能量遠比人們想像的還要巨大。

綠色燃料

當你在瑞典的公路兩旁看到生長著密密麻麻的荊條時,可千萬別以為它是雜草。這種荊條可非同一般,它可是瑞典生物燃燒發電廠的「御用」原料,人們稱之為「比特」荊條。因為它的「比特」熱卡高得出奇,而且,它的發育能力特別強,具有抗旱、抗寒、抗乾燥的能力。

在丹麥的洛蘭島上有著一座與眾不同的發電廠,它是奇特的火力發電廠,它的奇特之處在於用來燃燒的能源不是人們熟知的煤或者油,而是一捆捆秸稈。

植物王國和動物世界一樣豐富多彩,遠比我們所知道的要奇異。神奇的植物給了人類許多啟發,使我們受益匪淺,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如果我們懂得合理利用大自然賜予我們的能源,今天的能源危機或許不會出現。

相關焦點

  • 太陽能、風能發電都弱爆了,看植物怎麼發電!
    提起環保的發電方式,相信大家會立刻聯想起太陽能、風力或者水力發電吧?不知各位有沒有想過,就連一株小小的植物也能發電?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 日本發明家發明「發電地板」 用噪音和震動供電
    隨時隨地發電,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發電,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不久的將來也許成為現實。日本發明家速水浩平應用震動發電技術發明了「發電地板」,更奇妙的聲波發電機正在研製中。  速水浩平現年27歲,現為音力發電公司總裁。他的夢想就是使震動和噪音成為未來世界能源的主要來源。
  • 你的體溫也能發電,為隨身電子裝置充電已無障礙
    如今,我們隨身攜帶的電子產品眾多,如手機、電腦等電子用品。我們經常外出遠行,可以帶一個充電寶之類的可攜式儲能裝置也能解決充電問題。時間一長,問題就來了。人們想到了很多利用能源的方式可以補充能源。利用體溫發電並能給隨身攜帶的電器充電的想法並不新鮮,我們很多人都想到過。
  • 科學家發明植物發電之後,你的房子可能是這樣!
    我們都知道電能是需要靠其他能量轉化的或者是風能或者是太陽能或者是水能還有傳統的石化燃料等就比如我國的三峽水利電站這都是人常規上的認知然而 近日西班牙工程技術大學(UTEC)研發人員另闢蹊徑開發出了一款新型電燈最令人震驚的是它是用一棵植物發電的
  • 植物發電小花盆: 澆水後能為手機充電
    (原標題:植物發電小花盆: Bioo Lite讓你澆水後更環保地為手機充電)
  • 植物發電代替充電寶?發明者難道想讓我們出門都搬著一盆花?
    前些年有人發明了發電鞋墊,很厲害:這個東西乍一看就是一個普通的緩衝鞋墊,就是有點厚而已,只要把它放進鞋裡,然後穿上鞋走路,鞋墊就會把你每一步產生的壓力轉化為電能,通過連接線連接線把電能儲存到綁在腳踝上的電池組裡。等到你的手機或者其他設備需要充電的時候,只要把腳踝上的電池組拿下來,就能用了。
  • 它們為了發電也是拼了
    不久前,一則微博熱搜引起了頭條君的注意:廣州首座智能體育公園開放,其中部分智能健身器械帶有自發電功能,市民使用機器鍛鍊身體時,可順便幫公園發電。根據新聞描述,這個健身發電的原理應該是將健身人士蹬腳踏車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從而進行發電的(咳咳,初中物理了解一下)。
  • 利用「植物生長」發電 荷蘭研發新技術點亮城市街燈
    並且,植物電源也被用於該公司在荷蘭瓦赫寧根的總部。這兩個項目都使用到本地水生植物。  Plant-e公司的新技術裝備已經可以用於現有的稻田,而各類溼地更為適用。工程師可在溼地水平面以下放置管道,像泥炭沼澤、紅樹林、稻田或三角洲等均可如法炮製,進行發電。
  • 中國一名中學生通過發明實現海浪發電夢想
    日前,北京一名中學生利用海浪發電的創意在企業的資金支持下變成現實。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高三學生秦臻發明的「浪泳發電平臺泳動機」今年8月獲得中國「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日前,這項發明獲得北京大秦旗艦科技有限公司的資金支持,已經變成渤海海面上的一座發電平臺。
  • 用植物發電點亮城市
    用植物發電點亮城市北極星環保網訊:荷蘭一家公司近日研發出一種新技術,可從生長的植物中不斷獲取電力,在夜晚點亮城市的LED街燈。當植物生長時,它們會產生比其自身所需更多的糖,這些多餘的糖會被周邊土壤回收和分解,釋放出質子和電子。
  • 沒有落差也能發電 黎平肖玉環發明平水發電機
    記者看到,發電機由兩艘小鐵船和鐵葉片兩大部件組成,其中兩艘小船分列左右,它們的長均為3米,寬是1.2米,彼此之間靠著四根鋼筋固定。老肖告訴記者,小船的作用有二,首先是浮力作用,也就是說有了兩艘小船後,發電機就浮在水面上,這樣可保證葉片正常轉動;其次,兩艘小船還裝載著變速器、飛輪等必不可少的發電裝置。  鐵葉片在兩艘小船之間,總計24片,均由一根轉動軸牽引著。
  • 汽車路過的氣流、海洋波浪都能發電?各種發電方式,哪個最不靠譜
    除了利用車輛的氣流,有風的天氣它自己也可以發電,上面的光伏板,還可以作為補充發電用,不論晴天還是大風陰雨天,發電量都不小呢:除了能接入電網給家庭供電,這個設備還可以為城市交通、地鐵、照明設施等提供電力支持。在可再生能源開發方面,風能和太陽能吸引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海浪則少人關注。
  • 玉山一農民發明波浪能發電裝置
    玉山訊 利用波浪能發電是許多科研人員一直都無法破解的科學難題。如今,玉山縣36歲的農民魏羽松研製出利用水波浪能量發電的設備。9月26日,魏羽松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波浪能發電裝置」發明專利證書和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 植物會發電?別不信!此樹自帶電流,家中種2棵,電費都省了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不少奇花異草,或許有些人家中便會種植酷像人性的義大利紅門蘭,也許在野外我們也能遇見食人花,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大自然往往能造就形態各異的植物,因此,我們時常會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過,這些都只是植物的外貌特徵,真正令人稱奇的植物還有很多。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會發電的植物。
  • 英國發明海洋潮汐能發電裝置
    新華網倫敦3月23日電 英國《獨立報》網站23日報導,為開發海洋能源,英國的一位工程師發明出從海洋潮汐能量中獲取電力的裝置。  據報導,世界首臺潮汐能發電機24日將在英國斯特蘭福德灣安裝就位。
  • 科學家從植物中獲得氫 「植物發電」成為可能?
    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 據法新社耶路撒冷6月11日報導,以色列科學家說,他們從植物中獲得了氫,他們希望,這一發現最終可用於植物發電。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個實驗室在一項研究中,利用水生植物微藻取得了這一發現。該大學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負責人伊夫塔赫·雅各比說:「要將一個設備連接上電力,你只需連上一個電源接觸點。
  • 老外發明野外發電機,比太陽能板還方便,有水有風就能發電
    導語:老外發明野外發電機,比太陽能板還方便,有水有風就能發電 不過即便是帶了充電寶,裡面的電用完了還是需要繼續充電,如果在野外就無計可施了,這時候需要的是一款野外發電機。
  • 發電玻璃:為你吸光發電才是全新的意義
    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凱盛科技集團總經理、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彭壽表示,能發電的玻璃已經誕生,未來將在建築等行業嶄露頭角。太陽能已家喻戶曉。經歷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化石能源發電帶來的嚴重環境問題後,光能發電開始為人青睞。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內興起光伏發電熱,一些地區的屋頂上排列的光伏板一度成為「新風景」。
  • 植物盆栽能發電
    在盆栽的底部內置生物電池,植物在光合作用時會產生一定的化學物質或能量,這些能量被土壤中植物的根部所吸收,再由高科技設備轉換成電能。一株植物最多可產生40瓦電量,並且24小時持續發電。將數據線插入花盆裡偽裝成小石頭的USB接頭上,你的手機就能充電了。只要像照顧普通盆栽一樣給它澆水施肥,它的使用壽命可長達五年。
  • 英國研發新型發電裝置 你的膝蓋活動也能用來發電
    N焦淳樸摘自《城市商報》 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公布了他們研發的一種新型發電裝置,可利用人們走路時膝蓋的活動來發電,能為隨身攜帶的電子設備供電。 目前研發出的原型裝置發電功率約為2毫瓦,但在進一步改進後,其功率可超過30毫瓦,這足以為一些隨身攜帶的電子設備供電,如心率監測器、電子計步器和新型GPS定位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