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體的狀態參量
1.氣體的溫度:宏觀上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誌。兩種溫標的換算關係:T=(t+273.15)K。
絕對零度為-273.15℃,它是低溫的極限,只能接近不能達到。
2.氣體的體積:氣體的體積不是氣體分子自身體積的總和,而是指大量氣體分子所能達到的整個空間的體積。封閉在容器內的氣體,其體積等於容器的容積。
3.氣體的壓強:氣體作用在器壁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同一容器內氣體的壓強處處相等。數值上等於單位時間內器壁單位面積上受到氣體分子的總衝量。國際單位為帕,符號為Pa,且1atm=1.013×105Pa=76cmHg。
①.產生原因:大量氣體分子無規則運動碰撞器壁,形成對器壁各處均勻的持續的壓力。
②.決定因素:一定氣體的壓強大小,微觀上決定於分子的運動速率和分子密度;宏觀上決定於氣體的溫度和體積。
4.對於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pV/T=恆量。
二、理想氣體與實際氣體
從宏觀上講,理想氣體就是嚴格遵守氣體三個實驗定律的氣體。從微觀上講,氣體分子的大小與氣體分子間的距離比較可以忽略不計;氣體分子看成彈性小球,它們相撞或與器壁相撞時,遵守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分子間除碰撞的瞬間外,分子間相互作用不考慮,分子所受重力也忽略不計。理想氣體的內能只考慮分子平均動能,分子勢能不考慮,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內能U只是溫度的函數。實際氣體溫度跟室溫相比不太低,壓強跟大氣壓相比不太大的情況下可視為理想氣體。
三、氣體壓強計算方法
1.在氣體流通的區域,各處壓強相等,如容器與外界相通,容器內外壓強相等;用細管相連的容器,平衡時兩邊氣體壓強相等。
2.液體內深為h處的總壓強p=p0+ρgh,式中的p0為液面上方的壓強,在水銀內,用cmHg做單位時可表示為p=H+h。
3.連通器內靜止的液體,同種液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各處壓強相等。
4.求用固體(如活塞)或液體(如液柱)封閉在靜止的容器內的氣體壓強時,應對固體或液體進行受力分析,然後根據平衡條件求解。
5.當封閉氣體所在的系統處於力學非平衡狀態時,欲求封閉氣體的壓強,首先選擇恰當的對象(如與氣體關聯的液柱、活塞等),並對其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特別注意內、外氣體的壓力),然後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四、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1.氣體分子間有很大的空隙,氣體分子之間的距離大約是分子直徑的10倍。
2.氣體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在處理某些問題時,可以把氣體分子看作沒有相互作用的質點。
3.氣體分子運動的速率很大,常溫下大多數氣體分子的速率都達到數百米每秒。離這個數值越遠,分子數越少,表現為「中間多,兩頭少」的統計分布規律。
五、氣體的壓強、體積溫度間的關係
1.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體積減小時,壓強增大;體積增大時,壓強減小。(玻意耳定律:pV=恆量)
2.一定質量的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升高,體積增大。(蓋·呂薩克定律:V/T=恆量)
3.一定質量的氣體,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查理定律:P/T=恆量)
4.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①.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
pV/T=恆量,推論:p/ρT=恆量。
②.任意質量的理想氣體(克拉珀龍方程)
pV=nRT=(m/μ)RT。
R=p0V0/T0=8.31 J/(mol·K)=0.082 atm·L/(mol·K)。
③.混合氣體的狀態方程
a.道爾頓分壓定律
p=p1+p2+p3+…+pn。
b.混合氣體的狀態方程
p1V1/T1+p2V2/T2+…+pnVn/Tn=(∑ni)R=p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