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火爆全網,豆瓣評分高達8.9分,54%的觀眾給了5星。
這部劇改篇自《壞小孩》,壞小孩指的是誰呢?看到後面才知道,原來壞小孩是朱朝陽,那個年級第一的學霸。
朱朝陽是一個同學關係不好的學霸,甚至遭到校園暴力。班上也沒有一個同學願意和他玩,排名第二的葉馳敏說,即使是她不會的題目,她也不會去請教朱朝陽。
但他卻是一個很乖巧、懂事的孩子。父母離異,母親在很遠的景區上班,周末才能回來。他一個人煮飯吃、做作業、把自己安排得妥妥噹噹的。
看著他孤單的身影,感覺很心疼。他沒有同齡孩子該有的叛逆,只有無限制的隱忍、附和,他就是媽媽心目中最優秀的孩子。
但他是如何黑化的呢?他的爸爸有了自己的女兒,對女兒疼愛有加,對他卻漠不關心,他的成績都是別人告訴他爸爸的,偶爾想起,才會帶他去買鞋子。
媽媽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表面上極愛他,實際上只有聽媽媽的話,媽媽才愛。
缺愛的他為了得到父母的愛,一直討好他們。他知道,他的聽話能讓爸爸稱讚他,讓爸爸有面子;他的好成績能換來媽媽的笑,而他也唯有好成績才能回報媽媽。
他以為這樣就能得到父母全身心的愛,可他知道他錯了,他的努力沒有人看得見。
心理學上認為:越是童年缺失的,越是人終其一生孜孜追求的。
父母的行為讓朱朝陽受到了嚴重的傷害,讓他越走越遠。
童年缺失愛,讓孩子的底色變得灰暗,在隱秘的角落種下陰暗的種子。
1
前一段時間,#青島知名女律師被15歲女兒勒死#上了熱搜。15歲的女兒有預謀地殺死了自己的親生媽媽。
很多人看了這個新聞都覺得無法接受,這個女兒怎麼如此狠心,連自己的媽媽也下得了手。但媒體報導說,女兒是因為再也忍受不了媽媽強烈的控制欲了。
女孩的爸媽也是離婚了,女孩跟著媽媽一起生活。不管是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媽媽都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
媽媽非常愛女兒,把女兒送到學費很貴的中學,報了很多補習班,為了女兒的學費,她拼命賺錢。
她對女兒強烈的愛,周邊的人都知道,女兒想吃羊肉,她就託人去內蒙古買現殺的整隻羊冰凍運回來;想吃牛肉,她就託朋友從澳大利亞買進口牛肉。
物質方面,她無條件地滿足女兒。可在其他方面,女兒全都要聽她的,不準去見爸爸、不準交朋友,成績必須是前幾名。女兒的成績一旦下滑,她肯定會處罰女兒。
女兒也曾與媽媽溝通:「「你雖然給了我這麼多,但從不考慮我的精神感受,不考慮我是怎麼想的,你讓我不快樂。」
媽媽卻說:「你是我的女兒,是我把你養大的,我吃的苦太多了、經歷的太多了,你必須聽我的。」
女兒發現跟媽媽溝通不了,走上了不歸路。
那天晚上,女兒說要跟媽媽按摩,媽媽很開心,準備享受女兒的貼心。沒想到女兒拿出了準備好的繩子,從後面活活勒死了自己的媽媽。
蘇珊·福沃德曾說:「父母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扎在子女的心頭。」
同樣是愛控制的媽媽,同樣只關注孩子的物質生活,不關心孩子的心靈,不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麼,這不是真正的愛,這是以愛之名傷害孩子。
真正的愛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即使孩子受到了挫折,心中也充滿著燦爛的陽光。
2
被愛滋養的孩子,更有底氣去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在《朗讀者》節目中,袁泉跟大家講了11歲離家去北京學戲的事。
那一年,袁泉正在讀小學4年級,她被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的老師選中,離家去北京學習京劇。她的父母並沒有為她做決定,而是問她:你真的想學京劇嗎?
袁泉自己做了這個決定,父母也支持她。母親陪她去北京,只呆了一個星期,就回老家湖北了。
班主任告訴袁泉,她的媽媽在教室門口站了好久,雖然很捨不得女兒,但還是微笑著對老師說:「孩子就拜託給你們了。」
董卿問她:「當時你哭了嗎?」
袁泉說:「當時沒哭,但是回到宿舍看到媽媽買的新襪子,就哭了。」
聽到這裡,董卿也忍不住熱淚盈眶。
袁泉學了7年,雖然學得很辛苦,但父母從不間斷的信支撐著她,讓她感覺父母一直在身邊支持著自己。
節目中,還截取了2封袁泉和父母的信:
「下星期又要扳腿了,我真害怕。基本功還是那樣,絲毫沒有進步。老師說我還不夠刻苦,我聽了心裡非常難受,因為我覺得已經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不管怎樣我還是要更加刻苦,告訴你們,我的腿離頭只有豎著的兩根手指那麼遠了,我爭取在11月20日貼上。」
父母的回信是這樣寫的:
「做父母的理解你,心疼你。我們絕不會在你竭盡全力仍暫時達不到目標的情況下,還要你去拼命。泉泉,切記住,在挫折面前不氣餒,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振作起來吧。」
父母並沒有一定要袁泉學到多厲害,但他們希望女兒面對挫折時,不要氣餒,他們一直都在。
袁泉沒有放棄,她知道父母一直鼓舞著自己,父母就是自己最堅強的後盾。
有句話說得好:母親給孩子造就看得見的體魄,父親鑄就看不見的精神。人的成功,即要有健康的體魄,更要有陽光向上的精氣神。
被愛滋養的孩子,勇敢、自信。他們知道,無論自己做怎樣的決定,父母都會微笑著支持自己。
3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僅是口頭上的「我愛你」,不僅是物質上的滿足,它更多地包含父母對孩子的尊重,父母的陪伴。
做一個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也許下面3點能給你一些參考:
1、愛孩子,請先尊重孩子
雖然父母吃的鹽比孩子吃的飯都多、父母走過的橋比孩子走過的路還長,但還是請你多了解孩子,聽聽孩子的心裡話。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站在孩子的角度跟孩子溝通,讓孩子從你的尊重中感受你對他的愛。
2、愛孩子,請高質量地陪伴他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但陪伴不是孩子玩自己的玩具、父母玩自己的手機,陪伴是全心身地陪孩子玩一會、讀個故事。
顏如晶在《奇葩說》裡說:「孩子的成長就是一部電視劇,演完了就過去了。電視劇可以回放,孩子的成長曆程卻不能回放,只有我們參與進來,才會讓回憶歷久彌新。」
家長高質量的陪伴,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發自內心的愛。
3、愛孩子,請偶爾給他一點小驚喜
在孩子的重要時刻,請給孩子準備一個小驚喜,讓孩子知道你是真的在意他的,孩子收到小驚喜也會非常感動。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促進親子關係的機會,父母們千萬不要錯過喔。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發之戀》中有句溫暖的臺詞:前方的道路可能看起來崎嶇,但是你可以走完這趟旅程,只要花一點時間,還有滿滿的愛。
用真正在愛滋養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愛,父母的愛能讓孩子的前進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