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即將正式實施塑料微珠禁令

2021-01-08 海報新聞

2020年1月1日,國家發改委於今年10月30日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將正式實施,其中第三類淘汰類中規定:「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到2020年12月31日禁止生產,到2022年12月31日禁止銷售」。2017年,國家生態和環境部門將微珠以及含有微珠的化妝品和化學藥品列入高汙染、高環境風險清單,中國塑料微珠禁令在此基礎上出臺。

對塑料微珠的禁令正在全球落地,2018年6月19日,英國禁止銷售含有「塑料微珠」的法令正式生效;歐盟也於今年1月提案2020年全面禁止化妝品中刻意添加塑料微珠。

塑料微粒,通常指直徑小於2mm的塑料顆粒,屬於微塑料的一種,是造成汙染的一項主要載體。塑料微粒的一個重要的來源是人們日常所用的個人護理用品,如磨砂潔面乳,沐浴乳、牙膏和化妝品等。個人護理產品中的塑料微粒幾乎都小於2毫米,主要由聚乙烯(PE)製成的,其次為聚丙烯(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尼龍(Nylon)等。這些含有塑料微粒的個人護理用品一經使用,含有大量塑料微粒的汙水便經由下水道進入汙水處理廠。大量研究表明,大部分汙水處理廠無法將汙水中的塑料微粒全部過濾,以致於大量塑料微粒最終排進河流和海洋,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嚴限塑令,含塑料微珠日化產品出局
    隨著2021年的到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相關規定也正式進入實施階段。相較於2008年發布的限塑政策,《意見》被業界譽為「史上最嚴限塑令」。不管是原料廠家,還是化妝品企業,都面臨著時間壓力下的巨大挑戰。
  • 這份禁令施行後,中國化妝品行業將迎來重大改變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中國的個人護理與化妝品市場即將迎來一件大事。2020年1月1日,國家發改委於今年10月30日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將正式施行,其中第三類淘汰類中明確規定,「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到2020年12月31日禁止生產,到2022年12月31日禁止銷售」。塑料微珠究竟是什麼?
  • 限塑令禁止使用塑料微珠?化妝品行業誰先「中招」
    記者 | 張靜 本文為《美妝頭條》原創作品,轉載請授權 隨著2021年的到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相關規定也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 全國塑料吸管禁令正式生效 可降解塑料千億市場活力被全面激發
    根據此前國家發改委與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2021年1月1日作為全國塑料吸管禁令生效的第一天,不少人都發現一夜之間所有的塑料吸管幾乎都變成了紙吸管。
  • 微塑料和海洋塑料垃圾排放如此嚴重!該如何解決?
    塑料垃圾是我國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主要類型,《2017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態公報》數據(該文涉及的全國數據均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數據)顯示,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和海底垃圾中塑料類垃圾數量分別佔 87%、76%和 74
  • 全國塑料吸管禁令生效,有紙質吸管生產商訂單排到4月,受益股一覽
    為響應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減輕塑料製品對社會環境的汙染,上海市多家大型商場從今天起,停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不僅是塑膠袋,2021年1月1日也是全國塑料吸管禁令生效的第一天。
  • 北京實施「限塑10條」:年底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吸管
    《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已經市委深改委會議審議,2020年12月18日以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名義印發實施。市發改委介紹,《行動計劃》從十個方面提出了本市治理塑料汙染的具體要求,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吃「」「住」「購」,都將迎來減塑生活。
  • 北京「限塑10條」正式實施——年底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購物袋、吸管、攪拌棒、外賣餐盒、快遞包裝……這些塑料製品成為北京未來治理塑料汙染的關鍵。近日,《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限塑10條」)正式印發實施。到2020年年底,全市將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快遞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5%以上;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門店或電商提供的零售配送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守護「地球之心」—海洋:塑料垃圾汙染防治迫在眉睫
    微塑料,一般指粒徑小於5mm的塑料物,實際包括各種合成聚合物的類似汙染,暫稱「微塑料」。包括輪胎橡膠磨損後的顆粒,個人護理用品起清洗、清潔等摩擦作用的「微珠」,洗衣廢水中的合成纖維、油漆塗料粉刷後逸散的微粒等。   微塑料遷移性強,海洋是其重要匯聚點。
  • 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這份「黑名單」務必注意!
    12月1日起,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不同於今年8至11月的「禁塑」試點階段,開始將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2019年12月31日,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意味著海南省將從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號稱海南「最嚴禁塑令」,這份「黑名單」務必要注意!
  • 2020年10月與再生塑料行業相關的事件解讀
    2020年10月與再生塑料行業相關的事件主要集中在停工令、塑料汙染治理等方面,以下將對其進行簡要解讀。  2、《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印發,到2021年替代產品有效推廣  事件描述: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9月29日消息,《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印發。  《方案》提出,2020年底,率先在餐飲、賓館、酒店、郵政快遞等重點領域禁止和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基本實現塑料廢棄物零填。
  • ...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
    【江蘇省出臺限塑路線圖,年底前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近日,江蘇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 「笑臉」,可降解塑料製品標識發布,塑料行業進入洗牌快車道
    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一個有點像「笑臉」的標識,就是今後我國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專屬標識,不久就會出現在一些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上。「加強版」塑料製品治理方案年底前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十部門舉行了全國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會。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7個省份制定了省級的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還有4個省份的方案預計也將在9月底出臺,我國將在年底前實施更為嚴格的塑料製品全鏈條治理。
  • 清研智庫:中國的垃圾進口禁令對西方意味著什麼
    中國嚴格限制垃圾進口的舉措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震動,廢物回收行業機構稱其對全球的影響是破壞性和災難性的。一些發達國家最初試圖將垃圾離岸轉移到東南亞其他市場的努力基本失敗,因為各國紛紛效仿中國,實施自己的禁令。
  • 綿陽市正式出臺「禁塑令」年底前禁產禁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日前,綿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印發《綿陽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辦法》,明確了綿陽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階段性目標,對於容易造成汙染的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農用薄膜、一次性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提出了禁止時限。
  • 日本紡織品偶氮染料 禁令本月實施
    日本紡織品偶氮染料 禁令本月實施 2016-04-25 08:31:42 來源:全球紡織網   2015年,日本《家用產品有害物質管控法案》正式把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的特定偶氮染料列為有害物質
  • 塑料吸管「禁令」倒計時 南寧部分店家已改用紙吸管等
    2020-12-28 09:43:40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 再見,麥當勞的塑料吸管、星巴克的塑料咖啡攪拌棒!
    據英國《獨立報》當地時間10月1日消息:2019年3月,英國議會通過法案,禁止生產和銷售塑料吸管、攪拌器和棉籤,但由於新冠的原因該法案遲遲沒有生效,而如今已於本周四正式生效,這意味著我們是時候向麥當勞的塑料吸管、星巴克的塑料咖啡攪拌棒說再見了。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共同守護海洋生態
    如果汙染情況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到2100年,地中海表面69%的區域將不再適於海洋生物的生存。  在非洲,隨著人口和經濟增長,對塑料產品消費以及塑料包裝需求激增,導致大量塑料垃圾的產生。尤其在非洲沿海地區,塑料垃圾造成了日益嚴重的漁業和生態危機。在加勒比海東北部,每平方公里海域的塑料多達20萬件,這些塑料又會進一步分解成微塑料,構成新的汙染威脅。
  • 蘭州「限塑令」本月底實施 你準備好了嗎?
    蘭州「限塑令」本月底實施你準備好了嗎?塑料口袋、塑料外賣餐盒、塑料吸管……這些都是隨處可見的「日常生活用品」。廉價、輕便、密封性好的塑料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日前,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分地區、分時間、分領域」提出塑料製品禁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