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鳥2號採集行星標本的方式比較特殊,其會碰撞後採集樣本!

2021-01-18 奇趣大百科

日本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如今在太空當中已經航行了三年之久,如今它的位置已經接近龍宮小行星,龍宮小行星距離地球大約1.87億英裡,或許這一次的探測將會給人類提供太陽誕生和生命起源的重要信息。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隼鳥2號將會三次對龍宮小行星進行著陸,但是每次持續的時間會比較短,它的主要探測出任務就是收集小行星的樣本,如果操作成功的話,那麼樣本物質將會為我們提供重要的線索,從而揭開太陽系誕生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秘密。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如果我們空前絕後的對太空科學進行探索,而研究人員則是希望從這些帶回的樣本當中找到地球生命起源的重要線索,研究人員認為龍宮小行星含有相對較多的水和有機物質。如今當務之急就是為隼鳥2號選擇一個合適的著陸點,從而進行樣本的採集工作。而隼鳥2號探測器大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來尋找著陸點,這是由於這個小行星表面的凹凸不平,行星表面的溫度比較高,因此每次的著陸只能是短暫的幾秒鐘。

隼鳥2號是在2014年12月3日被發射到太空當中,經過三年多的航行,如今終於到達了龍宮小行星。而隼鳥2的主要任務是在太空之間收集更多關於生命起源的信息,它的具體任務則是由四個,第一就是對龍宮小行星進行詳細的觀察;第二由隼鳥2號探測器向龍宮小行星發射智慧女神二號探測車,從而發送圖像和溫度和勘測情況;第三是使用撞擊設備對小行星進行高速碰撞,目的則是讓小行星表面之下的物質暴露出來,可以更好的採集樣本;最後一個就是當它返回地球之後,發送一個返程艙重返地球大氣層進行樣本的分析工作。

如今看來,隼鳥2號將執行一號和二號任務。在採集小行星表面的標本時,它會向行星表面釋放一個撣擊器,在碰撞的過程當中形成數米直徑彈坑,從而可以更好的採集樣本。由於是從彈坑當中採集的物質,可以保證物質的「新鮮」程度。而這些樣本的取得將會幫助人類揭開有關生命和宇宙的基本答案。從而找到地球生命起源的答案。

相關焦點

  • 日本「隼鳥 2 號」採集的小行星巖石樣本亮相
    IT之家12月27日消息 今年除了嫦娥五號成功採集月球表面樣本之外,另一重要成就便是日本 「隼鳥 2 號」採集樣本的成功返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近日公布了一組照片,展現了 「隼鳥 2 號」從小行星 「龍宮」收集的兩份樣品。
  • 日本「隼鳥 2 號」飛船採集巖石發現:龍宮小行星聚集形成之前失去...
    北京時間 1 月 11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研究表明,日本 「隼鳥 2 號」飛船最近勘測 「龍宮(Ryugu)」小行星上的巖石時,發現其表面的巖石在聚集形成小行星之前,似乎已失去大部分水分。
  • 隼鳥2號又有新任務!曾首次採集到小行星地下物質
    隼鳥2號又有新任務!2號(Hayabusa2)的一項新任務:到達1998 KY26小行星並對其展開研究。JAXA表示隼鳥2號要到2031年7月才能抵達目的地。其實,隼鳥2號在去年就已經完成了發射之初設定的主要任務,2019年2月它成功從小行星龍宮(Ryugu)表面採集了10克樣本。該太空飛行器隨後轉向任務第二階段,於當年7月發射撞擊器在龍宮表面製造了人工隕石坑,隨後採集到了小行星地下樣本,它也成為第一顆收集到地下樣本的太空飛行器。
  • 日本「隼鳥2號」第二次著陸採集石塊圖像公開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4日公開了,據分析是探測器「隼鳥2號」2019年7月在小行星「龍宮」第二次著陸時採集到的石塊和沙粒圖像。報導稱,此前公布的第一次著陸時採集到的樣本多為數毫米大的沙粒,而第二次的樣本特點在於顆粒較為粗大,其中還包括近1釐米的小石塊。JAXA介紹稱,新確認的樣本可能是地下物質,估計因為硬質巖石被擊碎,所以尺寸較大。雖然混入了與「隼鳥2號」機體使用的鋁箔相似的銀色物質,但JAXA稱「對樣本分析沒有影響」。
  • 日本隼鳥2號於昨天降落Ryugu小行星 採集小行星樣本
    日本隼鳥2號於昨天降落Ryugu小行星 採集小行星樣本  Connor Feng • 2019-02-22 12:58:29
  • 「隼鳥2號」投遞「龍宮」樣本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經過地球附近的模擬圖。圖片來源:Akihiro Ikeshita/JAXA據《新科學家》報導,12月6日,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釋放的返回艙在澳大利亞南部地區著陸,在歷經了6年的太空旅行後,它攜帶著小行星表面巖石和灰塵的兩個樣本回歸地球懷抱。
  • 日本隼鳥2號樣本疑有「人造物」!有光澤現象,尚無法確認來源
    2號」探測器歷經6年的時間,針對地外小行星「龍宮」先後進行探索,樣本採集,最終在年末之前返回了地球,並且帶回了至少5.4克的樣本,這比之前設計時候,所預期的0.1克樣本足足高出了幾十倍,當然這也是說明了日本在小行星方面探索技術的能力,確實是不可小覷的。
  • 日本「隼鳥2號」第二次著陸採集石塊圖像公開 顆粒較粗大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4日公開了,據分析是探測器「隼鳥2號」2019年7月在小行星「龍宮」第二次著陸時採集到的石塊和沙粒圖像。報導稱,此前公布的第一次著陸時採集到的樣本多為數毫米大的沙粒,而第二次的樣本特點在於顆粒較為粗大,其中還包括近1釐米的小石塊。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小行星「龍宮」上採集到的巖屑送回地球 樣本宛如黑色木炭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小行星「龍宮」上採集到的巖屑送回地球 樣本宛如黑色木炭(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Ttoday(羅翊宬):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將小行星「龍宮」(Ryugu)上採集到的巖屑裝上密封艙後送回地球,發現在某個艙室內採集到的石頭長達5毫米至
  • 日本隼鳥 2 號探測器已成功完成小行星 「龍宮」首次地下樣本採集
    IT之家7月11日消息 日本航天局(JAXA)日前宣稱,其已成功收集了小行星「龍宮」首次採集的地下樣本。這則消息是在晚上8點前通過日本共同社新聞發布的,距離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隼鳥2號」衛星第二次降落在距離地球約2億英裡的「龍宮」小行星上僅僅90分鐘。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在小行星「龍宮」表面撞出坑,採樣後將返回
    日本航天局稱,「隼鳥2號」5日成功在小行星「龍宮」表面製造隕石坑,為採集有關太陽系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鋪平道路。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帶著巖石樣本回歸地球
    據日本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4日宣布,從小行星「龍宮」踏上返程的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凌晨回歸地球。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將在比月球更靠近地球的位置釋放,投落至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回收的密封艙將在數天內帶回日本。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具體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年底返回,投放樣本後繼續探測下顆小行星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近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在返回地球時,將在距離地球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隼鳥2號採回龍宮樣本超預期,至少5.4克以上
    而同時我們也知道,還有一個探測器從地外回來了,並且比嫦娥五號先回到地球,那就是日本「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小行星「龍宮」樣本,這也算是人類對地外的一次重大探索,而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日本本次針對的小行星龍宮採樣,是超出了最初的預期,並且在研究上可能更加具有突破的可能性。
  • 隼鳥2號小行星樣本盒被打開 首次觀察到「龍宮」的碎片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啟了最近返回的「隼鳥2號」樣本艙,發現裡面確實有來自深空的寶藏在等待。周一,該機構披露了從近地小行星 「龍宮」上收集到的首批材料圖像。「隼鳥2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小行星追逐太空飛行器,它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圍繞龍宮度過了16個月。
  • 6年60億公裡,日本隼鳥2號將向地球交付小行星樣本
    2014年12月3日,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搭載H-IIA火箭26號機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並於2019年2月和7月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表面,採集到了「龍宮」地表下的巖石標本。據《衛報》(The Guardian)12月4日報導,在經歷了漫長的六年航行後,隼鳥2號計劃於12月6日向地球投放一個裝有巖石樣本的太空艙。科學家們期待這些樣本能幫助他們解答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等謎題。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MINERVA-II-1B巡視器拍攝的小行星表面圖像比前輩順利的多的取樣探測隼鳥2號探測任務的重頭戲,是在小行星上採集土壤巖石樣本,並將這些樣本帶回地球。雖然隼鳥2號本身也可以攜帶科學載荷,在小行星上就地展開分析,但能夠進入太空的分析儀器體積、重量和功耗都受到相當大的限制,分析精度自然也就無法和地球實驗室中的大型儀器相媲美。因此,將樣本採集回地球,可以使科學家們對這些樣本進行更精細、更豐富的研究。同時,如果某天科學家們忽然找到了新的思路,可以再次使用樣品進行分析,而這對於壽命有限的太空飛行器來說是無法實現的。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採集樣本後,隼鳥2號又繼續對「龍宮」進行了測量工作,收集了更多數據。2019年11月12日,JAXA稱隼鳥2號已完成對小行星「龍宮」的深入探測,將於13日開啟它的回家之旅,預計2020年年底返回地球。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的過程整體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