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遺棄6歲自閉症兒子,警方決定不起訴,流浪的「太陽」終於回來了
「他在福利院一定比跟著我好」陽陽的「到來」,曾牽動杭城許多人的心:2019年5月13日,在城站火車站肯德基店裡,人們發現了一個沒家人陪伴的小男孩。後來,杭州上城公安分局站前派出所民警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得知男孩4歲,患有自閉症,生活無法自理。
-
最美母親楊曉燕:「最終打算成立自閉症基金會」
然而,8年後的今天,她的內心只有一個目的:更好地支持自閉症孩子的家庭,改善自閉症群體的生存環境。 「因為有愛,所以會好」 「愛好」兒童康復培訓中心,是上海第一個以NGO名義註冊的自閉症機構。它坐落於閔行區靜安新城,面積1600平方米,由一棟三層高的教學樓、十多間活動室和一片操場組成。
-
給自閉症兒子的10條簡訊全部內容曝光 林熙和兒子的故事令人淚目
2017年,你帶著兒子到學校找我,沒有提前預約,自己在安安康復中心轉了一圈,我端詳著你,留著酷酷的「朋克」頭,身著花花的彩裝,看上去痞痞的,但乾淨也有禮貌,林昊添安靜地跟在身後。你告訴我,你與妻子離婚多年,孩子都是你帶,父子二人同吃同住,晚上也同睡一張床。話語間,聽得出你對孩子很上心。
-
母親剖腹產感染愛滋病,兒子記恨了22年
1996年,國家已經命令禁止非法採集血漿,艾琳描述的輸血方式按理說不可能被正規醫院採用。他認為眼前的女人是在找藉口。醫生的不信任,讓艾琳感受到強烈的病恥感。 把孩子送進東湖醫院後,艾琳和丈夫抱頭痛哭了一夜,以她當時的心境,更多是為兒子李博而哭。那是她和丈夫到廣東發展的第三年,夫妻倆共有10萬元存款。
-
孩子得了自閉症怎麼辦 兒童孤獨症怎麼治
自閉症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病,嬰幼兒時期就會發病,所以也叫做兒童孤獨症。目前發病原因並不明確,只是發現多在富裕家庭裡出現,男性比例高於女性。女性一旦發病就是重症。自閉症目前沒有辦法根治。只能通過不斷訓練改善。那麼,孩子得了自閉症怎麼辦?兒童孤獨症怎麼治?
-
陪伴孤獨的25年——訪中國第一家自閉症服務機構「星星雨」
1989年,田惠萍四歲的兒子楊弢被診斷為自閉症,當時全國只有三家醫院能診斷自閉症,而為自閉症患兒和家庭提供專業支持服務的機構為零。1993年,田惠萍女士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自閉症服務機構——星星雨教育研究所,今年是星星雨成立的25周年,《菁kids》採訪了星星雨創始人田惠萍女士、星星雨現任執行主任孫忠凱先生,通過星星雨見證中國自閉症服務行業發展的這25年。
-
自閉症,星星的孩子:他們大多並非天才,他們身後才是真實的人間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有一個詩意的名字,被稱作是:落入凡間「星星的孩子」,他們給人的印象是孤僻、安靜、不跟人接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男孩多多,今年26歲,就是這樣一個重度孤獨症患者。從4歲確診至今,他的母親周靜便一直陪伴著他與病魔抗爭。
-
來自星星的自閉症兒童,和孤獨星球的真相
至今,對自閉症孩子的幹預依然延續美國學者凱勒在1982年提出的「ABA教學模式」,那是一種回合式訓練。自閉症孩子的理解能力異於常人,無法自行學會諸如走路、跑跳、說話等基本能力,更毋提領悟人類社會的倫理規範,「ABA教學模式」便是通過上千次動物般的訓練,令其形成條件反射,目的是能使其言行略為與正常人接近。而他們終究無法真正理解我們的世界。
-
自閉症是因為大腦超負荷運作?專家:自閉症者大多都很有天賦
兩位科學家提出一種名為「強烈世界」的假說,用一種神經缺陷來解釋上述自閉症特徵:過於活躍的大腦將普通的感覺經驗極度放大。 此項假說正引起自閉症專家的巨大關注,一旦確證,這一夫婦研究團隊顯然將在自閉症研究上添寫一條重要的新理論。
-
自閉症兒童可能遺傳父系DNA突變—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MEGAPRESS 沒有一種基因,當其突變時,會導致自閉症。但在過去的10年中,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數百種基因變異,似乎會影響大腦發育,從而增加患自閉症的風險。然而,這些科學家主要研究的是DNA的變異,這些變異直接編碼了蛋白質組成部分。 現在,一項對所謂的非編碼DNA進行的新研究發現,調節基因活動的區域的改變,也可能導致自閉症。
-
母親身患白血病讓兒子捐骨髓,兒子:打感情牌沒用!
據了解,視頻中的母親在11年前因為某些原因與前夫離了婚,當時兒子只有5歲,離婚後兒子被判給了父親,為了補償她,其丈夫選擇帶著兒子淨身出戶但是在2年前,這位母親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大家都知道,白血病在現在來說很容易治療,只要找到匹配的骨髓移植就有了,這位母親也比較幸運,兒子與自己完美匹配,但是在等待移植期間出現了意外,兒子竟不同意為自己捐獻,「兒子,由於你的猶豫,我沒有供者,
-
家有自閉症兒童:父母們最大的心願,是比孩子活得更長
鴻媽本身也是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母親,3歲多確診了兒子鴻鴻的自閉症後,她不得不辭去律師的工作,全職陪伴孩子。有一種說法認為,自閉症的孩子「天然缺愛」,怕離開自己熟悉的領域,打小為哄兒子起床,鴻媽每天都少不了履行一整套程序,「必須先說我愛你,然後告訴他你很棒,反正把好聽的話都說一遍」,他才像是能找到起床的勇氣,敢於走出自己的那片方寸之地。
-
既被汙名化又被浪漫化的邊緣群體:自閉症人群的存在真相
作者陳淑芬為了患有自閉症的兒子敦捷年屆四十改行學習特殊教育,並一路深造取得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輔導博士學位。促使她提筆寫下二十多年的含辛茹苦和心路歷程的契機,是在臺灣引起社會轟動的 「捷運烏龍事件」——在一起捷運砍人案發生一周後,兒子在捷運車廂內無意中觸碰到另一名乘客,由於溝通障礙,帶來一連串哭笑不得的連鎖反應,以至於引發乘客恐慌逃竄。
-
為了自閉症兒子轉行到特教老師,這些父母的經驗值得學習嗎?
最著名的如田惠萍、方靜,在陪伴自閉症兒子多年康復中,一邊學習一邊努力,創辦了國內知名的康復機構,幫扶越來越多的自閉症患兒。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並不知名,但是也在陪伴自閉症兒子(極少部分為女兒)的常年康復幹預中,通過邊看邊學,經驗總結以及有些有超強學習力的家長,為了自己的自閉症孩子,從而轉行成為了一名特教老師。
-
兒童自閉症治療:自閉症怎麼辦
自閉症本質上屬於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簡單地來說便是患者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與外界觸摸,詳細症狀表現有所不同,有的不願意與人溝通,有的沉迷於某種遊戲或活動,有的則對某聲音圖片有較強的敏感度等等。自閉症多發於兒童,很多家長都非常要害自閉症醫治辦法。那麼,得了自閉症怎麼辦?
-
年糕媽媽採寫稿:3個自閉症家庭的自救之路|王琪|自閉症兒童|孤獨症...
2018年的冬天,剛剛搬完新家,羅微忽然發現,兒子樂樂不大對勁。他總自己玩,叫他的名字也不理人,好像聽不到一樣。更明顯的表現是,他的語言能力正在退化。他喜歡的大姨來家裡做客,原本能清楚發音「大姨」的他,現在只能勉強叫「姨」,不能將兩個字連起來。原本已經學會的「大樹」、「花」等詞語,變成含糊的發音在喉嚨裡出不來。羅微和丈夫想,孩子是不是看動畫片看多了?
-
異樣眼光來臨|自閉症兒子告訴媽媽,同學罵他是「傻子」「弱智」
幾天前,我們就收到了一位就讀普校的自閉症孩子媽媽的求助。當孩子告訴我,同學罵他「傻子」……「 我是一位單親媽媽,為了自閉症兒子小修能上普校,我四處奔走,百般請求,最後學校同意在我陪讀的情況下接受小修。過去3年,小修在老師的關愛與幫助下,融合得還算順利,進入4年級後,為了鍛鍊孩子,我開始半陪讀。但昨晚睡覺前,兒子提到他課後去上廁所或出去玩,經過其他班級時,有一些同學會對他指指點點,說他「傻子」、「弱智」,還朝他比劃不雅的動作……我雖然在學校陪讀,但沒有全程跟著兒子,這些情況孩子可能已經遭遇了多次,但第一次說出口。
-
泉州自閉症人數或超過萬人 心心關愛護航「星星」
「星孩」幫忙整理圖書 措施 記者了解到,在泉州,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民間康復機構,都十分重視對自閉症兒童的融合教育 從公益書屋到咖啡吧 助力「星孩」融入社會 11月30日,記者來到市區東湖街道鳳山社區聚星緣咖啡吧,幾名服務員正在拖地板、擦桌子,這些服務員都是16歲以上的自閉症患者,來自泉州北鬥星自閉症兒童培訓中心。在這裡,每天都有老師指導他們學習衝咖啡、榨果汁、做奶茶以及自製一些茶點。此外,老師還會安排他們做運動、開展手工課程。
-
母親做桌好菜招待兒子,飯中撞向母親肚子,兒子不見多了頭豬
這正是老婦人王玉背著兒子去十裡地外喝牛肺湯。十裡地外有個宰牛場,每次這裡殺了牛,都會熬一鍋牛肺湯。王玉的兒子名叫吳大,十分喜歡喝牛肺湯,母親王玉不論颳風下雨,都會背著兒子去。 吳大十八歲這年,王玉夫婦給了銀子,讓吳大娶經常趕考。吳大背上行囊出發了,王玉父母每日在家門口盼。盼兒子高中的消息,盼兒子歸來的消息。 王玉夫婦還真等到了關於兒子的消息,卻不是兒子高中的消息,也不是兒子歸來的消息。而是有兒子親手畫押籤字的借款單。 借款單子上的金額不多是五十兩銀子。
-
孕婦攜子燒炭自殺:中國1000萬自閉症患兒家庭的絕望,需要被關注
絕望的家庭,崩潰的母親,孤獨的自閉症男孩,不被理解的言行,漸行漸遠的人生。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物譚羽、黎豐、洋洋、林熙、林昊添均為化名。2019年新年還沒到,32歲的譚羽早早得就做好了當年的日曆。日曆上,譚羽將家人的合照印在上面,兒子洋洋出現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