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領域的AI除了看醫療影像還能做什麼?谷歌帶來一個新答案:幫...

2020-12-08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醫療AI已經火熱了很有一陣子了,計算機視覺相關研究的進步讓醫學圖像輔助診斷改頭換面,不僅準確率日新月異,醫療影像創業公司也已經遍地開花。

那麼除了醫療影像之外,深度學習還能以別的方式幫助醫生、服務病人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谷歌大腦今天就發出一篇博文,介紹了他們利用深度學習幫助醫生撰寫醫療文檔的研究進展。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把編譯博文內容及簡介論文如下。

理解醫療對話

如果醫生能更好地與整個團隊溝通自己的想法、擔憂和未來計劃,相信肯定可以給病人帶來更高的醫療服務質量,而高質量的文檔記錄就能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幫助。醫生們最想做的事情當然是多花點時間在照顧病人上,然而實際上醫生們常常需要花一半的工作時間在電子醫療檔案(EHR)中寫文檔記錄。與之相關的是,一份對醫生的調查報告中也顯示出,參與調查的醫生中超過一半都顯示出了工作超負荷、精疲力竭的某些症狀。

為了減輕一些文本記錄的負擔,有些醫生已經開始聘請醫療速記員參與到他們的日常工作中。這些速記員跟著醫生,記錄下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溝通對話,然後在EHR中建立記錄。近期也有一項研究顯示,速記員的引入不僅提高了醫生的滿意程度,同時也提高了醫學圖表的質量和準確度。不過,醫生和患者之間對話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現有的醫療速記員的工作能力。

谷歌的研究人員們了解到這一狀況後就開始考慮,谷歌的語音識別技術如今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也已經應用在了Google Assistant、Google Home和Google Translate中,那它是否也能用來記錄醫生和病人之間的對話、幫助醫生和速記員更快地總結整理筆記呢?

在近期發表的「Speech recognition for medical conversations」論文中,谷歌的研究人員們就表明了可以為醫學對話建立自動語音識別的文本轉寫系統。當前多數用於醫學領域的自動語言識別(ASR)解決方案關注的重點都是轉寫醫生說的話(也就是說,是帶有可預計的醫療詞彙的單說話人語音識別);而谷歌這項研究就展示出構建出一個能夠處理多說話人的狀況的、能覆蓋從天氣到複雜醫療診斷等多種領域的自動語音識別模型也是可行的。

史丹福大學的醫生和研究者們已經在如何提升醫生滿意度方面做了許許多多的研究,而通過這種技術,谷歌大腦的研究人員們也將與他們一起合作,更多地研究自動語音識別等深度學習的技術能夠如何幫助醫生更好地完成文檔記錄過程。在一項前瞻性研究中,谷歌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究能從醫療對話中提取哪些類型的醫療相關信息,以便幫醫生節省使用EHR系統的時間。這項研究是完全經過病人同意的,並且為了保護病人的隱私,錄音的內容也是無法追蹤到病人身份的。

谷歌希望這些技術不僅能夠幫助醫生在每天的工作中找回醫療實踐中原有的那些快樂,更能夠幫助病人們獲得更專注、更完善的醫療關注,最終引向更好的醫療服務。

「Speech recognition for medical conversations」論文

簡介:這篇論文中介紹了作者們開發用於醫療轉寫的語音識別系統的經歷,這個系統的功能就是自動把醫生和病人間的對話自動轉錄為文字。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谷歌的研究人員們沿著兩個思路構建了這個系統:一個是基於音素的連接性時間分類(Connectionist Temporal Classification)模型,另一個是基於字母「聆聽、關注、拼寫」(Listen Attend and Spell)的模型。為了訓練這些模型,谷歌的研究人員們用了大約1萬4千小時的匿名對話語音及轉寫結果作為語料。由於轉寫結果中有一些噪音以及對齊的問題,谷歌的研究人員們花費了相當多的精力研究如何清洗這些數據,並構造了一個用於數據分割的兩步策略。

對於基於CTC的模型來說,數據清洗並構建一個對應的語言模型是成功的關鍵。而基於LAS的模型,谷歌的研究人員們發現它們對對齊、轉寫噪聲都有很高的抵抗性,並且不需要使用語言模型。最終,CTC模型可以達到20.1%的單詞錯誤率,LAS模型則可以達到18.3%。作者們的分析表明,兩個模型在關鍵的醫療用語上都有優秀的表現,確實可以用於實際的醫療對話轉寫中。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711.07274 

via Google Research Blog,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編譯

相關文章:

從MICCAI2017收錄論文一窺人工智慧醫療的最近進展 | AI研習社公開課總結

專訪北京大學王立威教授:阿里天池醫療AI冠軍團隊是如何煉成的?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王立威教授: AI 醫學影像的現狀、機遇與挑戰
    文字內容只是冰山一角,觀看全程視頻課程,請點擊連結:http://www.mooc.ai/open/course/339王立威教授作為首位獲得AI's 10 to Watch獎的亞洲學者,同時也是LUNA和天池AI醫療大賽冠軍隊導師,從人工智慧研究者的角度出發,為500多位資深醫療人工智慧人士做了120分鐘的深度分享和學員互動問答。
  • AI在醫療領域智能幫我們診斷嗎
    AI在醫療領域智能幫我們診斷嗎 顏璇 發表於 2019-12-10 13:44:35 隨著AI在醫療領域的攻城略地,AI+康復醫療是否會出現,其是否會成為醫療服務業中的黑馬呢?
  • AlphaGo贏了柯潔一局,下一個被AI入侵的領域會是什麼?
    吳恩達曾說:「正如100年前電力的出現改變了世界一樣,今天我很難想到有一個行業是未來幾年內AI改變不了的。」那下一個被AI入侵的是哪個領域?星河研究院今天將帶來CB Insights對AI領域現狀的介紹和分析。
  • 吳博:目標檢測集成框架在醫學圖像 AI 輔助分析中的應用 | AI 研習...
    工業界經驗:2017 年創立醫療 AI 公司——宜遠智能,該公司集結了 20 多名人工智慧博士以及眾多海內外醫學顧問,為醫療健康領域提供 AI 增強解決方案,並與多家知名醫院達成合作,並推出成型產品。創立宜遠智能之前,吳博曾在愛立信大數據研究院任職,還曾主導過百億級虛擬品電商、數字貨幣系統的業務及數據架構建設與運營。
  • 保險領域中的谷歌,還能否成為一個顛覆者
    除了特斯拉,還有很多科技與網際網路巨頭表現出了對保險行業濃厚的興趣,谷歌就是其中之一。一直以來,谷歌都緊緊的和顛覆者一詞一同出現在新聞版面上,而隨著這些新聞被報導出來,人們對於谷歌的印象也逐漸的不再局限於Chrome瀏覽器這一個標籤上,醫療健康、旅遊、航海等等,技術和數據的強大基底上,谷歌也一直在試著探索更多的業務,涉及更多的領域,而早在很久以前,谷歌就開始了對保險行業的探索。
  • AI成影像標配,醫生到底需要什麼?大佬們向影像領域傳達了什麼?
    時至今日,MICCAI已成為醫學影像分析行業的頂級學術會議。據會方統計,本次大會上,全球各地總共2400多名學者來到了深圳,共同探索醫學影像的發展。劇變不僅僅發生於參會人數的變化之上。從論文收錄狀況看,2019年MICCAI的論文接收量突破1000篇,相比於2017年,這個數字翻了一倍有餘,而最終的收錄數量也達到了538篇。
  • 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
    新康界就目前人工智慧+醫療行業的商業模式,未來前景等方面做一系列闡述,今天發布「AI+醫療」第一篇《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自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以來,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得以迅猛發展並在金融、醫療、教育、交通、社交等領域快速推廣。 1.2 AI+醫療在傳統的醫療行業中,存在醫生培養周期長、誤診率高,醫院資源有限、效率低等問題,因此醫療已成為人工智慧行業最熱門的研究和應用領域之一。
  • 當科技碰上傳統醫療,AR/VR會帶來什麼改變?
    (原標題:當科技碰上傳統醫療,AR、VR會帶來什麼改變?)Hologic是一家致力於開發女性健康方面的影像系統和診斷檢測產品的公司,開發的一款應用 Hologic Augmented Reality app,主要是讓目標用戶在購買設備之前就能有一個直觀地視覺體驗,並且還能實時互動。此外,Hologic的銷售人員能隨時隨地帶著這款3D增強現實設備臨床應用向用戶展現醫療設備是如何融入現有設置的。
  • X射線成就醫學影像醫療器械
    X射線是重大科學發現,在現代社會中被廣泛應用,很多地方都離不開它,特別是在醫學領域,出現了大量以X射線為原理的醫學影像醫療器械,成為醫學診斷和治療的核心。    發現於偶然的X射線    1895年11月8日,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W.K.Rontgen)在做一項實驗的時候偶然發現了X射線。
  • 智能影像、健康管理、醫學數據挖掘……資本青睞醫療AI哪些領域?業...
    智能影像、健康管理、醫學數據挖掘……資本青睞醫療AI哪些領域?其中,開展醫學影像業務的企業數量最多,共57家;開展疾病風險預測業務的企業數量為41家;醫療輔助、醫學影像、藥物研發企業較2017年統計數據有增加;健康管理、疾病風險預測企業較2017年統計數據有減少。投融資數據方面,2012年至2019年5月獲投的醫療AI企業中,智能影像領域佔比最高,醫學數據挖掘領域及健康管理領域分列第二、第三位;語音電子病歷投資事件數最少,僅2017年出現一例。
  • CB Insights報告:AI醫療領域這些趨勢值得關注
    更快,更便宜,更準確的新一代MRI和CT診斷將AI應用在核磁共振成像(MRI)和CT等放射學影像分析中,不僅可以降低診斷的成本,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和效率,還能降低患者暴露在輻射和重金屬等不利環境中的時間。例如,Ezra公司致力於用MRI來代替傳統的侵入式前列腺活檢,用於男性癌症的檢測。
  • 未來醫療圓桌對話:從醫學理論到醫療場景,AI還需要走多久?丨CCF-G...
    沒有Follow臨床工作流程,肺結節檢測,我們檢測完了只是一個方面,我們看片子會調不同顏色一樣的東西,如果只做肺結節檢測沒有問題,但是病人一旦漏了另外一個疾病,就賠錢。這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科學進步?學術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但是學術到臨床,我感覺路還是蠻長的,需要工業界的朋友給我們提供更好的支撐,讓我們敢用,如果臨床不能通過,就拿不到證書,就不能做商業的開發。
  • 體素科技丁曉偉:醫療影像的哲學三問
    醫療影像是什麼,醫療影像處理在做什麼,醫療影像技術要往哪裡去。然而醫療影像圈卻總是顯得格外神秘:當我們談起醫療影像,除了知道研究對象是五臟廟,最終目的是節約醫療資源之外,仿佛不再有其他談資。醫療影像是什麼,醫療影像處理在做什麼,醫療影像技術要往哪裡去。
  • 醫療AI要做的是早篩癌症等,商業落地還面臨分級...
    近日,在「雁棲健談」GIIS第四屆大健康產業升級峰會的一場科技醫療產業論壇上,業界嘉賓紛紛對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運用展開探討。在醫療的哪些領域AI有望發揮作用?醫療AI可以PK頂尖專家嗎?讓我們看看專家能否帶來明確的答案。圖片來源:新華社AI可緩解「缺醫少藥看病難」醫療AI會像深藍和AlphaGo那樣,PK掉最頂尖的醫療專家嗎?
  • 基於AI-DR 來談, AI 醫療影像該如何落地?
    當天上午舉行了「醫學影像與人工智慧論壇」。推想科技的夏晨博士帶來了《醫療人工智慧的落地與應用案例》的主題演講。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夏晨:非常感謝洪主任的邀請來參加今天的「醫學影像與人工智慧」這個論壇,也非常榮幸的能夠代表推想科技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過去大概兩年半的工作。首先,在座的並不是每一位都特別熟悉推想科技,我大概做一個公司的簡介。推想科技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 我們請了五位大咖,共赴 AI 醫學影像盛宴 | CCF-GAIR 2018
    田捷教授認為,醫療大數據裡最常見的是影像數據,而且影像數據格式標準,容易獲取、容易使用。但是醫療大數據不僅限於影像,還包括病理、臨床治療信息等,只有這些信息融合在一起,我們才能建模,才能解決人工智慧真正在醫學上的應用。田捷教授在研究學術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AI技術的應用前景。
  • 人工智慧與生命科學:AI在醫療健康十大領域應用前景
    相對於金融、運輸和零售業等領域,AI在醫療健康領域研發最少。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副校長LyndaChin教授說過「人類大腦的容量是有限的,與日俱增的患者數據和爆炸式信息增長,讓醫生無法跟上醫學知識發展的步伐,AI將成為輔佐醫生提高認知能力的最佳工具和手段。」  在醫療健康領域裡,AI應用並不是最近才興起的。
  • 人工智慧已可以用於三維醫學影像,快速準確的做出醫療診斷
    打開APP 人工智慧已可以用於三維醫學影像,快速準確的做出醫療診斷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17 16:40:58
  • 對話翼展科技:傳統醫療影像系統商做AI的「不另類」打法
    所以翼展為什麼說有優勢,我們有多年打造的智慧影像診斷平臺,現在也做線下第三方診斷中心,我們最強大的是有完整的影像產業生態閉環,我們可以把人工智慧應用到裡面。與上遊醫療設備商的合作「醫療是個太大的領域,一家公司不可能做全,一定要開放。」
  • 從艾瑞報告看百度雲智一體化如何破局AI醫療
    其次是,AI醫療目前已經進入深水區,但AI醫療發展路徑的一個明顯趨勢是:眾多的研發還是集中在三級醫院,AI醫療的城鄉不平衡的矛盾仍在。因此,基於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的CDSS、結構化電子病歷、以及智能隨訪等AI產品在基層醫療的社會價值更大,應用場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