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知道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2020-07-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新聞早知道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 昨日要聞 ◀————

▶ 習近平八一前夕視察空軍航空大學

▶ 習近平在長春考察調研

▶ 火星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31省區市新增22例確診,其中本土病例新疆18例、遼寧1例

新聞早知道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2日0—24時,31個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3例,本土病例19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例,本土病例1例(在遼寧)。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5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78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例。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2632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2131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6例,臺灣地區455例。

▶ 北京市加強物業管理工作提升物業服務水平三年行動計劃全文公布

————▶ 防控新聞 ◀————

▶ 新疆新增確診18例、無症狀感染者24例,均在烏魯木齊

7月22日0時至24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8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4例,均在烏魯木齊市。截至7月22日24時,新疆(含兵團)現有確診病例82例,其中烏魯木齊市80例、喀什地區1例、兵團1例;現有無症狀感染者77例,均在烏魯木齊市;尚有328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 北京,第17個0!

新聞早知道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2日0時至24時,北京市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8例;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全市已連續17天無新增報告確診病例。

▶ 排查發現2例確診、572名密接者,大連疫情通報來了

新聞早知道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大連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羅衛星介紹,7月22日,遼寧大連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系某進口水產品加工企業員工。大連市果斷行動,迅速開展流調排查、人員隔離和核酸檢測等各項工作。在對其密切接觸者的流調排查中,又發現了2個病例和12個無症狀感染者。截至目前共發現572名密切接觸者。

▶ 國家衛健委18人專家團隊抵達大連

目前,遼寧省衛健委組建了50人流調隊伍、10人消毒隊伍和8支核酸檢測隊伍,馳援大連市疫情防控工作。國家衛健委也組建了18人的專家團隊抵達大連。國家衛健委專家團隊成員均為經歷過武漢、北京新發地疫情防控具有豐富疫情防控經驗的專家,已立即開始工作。

▶ 大連這兩地升級為中風險地區

23日晚,大連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大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九次集中發布。甘井子區大連灣街道、西崗區香爐礁街道工人村社區被列為中風險地區。

————▶ 國內新聞 ◀————

▶ 奇巴圖任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

▶ 外交部:中方將考慮不承認英國BNO護照為有效旅行證件

新聞早知道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汪文斌表示,英方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執意在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問題上搞政治操弄,公然違背承諾,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對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橫加幹涉,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由於英方違反承諾在先,中方將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西藏兩次地震,最高6.6級,為我國今年年度最大地震

新聞早知道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中國地震臺網接連發布兩次地震信息,西藏先後發生6.6級、4.3級地震。其中6.6級地震是今年以來我國第3次六級以上地震,也是目前年度最大地震。

▶ 國家衛健委:進口肉類食品具備《核酸檢測合格證明》方可入廠

《指南》從五個方面對進一步加強肉類加工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具體措施。除了索票索證和進貨查驗記錄外,進口畜禽肉類食品應當具備《核酸檢測合格證明》方可入廠生產。

▶ 入境人員中非「四類」人員可按「7+7」「2+1」進行隔離檢測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有關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明確了在國際航線逐漸恢復、入境人員逐漸增加的情況下,非「四類」人員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要求。排查結果為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對其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 蓬佩奧稱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是對中方開展「間諜活動」的回應,外交部表態

美方稱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從事與身份不符的活動,完全是惡意誣衊。汪文斌指出,美方要求中方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中美領事條約有關規定,嚴重破壞中美關係,這是在拆中美兩國人民友好的橋梁。

▶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美方要求關閉總領館是政治挑釁

7月21日,美方突然單方面要求中方限時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是對中方發起的政治挑釁,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以及中美領事條約有關規定,蓄意破壞中美關係,十分蠻橫無理。中方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同時,單就中美駐對方國家使領館數量和外交領事人員數量而言,美方遠遠多於中方。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否則,中方必將作出正當和必要反應。詳情>>

————▶ 北京新聞 ◀————

▶ 北京市政府召開廉政工作會,陳吉寧講話

▶ 北京市華遠集團原黨委副書記、董事長任志強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

▶ 市政協召開健全志願服務激勵機制提案辦理協商會

7月23日上午,市政協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市委宣傳部、市委社會工委等部門與市政協委員共同圍繞《關於健全北京市志願服務激勵機制的提案》辦理進行協商。市政協副主席李偉參加。李偉指出,在市委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持續深入研究、不斷改進有關工作,志願服務取得了長足進步,志願服務理念深入人心,志願者隊伍日益壯大。

▶ 7月25日12時起,北京考生可查詢高考成績

7月25日12時起,考生可查詢本人高考成績。今年共開通8種方式供考生查詢。北京教育考試院將公布考生「一分一段」分數分布。8月21日8時至22日20時,未被錄取的統考考生填報專科提前批和專科普通批志願。錄取期間,各批次徵集志願填報時間將通過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及時發布。詳情>>

▶ 香河有所北京名校!有家長捨近求遠送孩子到這裡上學

▶ 實地探訪 | 「降噪令」之後,北京的公園清淨了嗎

新聞早知道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許多公園仍存在聲音超標的情況,禁而不罰,導致公園「降噪令」大打折扣,公園宣傳勸阻也收效甚微。

————▶ 社會新聞 ◀————

▶ 杭州警方:失聯19天女子已遇害,其丈夫有重大作案嫌疑

7月6日20時07分,杭州市公安局江幹區分局接群眾求助,稱三堡北苑居民來某某於7月5日凌晨失蹤。針對該起失蹤事件,江幹分局立即組織力量開展調查尋人工作。在搜尋過程中,多處疑點引起警方高度重視,省、市、區三級公安機關迅速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偵查工作。目前案件偵辦取得重大突破,失蹤女子已遇害,其丈夫許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現已被江幹分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詳情>>

▶ 朝陽群眾再立功!5名非法出售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嫌疑人落網

新聞早知道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1日,警方接到朝陽群眾舉報,有人販賣國家保護動物。朝陽分局環食藥旅大隊立即組織精兵強將,制定具體偵辦方案,並聯手小紅門派出所前往豐臺區久敬莊,對涉嫌在朝陽區小武基橋附近非法收購、運輸、出售野生動物的嫌疑人進行蹲守、抓捕。

————▶ 國際要聞 ◀————

▶ 川普調派聯邦執法人員應對地方抗議活動,引發地方官員譴責

據美媒報導,川普日前表示將調派更多「聯邦執法人員」前往紐約、芝加哥等主要民主黨城市應對抗議。這些聯邦執法人員具體會採取什麼行動尚不明確,川普是否有權讓聯邦力量幹擾當地執法也存在爭議。相關地方的州級和市級官員對此表示憤慨,稱這是為了大選所使的手段,承諾要訴諸法律阻止川普。詳情>>

▶ 人類能否把太空飛行器送出太陽系?諾獎得主這樣說

新聞早知道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23日,在「央視新聞公開課·太空系列論壇」第一期《和諾獎科學家談深空探測》節目中,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三世對這些問題表達了看法。人類是否有能力把太空飛行器送到太陽系之外?所以將太空飛行器送出太陽系的難度非常大,載人太空飛行器的想法更不現實。

————▶ 生活提示 ◀————

▶ 龐星火提醒:這10種情況一定要洗手!詳情>>

▶ 今日天氣

今天白天晴間多雲,北轉南風二三級,最高氣溫36℃;夜間晴間多雲,南轉北風一二級,最低氣溫24℃。高溫藍色預警中,今明兩天氣溫高,紫外線很強,體感悶熱,出行注意遮陽防曬;中午前後需減少戶外活動,適當午休,多食蔬果勤補水,謹防中暑。

▶ 尾號限行:4和9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黃品超 李拓

編輯 黃品超 李拓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7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火星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圖為「天問一號」發射現場。新華社記者 胡 喆攝據新華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 (記者胡喆、周旋)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啟動 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行星探測新篇章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 張高翔攝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開啟問天之旅。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走,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著陸火星以及火星車巡視勘測。這次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正式拉開了行星探測的序幕。當天中午,坐標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隨著最後一聲倒計時完畢,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大約2167秒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
  • 中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國家航天局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劉彤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的環繞器上攜帶了7臺科學探測儀器,火星車上攜帶了6臺科學探測儀器,將對火星表面形貌、磁場還有氣候進行初步的探測。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6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受天體運行規律約束,火星探測窗口每26個月一次,且窗口期較短。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每經14點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天問一號著陸火星至少...
    每經14點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天問一號著陸火星至少還需再闖三關;美國費城因騷亂實施宵禁 每日經濟新聞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 才揚/攝本報海南文昌7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布會在文昌舉辦
    7月23日,國家航天局在文昌舉辦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布會,介紹任務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發布會發布詞全文如下: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們:  下午好!很高興和我的同事們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邁出深空探測嶄新一步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空探測領域專家介紹,國際上對於火星的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截至今年6月底國際上共發射了44個火星探測器,但任務成功概率只有50%左右。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至今,國際火星探測以發展新技術和獲得科學發現為主要驅動力,催生了又一個火星探測的新高潮,並在技術發展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
  • 天問奔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天問奔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見圖,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e公司訊,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就在剛剛,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在椰林深處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四 1000 多噸的推力下,以十幾分鐘翻越 220 多座珠穆朗姆峰的速度,衝破大氣層,奔向距離地球超過 6000 萬公裡的紅色星球。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奧媒:中國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
    【歐洲時報奧地利版羅德維、李靜編譯報導】據《奧地利國家電視臺》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首次進入紅色星球》的文章稱,繼歐洲、美國、印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後,中國現在也開始進軍火星。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正式開啟了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成功抵達火星軌道。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重量刷新紀錄 更多深空探測任務蓄勢待發
    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還有小行星探測、木星系及行星穿越等一系列任務規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23日下午介紹,天問一號探測器將飛行大約6.5個月抵達火星,實施捕獲制動,進入環火軌道;再經過約2.5個月環繞飛行後,預計在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機動。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重量刷新紀錄 更多深空探測任務蓄勢待發
    北京時間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踏上了「探火」徵程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