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大學理學院團隊在水系銨離子電池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東北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劉曉霞教授團隊在水系銨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提出銨離子在氧化錳材料內部的存儲機制,豐富了儲銨材料能源化學基礎理論,並為製備新型高性能水系銨離子可充電電池提供了新的機遇。
-
東北大學《AFM》:氧化還原多酸陰離子摻雜導電聚合物用於贗電容儲能
導電聚合物(Conducting polymers, CPs),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電化學活性,被廣泛應用於電化學儲能等領域。本徵態導電聚合物導電性差,通過摻雜可大幅提升其導電性(1~104 S cm-1)。傳統的導電聚合物摻雜劑(如硫酸根離子、萘磺酸根離子等)不具備電化學活性,這使得電極中存在大量非活性物質,即「死質量」。
-
導電聚合物「升維」製造3D列印迎來新突破
導電聚合物在儲能、柔性電子、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當前導電聚合物的加工主要依賴於噴墨印刷、絲網印刷和光刻技術等技術。這些加工技術工藝複雜、成本高,限制了導電聚合物的快速創新及廣泛應用。近日,麻省理工學院趙選賀團隊發明了一種導電聚合物墨水,首次實現了導電聚合物的高精度3D列印,為導電聚合物的加工製造提供了一個簡單快速、成本低廉的技術。該墨水列印性優異,實現導電聚合物微結構的高解析度3D列印;並可與現有列印材料集成,實現多材料3D列印。趙選賀團隊展示了高密度電極、柔性微電路等生物電子器件的快速、高通量製造。
-
離子導電聚合物對改善神經形態器件起到重要作用
導讀據日本東北大學官網近期報導,該校與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將聚合物 PSS-Na 與 PEDOT:PSS 混合到一起,來改善神經形態器件的響應速度。這門學科需要跨領域的合作,涉及生物學、物理學、數學及信息科學等眾多學科。
-
26歲南京科學家發明儲能磚!嵌入導電聚合物,牆壁可為建築供電
同時,他還表示,作為一種建築材料,紅磚本身也不會佔用其他多餘的空間。王泓民所說的儲能磚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一塊紅磚 「配」 上導電聚合物,可儲存的電量確實可以讓一個發光二極體(LED)亮起來,且可充放電次數高達 10,000 次。此外,在 -20 °C 至 60 °C 的環境下還可以防水。
-
3D列印導電聚合物
3D列印導電聚合物3D Printing of Conducting Polymers導電聚合物在儲能、柔性電子、生物電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然而,導電聚合物的製備主要依靠傳統方法,如噴墨印刷、絲網印刷和電子束光刻,其局限性阻礙了導電聚合物的快速創新和廣泛應用。
-
河北科技大學王波團隊在鉀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材料學院王波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鉀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在《納米能源》(Nano Energy,2020,104979,DOI:org/10.1016/j.nanoen.2020.104979)正式發表。
-
南科大郭旭崗教授在《自然材料》發表導電聚合物研究應用評論
在導電聚合物獲得諾貝爾化學獎20周年之際,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郭旭崗聯合美國Flexterra公司首席技術官Antonio Facchetti應《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約稿撰寫評論文章,分別介紹了導電聚合物的學術研究和商業應用,同時《自然材料》就他們的評論文章發表題為「Conducting polymers forward」的社論。
-
上海科技大學在全固態鋰電池固體聚合物電解質研究中取得突破
隨著電動汽車以及各種電子產品對於高能量密度的安全儲能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全固態鋰電池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傳統的鋰離子電池系統由於使用了易燃的有機電解液,其安全性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固態電解質憑藉其固有的熱穩定性以及兼容高能量密度鋰金屬負極的特性,被認為有希望取代傳統的液態電解液。
-
添加導電聚合物 磚頭「變身」超級電容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1日發表一項材料學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通過氣相沉積技術,讓人們最熟悉的傳統燒結磚「變身」超級電容,成為一種全新儲能單元——這些「智能磚」在充電後,可以像電池一樣儲存電能,隨時為其他裝置供電。
-
導電聚合物如此有魅力!9篇《自然·材料》一網打盡
(圖1),從此,共軛聚合物正式進入導電材料領域。碘蒸氣對聚乙炔導電性的影響自從聚乙炔打開「導電聚合物」的大門,其發展勢頭銳不可當。從單純利用材料導電性製備電池並走向產業化,到現在交叉領域的滲透研究,導電聚合物一次次向我們展示其背後潛在的巨大魅力。
-
材料學院在水系鋅基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本站訊(通訊員 徐福聖)相比於傳統的有機體系電池,水系電池有著極高的安全性、較低的成本和高的能量密度,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成為儲能和電池領域研究開發的熱點。鋅基電池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在於缺乏高效的雙功能催化劑電極材料,氧還原和析出反應緩慢;電解質穩定性較差;充放電過程中容易產生鋅枝晶等。
-
西湖大學理學院王盼課題組誠聘博士後,化學相關方向
於2019年11月入職西湖大學理學院(PI/博導),組建有機功能高分子能源材料實驗室,現誠聘博士後3-4名。 課題組將在有機合成化學、能源化學和材料化學交叉領域開展工作,針對功能化的、具有外界磁、光等刺激響應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展開基礎研究及應用開發。
-
物電院魯兵安教授課題組在儲能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原標題:物電院魯兵安教授課題組在儲能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日前,我校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魯兵安教授課題組在儲能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這是國際上首次報導基於細菌吸收製備高容量、長壽命的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
-
燃料電池新突破:新型聚合物材料可在200℃保持質子導電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根據《自然-材料》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斯圖加特大學、新墨西哥大學和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聯合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聚苯乙烯膦酸的燃料電池質子導體,可以在沒有水、溫度達到200℃的情況下,保持質子導電率。
-
Mater.》導電聚合物研究應用評論
Mater.》發表導電聚合物研究應用評論在導電聚合物獲得諾貝爾化學獎20周年之際,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郭旭崗聯合美國Flexterra公司首席技術官Antonio Facchetti應《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約稿撰寫評論文章,分別介紹了導電聚合物的學術研究和商業應用,同時《自然材料》就他們的評論文章發表題為&34;的社論。
-
...報導黃維院士、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重大突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西安4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黃博)記者今天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新型高功率儲能電極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超越上述兩類儲能器件的儲能極限,發展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儲能器件的新型電極材料,是化學儲能領域極具挑戰的難題。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先進材料與新能源應用研究團隊在高比電容少層介孔碳電極材料的宏量製備方法、極速儲放能的高比容量黑色二氧化鈦電極材料、超高倍率電容式儲能的納孔氧化鈮基單晶等方面取得系列進展,支撐了融合「電容+電池」儲能優點的高能量和高功率儲能器件性能實現突破。
-
26歲科學家發明「儲能磚」:板磚嵌入導電聚合物,牆壁變電池為建築供電
王泓民表示,相比於傳統的儲電裝置,儲能磚最大的優勢是可規模化,當用電需求較小時就堆一面小牆用於儲能,需求大時也可以將整棟建築都用來儲能,而傳統的儲電裝置很難做到這一點。且作為一種建築材料,紅磚本身也不會佔用其他多餘的空間。
-
上海大學在基於多孔有機聚合物在水相中汙染物吸附研究獲重要進展
近期,上海大學理學院化學系超分子化學與催化研究中心王洪宇副教授等在基於大環的多孔有機聚合物在水相中汙染物吸附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其相關研究成果連續發表在化學頂級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