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大新傳專碩334真題
簡答題1
敘述發展傳播學的發展歷史以及主要觀點
答題思路
特別特別接觸的一道題。需要對發展傳播學有詳細的了解。答題時要答出發展傳播學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理論。這在胡師姐傳播學藍皮書裡有詳細的梳理,字數也和一道論述題的字數差不多,可以完全照搬,答案如正文。
參考答案
發展傳播學是施拉姆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該理論產生的背景是二戰後,大量原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國家發展與傳播之間的關係受到普遍關注,發展傳播學的理論視角建立在現代化理論的基礎之上,麥奎爾、哈森、勒納、羅傑斯的理論都曾對其產生過重要影響。
該理論將大眾傳播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工具,認為媒介能有效傳播現代化信息,有助於將民主政治、市場經驗以及實踐經驗傳播至落後的國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在全球範圍內「發展理論」延伸的背景下,關注傳播與國家、社會發展的「發展傳播學」成為日漸顯著的分支。
發展傳播學理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01
經典現代化理論階段
(20 世紀五六十年代)
該理論興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以結構功能論為基礎,依據西方的價值體系,認為歐美國家的工業化歷程具有普適性,將美國特別是西方現狀視為發展的終極目標。該理論把發展經濟放在優先位置,認為經濟發展會澤及整個社會。該理論主張內因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落後是由自身造成的,強調發展中國家要重視經濟發展,統籌安排經濟發展規劃。這一階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勒納、施拉姆和羅傑斯等。
勒納的移情模式
勒納認為,傳統社會成員的個性結構內在的固定性質,形成了發展的主要障礙。勒納把轉變人的想像力的角色歸於傳媒,將大眾傳媒形象稱為「奇妙的放大器」。他提出,應擴張大眾媒介,使其提供那些發展中國家快速的社會變遷所需要的新念、新習慣和新行為的「線索」。勒納的觀點被稱為發展傳播學的經典之作。
施拉姆的發展傳播研究
施拉姆於1964年出版的《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發展》,從宏觀戰略角度出發,強調發展中國家應充分重視大眾傳播的作用,加大力度、提高效應,以促進現代化。他全面提出了關於第三世界國家利用大眾傳播事業促進社會發展的系統理論、發展戰略和政策意見,第一次具體而全面的闡述了傳播與發展的各種現實問題。這既是對以往研究成果的總結,又把發展傳播學推進到更富有實踐性的新階段,對學術界、傳播界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部門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羅傑斯的創新擴散模式
羅傑斯的貢獻是,使有關發展傳播的理論和假設趨於精細和深入。在1962年發表的《新技術的普及》一書中,羅傑斯提出了著名的創新擴散模式,把發展傳播學研究進一步引向定量化,使其具有更強的應用性。他認為,傳播是社會變革的基本要素之一,並把新思想、新事物的普及推廣看做是特殊的傳播形態。他將社會的變化分為內生型和接觸型變化兩類,前者的動力來自社會內部,後者的動力來源於外界的新思想、新信息,而第三世界國家大多為接觸型變化,即由於西方新觀念、新技術的影響,促進傳統社會發生變革。因此,社會變革過程也就是創新和發明的推廣過程。
02
對舊範式的批判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1970年代,第二代範式興起,出現了修正和批判兩種觀點。羅傑斯等人指出,西方模式假定不發展的主要原因,更多存在幹發展中國家內部而不是外部,很少認識到外在限制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如國際貿易條例、跨國公司的經濟帝國主義等。因此,第一代範式把發展中問題主要歸咎於發展中國家自身,而未意識到或較少意識到發達國家的影響,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符合作用。
與此相對,批判學派的研究者則從社會的整體形態和結構、傳播體系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係、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與傳播秩序的關係方面,提出了新的見解。他們提出了尖銳批評,代表性理論有「媒介帝國主義」和「依附理論」:
「媒介帝國主義」的代表席勒等人認為,國家發展的根本目的,並不是達到某些經濟數字,而是為了從總體上滿足基本的,人類生活需要。發展中國家不能照搬西方經驗,要結合自己的文化傳統。而且西方國家利用自己的政治經濟以及傳播等優勢,向發展中國家積極推行「媒介帝國主義」、大力進行文化價值擴張。
薩米爾阿明的「依附理論」主張外因論,認為發展中國家落後,主要是由發達國家利用現有不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造成的,世界日益兩級分化,形成「中心——邊緣」的依附格局,處在邊緣的發展中國家不能走西化道路,只能通過擺脫依附謀求自身發展。
03
新範式的興起
(20 世紀80年代以來)
1980年代以來,傳播技術飛速發展,為發展傳播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傳播者進一步肯定大眾傳播對推動社會發展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普遍以多元的立場對待不同的觀點和研究方法,認為各發展中國家應選擇符合本國實際情況的發展目標和道路,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發展傳播模式。
這一階段,發展傳播學發展出世界體系論,產生新的走向。沃勒斯坦等人提出世界體系理論,將世界劃分為三個維度:經濟——不平等而一體化的世界經濟;政治——等級化的多民族國家體系;文化——多元趨勢的文化體系。
在國家內,利用大眾媒介促進農村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發展也是眾多學者的課題之一,國家應加大信息傳播基礎設施建設,媒體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原則,為農村發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