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發展傳播學的發展歷史以及主要觀點︱20北大新傳專碩真題解析

2020-12-05 胡師姐北大新傳考研

2020北大新傳專碩334真題

簡答題1

敘述發展傳播學的發展歷史以及主要觀點

答題思路

特別特別接觸的一道題。需要對發展傳播學有詳細的了解。答題時要答出發展傳播學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代表人物代表理論。這在胡師姐傳播學藍皮書裡有詳細的梳理,字數也和一道論述題的字數差不多,可以完全照搬,答案如正文。

參考答案

發展傳播學是施拉姆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該理論產生的背景是二戰後,大量原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國家發展與傳播之間的關係受到普遍關注,發展傳播學的理論視角建立在現代化理論的基礎之上,麥奎爾、哈森、勒納、羅傑斯的理論都曾對其產生過重要影響。

該理論將大眾傳播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工具,認為媒介能有效傳播現代化信息,有助於將民主政治、市場經驗以及實踐經驗傳播至落後的國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在全球範圍內「發展理論」延伸的背景下,關注傳播與國家、社會發展的「發展傳播學」成為日漸顯著的分支。

發展傳播學理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01

經典現代化理論階段

(20 世紀五六十年代)

該理論興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以結構功能論為基礎,依據西方的價值體系,認為歐美國家的工業化歷程具有普適性,將美國特別是西方現狀視為發展的終極目標。該理論把發展經濟放在優先位置,認為經濟發展會澤及整個社會。該理論主張內因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落後是由自身造成的,強調發展中國家要重視經濟發展,統籌安排經濟發展規劃。這一階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勒納、施拉姆和羅傑斯等。

勒納的移情模式

勒納認為,傳統社會成員的個性結構內在的固定性質,形成了發展的主要障礙。勒納把轉變人的想像力的角色歸於傳媒,將大眾傳媒形象稱為「奇妙的放大器」。他提出,應擴張大眾媒介,使其提供那些發展中國家快速的社會變遷所需要的新念、新習慣和新行為的「線索」。勒納的觀點被稱為發展傳播學的經典之作。

施拉姆的發展傳播研究

施拉姆於1964年出版的《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發展》,從宏觀戰略角度出發,強調發展中國家應充分重視大眾傳播的作用,加大力度、提高效應,以促進現代化。他全面提出了關於第三世界國家利用大眾傳播事業促進社會發展的系統理論、發展戰略和政策意見,第一次具體而全面的闡述了傳播與發展的各種現實問題。這既是對以往研究成果的總結,又把發展傳播學推進到更富有實踐性的新階段,對學術界、傳播界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部門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羅傑斯的創新擴散模式

羅傑斯的貢獻是,使有關發展傳播的理論和假設趨於精細和深入。在1962年發表的《新技術的普及》一書中,羅傑斯提出了著名的創新擴散模式,把發展傳播學研究進一步引向定量化,使其具有更強的應用性。他認為,傳播是社會變革的基本要素之一,並把新思想、新事物的普及推廣看做是特殊的傳播形態。他將社會的變化分為內生型和接觸型變化兩類,前者的動力來自社會內部,後者的動力來源於外界的新思想、新信息,而第三世界國家大多為接觸型變化,即由於西方新觀念、新技術的影響,促進傳統社會發生變革。因此,社會變革過程也就是創新和發明的推廣過程。

02

對舊範式的批判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1970年代,第二代範式興起,出現了修正和批判兩種觀點。羅傑斯等人指出,西方模式假定不發展的主要原因,更多存在幹發展中國家內部而不是外部,很少認識到外在限制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如國際貿易條例、跨國公司的經濟帝國主義等。因此,第一代範式把發展中問題主要歸咎於發展中國家自身,而未意識到或較少意識到發達國家的影響,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符合作用。

與此相對,批判學派的研究者則從社會的整體形態和結構、傳播體系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係、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與傳播秩序的關係方面,提出了新的見解。他們提出了尖銳批評,代表性理論有「媒介帝國主義」和「依附理論」:

「媒介帝國主義」的代表席勒等人認為,國家發展的根本目的,並不是達到某些經濟數字,而是為了從總體上滿足基本的,人類生活需要。發展中國家不能照搬西方經驗,要結合自己的文化傳統。而且西方國家利用自己的政治經濟以及傳播等優勢,向發展中國家積極推行「媒介帝國主義」、大力進行文化價值擴張。

薩米爾阿明的「依附理論」主張外因論,認為發展中國家落後,主要是由發達國家利用現有不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造成的,世界日益兩級分化,形成「中心——邊緣」的依附格局,處在邊緣的發展中國家不能走西化道路,只能通過擺脫依附謀求自身發展。

03

新範式的興起

(20 世紀80年代以來)

1980年代以來,傳播技術飛速發展,為發展傳播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傳播者進一步肯定大眾傳播對推動社會發展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普遍以多元的立場對待不同的觀點和研究方法,認為各發展中國家應選擇符合本國實際情況的發展目標和道路,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發展傳播模式。

這一階段,發展傳播學發展出世界體系論,產生新的走向。沃勒斯坦等人提出世界體系理論,將世界劃分為三個維度:經濟——不平等而一體化的世界經濟;政治——等級化的多民族國家體系;文化——多元趨勢的文化體系。

在國家內,利用大眾媒介促進農村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發展也是眾多學者的課題之一,國家應加大信息傳播基礎設施建設,媒體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原則,為農村發展提供支持。

相關焦點

  • 2020安徽大學新傳考研真題深度分析
    學碩622一、《民國日報》辦報思想變化及其政治轉向(30分)二、鴉片戰爭前後西方對華報刊宗旨、事業發展以及歷史作用。(30分)(基礎課、模擬考)簡析:第一,對於這道題,因為題目較長,裡面隱藏的問題也很多,對於這類題目大家一定要細心,是分為三部分的,這個有很多同學不細心的話容易回答遺漏。
  • 【真題偏題】認知基模,很偏的考點,基本框架知識在這裡
    】北大深圳財經新聞過去幾年第1等高分考生經驗分享  二、北大新聞與傳播專碩MJC(貓哥班親自輔導)【北大新傳MJC狀元】2019北大新聞與傳播專碩總分第1狀元,可能是最佛系的新傳MJC第一名!【北大新傳MJC總分第6】一戰跨考北大新傳MJC,佛系備考經驗分享給大家【北大新傳MJC總分第7】三個月考上北大新傳:高效備考與考場實錄【北大新傳MJC錄取】踏踏實實備考,放平心態,結果不負努力。【北大新傳MJC錄取】「讀書+框架+專題」北大MJC備考三部曲,務必提前準備好!
  • 紮根理論|19北師大新傳專碩真題解析04
    2019年 北京師範大學新傳專碩334名詞解釋4紮根理論答題思路 對於研究方法的學習,即,理解過後,直接背就是了,這樣在考場上就不會出錯。紮根理論要明確其提出者、淵源、建構程序,同時還要了解對它的評價。
  • 擇校02/上海交通大學新傳考研考情分析
    四、參考書目講完院校基本信息和招考信息,那麼我們來看下上交實際上的參考書目以及真題趨勢,以下為我總結的參考書目以及閱讀要點。主要是把書本分成三大類版塊,在傳播學版塊以《傳播學原理》為主,輔之以《傳播學教程》和《範式與流派》。同時在網絡傳播方面,由於交大給的《新新媒介》參考書與中國實際情況不太符合且也比較老舊,因此補充了彭蘭老師的《網絡傳播概論》。
  • 西政新聞傳播學21級真題解析來啦!快來看看哪些是你學過的原題?
    今天,小田心將對「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的真題進行簡要分析,並對「田心考研」今年「覆蓋」情況進行說明。「21級·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學&傳播學&新傳專碩真題簡析與田心「覆蓋」情況簡析主要是對題目進行簡單的說明和評價,」覆蓋「情況主要是對今年田心考研的課程(今年西政僅開設考前突擊班)、重點筆記等的」命中率「進行說明。
  • 2021上海交通大學新聞與傳播考研指南(專碩)|報錄數據、參考書...
    獲取電子版2021上海交通大學新聞與傳播考研指南(包括歷年真題)一、學校專業概況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成立於2002年9月,2017年12月更名為媒體與傳播學院。目前學碩全部採用推免招生,專碩有統招考試名額,專碩自2011年開始起招生。
  • 說服理論的提出和發展結合新情況論述|20北師大新傳學碩真題解析
    2020北師大新傳學碩829真題 論述題1說服理論的提出和發展結合新情況論述 答題思路 說服理論屬於霍夫蘭的基本理論,對於提出部分較為基礎,但要說服理論的發展部分可能思考不夠完善,或者複習準備不夠充分,略有難度。
  • 大神帶你學傳播學:舒德森:新聞社會學|新傳理論44
    胡師姐:北大新傳院研究生/專業從事新傳考研輔導7年/帶出百餘名學員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滬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師北大滙豐財新傳媒將《新聞社會學》列為參考書目,可見作者和此書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主要採取的是歷史社會學的路徑,即將新聞生產方式視作制度與慣習,到歷史中去尋找其產生、發展與變化的軌跡,根據歷史文獻資料展開分析,得出研究結論。4.
  • 對網紅和網紅現象的理解|20北大新媒體專碩真題解析01
    2020北大新媒體專碩334真題論述題1對網紅和網紅現象的理解。答題思路當考題中考察談對某一事物的理解,我們可以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來快速入手。網紅經歷過文字時代、圖文時代,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傳播環境的改變,現階段越來越多的網紅完成了從流量網紅到商業網紅的轉變,商業價值的實現也促使網紅逐漸職業化。01.現階段網紅現象的特徵現階段網紅現象逐漸呈現出商業化、職業化的特徵。
  • 簡述基模或認知基模的特點 | 19北大傳播學碩真題解析15
    日本學者稻葉哲郎稱之為人們在處理新信息或認知判斷新事物之際所使用的「知識的集束」。當人們接觸到一個新信息或新事物、遇到一個新事件或進入一個新場所時,過去相關的經驗和知識會導引人們迅速對新狀況做出認識、推理和判斷,並及時做出態度或行為反應。▼ 基模的特點 ❶ 基模是人與生俱來的行為模式,隨著人的成長可以發展和改造。
  • 2020考研:十大熱門專碩參考書推薦及備考建議
    2020考研之路已經開啟,隨著專業碩士逐漸被社會接受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了加入專碩考研大軍中。下面整理了10大熱門專碩參考書推薦及複習建議,有相關報考傾向的同學可以參考複習。  一、金融碩士  教材推薦  1.
  • 2016年各校新聞傳播學考研真題集合(研友回憶版)
    根據其特點策劃一個廣告文案   ▶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專碩334   1、名詞解釋:廣告策劃、媒介素養、輿情   2、簡答:新聞價值的構成要素;廣播電視中播音和主持的區別;試理解「如果你拍的不夠好,只能說你靠的不夠近」   3、闡述題:標題黨的特點和危害;新聞報導「短、實、新」的意義   4、主觀題(材料題)分析寫作的特點
  • 2019年金融專碩部分院校回憶版真題匯總
    ,以及這個新變化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   2、解釋雙支柱調控框架,分析其背景和原因   2019雲南大學金融專碩考研真題   一、名詞解釋   流動性陷阱   金融期權   特裡芬難題   外匯風險   國際儲備   二、簡答
  • 中央民族大學:學院介紹|導師介紹|學費|真題|考試科目|備考書單
    二、學院簡介新聞與傳播學院起始於20世紀60年代早期開辦的少數民族在職幹部新聞研究班,1984年在漢語言文學系正式開辦新聞學本科專業;1989年開始在民族學招收民族報刊史方向的碩士研究生,2000年獲得新聞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成立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03年開設廣告學專業;2010年獲得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招收首屆傳播學碩士研究生;2014
  • 全國2018年4月自考傳播學概論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2018年4月自學考試真題及答案全國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傳播學概論試題課程代碼:00642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A.盧梭 B.密爾C.彌爾頓 D.麥奎爾19、賴特把拉斯韋爾提出的傳承社會遺產功能,改稱為A.社會化 B.娛樂化 C.發展功能 D.麻醉功能20、傳者的專業性權利中最為傳播學界關注的是A.採訪和報導權 B.安全保護權C.新聞界的權利 D.評論界的權利21、阿伯克龍比等提出的「觀展/表演」論
  • 2021心理學考研|西南大學專碩347真題分析
    下面,文都比鄰的教研老師十一老師為大家深度解讀2021西南大學專碩347考研真題的分值分布、出題特點、學科剖析及備考建議,快來查收吧!整體來看,西南大學心理學專碩2021初試試題題型與分值分布未發生較大變化,依舊是名詞解釋、簡答、應用分析和論述題的配置。
  • 我打了退堂鼓 但贏家還是我|一戰北師大傳播學學碩傲嬌上岸
    當時按照胡師姐公眾號的北大新傳書單一本本地看,也跟著網課做筆記,直到九月份的時候我們院開了一個考研就業動員大會,我們教授非常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每年院裡想衝985的學生都很多,報名復旦武大的比比皆是,但是很多人折戟;因此到現在看你目標院校歷年真題還沒有感覺的同學,建議換學校!
  • 對大數據時代中研究倫理的認識|20北大新媒體專碩真題解析15
    2020北大新媒體440材料題材料1:2012年1月的一周裡,大約70萬臉譜用戶被安置於一個名為情緒感染的實驗室中,用於研究一個人的情緒在與人互動中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程度,這些參與者並未同意參與實驗2 大數據時代的研究對大數據的利用建立在 WEB2.0 背景下的數據挖掘基礎上,核心是對以關係為紐帶的社會網絡的識別、發掘和利用,其對社會生活的廣泛嵌入性和自動化、規模化處理信息的快捷性,進一步把包括傳播學在內的研究的工作範圍和創造性提升到新的水平。
  • "健康傳播"傳播健康 談健康傳播學在中國的發展
    傳播學的開山祖師施拉姆說:傳播是最繁忙的交叉口,但許多人只路過而不逗留。20世紀40年代,傳播學,特別是大眾傳播學開始迅速發展。健康傳播學就是醫學與社會學在路過傳播學這個交叉口時「逗留」下的產物。21世紀是健康的世紀。越來越富足的人類,開始關注人本身,健康已經成為大眾、政府和學者一致關心的議題。健康傳播就是要滿足大眾對健康信息的渴求,而傳媒,在傳播健康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全國2012年4月自學考試傳播學概論真題
    ,大眾傳媒發出的信息傳向受眾時遇到的第一關是受眾的( )A、選擇性暴露B、選擇性注意C、選擇性記憶D、選擇性理解10、20世紀初至30年代末是傳播效果研究的初級階段,該階段關於傳播效果的核心觀點是( )A、「皮下注射論」B、「使用與滿足論」C、「有限效果論」D、「沉默的螺旋論」11、按照議程設置理論的觀點,人們對於公共事務及其重要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