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實現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自主創新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實現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自主創新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採實現勘查開發理論
-
天然氣水合物簡介
組成天然氣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單種或多種天然氣水合物。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主要氣體為甲烷,對甲烷分子含量超過99%的天然氣水合物通常稱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 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有三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將提速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出席,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作了題為《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與產業化前景展望》的主旨報告。李金髮闡述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並展望了其產業化前景。他說,天然氣水合物是21世紀公認的最有可能接替煤炭、石油等常規能源的新型綠色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潔環保、分布區域廣、資源規模大、生成環境特殊等特點,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不僅如此,本輪試採自主研發了一套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的關鍵技術裝備體系,形成了六大類32項關鍵技術,研發了12項核心裝備,其中控制井口穩定的裝置吸力錨打破了國外壟斷。創建了獨具特色的環境保護和監測體系,進一步證實了天然氣水合物綠色開發的可行性,自主創新形成了環境風險防控技術體系,構建了大氣、水體、海底、井下「四位一體」環境監測體系。試採過程中甲烷無洩漏,未發生地質災害。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大致可分為理論研究與模擬試驗、探索性試採、試驗性試採、生產性試採、商業開採5個階段。
-
天然氣水合物的識別標誌
地震標誌 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主要地震標誌有擬海底反射層(BSR)、振幅變形(空白反射)、速度倒置、速度-振幅異常結構(VAMP)。大規模的甲烷水合物聚集可以通過高電阻率(>100歐米)聲波速度、低體積密度等號數進行直接判讀。
-
地質調查局副局長:中國有望率先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
8月25日在京舉行的「2018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介紹稱,中國是世界上既有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也有陸域天然氣水合物的極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從目前全球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進程來看,我國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下一步,我國通過大力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有望率先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
-
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條件
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有三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據專家介紹,首先溫度不能太高;第二壓力要足夠大,但不需太大;0℃時,30個大氣壓以上就可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氣源。天然氣水合物受其特殊的性質和形成時所需條件的限制,只分布於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單元內。
-
三問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
毋庸諱言,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確面臨一系列的產業化困難與挑戰:開採成本居高不下,短期無法實現經濟效益;產業化所需的相關法規、標準與管理制度尚未完善甚至基本空白;如果開採不當,還有引發環境風險的可能。環顧全球,許多國家已積極投入可燃冰開採,但都歷經坎坷。
-
天然氣水合物相態查詢工具
http://www.petroleumcloud.cn/pages/405.html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
-
郭尚平院士: 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多物理場特徵及耦合滲流 研究進展與...
據2020 年3 月26 日中央電視臺最新報導, 中國在水深1225 m 的南海神狐海域進行第二次水合物試採, 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 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 向「試驗性試採」 的重大突破.天然氣水合物藏開發的滲流規律和開發動態與常規油氣藏有很大區別.
-
《納米能源》:超高儲能密度PVDF – 通過內應力調控極性納米結構
但由於BOPP是線性電介質材料,介電常數( ε r:1-2 at 1 kHz)和儲能密度(1-2 J/cm 3 at 500-700 kV/mm)都很低,無法滿足現代電子設備微型化的需求,因此開發具有高介電常數和高極化強度的新型聚合物介電材料成為了熱門研究方向。
-
天然氣水合物清潔新能源課題通過立項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近日,一項「天然氣水合物鑽完井關鍵技術與取心裝備研製」課題通過中石化科技部組織的立項論證專家組審查,將解決非常規天然氣開發中的世界性難題。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防砂中心承擔其中「天然氣水合物防砂完井及測試技術研究」。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在全球範圍內儲量巨大,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廣、規模大、資源潛力大等特點。
-
我國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天然氣水合物關鍵探測技術
經過科技工作者十餘年的持續努力,我國已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天然氣水合物高精度地震、原位及流體地球化學等關鍵探測技術,為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實現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探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及今後區域規模找礦發揮巨大的技術支撐作用。 3月8日,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展出。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取得歷史性突破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綜合新華社、央視網消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官方網站消息,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超過7天的穩定產氣,取得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的歷史性突破。
-
韓國儲能技術新突破:使用亞納米粒子穩定鋰氧電池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韓國儲能技術新突破:使用亞納米粒子穩定鋰氧電池 韓國儲能技術新突破:使用亞納米粒子穩定鋰氧電池 發布日期:2020-11-22 00:21:55
-
日本在全球首次利用海底甲烷水合物產出天然氣
接受委託的獨立行政法人日本石油天然氣及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等使用地球深部探測船「地球」進行了開採。將管道通入海底,從水深約1000米的海底挖掘至地下約270~330米深的甲烷水合物層,利用管道回收天然氣。
-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5月18日,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這一凝結中國理論、中國技術和中國裝備的突出成就,向世界宣告著中國人民勇攀科技頂峰的昂然自信。這一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實現由「跟跑」到「領跑」的成功突破,展現出我國在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方面的篤定決心。
-
同時多離子交換途徑合成高熵金屬硫化物納米粒子
同時多離子交換途徑合成高熵金屬硫化物納米粒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2:00:56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Raymond E.
-
[論文推薦] 天然氣水合物系列——5篇
基於ABAQUS有限元軟體,建立天然氣水合物開採區內「海床管道」耦合作用模型,模擬了天然氣水合物開採過程中海床沉降變形及其對管道應力、應變、彎矩、懸跨等力學行為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天然氣水合物開採過程中,海床的不均勻沉降將引起管道發生顯著位移並發生彎曲,管道的應力、應變隨著變形的增大而增大。當海床沉降量達到某一程度時,管道將脫離海床,產生懸跨,並引發渦激振動風險。
-
國土部:我國新發現天然氣水合物 分別位於南海和青海
在相對穩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不同相態烴類共生構成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系統,在我國海域和陸域均有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分布。天然氣水合物的成因特點、賦存方式具有特殊性,在化學性質和物理特徵方面明顯區別於常規天然氣、煤層氣和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受低溫、高壓條件控制,具有特殊的成藏機制,勘探開採技術具有特殊性。天然氣水合物有何作用?據介紹,其能量密度高,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和化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