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達拿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年輕時喜歡吃喝玩樂不知長進,成年後,與另一位有錢人的千金結婚。在倆人的父母都過世後,他們繼承家產變得非常有錢,每天不務正業,生活變得更加放蕩不知節儉只知花錢,因為不會妥善理財,所以漸漸地散盡家財,最後,一貧如洗,又不知道如何營生,只好靠行乞為生。有一天,佛陀看見摩訶達拿,佛陀告訴阿難:「看那有錢人的兒子,毫無人生目標,只知花錢享樂。如果會管理財富,他仍會是一個非常有錢的人。如果當初他能放棄世間生活出家,也能證得聖果。可惜他散盡世間財富淪落到一無是處,更糟蹋證果的機會。這就像一隻飛不動的老鷹坐在乾枯無魚的池塘邊空嘆息。」
迷昧不知人生真諦的眾生,為了自身的欲望,雖然一生中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實在太多,因此總是在忙碌、迷茫、盲目間迷迷糊糊虛度光陰。殊不知,人的生命猶如風中燭,隨時有熄滅的可能。
而對於了生脫死修行這重要的正事,反而為自己找各式藉口認為今天過了還有明天,就忽視了「生命在呼吸間」。普賢菩薩警眾偈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因此我們應該時時刻刻警策自己,勇猛精進專心一意的依正法聞思而修,切莫虛度時光浪費生命啊。
思維無常時,不能想「我明天不會死」,應該想「我明天會死的」。要好好想一想,臨終時,只有活著時所修的正法,可以救助我們,而有害的就是罪業。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對自己的善惡好好盤算,做到心中有數。對於罪業要懺悔,對於善法要儘可能去做,否則,等到臨終前,才發現自己所作的善法微不足道,惡業卻難以計數,只能絕望悲哀地進入下一世。
所以,必須下定決心,現在一定要精進修行正法,不應該懈怠懶惰,要反反覆覆深深思維這些道理。(嘎瑪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