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生命本源,以為如此就能有用了嗎?

2020-12-06 法式愛情

軒轅大帝一聲長嘯後,周身出現詭異火焰,氣息如同狂風四起,突飛猛進。便是如陳未名也能感覺到,這神通怕是一種飲鴆止渴之術。 「這是燃燒生命本源!」陳磐解釋道:「生命本源中有著極為強大的生命之力,一旦燃燒,可以讓修士實力突飛猛進提升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上千倍。只是一旦燒過,就不復存在,是永遠消失,唯有天地大道能利用生命烙印再次造出來。」 「這就是軒轅大帝的戰鬥風格,一旦感覺人力有時窮,便會如此。背水一戰,傾盡全力,絕不會有僥倖活下去的想法。」 影像中,看到軒轅大帝如此,那些天主卻是不慌,毀滅之主更是大笑一聲:「燃燒生命本源,以為如此就能有用了嗎。我們是天主,比你更了解這種東西生命之主,讓他知道絕望是什麼意思。」 「絕望這種事情不是該由絕望之主來嗎?」 一陣嬌笑中,一個天主飛了出來,這是一個女子模樣的天主,面容看起來極為清純,美麗無比,仙族模樣,但背後卻是長著一雙薄如蟬翼的蜻蜓翅膀。 「年輕人,凡事別這麼衝動,消消火可好!」 生命之主輕笑一聲,抬手間,一道道淺藍色真氣飛出,猶如冰霜一般將軒轅大帝包裹,很快就將那火焰壓了下去。 燃燒生命本源,自然便是與生命道紋有關,這女子為生命之主,有神通可停住軒轅大帝的舉動。 冰霜般的生命之氣落下,猶如大山一般緊緊壓住火焰,越來越小,越來越淡,仿佛要熄滅了一般。 「在主人的面前,你的生命之力卑微的可笑!」 生命之主一臉微笑,眼中滿是輕蔑,對於他們而言,這天下絕大部分生命,哪怕那些戰奴都是在地位上低了他們好幾等的。 其他天主亦是發出聲一陣大笑,正如收服其他戰奴時,看著戰奴在天地大道下無力掙扎,慢慢沉淪,直到萬劫不復。 只是在那些笑聲之中,軒轅大帝沒有焦急,沒有憤怒,反而變得平淡,好像出離了一切,又好像看淡了一切。 當火焰被壓的如同風中殘燭,將要熄滅的時候,那一雙淡然的眼中突然閃過了殺意,濃濃的殺意,仿若實質。

「嗯!」 一聲沉喝,仿佛狂龍甦醒,大手一揮,無盡玄光飛來,在其手中凝聚成一柄長刀。 「嗯?」 生命之主笑聲戛然而止,變得無比驚愕,一臉肅穆,仿佛遇到了什麼不可能的事情。真氣催動,不斷加大神通之力,想要將軒轅大帝壓下去。 可強壓之下,不僅無用,甚至越來越強烈,仿佛軒轅大帝身上的火焰將她的生命之氣也點燃了一般。 「不可能!」 生命之主大喝一聲,雙手揮舞,似乎要使用更強秘術。可這動作剛有,就見軒轅大帝包裹在火焰之中,如同兇獸一般衝了過來。 一刀落下,如同長虹貫日,擊中生命之主胸口。 「啊!」 一聲慘叫,這位強大的天國之主竟是被一刀兩斷,從中間被劈開。縱然以她的修為,這不足以致死,但也是傷勢頗重。 「沒有什麼可以擋住,一個慨然赴死之人的決心!」 軒轅大帝輕喝聲中,刀若猛龍直接殺向毀滅之主。也是這天主反應夠快,毀滅之氣凝聚,硬生生將這一刀擋了下來。 四周天主一陣錯愕,對方速度太快,就連他們都沒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殺了他!」 火焰之主大喝一聲,火焰凝聚,仿若天地之威橫掃而至。其他天主亦是紛紛出手,生命之主突然重傷,莫名的,這個男人讓他們感覺到了恐懼。 軒轅大帝卻是仿佛沒有感覺到他們的攻擊,手中長刀如同狂風暴雨,只顧對著毀滅之主殺去,目標便是為了救他手中的庭秀清。 毀滅之主大喝一聲,無量毀滅之氣凝聚,那方寸虛空凝結出黑色毀滅之電,空間都在破碎。他不敢大意,已經是全力一擊。 長刀劈中的瞬間,其他天主的攻擊亦是殺到,紛紛擊中軒轅大帝後背。 「轟!」 巨響聲中,一朵玉蘭花憑空出現,能量構築,白的讓人發顫,純潔的令人不想觸摸。 等到玉蘭花消失,幾十個天主皆是退到了四周,廣場中央,軒轅大帝長身而立,一手提刀,另一手則是攬著庭秀清。雙眼漠視,好像周圍天主皆不如他法眼。 庭秀清微微抬頭,痴痴的看著那張臉,眼中滿是激動和幸福。 「怎麼會這樣!」 有天主沉聲喝問,不明白生命之主的神通為何會失敗,亦是不明白一個至尊為何會突然強到這個程度,幾十個天主竟然聯手拿不下。 然而其他天主亦是一臉不解,根本不知道原因。 「拋棄了尊嚴和自由,苟且偷生的你們又怎會懂的,這世間有一種力量叫犧牲!」 軒轅大帝淡淡說道:「審判之主已經重傷,這傳送陣是你們最後的通道吧!」

「快阻止他!」 毀滅之主大聲吼道,話音未落,已經出手。天國之中還有成百上千天主,一旦全部過來,這場戰爭可以說是畫上了句號,只等天地大道恢復再出手應對東皇太一,六道輪迴亦是很快就能納入控制中。 幾十個天主聯手施為,全力催動,一瞬間,仿佛整個世界都靜止凝固了一般,甚至能感覺到時間和空間同時在破滅,極為可怕。 軒轅大帝卻是毫不在意,渾身火焰燃燒到了一個極致,清幽幽的火焰,接天連地,仿佛要燒滅這整個世界。 俯首低眉,看著懷中女子,微微一笑:「秀清,這一次,我們會一直在一起。」 庭秀清含淚點頭,一手撫在軒轅大帝臉上,滿是笑意,仿佛眼前不是死亡,而是幸福。 五指用力,握緊刀柄,身如狂龍沖天而起,刀意飛揚,至尊無雙。 耀如驕陽九日落,驕若天地雷霆光。 「這一次,我為自己而戰!」 一刀落下,刀芒乍現,如同銀瓶乍破水漿迸,整個審判天宮被斬成數塊,所有的天主皆被淹沒在刀光之中。

一刀落下,光影如天刀開霧,斬碎一片阻礙。那凌厲刀光之中,可見一個又一個的天主斬成碎片,化成灰燼,只有寥寥幾個抱著殘缺的身軀撐了下來。

通往天國的傳送陣,也是一瞬間就成為了過去,煙消雲散,一點不剩。 那刀光讓人仿佛看到了傳說中的盤古開天地,斬碎一個空間,蕩開天地阻礙。在那破碎空間的頂端,一個身影一臉驚恐的看著軒轅大帝方向。這個身影,陳未名並不陌生,正是審判之主。 這事情發生在攻打六道輪迴之後,此時的他已經是身受重傷,戰力不足平日兩成,正在療傷中。刀芒斬裂審判天宮,去勢不止,直接劈在了他身上。 雖然能量已經消耗七成,但依然造成可怕的殺傷力,只聽見他一聲慘叫,胸口如同花朵盛開,裂成了十幾瓣,血肉飛湧,直接倒地昏厥。 在無量光華之間,軒轅大帝含笑看著庭秀清,庭秀清亦是脈脈含情的看著他,兩人眼中仿佛再沒有其他,在可怕的衝擊能量中逐漸化成了煙雲,化成了霧氣,消失的無影無蹤。 知道自己必死無疑,軒轅大帝這一擊直接就是所有力量,根本沒有半點留手的意思。傾力之下,所有生命之力完全耗盡。 等到光影消散,太史風雲錄落在地上,「啪」的一聲讓陳未名回過神來,驚愕問道:「軒轅大帝……如此強?」 那是天主,便是東皇太一都說過天主並不簡單,而光影中可是幾十個天主聯手,居然沒有撐過軒轅大帝一刀,如此實力,真的很難用半道戰力來形容了。 在這一刀之前,陳未名覺得哪怕軒轅大帝再強,能拼死一兩個天主就已經算是頂天了,沒想到自己還是低看了對方

「這並非他最強狀態!」陳磐嘆了口氣:「昔日荒古時代,燃燒生命本源幾乎人人都會,但能將燃燒生命本源升華到犧牲程度,尤其如這等,就只有軒轅大帝一人。」 古宙點頭:「儘管他是我後輩,可我也不能不傾佩他。雖然他是他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三個人,但說道資質,真的並不是何等出類拔萃,比不得九黎和庭秀清。比其他人不同,他是完全被壓力逼出來的強者,因為時代和族人以及麾下的各族需要他強大。」 陳磐亦是如此說道:「他一生大戰小戰無數,幾乎沒有為自己而戰的,都是為他人而戰。這般大慈悲之心,除他之外,只有阿彌陀佛與風裡熙有。但阿彌陀佛和風裡熙只是慈悲,愚者之仁,沒有那種敢為人先,捨我其誰之心。」 「大無畏慈悲仁者之心,方能鑄就真正大帝。這一戰裡的軒轅大帝是自私的,他是為了個人情仇而戰,因而戰力雖強卻有限。」 「若他背負蒼生天下社稷而戰,他是無敵的,誰也不知道他的極限在哪,我甚至懷疑,便是天地大道也不敢說能贏他。」 為蒼生而戰,天地大道也能殺給你看。 陳未名心潮如海嘯狂波,難以平息,很難想像世上還有這樣的人。 人人皆可拼命,人人皆有拼死之心,但又有幾人不是為了自己拼命。一個為天下而戰的人,也許正是背負的越多,戰力才越可怕。 白招拒閉著眼睛,似乎在努力不讓眼淚水流下來,好一會才是說道:「我以為我爺爺這輩子完了,沒想到……沒想到……他還是那個人皇啊!」 「是啊!」陳磐一聲嘆息:「他還是那個人皇,做出了莫大犧牲,世人卻是不知道他如何死的

。」 這一戰,本是為救庭秀清而來,卻是斬殺幾十個天主,破壞了天國的傳送陣,還讓審判之主傷上加傷。 不然以這些人馬,還有天國源源不斷的大軍,以及復原的審判之主,這個世界,也許真只有東皇太一守著的六道輪迴還能算安寧了。 天衍道尊開創了一個新的世界,沒有命運主宰的世界。軒轅大帝則是讓這個本還脆弱的世界秩序維持了下去,直到現在。 心中傷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一時寂靜無言。 好一會後,才聽的白招拒嘆息一聲:「死得其所,我爺爺他沒有遺憾。這本書,真的幫了大忙。這麼多年,我一直都想去審判天宮打探情況,可惜審判之主極為謹慎,根本不給外人進入的機會,哪怕如我這身份。」 「今日,我總算是明白了,審判天宮的情況並不好!」 陳未名立刻眼睛一亮:「你意思是……我們可以反攻了?」 「還早?」白招拒搖頭:「這些年,我打聽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情報,有一個本來說不上逆天,也說不上屬於天地大道的人如今與天國聯手了。此人實力很強,儘管還是在恢復,但戰力該是與天衍道尊相等。」 「此前我覺得這情報是故弄玄虛,但很多情報都顯示,是真的。如果我猜的不錯,這人就是從天地劫牢中出來的,那個腳上有幸運的男人。」 「戰力可比天衍道尊!」陳未名大驚。

天衍道尊可是極道,這意味著,又出現一個極道了。想想太史風雲錄中那個神秘人物,以及他所說的,的確非常有可能。 白招拒點頭:「該是如此,你之前說東皇太一已經極道了,以他的性格,沒有直接動手,應該就是在忌憚此人。到了他們這等戰力,已經不會輕易出手。誰先出手,誰就可能被對方找到弱點,結果是難以承受的。」 陳未名點頭:「我明白了,還是得小心行事,不會輕易讓人找到我的。」 「那倒不是!」白招拒輕輕搖頭:「不能隨便動的是東皇太一和那個神秘人,不是我們。相反,審判天宮這般情況,我可以說,如今是我們佔據主動了。我們不僅要動,還要大動靜,要讓他們感覺到頭疼。」 「哪一方的頂尖強者先出手,就可能被反制落入下風。千萬年的躲藏已經可以結束了,是時候鬧點動靜了。」 說話之間,白招拒眼中閃爍精光,不知為何,陳未名見了都感覺心驚膽戰

相關焦點

  • 如何回歸到生命的本源
    因此,我們才有一個四大假合的身體。我們的身心是一體的,但又是可以分離的,通過身體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到我們的心。能降伏身體就意味著能降伏心,若要看我們在心理上降伏了多少,就看我們對身體管住了多少。管住了身體就管住了心,管住了心也就管住了身體。心是萬物之主。
  • 報恩是生命本源的色彩——懂得報恩的玉蘭樹
    天生萬物皆有靈,這種靈性不是所謂的成精,而是因為萬物生長在同一天地間,相互之間的善念與愛引起了共鳴。這棵報恩的玉蘭樹,正是因為這對老夫婦的善念引起了它生命本源的反應。它應該報恩,應該回饋這對幫助它的老夫婦。
  • 你知道「我」字的本源內涵嗎?原來曾有如此「鐵血」的本來面目!
    你知道「我」字的本源內涵嗎?原來曾有如此「鐵血」的本來面目!在現代漢語中,「我」是第一人稱的代詞,指自己,這個沒毛病。我們日常無論書面語還是口語,「我」都是使用頻度最高的幾個字之一。後來從「戈」中引申出「殺」的含義,因此《說文》中有云:「我,古殺字。」《詩經》中就有類似描述:王於興師,修我戈兵。「戈」還可代指戰爭,如幹戈,「偃武息戈,卑辭事漢。」可見「我」從單純指兵器,再「殺」和「戰爭」等意義的更迭遞進,是經過一定的歷史演變的,但這個字何時開始指稱自己的呢?
  • 道、本源、大我、上帝、如來、自由意志
    可能有人會說製造「竟爭」的自然規律是為了物種的優勝劣汰、平衡和進化,但是,居士你不是說人生沒有意義,只有目的嗎?那麼物種的優勝劣汰和進化就不該是生命存在的意義呀,為什麼「大我」不能夠創造一種更平和的自然規律,讓「小我」有更大的可能認識並追求人生的「目的」?】
  • 梁溪本源是學區房嗎 學區房有購買必要嗎
    夫妻在一起時間長了以後,就會有孩子,孩子是一個家庭中最主要的點,而孩子在小的時候,接受的教育也要全面,否則將來長大成人,也不會有好的發展,當然現在的學習也有一些可以用來輔助的方面,學區房的輔助效果在部分家長看來,也是最好的一類,那麼梁溪本源是學區房嗎?學區房有購買必要嗎?
  • 物質本源的大膽猜想
    可我從一個小生命的形成,出生和成長卻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或許宇宙不是爆炸而產生,而是像生命的形成一樣,是通過一個受精卵而形成的。當然我把這個受精卵設想成一股未知的能量,一種神秘不可見的「本源能量」。我想沒有什麼是能承受如此大壓力的。 時光機不行,光速也未必能辦到,因為光速只是人類百年科學所發現的最快速度而已,我們不知道宇宙中是不是還存有其它速度更快的物質。 我把這些方式所設想的時空穿越稱之為外力。 有外力自然就有內在力。前面說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本源能量」。
  • 瀕臨死亡的科學研究和體驗者的啟示,什麼才是我們生命的本源?
    心裡在想還是腦中在想,人的生命到底由什麼在做主宰?到底是心控制著我們的身體,還是大腦控制著我們的身體,還是那個未知神秘的東西,什麼才是我們生命的本源?本文為你揭秘。難道說,我們自己文化的傳統說法有問題,不符合現代科學?諸如此類的問題,也是傳統文化被現代人所詬病的原因,有些說法看似毫無根據,讓現代人摸不到頭腦,而且很容易找到其中的漏洞。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說腦子裡想啥就對,心裡想啥就不對,到底我們的本心是存在於心臟中還是大腦中,還是存在於身體中某個地方?
  • 而是整個西海岸在熊熊燃燒,你以為他是在誇張嗎?
    @洋務先驅張之洞:你可能看到了最近新聞上美國這兒著火了那兒著火了,可當有人告訴你,今年美國火災情況堪稱歷年來最嚴重,不是個別地方,而是整個西海岸在熊熊燃燒,你以為他是在誇張嗎?
  • 行星被點燃就能成為恆星嗎?不能,恆星的光亮和一般燃燒完全不同
    在這三種天體之中,能夠發光發熱的就只有恆星了,正是因為有了太陽的光和熱,地球才能夠孕育生命。在很多人看來,太陽就是一顆熊熊燃燒的大火球,那麼如果我們把一顆行星也點燃,那麼是不是就能夠誕生一顆新的恆星呢?並不是這麼一回事,行星和恆星是截然不同的。
  • 品讀蕭清如《存在之美》,尋找生活的本源
    《存在之美》是美學研究的一部最新力作,通過探討人類生命存在之意義,啟發人們尋找生活的本源,了解什麼才是真的的存在之美。書中沒有霧裡看花的虛無字句,只有引人深思的哲理,值得細細體會,慢慢欣賞。他們眼裡看到的,只有金錢,以為只要有錢,就能夠擁有功名和權位,就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對物質的過分追求,使得他們迷失了自己,隨波逐流,花天酒地,忘記了對真實的人生意義的追求,變成了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  其實精神追求應該是高於物質追求的。
  • 生命萬物究竟是怎樣開始的?
    其實當我們在兒時不也曾如此發問嗎?似乎有誰早已將這顆尋找生命本源的意識放進了每一個人的思想裡。只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因為尋不到一確切的答案,就對生命根源的探索止步了,停留在對物質財富、名利地位、理想喜好的追求裡了。屈原曾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即,在追尋真理方面,前面的道路啊又遠又長,我將不遺餘力地上上下下追求探索。到達目的地之路雖然模糊不清,但我要不失時機探索而行。
  • 太空中沒有氧氣,為什麼隕石還能燃燒?燃燒必須要有氧氣嗎?
    太空中氧氣濃度低,溫度也低,為什麼我們就能觀測到隕石燃燒呢?我們都知道,如果炒菜時油鍋起火,我們會迅速將鍋蓋蓋上滅火。這是由於隔絕了氧氣進入鍋內,燃燒無法繼續,火勢自然就減小,逐漸消失了。很多人就有個疑問,難道沒有了氧氣,任何東西就真的無法燃燒了嗎?氧氣不是燃燒的必需品。
  • 生命的本源可能並非是水,而是另一種液態物質
    生命活動所需的有機分子能夠溶解在水裡,比如胺基酸、糖。水扮演著營養物質輸送者的角色。信號分子在水中的傳遞,還可以讓細胞之間建立起通信。但水同時也有其不為人知的一面。水有「水解」作用,能夠分解核酸和蛋白質。這就是所謂的「水的悖論」。許多科學家懷疑,地球生命的單細胞祖先們,是否真的是因水而生?
  • 關於本源能量到底存不存在?
    今天談一個問題:本源能量到底存不存在?那麼,什麼才算本源能量?是那種萬物之源,永恆不變、顛撲不破的真理?《周易》說:易,有變易、不易;那種不變之變才是源頭,才是真理,於是,去尋找各種變化的規律,希望找到事物發生發展的源頭;再於是,便有了這世間五法八門……常言道:一言不合毀三觀;就人的社會群體性來說,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的是探索得到的認知,有的是約定俗成,所謂公知良俗,都是隨時勢而異,所以,常常不斷的刷新三觀;而如果把人放到這廣袤的宇宙來看,又有了新的三觀:宇宙觀、生命觀、
  • 從生命的本源的角度,看人體健康的核心要素
    上篇我們談到了元氣和衝氣是怎麼運轉的,這篇文章我們從生命本源的角度,談談人體健康的核心要素,換句話說就是人之所以會生病的最本質的根源是什麼。但是如果你從生命本源的角度去考慮,弄明白了身體運轉的深層機制,就很容易知道一個人為什麼會得病,就很容易找到生病真正的根源。找到了人體得病的真正根源,才能解決治標不治本的問題,才能使預防和治未病成為現實,中國傳統醫學講的上醫治未病就是這個意思。下面就從生命本源的層面探討一下人體健康的六大核心要素。
  • 思天道:宇宙的真相是宇宙中很可能會有一座本源世界
    宇宙猶如人也是需要有能量支撐的,宇宙補充能量的食源就在於宇宙有一處本源世界,宇宙從本源世界裡吞食自身所需的能量,而本源世界有能力持續不停的供應宇宙所需。本源世界就像是一個能量場,它為所有宇宙提供能量,而所有宇宙又為本源世界反饋能量,最終行成了一個完美的平衡。
  • 60光年外,有一顆超級地球燃燒著,地球的未來有可能也會如此
    雖然地球在宇宙的面前小如塵埃,但是渺小的地球卻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人類經過不斷的發展有了現在的科技文明,開始了對世界萬物,對宇宙的無盡探索和揭密。超級地球自然也是如此,它離恆星的距離只有0.07個天文單位,這個距離是水星軌道的50分之一。如此近的距離,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它表面的溼度有多高了。超高的溼度它讓成為一顆真正的煉獄星球,而且它和那個熱木星一樣,也是處於不斷蒸發狀態,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它的大氣層不斷被剝離,然後其它的物質也被剝離,最後留下一個緻密的金屬內核,也有可能最後連這個內核也會被蒸發掉。
  • 引領人類覺醒、回歸本源———這次疫情帶來的啟示
    封,最早考證可見甲骨文,是培樹以劃封疆界之意,後又引申為國,因此「封建」之意不言而喻,用現代話講就是國內的自我建設、發展、改革和完善,封建者,國之內務也。至於迷信,主要指在精神層面後代對祖先的不疑、至信。中國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為什麼?就是因為後人丟棄了祖先的初衷和根本。時空轉換,但一切皆在道中,不能離道,後代可以改革、完善和發展,但根和本不能丟。
  • 《道德經》裡的智慧·復歸於嬰兒—生命的本源,回歸根本。
    兒童既然是成人的爸爸我就能希望天然的敬愛把我的一生穿在一塊兒「兒童是成人的爸爸」是指成人應以孩童為師,讓天性永存。詩人相信嬰兒剛剛來自天堂,童年離天堂亦不遠,所以他們處在生命之始那天賜的幸福之中,並依舊保有天賜的稟賦,是優秀的哲人,能悟透上帝那永恆而深奧的聖書。因此詩人祈願孩子能夠童心永駐,不必象成人那樣背起塵世與習俗的重負,去同天賜的幸福交戰,永遠保持從高邈靈境取得的榮光,甚至要拒絕成長,不必追求那帶來不可避免的枷鎖的歲月之流。
  •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利,表示以刀斷禾、收穫穀物的意思
    【道德經】 十一卷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卅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無,空無,空間。用,以也,可施行也。象桶形,木桶木材圍成中空為用。三十根輻條連接在一個車轂上,輻條之間分散開留出空間,才能輪轉成車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