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歸到生命的本源

2020-12-06 東華禪寺

人的面孔千差萬別,但內在的自性是一樣的。我們的自性無形無相,都是圓滿的,都是佛。所以,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有無窮的力量,都是無限光明的。

我們的佛性是靠肉身這個載體來到娑婆世界。為什麼要來娑婆世界呢?因為要來淨化、加持和改變娑婆世界,同時也是為了完善自己,把與我們有緣的眾生喚醒,一起回到源頭,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娑婆世界是一個物質的世界,自性需要一個物質的載體才能與娑婆世界對接,從而更好地發揮她的力量。因此,我們才有一個四大假合的身體。

我們的身心是一體的,但又是可以分離的,通過身體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到我們的心。能降伏身體就意味著能降伏心,若要看我們在心理上降伏了多少,就看我們對身體管住了多少。管住了身體就管住了心,管住了心也就管住了身體。

心是萬物之主。佛教把這個心叫做本來面目,也叫做自性、真如、如來等等;伊斯蘭教把它叫做真主;基督教稱它為上帝。真主、上帝、佛指的不是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宇宙最高的力量,只要你與這個力量融為一體,你也可以成為真主、上帝和佛。

但是後人都把真主、上帝、佛認定為某一個人。因為某個人修煉成功了,成了佛,成了真主,成了上帝之後,後人就給他貼了標籤,下了定義,說真主就是他,上帝就是他,佛就是他。

其實,真主、上帝、佛是宇宙一種非常高、一種極其精微的振動頻率,它蘊含了無限的愛、無限的智慧、無限的光明與無限的力量,修行就是要達到這個振動頻率,與這個力量融為一體。

當我們的身心放鬆之後,就和這個力量接通,與它融為一體,這時候我們就是佛、就是上帝、就是真主了。你不要認為佛、上帝、真主是專指某一個人,你也可能隨時成為佛、上帝和真主。

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把散亂的心召回來,安住在當下。

方法不是道,它是進入道的方法和技巧,是工具。就像這位同修所說的,到了禪堂之後你就什麼都不是了,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境界。

當你用一個法門修到某個階段,例如修到第九十九步,你就什麼都不是了,你身上所有的標籤都撕掉了,因為你無我了。

只有當你無我了,什麼都不是的時候,才可能成為什麼,才可能隨時成為上帝、真主、安拉、佛菩薩。如果你有所是,說明你給自己貼了一個標籤,你就失去了九十九種的可能性。

就像一團面,它沒有一個具體的形狀,看起來什麼都不像,但你可以把它捏成任何一種形狀,比如動物、人、器具等等。一旦你把它定型成某種器物、某個人或者某尊神之後,它就很難改變了。

如果你不給它定型,它就什麼都不是,但也可能什麼都是,你把它捏成什麼,它就是什麼。一個無我的人也是如此。

當我們修到某個階段時,內心隨時隨地都是清清淨淨,空無一物。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只有一顆覺知的心存在著。但這顆心又無形無相,用之即來,舍之即藏,藏於法界之中,與虛空融為一體。

比如你很清淨地坐在這裡,什麼也沒思,什麼也沒想,這時候你在哪裡?哪裡都在,也哪裡都不在。因為你已經空掉了,整個人消失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了。

但是突然有人叫你,你馬上又從整體中脫離出來,恢復成個體。這時候你就聽見外界的各種聲響,開始動念了。當你在整體的狀態中時,別人叫你,你也聽得見,但是不能啟用。你要啟用,就必須從整體中脫離出來,恢復你的個體。

因此,我們每個人既是獨立的,又是屬於宇宙這個整體。我們的自性之所以具足了萬法,清淨無染,是因為它來自很高的地方,屬於很高的等級。如果它不是從很高的源頭下來,我們今天再怎麼修,也回不到源頭。我們的自性、或佛性、或神性是圓滿的,不需要修,直接就可以起用。可是數千年來,每個教派的教徒都在修,他們究竟修什麼呢?

我們的自性一旦來到娑婆世界,就要藉助四大假合的身體,身體帶著紅塵的習氣,就要使用它的習氣,而神性也要發揮神性的力量,因此它們就互相較量。

祖師們設計了很多方便善巧的方法,例如念佛、持咒、冥想等等,都是為了讓這個四大假合的身體停歇下來,讓頭腦這個假合的系統停歇下來,否則自性這套系統的力量就得不到完全的發揮。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感覺自己的內在很糾結,有兩股力量在打仗,好像四分五裂似的。如果你是這樣,說明你的根基還是很深的,你內在的兩股力量都處於甦醒狀態。

有一種人在娑婆世界輪迴久了,沾染紅塵的俗習多了,整天都在用頭腦,妄心的習慣勢力很強,久而久之,靈性的力量就越來越退縮,我執也就越來越重,這種人就感覺不到內在有兩股力量在交戰。

還有一種人是剛剛從源頭來到娑婆世界,沒有沾染上娑婆世界的俗習,內在只有一股力量,很單純、很清淨、很雅、很脫俗,他的靈性是甦醒的,這種人就是明師。

明師來娑婆世界幹什麼呢?他們看到前面有很多同修來到娑婆世界,久了之後忘掉了自己的使命和初衷,回不去了。因此他們就來到娑婆世界,希望把這些同修喚醒,帶他們一起回歸。

他們來了之後,有的沒有忘掉自己的使命;有的來了之後也迷失了;還有的剛剛來的時候還記得自己是誰,記得自己的使命,結果在娑婆世界轉上幾圈之後,也忘掉了!

明師來到娑婆世界,把與他緣分深的眾生喚醒,度走了,剩下的眾生就讓與他們緣分更深的明師來度。

當時機到了,我們自然就發菩提心了。時機沒有到,明師怎麼讓你發菩提心,你也發不出來。你所謂的被誰度了,是因為這時候你發了菩提心,快開悟了,明師有慧眼,給你一點化,你就開悟了。佛菩薩度眾生必須因緣成熟,只有因緣成熟了,眾生才可能被點化、被度,才可能開悟。

內容來源: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開示

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3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

萬行大和尚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適合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成為自己,活出自己,回歸本源
    也就是說,開悟是生命的轉換、生命的覺醒,從有限的生命邁進到無限的生命,從迷妄的生命進入到覺悟的生命。所謂「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因此說,大道行者不管是如何修為,最後所追求的目標是開悟,是明心見性,只有開悟了,明心見性了,才談得上了生死。所以,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如此而已。覺醒是人生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巨大能量。
  • 《道德經》裡的智慧·復歸於嬰兒—生命的本源,回歸根本。
    意思是說,永恆的德不離開,復歸到嬰兒的純真狀態。天下最柔弱的人莫過於嬰兒了,嬰兒秉性天真,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餓了吃飯,渴了喝水,醒了玩耍,困了睡覺,不高興時,會恨會惱,會抓會咬。心念到處,形體隨之,毫無掩飾,表裡如一,這個就是嬰兒的本性真我。
  • 報恩是生命本源的色彩——懂得報恩的玉蘭樹
    這棵報恩的玉蘭樹,正是因為這對老夫婦的善念引起了它生命本源的反應。它應該報恩,應該回饋這對幫助它的老夫婦。報恩的本源反應存在於我們人心之中,不要讓浮躁的生活使明珠蒙塵。擦亮我們的心,讓報恩回歸到生命的本源色彩。
  • 引領人類覺醒、回歸本源———這次疫情帶來的啟示
    而中國發展到今天,不就是因為始終封建迷信祖先的智慧,並且在此基礎上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嗎?「人類命運共同體」不也正是中國華夏文明天人合一、人類同根同源、同祖同宗、心懷天下之德的體現嗎?一切生滅皆源於德,有德則生,無德則滅,一切生滅皆是因果,小到紅塵人生,大到宇宙生滅。唯有無我,回歸先天之德,心懷天下,才能生存、健康、和平、發展。因為天人本合一,天即是德、即是道,德道者生,背道者亡。
  • 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請讓原料藥回歸到其生產要素的本源
    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請讓原料藥回歸到其生產要素的本源2020-11-10 09:2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獸藥資訊        瀏覽量: 1005 次 我要評論 就像汽車馬達同汽車的性能密切相關,但無論如何,馬達不是汽車。前者是生產要素,後者才是最終的消費品。只有讓原料藥回歸到其生產要素的本源,強調原料藥只是影響藥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才能讓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成為藥品質量的總負責人,將藥品質量鏈條從原料、輔料、包裝材料、製劑生產過程和質量控制過程、包裝運輸過程、臨床使用過程看成一個整體,最終實現臨床用藥安全有效。
  • 回歸審美本源,回歸詩意心靈
    之後五十多年來,他對傳統文化不離不棄,從學習古典詩詞到形成藝術觀點,再到生活方式,都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同時,他苦心孤詣地追求、探索、傳承、弘揚傳統中國畫藝術,立志要為之奮鬥一生。區廣安以傳統山水畫創作為主,兼擅花鳥、人物,而且詩書畫印都有涉獵。
  • 魯君四:打造城市自然棲息地,回歸自然生活本源
    格力地產品牌刊物《專築》第29期以「城市自然棲息地」為主題,將「回歸自然生活本源」的思考,貫穿於城市的天空大地與建築立面、人們倡導的生活方式與對生命本質的認知、社會對歷史的反思與對未來的構思中。正如魯君四在刊首語中所寫:「回歸自然,與萬物融為一體,在古今中外都是一種共通的文化心理,它暗含了人們淡泊寧靜的生活方式和典雅的文化品位,對永恆價值的嚮往和對生命深層的關懷。」
  • 道、本源、大我、上帝、如來、自由意志
    5、出體就是為了衝出小我創造的現象界,發現它的本質是幻相,破除小規律,回歸根本規律。好好修煉,自然會親身體會到這些。空想是體會不到的。1 大我是同時設計多個小我嗎?還是每個小我對應一個大我?4 最終所有的靈都會得道,回歸高我,那他的目的是否完成了?
  • 楊保軍:雄安規劃是一次規劃本源的回歸
    雄安規劃是一次規劃本源的回歸  ——專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  「千城一面的癥結,就在於規劃忽視了城市自身的特點。地處華北平原,擁抱白洋澱,這是雄安的特質。  在他看來,當下中國大城市病蔓延,根子在於過於注重城市的經濟發展功能,忽視了城市作為生活家園的基本屬性,而此次雄安新區的規劃是一次規劃本源的回歸。  楊保軍同時認為,雄安新區規劃是站在新時代起點上的規劃,同樣要「摸著石頭過河」,與深圳和浦東不同的是,雄安發展的基礎更好,但是難度更大。
  • 從生命的本源的角度,看人體健康的核心要素
    上篇我們談到了元氣和衝氣是怎麼運轉的,這篇文章我們從生命本源的角度,談談人體健康的核心要素,換句話說就是人之所以會生病的最本質的根源是什麼。但是如果你從生命本源的角度去考慮,弄明白了身體運轉的深層機制,就很容易知道一個人為什麼會得病,就很容易找到生病真正的根源。找到了人體得病的真正根源,才能解決治標不治本的問題,才能使預防和治未病成為現實,中國傳統醫學講的上醫治未病就是這個意思。下面就從生命本源的層面探討一下人體健康的六大核心要素。
  • 極簡主義回歸本源.咀嚼本真的生活
    當極簡主義回歸本源,咀嚼本真的生活在可視化行業不斷追求完美和美的時代,與觀者建立聯繫,並向其傳達情感和視覺感受,是極簡流派設計師一直努力的方向.極簡主義,尤其是純粹的那類,他們的作品往往能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情感共鳴和生活靈魂。
  • 引領人類覺醒,回歸本源!如何實現?「宇宙真相學說」朱元培老師
    比如說我們講引領人類覺醒,回歸本源!這就是我們【宇宙真相平臺】的使命。那麼與之有關的所有此刻看到的家人們,如果你內在對這個使命有共振,那我們就會共同釋放出這樣一個頻率,在地球上就會顯化出這樣的世界!你的內心要調頻到這個頻率,而你的行動也是全力以赴以這個頻率去行動。
  • 燃燒生命本源,以為如此就能有用了嗎?
    「這是燃燒生命本源!」陳磐解釋道:「生命本源中有著極為強大的生命之力,一旦燃燒,可以讓修士實力突飛猛進提升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上千倍。只是一旦燒過,就不復存在,是永遠消失,唯有天地大道能利用生命烙印再次造出來。」 「這就是軒轅大帝的戰鬥風格,一旦感覺人力有時窮,便會如此。
  • 美媒:好萊塢的怪獸電影正在回歸其亞洲本源
    電影《侏羅紀世界2:失落王國》中文海報參考消息網7月11日報導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7月8日刊登題為《好萊塢的怪獸電影正在回歸其亞洲本源》的文章,作者為史蒂夫·羅爾,文章摘編如下:從《環太平洋》(2013年)到《哥斯拉》(2014年)再到《狂暴巨獸》(2018年),這些怪獸大片可以講述好萊塢是如何「橫掃」全球影院的,特別是其與亞洲的權力關係。人們普遍認為,巨型怪獸電影的概念是從日本引入的——通常是以其日文名「kaiju eiga」(意為怪獸電影——本網注)來指代。
  • 性能量是重要的生命能量,女性能量如何喚醒、回歸和滋養?
    但首先,我們要成為:一個完整的女人、一個完整的男人,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女人、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男人。當一個女人,與你作為一個女人的感覺重聚時,你就綻放出了生命力。你享受和諧、流動、愉悅、美,以及愛。終於,在生命的旅程中,你可以享受你的旅途、享受你的旅伴,享受被生命力點燃的喜悅,享受情感,享受流動、活力與平安,享受你成為你自己。
  • 物質本源的大膽猜想
    可我從一個小生命的形成,出生和成長卻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或許宇宙不是爆炸而產生,而是像生命的形成一樣,是通過一個受精卵而形成的。當然我把這個受精卵設想成一股未知的能量,一種神秘不可見的「本源能量」。 那麼便可通過物質的現有狀態去溝通其變化之前的物質狀態,從而利用之前狀態把現有狀態拉到過去甚至是未來。 用空間穿越來說,一個人如果真的可以穿越空間。應當是組成其身體的「能量」和所處空間的能量產生了人類所不能察覺到的緊密聯繫。所以其它空間的龐大能量會把這個人拉到其它的空間位置上。 道教篇: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
  • 三部經典喪屍電影,殭屍世界大戰期待續集,生化危機「回歸本源」
    從第一部到第六部,有一個嚴整的架構,有些人或許理解不了終章的主旨,甚至有些人覺得最後一部是為前幾部填坑。其實終章卻恰恰是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甚至可以從中看到一種「回歸本源」的感覺。釜山行。最近釜山行又即將回歸第二部,看起來更加的驚心動魄。回顧第一部,印證了那句話:六節車廂的喪屍,還不如一節車廂的人可怕。與其說是一部說喪屍的電影,還不如說是一部說人心的電影。
  • 深圳市私募協會孫東升:私募行業正逐步回歸本源、走向成熟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中國私募基金行業正逐步回歸本源、走向成熟。優秀的投資機構回歸理性,精耕細作,為企業創造價值,為投資人創造收益,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為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最後他表示,中國私募基金行業11年的發展成績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中國私募基金協會將同私募基金行業一道攜手共進、互利共盈,共同構建更加平穩與健康的資本市場環境。
  • 人類生命健康本源,與地球宇宙相對應的奧秘,7星對應7魄
    太陽出來了,站在臨水的湖畔,我不由地想到了人類的生命本源,與地球宇宙間的奧秘。不知你對生命又有怎樣的認識?今天,不如,隨著我的文章,一起來揭開這些謎底。人類在宇宙間渺小如粒子我們人類站在江河山林之間時,常常感到自我渺小。若是推及整個地球,銀河,宇宙空間,我們這日日在乎供養著的肉身,更是渺小如漂浮的塵埃,小粒子。
  • 在回歸服務本源過程中提升核心競爭力――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評價...
    這表明,證券公司對各類客戶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進一步證實了一家證券公司競爭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回歸服務客戶本源的成敗。  美國、日本等發達市場的經驗顯示,隨著證券行業的不斷發展,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是客觀規律。從主要三級指標的集中度來看,證券行業的「馬太效應」較往年體現得更為明顯。未來幾年,隨著行業整合的加速,頭部證券公司的領先優勢將進一步鞏固,行業「馬太效應」將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