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如玉|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新傳染病?

2021-01-15 觀察者網

【當你打開這篇文章的時候,MERS病毒正在韓國肆虐。截至6月19日,韓國MERS確診患者166人,死亡24人。這種號稱中東呼吸症候群的傳染病,至今仍然無法找到有效治癒方法。MERS病毒的襲來,再次喚醒人們對於SARS病毒的記憶:恐慌、不安和無助。從肺結核到到SARS再到伊波拉病毒、MERS,人類的發展史也是一部病菌抗擊史,然而每次當新的病毒來臨時,我們依舊要問,新病毒從何而來?為什麼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依舊有那麼多難以治癒的病毒?本文選自勞裡·加勒特的《逼近的瘟疫》(楊岐鳴、楊寧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出版),正如作者所談到的,要攻克致命病毒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韓國MERS病毒肆虐,醫院成重災區

我舅舅伯納德1932年進入芝加哥大學學習醫學的時候,他已經目睹過1918—1919年的大流感。他數著巴爾的摩街上緩緩走過的靈車,那時他才7歲。此前3年,他的父親差一點兒死於傷寒熱,是在巴爾的摩市中心得的病。後來不久,他的祖父死於結核病。

12歲時,伯納德得了所謂的「夏季病」,躺在家裡,熬過馬裡蘭漫長、炎熱的夏日,像他母親說的:「懶得動彈。」直到1938年他在舊金山加州大學醫學院實習期間,志願充當X光實驗對象的時候,才發現「夏季病」實際上就是結核病。無疑,他是從祖父那裡傳染上的,後來病癒,但肺部留下了終生的明顯疤痕,胸部X光透視照了出來。

當時似乎每個人都有結核病。年輕的伯納德·西爾伯在芝加哥埋頭苦讀醫科的時候,新招收的護士班學生按常規都要進行檢測,看看對結核病是否有抗體。農村來的姑娘剛剛入校學習時,結核病檢測總是呈陰性。可以同樣肯定的是,在城市的醫院病房裡待過一年之後,她們的結核病測試都呈陽性。那時,任何疾病都能激活潛在的結核病感染,結核病療養院泛濫一時。治療只限於臥床休息和爭論不休的膳食搭配、身體鍛鍊、新鮮空氣以及非同尋常的氣胸外科手術。

1939年,伯納德舅舅在洛杉磯縣醫院開始兩年的從醫實習,與舅母伯尼斯——一個疫病防治工作者相識。伯尼斯腿有點瘸,一側耳聾,是童年細菌感染留下的後遺症。她9歲時,一側耳內生長細菌,最後感染了乳突狀骨,而且並發骨髓炎,使她的右腿比左腿約短一英寸,迫使她走路時一顛一顛的。他們相識不久,伯納德得了嚴重的肺部感染,由於他是個醫生,得到了條件最好的治療:精心照料和氧氣。他病懨懨地在洛杉磯縣醫院住了一個月,希望他會成為熬過細菌性肺炎的60%的美國人中的一員:當時還沒有抗菌素,這是細菌性肺炎的治癒率。

1944年抗菌素研製成功,在這以前,細菌性感染既很普遍,又很嚴重。伯納德舅舅無須經過或很少經過化驗室的化驗,在幾分鐘之內,就能診斷出猩紅熱、肺炎球菌肺炎、風溼熱、百日咳、白喉或結核病。醫生們必須迅速診斷,因為這些炎症會很快惡化。另外,在1940年,化驗室能夠告訴醫生的,一個醫術精湛、觀察細緻的醫生也都能獨立決定。

當時,病毒還是一個巨大的黑盒子。雖然伯納德能夠輕而易舉地區分風疹、流感、聖路易斯腦炎以及其他病毒性疾病,但他既不會治療、也不深知這些極小的微生物對人體能造成多大危害。

伯納德舅舅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接觸到熱帶醫學的。當時他是陸軍衛生兵,曾到瓜達康納爾島和太平洋其他戰場服役。就是在那個時候,他學到了在醫學院校極少接觸的疾病的第一手知識:瘧疾、登革熱(碎骨熱)和各種不同類型的寄生蟲病。奎寧對治療瘧疾有神奇的功效,但對於感染了其他熱帶生物體的美國士兵,他卻束手無策;而在太平洋戰區,熱帶病源卻處處皆是。

戰爭進行了兩年以後,陸軍分發了首批少量青黴素,指示醫生們千萬節約使用這種稀罕的藥品,使用劑量約為5000單位(相當於1993年治療輕微感染所用最低劑量的三分之一弱)。在早年細菌對抗菌素還沒有產生耐藥性的時候,這種劑量就足以產生奇蹟了。陸軍的醫生們對青黴素的奇效驚喜萬分,竟會收集用過此藥的病人的尿液,提煉出青黴素,在其他士兵身上再次使用。

若干年後,我到伯克利加州大學研究生院研究免疫學的時候,伯納德舅舅還會給我講述一些往事,聽起來就像黑暗世紀的醫學故事。當時我頭腦裡裝的儘是能夠把免疫系統的活細胞分成不同類型的螢光啟動雷射細胞分類機、基因工程的新技術、單克隆抗體、人類遺傳密碼的解析等。

「我一直把抗菌素的生產比做國內稅務局。」伯納德舅舅看到我對於抗菌素產生前美國醫生經歷的艱辛不大感興趣時,會這樣說,「人們總是在尋找漏洞,但是等他們真找到什麼漏洞時,稅務局馬上就給堵上。抗菌素也是這個樣子——你前手研製出一種新抗菌素,細菌後手就產生了耐藥性。」

1976年夏天,我自然重新想起了伯納德舅舅講述的許多道理。那時我正在思考在史丹福大學醫學中心的學位研究計劃,報紙上連篇累牘地登載著傳染性疾病的消息。美國政府預料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流感,有人估計其規模之大,會超過1918年:那一次全球性大恐怖,奪去了2000萬人的生命。美國軍團組織7月4日在費城一家飯店聚會,不知什麼東西竟使128人身患重病,29人死亡。特別奇怪的事正在非洲發生,根據當時含糊其辭的報導,人們正在死於一種可怕的新病毒:在薩伊和蘇丹,某種所謂綠猴病毒,或馬爾堡,或伊波拉,或三種名稱的混合稱呼,正在引起全世界疾病專家的急切注意。

1981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的理察·克勞斯(Richard Krause)博士發表了一本引起爭論的書,名叫《難以平息的浪潮:微生物世界不停的挑戰》(The Restless Tide:The Persistent Challenge of the Microbial World)。書中提出,早被認定已經敗北的疾病可能殺個回馬槍,接著危害美國民眾。一年後在美國國會作證時,有的議員問克勞斯:「為什麼我們會有這麼多的新傳染病?」

「其實並沒有出現任何新東西,」克勞斯答道,「瘟疫的到來如死亡和稅收一樣不可避免。」

但是,愛滋病流行的衝擊在80年代促使許多病毒學家認真考慮,確實在出現著某種新東西。隨著這種流行病從世界的一個地區傳向另一個地區,科學家們不禁問道:「這種病是從哪裡來的?還有沒有別的病源?還會不會發生更加危險的疾病——從空氣中由人到人傳播的疾病?」

隨著80年代前進的腳步,提出這些問題的人越來越多。在洛克菲勒大學的一次雞尾酒會上,一個名叫史蒂芬·莫爾斯的年輕病毒學家來到著名的校長、諾貝爾獎獲得者喬舒亞·萊德伯格面前問道,關於正在出現的微生物,人們的擔心日益嚴重,對此他有何見教?萊德伯格用絕對的詞句,斬釘截鐵地答道:「問題是嚴重的。還將更加嚴重。」懷著一種共同的責任感,莫爾斯和萊德伯格開始徵集同事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收集證據,提出建議。

1988年,一大批美國科學家,主要是病毒學家和熱帶醫學專家,得出了結論:是拉響警報的時候了。在洛克菲勒大學的莫爾斯和萊德伯格、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的湯姆·莫納特、耶魯大學蟲媒病毒研究單位的羅伯特·肖普等人的倡導下,科學家們尋求辦法,使他們共同的想法具體化。他們最擔心的是被視為一群愛哭的嬰兒,為了研究經費的縮減而哭鬧不休;或者被人指責為高呼狼來了。

1989年5月1日,科學家們在華盛頓飯店聚會,飯店同白宮只有一箭之遙。他們在一起討論了三天,目的在提供證據,說明地球上的致病微生物遠遠沒有被擊敗,相反,正在對人類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會議由全國變應與傳染病研究所、福格蒂國際中心和洛克菲勒大學共同贊助。

「大自然並不慈善,」萊德伯格在開幕詞中說道,「最根本的原因是,大自然選擇的單位——脫氧核糖核酸(DNA),有時是核糖核酸(RNA),在各種不同的生物體中根本不是整齊排列的。它們共同分享整個生物圈。人類的生存並不是預先註定的進化程序。遺傳變異存在著豐富的資源,可供病毒學習新的伎倆,不僅僅限於按正常規律出現的、甚至經常出現的東西。」

芝加哥大學的歷史學家威廉·麥克尼爾概述了過去幾千年間人類遭受微生物攻擊的原因。他認為人類歷史上的每一場災難性流行病都是人類進步造成的啼笑皆非的後果。麥克尼爾警告說:人類改進命運的同時,也就加大了自己面對疾病的軟弱性。

「本人以為,我們應當意識到我們的力量是有局限的,」麥克尼爾說,「應當牢記,我們越是取得勝利,越是把傳染病趕到人類經驗的邊緣,就越是為災難性的傳染病掃清了道路。我們永遠難以逃脫生態系統的局限。不管我們高興與否,我們都處在食物鏈之中,吃也被吃。」

相關焦點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報告中稱,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似乎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近幾十年來,世界上經歷的很多傳染病暴發事件,病毒的源頭都指向蝙蝠。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暴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後來暴發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報告中稱,新冠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似乎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  近幾十年來,世界上經歷的很多傳染病暴發事件,病毒的源頭都指向蝙蝠。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暴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後來暴發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 專家:哪些地區易有新發傳染病 真是"神秘北緯40度"?
    >第九水壩和灌溉系統的建設也會導致生物的生殖發生變化進而引發新發傳染病的出現。c圖這一類是耐藥細菌造成的新發傳染病,在中國、印巴次大陸以及歐洲的部分地區都是高發的熱點地區。d圖是依靠媒介傳播的傳染病,中國仍然是熱點地區,也包括印巴次大陸和非洲一些國家。為什麼我們中華民族多災多難呢?這是什麼原因呢?前幾天網上流行一張圖「天意難為」,大家就想到神秘的北緯30度。北緯30度曾經有過古老輝煌的文明,但不知道什麼原因消失了。
  • 哪些地區易有新發傳染病,真是「神秘北緯40度」嗎
    半個世紀後,我們在擔心新冠病毒會否在人類中長期存在,更擔心新發傳染病不斷湧現。為了控制新發傳染病,牛俊奇認為需要做好目標動物的研究、「人類哨兵」的監測和一般人群的監測。他同時講解了如何針對新發傳染病開展快速檢驗、疫苗研發、新藥研發,以及疫苗和藥物研發的困難與機遇。牛俊奇的演講全文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博士生郭麗潔、李敏整理。澎湃新聞經授權後二次整理、發布。
  • 月球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垃圾呢?
    那為什麼月球上會有那麼多垃圾呢?自古以來,人們對月球都有一種特殊的好感,畢竟有很多詩都是描述月亮的,而且我國還有中秋節,更何況月球也是人類唯一登上的星球。關於月球,我國也有很多傳說,比如說,嫦娥奔月、月兔搗藥等等,現在呢,人類已經完成了登上月球的壯舉。
  • 為什麼東非有這麼多蝗蟲?
    很難說這些蝗災會造成多大的損害,但是通過研究蝗蟲數量激增的條件,科學家們希望提前預測損害的範圍,並提出減輕損害的計劃。然而,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很難實施一個全面的計劃來對抗這些帶來饑荒的昆蟲,更不用說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了。
  • 為什麼廁所的蚊子這麼多?
    知道為什麼廁所的蚊子這麼多嗎因為蚊子喜歡積水,積水越多,母蚊子產卵也多。另外廁所光線一般較為昏暗,蚊子喜歡在這樣的環境幹壞事!其實人也是...知道為什麼前段時間南京炎熱無比的燒烤天氣,蚊子這麼少?因為蚊子不喜歡太熱,也不喜歡太乾燥。在這樣的天氣,你會發現在廁所方便的時候看不到幾個蚊子。
  • 為什麼蝙蝠有這麼多種類?
    為什麼蝙蝠有這麼多種類?世界上有超過1200種蝙蝠,幾乎佔所有哺乳動物物種的五分之一。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蝙蝠會飛,它們可以進行長途「旅行」,遷移到不同的地方,地理上的隔離使它們有更多機會進化成不同的種類。
  • ...蜘蛛網多到讓人驚嘆!為什麼今年會有這麼多蜘蛛?爬進家裡怎麼辦…
    太原迎澤大橋上的蜘蛛網多到讓人驚嘆!為什麼今年會有這麼多蜘蛛?白女士在附近居住了四十多年了,她說,哪年都不像今年,在迎澤大橋上看到這麼多蛛網。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的7月20日,山西晚報記者到迎澤大橋時就數過,大約十米之內就有三十多個蛛網。到現在,每米也會有一兩個,橋的兩側柵欄都有。
  • 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傳染病由於其傳染性,根治和預防都非常的難,無數的人和動物都在不小心經意間受到感染,一旦爆發起來極難防控。非典型肺炎指不是由細菌所引起的肺炎症狀一種因感染SARS冠狀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統傳染性疾病。
  • 新冠肺炎是乙類傳染病,卻按甲類防控!這個新晉「九品」高手為何...
    一方有難,同胞八方支援。從除夕夜開始,陸續有來自各地的醫療救援人員奔赴湖北,全國人民也紛紛獻出愛心,捐贈防疫物資。此前,1月20日,國家衛健委正式發布2020年第1號文件,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 太原迎澤大橋上的蜘蛛網多到讓人驚嘆!為什麼今年會有這麼多蜘蛛...
    太原迎澤大橋上的蜘蛛網多到讓人驚嘆!為什麼今年會有這麼多蜘蛛?>9月1日21時,幾乎每天都在迎澤大橋散步的市民白女士看到山西晚報記者在對著蛛網拍照,她說現在蛛網少多了,7月最密集,當時幾乎每三兩個柵欄上都可以看到蛛網。白女士在附近居住了四十多年了,她說,哪年都不像今年,在迎澤大橋上看到這麼多蛛網。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的7月20日,山西晚報記者到迎澤大橋時就數過,大約十米之內就有三十多個蛛網。
  • 新冠肺炎疫情有多大影響力?對比近代流行傳染病,從數據中找規律
    2019年末到2020年初,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席捲全世界,這種新型病毒導致的傳染病把人們的目光和注意力聚焦到這類和人類共存了數個世紀的微小生物——病毒之上。人類歷史就是一個與病毒等微生物共生的故事,不過病毒這種生物的歷史比人類漫長的多。
  •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喜愛豚鼠呢?豚鼠又有哪些特點呢?
    很多人認識它是因為《豚鼠特工隊》,都被它機靈可愛的外表圈粉,豚鼠的體型短粗且圓,是很容易的到愛鼠人士的喜愛的,所以,寵物界中它也是佔了很重要的一席的,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喜愛豚鼠呢?豚鼠又有哪些特點呢?
  •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種程序設計語言?
    這就是說各種各樣的語言其實就是禍亂之源——只會導致交流的不便。可是看看如今的程序設計語言的數量,你會懷疑人類是否又在造「通天塔」了?真的有這麼多語言的必要嗎?我到底要學習多少種程序設計語言才夠用呢?根據維基的資料,可以稱得上相對「主流」(有人用、有文檔)的程序設計語言至少有600種, 還有大量的商業化失敗、實用性不高、語言小眾(這裡的「語言」指的是編碼的語言,一般的程序設計語言都習慣用拉丁字母集合或其超集來作為源碼的字符集,也 有用日文、俄文編程、漢語編程的,比如易語言)就難以統計了(保守估計可以上萬種),儘管已經有了這麼多種程序設計語言,仍然有大量的人投入了大量的時間
  • 人的一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冤家?
    我們經常會遇到不喜歡的人,不如意的事。甚至見到素昧平生的人,會產生無原由的厭惡感,生憎恨心。這就是前世的冤家!生活中有夫妻冤家、母子冤家、父女冤家、兄弟姐妹冤家、鄰裡冤家、同事冤家、親友冤家、陌路冤家。
  • 為什麼我們能滅絕天花,卻消滅不了好多傳染病?
    人類文明史中,每一次大規模的瘟疫暴發,不僅會帶來死亡,還會大幅度影響世界的歷史走向。在人類歷史上肆虐了3000多年的天花、保守估計死亡人數達1億並且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西班牙大流感、導致歐洲人死亡1/3的鼠疫以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戰勝的新冠病毒,瘟疫似乎一直如影隨形。為什麼天花能被人類消滅?為什麼鼠疫明明控制住了,還時不時傳出疫情?
  • 張文宏又有了新任務,與傳染病有關
    11月30日,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上海市傳染病與生物安全應急響應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在復旦大學揭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復旦大學籤署協議,共建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研究院院長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擔任,重點實驗室主任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擔任。
  • 鳳凰獨家|協和醫學院公衛學院院長:新冠後中國公衛體系會有三大進步
    最後我想分享一下,就是應對這個新常態,全球範圍內應該有一些什麼樣新的戰略合作,我們需要的思考。經常我在疫情防控的過程當中,會遇到這麼一個問題,大家說劉教授你既然是公共衛生專家,你能不能告訴我們,有沒有第二波?第二波大概是個什麼情況?像北京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武漢?
  • 為什麼洗手能防呼吸道傳染病 免洗手消毒液會更好嗎
    為什麼洗手能夠有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斷接觸到被病毒、細菌汙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原體可以通過手和口、眼、鼻的黏膜接觸進入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