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涉案高達6.3億!A股「人參概念股」被宇宙行告了,剛被交易所通報批評!
摘要
【涉案高達6.3億!A股「人參概念股」被宇宙行告了 剛被交易所通報批評!】被稱為「行走的概念收割機」的人參概念股紫鑫藥業又攤上大事了!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宇宙行」中國工商銀行將這家醫藥企業告上法庭,一口氣追討6.3億!(中國基金報)
被稱為「行走的概念收割機」的人參概念股紫鑫藥業又攤上大事了!
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宇宙行」中國工商銀行將這家醫藥企業告上法庭,一口氣追討6.3億!
6.3億元官司
11月27日晚,A股上市公司紫鑫藥業發布公告稱,其於近日收到吉林省通化市中級人民法院《傳票》和《應訴通知書》等文件,獲知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被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柳河支行(以下簡稱「工行柳河支行」)訴訟。這起訴訟涉案金額著實不小,高達6.2億元。在2017 至 2019 年,紫鑫藥業淨利潤分別為 3.72 億元、1.74 億元、7,029 萬元。
回到這起訴訟,公告顯示,工行柳河支行作為原告,將紫鑫藥業、封有順、郭春林、趙志霞、敦化市康平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吉林紫鑫般若藥業有限公司、吉林紫鑫禺拙藥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具體來看,「案件事實與理由」部分顯示,紫鑫藥業於 2019 年6月至8月在工行柳河支行辦理了合計3.8億元流動資金借款,雙方籤訂了四份《流動資金借款合同》,貸款期限均為 12 個月,還款方式為按期計息到期一次性還本,擔保方式為抵押及質押。此外,紫鑫藥業在2016年2月在工行柳河支行辦理了3億元項目貸款,借款期限為7年。
2020年7月21日,紫鑫藥業違約未按照合同約定償還工行柳河支行690.22 萬元,截至 9 月 14 日,該公司在工行柳河支行的貸款本金餘額為6.17億元。銀行方面認為,因紫鑫藥業已構成違約,五筆借款合同將提前到期。
訴訟請求方面,工行柳河支行請求法院判令紫鑫藥業償還借款本金6.17億元及利息1489.75萬元。如果紫鑫藥業未能正常還款,由其他保證人按約定承擔保證責任,銀行對拍賣相關抵、質押物所得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
紫鑫藥業在公告中表示,目前案件尚未開庭審理,對公司本期利潤和期後利潤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公司高度重視本案,將根據本案進展情況按照法律法規及時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
淨利潤連續三年下滑
官網資料顯示,吉林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8年5月,是一家以中成藥產業、人參產業、基因測序儀產業為核心業務,2007年3月2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紫鑫藥業」,股票代碼為002118。
公司成立至今已經發展20年,目前公司全資及控股的子公司及孫公司20多家、參股金融公司1家,分別坐落在長白山脈的南、中、東麓,香港、美國、荷蘭等地。
從產品端來看,中成藥產品和人參系列產品是紫鑫藥業的主攻方向。數據顯示,2019年,紫鑫藥業中成藥產品營收約4.7億;人參系列產品營收約3.8億。
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8.59 億元,同比下降 35.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029萬元,同比下降 59.62%。
實際上,這已經是紫鑫藥業的淨利潤連續三年下降。2017 至 2019 年,紫鑫藥業淨利潤分別為 3.72 億元、1.74 億元、7,029 萬元。今年5月,深交所還發布了《關於對吉林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年報的問詢函》,要求其解釋近三年淨利潤持續下降的原因。
除了淨利潤下滑,2019年年報顯示,紫鑫藥業庫存應收雙高。
2019年年報顯示,紫鑫藥業存貨期末餘額 67.56億元,較期初增長10.58%,佔流動資產82.91%,佔總資產63.38%,存貨跌價準備0元。此外,2017 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一季度末存貨周轉率分別為0.07 、0.09 、0.03 、0.00 ,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 5,013.93 天、 4,225.35 天、1,1464.97 天、2,3684.21天。
在應收帳款方面,2019年,應收帳款期末帳面價值為11.52 億元,佔本期營業收入的134.27% 。2018年末應收帳款帳面價值為9.21億元,佔當營業收入的69.51%。
今年前三季度虧損2.77億
10月27日,紫鑫藥業發布2020年三季度報告顯示,2020年1-9月實現營收1.97億元,同比下滑72.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77億元,同比下降476.92%。其中第三季度虧損6271.59億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
公司表示,營業收入本期較上期減少5.16億元,減少幅度72.37%,主要原因是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響導致中成藥、人參產品相關銷售收入減少。
公司在三季報中對2020年度經營業績的預計中表示,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累計淨利潤的預計數(萬元)為-3億至-3.5億,上年同期為7,028.99萬元。
公司表示,2020年業務結構未發生重大變化。受國內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公司復工復產延遲,導致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同比雙降,全年度經營業績預計出現虧損,第二季度以來,隨著國內疫情形勢逐步得到控制,以及國家一系列支持復工復產穩定經濟政策措施的出臺,公司生產經營得以恢復。
公司表示,2020年第四季度虧損幅度減少,但整體經營業績有所放緩,人參板塊銷售終端因上半年疫情期間停滯,需重新夯實搭建,同時人參深加工產品提取物出口港澳業務受到宏觀經濟及政策形勢影響基本停滯,總體對公司人參板塊業務帶來極大影響。另外,公司柳河醫藥產業園等項目陸續達到使用狀態,相關折舊費用增加。公司稱,雖公司計劃2020 年下半年進行相應的虧損子公司出售及大規模人參庫存等相關產品銷售,但該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公司董事會基於審慎原則,預計公司 2020 年業績虧損。
此前部分帳戶被凍結
11月21日,紫鑫藥業發布公告稱,截至公告日,公司累計被凍結的資金餘額 263.42萬元,佔公司最近一期(2019 年 12 月 31 日)經審計總資產的 0.02%,佔公司最近一期(2019 年 12 月31 日)經審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的 0.06%。
從新增凍結帳戶來看,公司因與集安市吉聚參業有限公司合同糾紛, 由吉林省通化市中級人民法院查封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柳河支行1個帳戶,實際凍結金額 2.32萬元;公司中信銀行長春分行營業部被凍結金額17.78元,暫不能確認帳戶被凍結的具體原因;子公司吉林紫鑫般若藥業有限公司與吉林省龍錦消防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合同糾紛,由磐石市人民法院查封6個帳戶,實際凍結金額 7298.25元。
剛被深交所通報批評
今年10月,紫鑫藥業剛被深交所通報批評。
深交所在公開通報中稱,經查明,吉林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鑫藥業」)及相關當事人存在以下違規行為:
截至2020年5月20日,紫鑫藥業及子公司逾期債務達11.56億元,佔2019年經審計淨資產的25.99%,佔2019年經審計總資產的10.84%,但紫鑫藥業直到2020年6月10日才披露《關於公司及子公司部分債務逾期的公告》。紫鑫藥業未按規定及時披露上述重大事項。上述行為違反了本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4條、第2.1條、第11.11.3條的規定。
深交所決定,對紫鑫藥業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對紫鑫藥業董事長兼總經理封有順、財務總監欒福梅、董事會秘書張萬恆給予通報批評。
而在此之前,紫鑫藥業的控股股東也被通報批評。
今年7月,深交所發布公告稱,因相關主體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2018 年 11 月修訂)》第 1.4 條、第 3.1.8 條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第四條、第八條的規定,決定對紫鑫藥業控股股東敦化市康平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紫鑫藥業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仲桂蘭給予通報批評處分。
今年11月,紫鑫藥業稱,公司控股股東敦化市康平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一致行動人仲維光持有公司的無限售流通股份6192.25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4.83%,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00%)於2020年11月10日10時至2020年11月11日10時止在「淘寶網」上進行公開拍賣活動,拍賣輔助機構為上海拍賣行有限責任公司。根據拍賣網絡平臺頁面顯示的拍賣結果,本次拍賣流拍。
被指頻繁「蹭熱點」
此前,紫鑫藥業多次因「蹭熱點」被熱議。
2013年,基因測序概念爆火。作為主要從事中成藥與人參產品的紫鑫藥業,開始涉足這一領域,在當年6月就宣布要布局基因測序相關產業鏈,與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合作共同開發基因測序儀項目,公司股價也由此一路高歌猛進到2015年。
但是跨界基因測序儀生產三年未落地,中成藥和人參業務依然佔據了紫鑫藥業絕大部分的營業收入。面對深交所對於基因測序業務的問詢,紫鑫藥業表示,「截止本報告期,基因測序儀項目仍處於研發階段向產業化發展階段。」
基因測序之後,是區塊鏈概念。
2018年9月5晚間,紫鑫藥業發布公告,與鏈火信息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已通過董事會決議,將在區塊鏈+大健康領域開展合作。雙方合作的主要領域為研究區塊鏈+大健康行業的整體解決方案、區塊鏈技術與傳統醫療以及基因測序儀產業進行結合,特別是中成藥產業與人參產業的跟蹤與溯源技術的應用。
面對交易所的火速問詢,紫鑫藥業表示,本次公司與北京鏈火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該協議為框架性合作協議,僅為雙方意向性合作的表達,目前尚未確定具體的合同及金額。雙方合作的模式及細節尚需進一步協商確定,最終以籤訂的正式投資合作協議及合同為準,合作項目的具體內容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到了2019年,概念變成了工業大麻。
2019年1月9日,紫鑫藥業發布公告,Fytagoras與吉林省農科院合作方式是建立合作研發關係,對工業大麻品種進行選育、生產技術、產品加工、生物活性成分提取技術等進行研發。
4月2日,紫鑫藥業發布回復深交所《關注函》公告,稱吉林省農科院與Fytagoras合作,旨在解決制約吉林省工業大麻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問題;4月16日,紫鑫藥業擬成立子公司將Fytagoras在工業大麻研發領域的技術引進國內。
到了5月,紫鑫藥業表示引進工業大麻種子的事項已完成。
但實際上,工業大麻業務存在三大風險,包括吉林省尚未獲得工業大麻合法種植的許可且獲得合法化種植許可的時間尚未確定;公司尚未提交將國外大麻種子引入國內的申請,FG公司擁有的大麻種子引進國內能否獲得審批尚存在不確定性;本次篩查、遴選和擬引進的工業大麻及纖維大麻種子品系試驗數據目前僅限於荷蘭室內條件下模擬中國境內環境進行得出,尚未在我國境內展開試驗。
藉助了「工業大麻」的熱度,紫鑫藥業的股價經歷了大漲,公司股價也一路從1月2日4.35元/股最高飆升到4月18日16.56元/股,漲幅達281%。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DF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