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口性別比例統計數據:女多於男 指數創新高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7月27日訊:顛覆傳統印象,臺灣總人口性別比例,在2013年11月底開始低於100,亦即女性人口超過男性,女多於男,到今年6月底更進一步降到99.82的歷史紀錄,其中又以臺北市92.2最低,可謂另類的女人當家;連江縣133.4最高,堪稱最為陽剛。

    臺當局內務主管部門昨天公布最新一期人口結構分析,統計顯示,至2014年6月底,臺灣戶籍登記人口為2339萬人,較2013年同期減少0.4個千分點,主要因為龍年生育潮消退。

    進一步檢視人口在各縣市的分布情況,則臺灣有68.69%的人口集中在「五都」及桃園,其中又以新北市的3956728人居冠。

    在2339萬人口總數當中,臺內務主管部門指出,臺灣男性人口總共11685478人,佔49.95%;女性人口11706558人,佔50.05%。以每百名女子所當男子數的性別比例來看,已經低於100,降到99.82,即女多於男。

    若以各縣市區分,新北市、臺北市、新竹市、臺中市、高雄市、嘉義市等6個縣市是「女人當家」,其他縣市人口則仍以男性為多。

    根據分析,女人愈來愈多於男人,主要是因為男女性死亡率的差異,加上近年來女性大陸、外籍配偶移入臺灣。臺內務主管部門官員進一步表示,重男輕女的國家或地區的性比例才會超過100,多數地方的性別比例在96左右。

    官員說,一般而言,出生時的男女性別比例多在104到106之間,但男性從事危險工作的機率較高,導致年輕時死亡機率高,對比女性壽命較長,性比例隨之下降。

    此外,臺灣在出生時的性別比例一度高達110,近年來推廣不要用性別篩選寶寶,即勿重男輕女,也讓性別比例出現下降趨勢。

    除了人口結構的性別分析,內務主管部門也公布各縣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對0至14歲人口比率的老化指數。臺灣整體的老化指數為83.14%,較上年同期增加5.03個百分點,呈現持續增加的趨勢,意思是老人愈來愈多;但各縣市在老化指數的差異顯著,以嘉義縣142.7%最高,新竹市54.9%最低,即嘉義的老化比新竹嚴重。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灣2019年人口增長創新低 老化指數不斷攀升
    原標題:臺灣2019年人口增長創新低 老化指數不斷攀升   新華社臺北3月23日電(記者吳濟海 查文曄)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底,臺灣地區戶籍登記人口為2360.3萬人,較2018年底增加1.4萬人,增幅為0.6‰,人口增長數及增幅皆為歷年新低。
  • 北京出現「女多男少」格局,這些地方性別比失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導讀: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已出現「女多男少」的格局。與此同時,廣東、天津、貴州、廣西、福建和青海6大地區的性別比超過108,這些地方的性別比仍然較為失衡。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陳潔 廣州報導編 輯丨耿雁冰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已出現「女多男少」的格局。
  • 為什麼俄羅斯女多男少?
    中國男比女多我們都知道,而我們鄰居俄羅斯也面臨的另一個嚴峻問題,就是男女比例失調 根據2018年全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俄羅斯男性人口為6738萬,佔總人口的46.3%,女性人口為7861萬,佔總人口的53.7%,男女比例為86:100。
  • 歐洲「美女王國」,女性數量遠多於男性,這項活動吸引無數男遊客
    全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在男女比例上,各國也不一樣,中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同時也是一個男女比例失調的國家,男性的數量要比女性多出幾千萬,但有男多女少的國家,自然也有女多男少的國家。
  • 國家統計局最新性別數據出爐,我國男女平等現狀如何?-虎嗅網
    近日,國家統計局社會科技和文化產業統計司公布了《中國社會中的男人和女人——事實與數據(2019年)》,披露了我國包括出生性別比、司法犯罪、婚姻生育、就業勞動、家庭、養老等方方面面的最新性別數據,解答了不少人對於我國男女平等現狀的疑惑。
  • 新一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中女性比例創新高,遼寧臺灣增幅居前
    新一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中女性比例創新高,遼寧臺灣增幅居前 2018-02-26 0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越南有430萬光棍男,可能得從非洲「進口」新娘了
    聯合國人口機構統計越南新生兒出生性別比後指出,越南每年少生40800名女嬰。其中胡志明市的新生嬰兒出生率最低,甚至出現年平均每對夫妻僅生育1.3名嬰兒的情況,而不是平均每對夫妻生育2名嬰兒的正常比例。根據近期的越南出生人口性別比例調查,男嬰與女嬰的性別比為111.5:100,甚至有些地方比例超115:100。而11年前的比例為104-106:100。聯合國人口機構統計越南新生兒出生性別比例後指出,越南每年有40800名女嬰沒有出生,也就是說,有40800名女嬰沒有機會出生,僅僅是因為她們是女性!
  • 臺灣人口老齡化愈趨嚴重
    新華社臺北8月5日電(記者何自力 潘麗君)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公布:2017年7月的戶口統計表明,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整體比例13.55%,0至14歲的幼年人口佔比13.22%,老年人口比幼年人口多了近8萬人。自今年2月呈現「死亡交叉」後,兩者差距越來越大。
  • 臺當局統計顯示:臺灣地區2月人口死亡數大於出生數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灣地區2月人口死亡數大於出生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內政部」統計,今年2月臺灣出生數為1萬3536人,平均約每3.1分鐘出生一個嬰兒,但人口死亡數為1萬6211人,平均約每2.6分鐘死亡一個人。1至2月累計出生數為2萬6046人,死亡數為3萬884人。
  • 女多男少的兩個國家,單身女孩越來越多,都位於中國附近
    女多男少或者男多女少,在學術上叫做男女比例失調,一個國家如果出現這種現象,會給人口再生產帶來嚴重障礙,甚至會造成人口數量的萎縮。 據國際相關統計,世界上出現男女比例失調現象的國家有很多,我國也是其中之一。如今,中國男孩多於女孩的問題已經人所共知,很多人都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
  • 數據告訴你,論文引文裡有多少性別偏見
    研究者發現相對於總體作者比例,引文作者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引用男性為主導的文章遠遠多於女性為主導的文章。具體來說,研究者量化了神經科學文章中的引用行為,專門研究了2009-2018年間發表的31,418篇論文中的303,886條引文。
  • 觀點| 性別平等評估理論與方法的國際比較
    只有數據來源可及且具有時效性、數據測量精準,計算出的指數才更接近實際水平,才能更好地對性別平等狀況做出綜合、全面、公允與客觀的評價。按照GGGR表1的介紹,本年度報告的數據源自UNESCO統計所(UIS)的教育指標,2017年或最近年份可獲得數據。在四個教育指標中,中國的識字率數據使用的是2010年的數據。
  • 調查數據顯示:性別差異影響男女生職業選擇
    原標題:調查數據顯示:性別差異影響男女生職業選擇   性別差異悄悄影響著男女生的職業選擇、薪酬和漲幅,造成了在薪酬方面的「好女不如男」的情況。麥可思對全國2012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本科男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佔優勢,高職男女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無差異。
  • 世界人口概況
    到1927年,世界人口增長到20億,世界人口從10億增長到20億用了123年。此後,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1960年,世界人口達到30億,1974年,達到40億,47年的時間裡世界人口再次番翻。目前,世界每增加10億人口的時間從123年縮短到了12年。
  • 福州近年人口數據分析,疏解老城、建設新城,下個十年看長樂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泉州常住人口變化的分析文章,數據表明2010年至今,泉州市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區不是市區,而是晉江、南安、石獅三大縣級市,體現了泉州城市「多中心、多組團」發展的特點,晉江、南安、安溪三地人口均在百萬以上。
  • 數據觀市:中國曆年新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例
    中國人口面臨的一大挑戰是性別比例失調。正常情況下,應該是1.02-1.07之間,但1996之後的10餘年,該比例一直維持在1.2左右的高位,直到「二胎」放開,才迅速回落到合理區間。
  • 最新中國單身人口統計:中國面臨第4次單身潮
    《2014 年中國人口與就業統計年鑑》和《2014 年中國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20 歲至59歲年齡段單身人口總數為 1.7 億人,其中男性為 1.04 億人,佔比 59.6%,女性為 0.7 億人,佔比 40.4%。男性比女性多近3500萬人,未來此差異將不會改變。
  • 臺灣一年減少4萬多人口 臺北只有260萬人 新北人口最多
    據臺媒報導 臺灣人口數跌到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引發關注。臺灣「內政部」統計2020年12月比起去年同月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以縣市別而言,人口增加率最高的是馬祖,但只有1萬3279人,是全臺人口最少縣市;臺北市反而人口減少最多,來到260萬2418人,再減下去,恐260萬人大關不保。
  • 2015.09:網際網路大數據在政府統計中的應用路徑研究(「大數據在政府...
    大數據是網際網路發展到現今階段的一種表象或特徵,在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技術創新大幕襯託下,這些原本很難收集和使用的數據開始變得容易利用,通過各行各業的不斷創新,大數據價值開發呈井噴式發展。人口統計。   傳統官方統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人口普查,可獲得數據包括全國和地區人口數量、城市和農村人口數量、人口性別比例、人口地域分布、年齡結構、出生率/死亡率等;而利用網際網路,可以快速及時地統計
  • 人口與就業數據-揭露赤裸裸的真相
    分析我國人口現狀,預測人口未來變化趨勢,從而得出勞動力 供給情況。數據來源:1949-2019人口與就業數據現在,輪到《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鑑》上場了。《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鑑》)在人口學方面的數據非常詳實、在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主要內容如下(一) 綜合數據;(二) 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三) 勞動力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四) 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統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