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性別數據出爐,我國男女平等現狀如何?-虎嗅網

2020-12-04 虎嗅APP



近日,國家統計局社會科技和文化產業統計司公布了《中國社會中的男人和女人——事實與數據(2019年)》,披露了我國包括出生性別比、司法犯罪、婚姻生育、就業勞動、家庭、養老等方方面面的最新性別數據,解答了不少人對於我國男女平等現狀的疑惑。數據說話,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份亮點頗多的報告。


一孩出生性別比逐漸降低,二孩三孩性別比畸高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我國出生性別比的數據。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指每出生100 名女孩所對應的出生男孩數。國際公認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在103-107 之間。自20 世紀80 年代以來,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上升,最高值為2004 年的121.2。


隨著新的計劃生育政策相繼實施,以及男女平等觀念普及,更重要的是在基本國策指導下對男尊女卑的一系列習俗和約定做法的持續撬動與改變,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自2015 年起呈下降趨勢,但仍然是過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第一孩性別比第二孩性別比更加懸殊,第三孩則最為懸殊。數據顯示,第二孩性別比在2000年達到最高峰,為151.9,此後逐漸回落,至最新數據的2015年,依然為較高的113.3。而三孩性別比至2015年依然為驚人的148.5。


這說明,「男孩偏好」仍然根深蒂固。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反映出女孩生命權的受損和長期的性別歧視,對女性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女性戶主僅佔比18%,「男性是一家之主」觀念牢固



戶主率是家庭戶口中具有戶主身份的人口所佔的比重,是衡量不同年齡分性別人口立戶水平的一項指標。戶主在有些時候也顯示了家庭住房登記在誰的名下。當然,戶主是誰,更多是顯示了在觀念上和意識上大家傾向於認為誰是「一家之主」。


報告顯示,全部戶主中,女性佔18%,比2005 年提高了4.2 個百分點;男性戶主佔82%,仍遠遠高於女性。分年齡段看,年輕的戶主中女性所佔比重相對較高。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傳統的男性為主的家庭觀念近些年來發生的積極變化。


男人,你為什麼不願意承擔避孕責任



數據顯示,目前,越來越多的已婚夫婦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選擇包括結紮、宮內節育器、避孕藥、保險套等在內的適合自己的各種短期或長期避孕方法。在節育方法的選擇中,宮內節育器超過50%,是我國已婚夫婦採取的最主要的節育方法。與之相對應的是,男性絕育僅佔總人數的3.3%。再排除保險套和其它,女性承擔主要風險和時間、精力及金錢消耗的避孕方法佔到78.1%。



近年來已婚育齡婦女中採取避孕措施的比重雖然呈下降趨勢,但一直維持著80% 以上的高比重。與此同時,育齡夫婦中男方採取避孕措施的比重逐年上升。2017 年,在全部節育方法的選擇上,男性節育方法所佔比重為21.4%,比2010 年高出7.3 個百分點。


近年關於婦女因節育環造成身體不適甚至出現黏連和疾病的報導逐漸增加,從關愛婦女的角度,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和普及諸如皮下埋植和口服/注射避孕藥等多樣避孕措施,更重要的是讓男性承擔起避孕責任來。


單位負責人男性是女性兩倍多,失業原因男女大不同



女性和男性的職業構成仍有較明顯差別。男性在二產中的就業人員明顯多於女性,在一產中的就業人員中女性多於男性。擔任單位負責人的男性明顯多於女性。


2017 年貧困地區農村婦女從業人員中從事第一產業的比重高達80% 以上,高出男性22 個百分點。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人員合計佔全部女性從業人員的比重不足20%。雖然女性從業人員中從事第三產業的比重近幾年持續提高,但落後於男性的增長速度。



2018 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性別構成數據顯示,「男孩危機」起碼在就業領域仍然是杞人憂天的說法,相反「女孩危機」更為迫切。在列出的19個行業中,僅有5個行業的女性從業人員比男性多,其餘行業中均為男性比女性多。



值得注意的是,分性別看未工作原因,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別比較明顯。男性中,因個人原因失去工作的為最主要原因,因單位原因失去工作的居第二,兩者相加超過了50%。而在女性中,料理家務的佔第一,因個人原因失去工作的居第二,兩者相加超過60%;其他佔比較高的原因是畢業後未工作和因單位原因失去工作。因承包土地被徵用佔比雖然很小,但性別差距很大,男性遠高於女性,揭示了在農村土地承包方面的性別差距。


女代表、女委員在增加,但仍大大少於男性




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女性比重繼續提高。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女代表742 名,佔代表總數的24.9%,比上屆提高1.5 個百分點,是歷屆人大代表中女性比重最高的一屆;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中有女委員440人,佔委員總數的20.4%,高於上屆2.6 個百分點,是歷屆政協委員中女性比重最高的一屆。但是女代表和女委員所佔比重仍僅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遠遠低於男性。


總體看,中國婦女參政程度仍然較低。一方面,各級領導層中女性的比重依然很低,另一方面,女官員正職少,副職多。這與廣大婦女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嚴重不符,降低了婦女參與社會管理的影響力。


科技領域女性需要更多鼓勵




儘管我國女性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與男性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特別是女性高層次人才和參與科技管理決策的女性科技人才數量偏少,比重偏低。以兩院院士為例,中科院院士中女性比重不足7%,工程院院士中女性比重不足5%。女性科技人才的作用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傳統觀念對女性參與科技活動仍有一定程度的消極影響,我國女性科技工作者也面臨著與其他行業女性相似的問題。


女檢察官、女法官數量遠遠少於男性




報告顯示,全國女檢察官僅佔比35.3%,其中檢察長更是只佔10.5%。而女法官的數量也僅佔比33.7%。


女性家務時間是男性的2倍多




分性別看,女性用於無酬勞動的平均時間遠遠多於男性。不過與2008 年的調查結果相比,兩者的差距有略微縮小:女性無酬勞動時間由3 小時38 分鐘增加到2018 年的3 小時48 分鐘,增加了10分鐘;男性由1 小時18 分鐘增加到1 小時32 分鐘,增加了14 分鐘,兩性差距縮小了4 分鐘。其中,用於家務勞動的時間,女性平均為2 小時6 分鐘,男性為45 分鐘,女性比男性多1 小時21 分鐘,這一差距比2008 年縮小了29 分鐘。


分城鄉看,農村地區的性別差距更大。2018 年農村地區女性用於無酬勞動的平均時間是男性的2.8 倍,城鎮地區是2.3 倍。


在有酬勞動的參與者中,男性用於有酬勞動的平均時間明顯長於女性,比女性多47 分鐘;而女性用於無酬勞動的平均時間明顯長於男性,比男性多106 分鐘。有酬勞動和無酬勞動時間合計,女性所花費的平均時間多於男性。


看完最新的性別數據,可能每個人心裡都會對我們的性別平等現狀有些判斷和反思。性別平等不是追求數據上的絕對平分,而是在看到並非平分的數據時,思考這個數據的成因,再思考這個成因是否合理。


女性在很多領域上的數量佔比低,是真的因為她們「不適合」「沒能力」,還是因為她們沒有機會,無法獲得資源,沒有時間?而生育和家務,真的是女性理所應當要承擔的嗎?


相關焦點

  • 肯定性別差異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本報評論員 趙志疆  今日評論  今日關鍵詞  男女平等  從婚戀家庭到生育、健康,從參政議政到性別歧視,從女性教育到女性就業……每年的全國兩會,「婦女權益」始終是熱點話題,十八大更是首次將男女平等作為基本國策寫入報告。
  • 觀點| 性別平等評估理論與方法的國際比較
    維度的確定、指標的選取等,既需要突出和精準衡量性別平等的核心意涵,也需要有橫向上的國別可比性,還需要有縱向上的時期可比性。無論性別平等如何界定,它一定是一個多維度、多指標的概念,牽及眾多的領域、需要諸多測量指標來共同反映。但是,指標又不宜過於複雜或龐雜。那麼,哪些領域、哪些指標具有優先權?這就涉及指標建構者的學識與視界。
  • 2018全球性別差距排名公布,這個國家男女最平等
    來源:澎湃新聞網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性別差距之一是備受全球關注的議題。報告指出日本「依然是男女平等方面沒有進展的國家之一」。冰島連續10年居首。挪威和瑞典分居二、三位,北歐各國排名靠前。G20中排名最高的是法國,居於第12位,其次是德國的第14位,美國居於第51位,中國居於第103位。
  • 日本被列為男女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日本女性網民:還是中國好
    近日,日本迎來了一件最令人失望的事,在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被列為男女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在153個國家中排名第121位。這是自2006年首次發布年度報告以來,日本表現最差的一次。
  • 全球性別差距報告:男女收入平等還要118年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世界經濟論壇認為還需要118年時間,也就是到2133年,男女之間的收入差才會最為接近。(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世界經濟論壇11月18日發布2015年版本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World Economic Forum's 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for 2015),顯示北歐各國男女社會地位和收入待遇的差距較小,全球男女收入差還需要118年才能持平。
  • 尼加拉瓜:南美小國如何成為世界上男女最平等的國家之一?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外人看來落後的國家卻在《2020全球性別差異指數報告》上高居第五位。尼加拉瓜超過非洲小國盧安達,在報告中名列第五《全球性別差異指數報告》是由世界經濟論壇(WEF,又稱「達沃斯論壇」)每年定期發布的關於各國男女權益、地位等方面差異的權威報告。報告通常在醫療與生存、經濟參與與機會、教育、政治參與四個維度下衡量各國在消除男女差異方面所作的努力。
  • 男女真的平等嗎?
    呼籲男女平等,可能是號召對男女雙方,以及他們在社會中的作用予以平等關注。這種對平等的關注,往往只限於某種機會平等,而不是結果平等,但有時兩者卻糾纏在一起。 一般而言,沒有什麼好的理由能決定一種性別的生命優於另一種性別的生命——儘管偶爾確實會有。
  • 讓每一束花朵盡情綻放—延安實驗小學男女性別平等專題講座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培育男女平等先進性別觀念,要堅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從平時抓起。延安實驗小學十分重視在學校領域落實性別平等教育,我們一起把男女性別平等教育帶進校園、帶進課堂、帶進思想。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延安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心理諮詢中心主任——石梅,她分別為延安實驗小學六年級的男生、女生帶來性別平等專場講座。
  • 全世界都存在男女工資不平等的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如何消除
    全球男女工資比例差距,與宗教有關為什麼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工資差距會持續存在呢?根據調查顯示,宗教可能是造成這種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在宗教信仰不虔誠的城市,性別工資差距預計將在28年內消失,而在最虔誠的城市,這一差距驚人地為109年內消失。來自全球140個國家的工資數據從全球視角出發,利用來自140個國家的數據,以及這些國家截至2013年的性別工資差距(現有的最新全球數據)。
  • 讓我們一起來正確理解和認識男女平等價值觀
    那麼,什麼是男女平等價值觀?應該如何理解男女平等呢?  我們的理解:男女平等價值觀是指人們對男女兩性的人格與尊嚴以及兩性在家庭和社會領域中的能力與價值、角色與分工、權利與責任、機會與結果進行認知和評判時持平等的態度和看法。簡單地說,是一種具有平等理念的性別觀。可以從四個維度來認識:  如何看待男女兩性個體的人格、尊嚴、能力、價值?
  • 北歐性別平等傳統歷史悠久
    北歐性別平等傳統歷史悠久 2019年11月13日 09:1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閆勇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畫」說男女平等(上)|男女平等 你我同行
    "畫"說淄博市婦聯男女平等在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中國婦女也將通過自身發展不斷促進世界婦女運動發展,為全球男女平等事業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今天是國際三八婦女節,你知道它的起源嗎?
  • 意冀借重振之機改變男女不平等現狀
    【歐洲時報來米編譯】發展幼兒教育,消除男女薪資不平現象等……義大利人希望應對疫情的重振方案也能改善勞工階層男女不平等現狀,尤其是在南部欠發達地區。爭取平等的「歷史性機遇」「我們要發言」(DateciVoce )和「正義中間」(GiustoMezzo)運動成員波芝歐(Daniela Poggio)對法新社記者表示,重振計劃是一個歷史性機遇:應當利用一部分資金來進行男女平等工作,塑造一個更公正的國家。
  • 推動學界性別平等,我們能做些什麼?
    在本次基於學術從業者的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國學術機構中的確存在性別歧視,且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在從學生到全職研究人員的發展過程中流失,且程度非常嚴重。同時,我們發現,對於如何解決上述問題,越是主觀上不承認性別歧視存在的人,就越不同意採取相關措施解決歧視問題。在數據分析報告的結尾,我們呼籲「改變從認識到問題開始」。
  • 精神健康中的性別不平等!
    在今年的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上,國家提出『人人享有精神健康』,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國家也多次發布相關意見和舉措加強人們的精神健康疏導和管理。根據國家2月中旬的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遭受精神問題困擾,其中女性、18-30歲和60歲以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等群體受到的影響較為突出。
  • 世界經濟論壇:冰島連續十年成為全球性別最平等國家
    12月18日,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18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冰島穩居全球性別差距指數榜首,連續十年成為全球性別最平等國家。報告指出,以目前的變化速度,需要108年時間才能消除全球性別差距,而實現經濟方面的性別平等則需要202年。
  • 記憶、傳承與發展:以性別研究推動性別平等主流化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北京大學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葉靜漪教授回顧了北京大學100年前率先開啟男女同校先河,先後培養了屠呦呦、樊錦詩等一大批優秀女性的歷程。她認為北大婦女中心成立30年來,發揚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學術傳統,紮實推進北京大學女性研究和女性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工作,在全國高校中發揮了輻射作用。
  • 廣東省分性別統計報表制度
    一、調查目的   為全面、系統反映廣東省男女發展基本狀況,為政府制定有利於性別平等的公共政策提供重要依據,特制定本制度。   三、調查對象和範圍   本制度收集廣東省分性別統計數據資料,調查範圍為廣東省,所涉及各項指標調查對象均按照現行國家統計報表制度、部門統計報表制度執行。
  • 蒙格斯智庫:性別歧視?或為性別差異
    作者利用涵蓋76個國家、包絡8萬個樣本的全球範圍性別差異調查結果,發現顯示男女在利他性、信任他人、積極互惠、消極互損、冒險精神和耐心程度六大指標上存在顯著的傾向性差異,這些差異與經濟發展和性別平等呈正相關,物質和社會資源可獲取性方面的性別平等促使了男女傾向性的差異。
  • 男女大不同-關於性別差異的解釋
    演化心理學家則認為他們的學說遠遠超越了事後推測,是一門利用動物行為數據,跨文化觀察,以及激素,基因研究來間接檢驗演化學假設的實證性科學。演化心理學家通過觀察激發理論進而預測的一些觀點都得到了很好的證實,例如:性別引發嫉妒。男性比女性更多的體驗到性嫉妒;女性則比男性更多的體驗到情感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