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孔徑僅為頭髮絲萬分之一

2020-12-05 科學網
新材料孔徑僅為頭髮絲萬分之一
製成分離膜可精確過濾相關物質

 

頭髮絲夠細吧?而一種神奇的多孔材料的孔徑只有頭髮絲的萬分之一,用它製成的分離膜,可以精確過濾相關物質。今年4月,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發表了南京工業大學汪勇教授撰寫的進展報告,對這種新成孔方法的機理、孔道大小控制以及所得到的多孔材料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了重點介紹和評述。

 

多孔材料廣泛用作分離介質、吸附劑、組織工程支架以及隔熱隔音物質等,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礎性材料。

 

汪勇教授課題組發明的這種製備多孔材料的新方法,所得到的孔徑只有頭髮絲的萬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孔徑大小一致;而且製備過程十分簡單,只需要把嵌段共聚物材料泡在酒精之類的液體裡一段時間,取出來乾燥之後就能得到想要的多孔材料。所形成的孔道大小可以通過選擇不同化學組成的嵌段共聚物原材料、在液體中浸泡的時間和溫度等條件,在10—50納米範圍內進行精密調控。

 

高精度分離膜是膜領域新興的一個研究方向,因這種多孔材料孔徑高度均一,是製作高精度分離膜的最佳材料。相比目前普遍使用的孔徑分布較寬的分離膜,它的分離精度大幅提高,膜孔表面親水,可進行後續功能化。而且截留率和通量不再是相互制約的「矛盾」變量,特別適用於分子量相近、分子大小相仿的蛋白質和藥物分子的分離、病毒的高效脫除等高精度分離領域。用這種方法製成的分離膜來製作口罩,可以做得像紙一樣薄,隔菌、透氣的效果卻更好。

 

這種新方法由於沒有使用其他添加劑,不涉及到化學反應,材料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沒有發生改變,所以既沒有汙水排放,而且還可以回收再利用,不會產生「白色汙染」。據汪勇介紹,這項研究成果已於2009年10月底申請專利,近期有望獲批應用。(來源:科技日報 張曄 周偉 楊芳)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目前為止最薄的電子器件誕生,其厚度僅為頭髮絲的六萬分之一!
    廈門大學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嘉庚創新實驗室洪文晶教授、楊揚副教授帶領的團隊與美國卡蘭斯特大學柯林·蘭伯特院士團隊進行合作,他們在室溫下研究出了目前為止最薄的電子器件,這個電子器件厚度大概只有頭髮絲六萬分之一的大小。據悉,這個成果已經在今日發布5728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
  • 這膜薄到只有1根頭髮絲直徑的六萬分之一!
    來源:長江日報        武漢在攻克納米級薄膜材料檢測的世界難題上再出碩果——「功能薄膜材料物理性能檢測技術湖北省工程實驗室」在武漢未來科技城掛牌成立        隨著新材料的發展與應用,納米級薄膜材料在許多領域中被廣泛使用,國際上卻沒有可直接檢測薄膜熱特性的設備。「1納米僅為1根頭髮絲直徑的六萬分之一,如何檢測薄膜的熱特性成為國際難題。」
  • 最小"蒙娜麗莎"僅30微米 相當於1根頭髮的三分之一
    最小"蒙娜麗莎"僅30微米 相當於1根頭髮的三分之一 >     美國科學家藉助納米化學技術在世界最小的「畫布」上「繪」出萊奧納多·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畫布」寬度僅30微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三分之一。
  • 在頭髮絲的千分之一上繪畫?「魔技科技」讓科幻片走出實驗室 | 每...
    在頭髮絲的千分之一上繪畫?每經記者 瑞夏(化名)  每經編輯 肖芮冬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僅有頭髮絲千分之一面積的地方繪畫具體而言,該技術工作原理是以計算機設計圖為模板,運用獨特的高性能材料,用高速逐點加工的方式製造出複雜的超高精度三維產品結構,並且其製造設備操作簡便、具備可直接成型、效率高、節省材料、降低生產成本等優點。「魔技科技所做的就是用超強的加工能力,改變或者創造材料內部的結構排列,讓它呈現出自然界材料所體現不出的物理性質,並按照我們的設計去製造材料。」史強說道。
  • 澳大利亞研發出世界上最薄透鏡:是頭髮絲直徑的兩千分之一
    (原標題:澳大利亞研發出世界上最薄透鏡:是頭髮絲直徑的兩千分之一)
  • 中國科研團隊研製出「超級材料」,密度為鋼的六分之一
    新華社5月26日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研製的一種綜合性能強勁的「超級材料」,該材料在汽車報導稱,俞書宏院士團隊運用新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將納米纖維素加工成一種新型材料。這種天然材料的密度很低,僅為鋼的六分之一、航空鋁合金的一半,不僅輕盈還強韌。纖維素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天然生物質材料,可以說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存在於樹木、水稻、小麥、棉花中。
  • 在頭髮絲的千分之一上繪畫?「魔技科技」讓科幻片走出實驗室
    每經記者 瑞夏(化名) 每經編輯 肖芮冬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在僅有頭髮絲千分之一面積的地方繪畫,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但近年來隨著微納米三維製造技術的發展,超越科幻大片的想像力已經變為現實。魔技納米科技(以下簡稱魔技科技)即是這樣一家將黑科技帶入日常生產與生活的企業。
  • 相同質量的蜘蛛絲強度是鋼的5倍,卻只有頭髮的千分之一
    我們輕輕就扯斷的蜘蛛絲,比人類的頭髮細1000倍,但它的強度是鋼的5倍。真的假的?!今天,閒話嘮就和大家嘮一嘮,為什麼看上去一扯就破的蜘蛛絲,強度卻是鋼的5倍。然而如此細膩的蜘蛛絲真的可以有那麼大的力量嗎?
  • 蜘蛛絲比人類頭髮薄萬倍,可能比鋼鐵卻強5倍
    根據維吉尼亞威廉瑪麗學院的科學家表示,這些薄納米鏈中的每一個都由蛋白質組成,其直徑小於百萬分之一英寸 - 比人類頭髮的寬度薄幾萬倍。科學團隊通過對「蜘蛛絲」的一年左右的研究,確定出了裡面存在最為堅固的材料,比鋼材強五倍,並且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當然這裡說的不清楚是單個材料的強度還是整體的,我們知道,一般的蜘蛛網,我們人類稍微的動一下,就可以直接的破壞,所以可能科學團隊研究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材料存在這種現象。
  • 她用只有頭髮絲八分之一細的線,完成了這場特殊手術!
    把一克黃金拉成661米的線,只有頭髮絲的八分之一那麼細,再在顯微鏡下用這根線為雷達的「心臟」做「搭橋手術」。
  • 尼龍絲是什麼材料 尼龍絲和納米絲的區別
    尼龍絲是什麼材料 尼龍絲和納米絲的區別 2020-08-19 10:32:59 來源:全球紡織網 尼龍絲是什麼材料?
  • 厚度只有頭髮二十萬分之一,這個材料或能讓冬天電動爹重變電動車
    北方的冬天,讓電動車車主有了個新爹爹——電動爹。為了能夠熬過冬天駕駛時光,電動車司機們生生讓某寶上暖寶寶等禦寒物資成了緊俏貨。為什麼不開熱空調,別問,都是他們的淚。冬日的電動車電量的垮塌,讓他們不敢有任何保暖的非分之想。中國大多數新能源電動車採用的都是磷酸鐵鋰電池。
  • 日本公司新推超薄保險套 厚度為頭髮絲1/6
    原標題:日本公司新推超薄保險套 厚度為頭髮絲1/6   資料圖 據英國《鏡報》12月8日報導,近日,日本一公司生產出了一種超薄保險套,其厚度僅有0.01毫米,是人類頭髮的1/6。
  • 比頭髮絲厚度少三分之一,3D列印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小船隻
    據了解,該微型船隻長30微米,比一根頭髮絲的厚度還要少三分之一,比細菌細胞大六倍。儘管船隻本身小巧,但是經過顯微鏡放大後卻被發現設計是出人意料地精緻,其船身四周遍布著不同的幾何形紋路。該項目的研究人員Daniela Kraft表示:「3D列印技術為模仿『微型遊泳者(microswimmers,一種微米級的機器人)』或為優化其在流體中的運動打開了一扇創造性的大門。」此前,曾有研究人員讓這些3D列印的「微型遊泳者」以人體腎細胞作為貨物,通過各種挑戰,並且成功地完成了運輸任務。
  • 我國學者研製出一種綜合性能強勁的「超級材料」:密度為鋼的六分之...
    新華社合肥5月25日電(記者徐海濤)密度僅為鋼的六分之一,輕盈但強度、韌性超過傳統陶瓷與合金,可承受從零下120攝氏度到零上150攝氏度的極端溫度,且「吸能」耐撞,這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研製的一種綜合性能強勁的「超級材料」,在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應用前景,並有望替代工程塑料減少汙染
  • 卷式反滲透膜孔徑能夠截留哪些物質?
    卷式反滲透膜在水處理應用中很受歡迎,其直徑是在0.56納米到0.7納米左右,轉換為微米是0.00056微米到0.0007微米之間。可以這麼說,卷式反滲透膜的孔徑是頭髮絲的一百萬分之一。那麼,卷式反滲透膜孔徑能夠截留哪些物質呢?
  • 新材料 | 扒一扒美軍正在研製的防彈內衣「蜘蛛絲」材料
    新材料 | 扒一扒美軍正在研製的防彈內衣「蜘蛛絲」材料 發表時間:2017/8/22
  • 蜘蛛絲比人類的頭髮細1000倍,但它的強度是鋼鐵的5倍
    訂閱後 滿足你的好奇來源:冶金科技你知道嗎,蛛絲比人類的頭髮細科學家們一直為其中的原因所困擾,直到近期利用原子力顯微鏡觀察才發現,原來每一根蛛絲都是由上千根更細的納米絲組成的。下一次清理蜘蛛網的時候,你也許應該想到它有多麼巧妙的力量——如果變得像人那麼大,完全可能阻擋住一架噴氣客機。現在,科學家知道蛛絲如此有力量的原因:小蜘蛛的陷阱是由上千根更細更小的線組成的。
  • 22萬伏變電站電場強度僅為國家安全限值的5萬分之一
    變電站電場強度僅為安全限值的5萬分之一位於文屏路領秀城小區內的金榜變電站,是目前島內大型22萬伏變電站之一。昨日,省輻射環境監督站專家攜帶專業的工頻電磁場分析儀,到此進行實地檢測。「強度為0.08伏/米,國家環境保護行業的標準限值為4000伏/米。」檢測專家說。隨後,專家開始檢測變電站的電磁感應強度,數據為0.38微特斯拉,而國家環境保護行業的標準限值為100微特斯拉。此後,專家移步島外,對同安11萬伏西塘變電站進行檢測,結果同樣遠低於國家環境保護行業標準限值。
  • 國產0.01mm超細微型鑽頭成功突破,為電路板帶來新契機,超越真難
    對於鑽頭大家不會太陌生,日常生活、生產中都會經常使用,在電子行業超小型的鑽頭也被廣泛應用,最近,一款加工直徑僅為0.01mm超細微型鑽頭在深圳成功面世,一舉打破了寡頭把持的局面,並成為世界最小鑽頭。那麼只有直徑只有1個絲的鑽頭到底有什麼用途?研製超細微型鑽頭需要克服哪些問題?這將給我國的印刷電路板帶來怎麼樣的新格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