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研發出世界上最薄透鏡:是頭髮絲直徑的兩千分之一

2020-12-08 網易手機

(原標題:澳大利亞研發出世界上最薄透鏡:是頭髮絲直徑的兩千分之一)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科學家製造出世界上最薄的透鏡,僅有6.3納米厚,是人頭髮絲直徑的兩千分之一。這一課題的主要研究人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學院盧曰瑞博士介紹說,這一透鏡僅有6.3納米厚,而此前已製造出的最薄透鏡為50納米厚。盧曰瑞說,該透鏡是用二硫化鉬晶體製成,這種晶體可在高溫下保持穩定,是一種潤滑劑和良好的半導體,並能釋放出光子。

研究小組使用膠帶分離法,從二硫化鉬晶體上逐層原子剝離出越來越薄的晶體層,並用離子束打磨出一個僅具有9個原子厚度的半球形鏡片。

研究人員發現,單層二硫化鉬的厚度僅有0.7納米,光會在這一具有高折射率的晶體層中來回往復,而不被吸收。這一突破性發明將為科學技術與醫療健康領域帶來革命性應用,如被用於製造柔性顯示器,或被用作製造模擬昆蟲複眼的微透鏡陣列,以實現快速三維成像。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研發出世界上最薄透鏡
    原標題:澳大利亞研發出世界上最薄透鏡 據新華社坎培拉訊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科學家製造出世界上最薄的透鏡,僅有6.3納米厚,是人頭髮絲直徑的兩千分之一。
  • 世界最薄透鏡僅6.3納米厚
    納米砂磨機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科學家製造出世界上最薄的透鏡,僅有6.3納米厚,是人頭髮絲直徑的兩千分之一。  這一課題的主要研究人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學院盧曰瑞博士介紹說,這一透鏡僅有6.3納米厚,而此前已製造出的最薄透鏡為50納米厚。  盧曰瑞說,該透鏡是用二硫化鉬晶體製成,這種晶體可在高溫下保持穩定,是一種潤滑劑和良好的半導體,並能釋放出光子。  盧曰瑞表示,這一最新科研成果實現了在原子層面控制光的傳播,可用於打造史無前例的微型化光學系統。
  • 澳洲國立大學華裔教授發明創造出了世界上最薄的透鏡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華裔科學家盧曰瑞博士製造出了世界上最薄的透鏡,僅有僅有6.3納米厚,是人頭髮絲直徑的兩千分之一。而此前已製造出的最薄透鏡為50納米厚。盧曰瑞說,該透鏡是用二硫化鉬晶體製成,這種晶體可在高溫下保持穩定,是一種潤滑劑和良好的半導體,並能釋放出光子。
  • 這膜薄到只有1根頭髮絲直徑的六萬分之一!
    來源:長江日報        武漢在攻克納米級薄膜材料檢測的世界難題上再出碩果——「功能薄膜材料物理性能檢測技術湖北省工程實驗室」在武漢未來科技城掛牌成立「1納米僅為1根頭髮絲直徑的六萬分之一,如何檢測薄膜的熱特性成為國際難題。」        嘉儀通公司總經理王願兵表示,過去需要先把薄膜沉積得很厚,再把待測薄膜材料刮下來,形成一定質量的粉末後,才能進行破壞性檢測。
  • 比頭髮絲厚度少三分之一,3D列印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小船隻
    據外媒報導,日前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利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船隻。據了解,該微型船隻長30微米,比一根頭髮絲的厚度還要少三分之一,比細菌細胞大六倍。儘管船隻本身小巧,但是經過顯微鏡放大後卻被發現設計是出人意料地精緻,其船身四周遍布著不同的幾何形紋路。
  • 納米太陽能電池直徑是頭髮兩萬分之一
    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直徑僅有人類頭髮兩萬分之一的太陽能電池。這種新型電池不僅可以作為電子元件用於微型電路,還是首例能夠獨立完成光電轉化的納米級設備。  據悉,新型納米太陽能電池有三大優點。首先,新型電池以矽材料為主材,能夠承受集中光照而不受蝕分解。
  • 在頭髮絲的千分之一上繪畫?「魔技科技」讓科幻片走出實驗室 | 每...
    在頭髮絲的千分之一上繪畫?每經記者 瑞夏(化名)  每經編輯 肖芮冬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僅有頭髮絲千分之一面積的地方繪畫本質上它是一種製造手段。」魔技科技CEO史強向記者介紹道。加速走出實驗室的微納米製造微納米製造是3D列印領域最前沿的技術之一。近年來,世界範圍內納米級別的三維製造技術亦在不斷突破,並被運用於傳統製造業的升級改造。
  • 在頭髮絲的千分之一上繪畫?「魔技科技」讓科幻片走出實驗室
    每經記者 瑞夏(化名) 每經編輯 肖芮冬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在僅有頭髮絲千分之一面積的地方繪畫,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但近年來隨著微納米三維製造技術的發展,超越科幻大片的想像力已經變為現實。魔技納米科技(以下簡稱魔技科技)即是這樣一家將黑科技帶入日常生產與生活的企業。
  • 世界最薄的透鏡問世!可打造史無前例的微型化光學系統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科學家製造出世界上最薄的透鏡,僅有6.3納米厚,是人頭髮絲直徑的兩千分之一。這一課題的主要研究人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學院盧曰瑞博士介紹說,這一透鏡僅有6.3納米厚,而此前已製造出的最薄透鏡為50納米厚。
  • 相同質量的蜘蛛絲強度是鋼的5倍,卻只有頭髮的千分之一
    我們輕輕就扯斷的蜘蛛絲,比人類的頭髮細1000倍,但它的強度是鋼的5倍。真的假的?!今天,閒話嘮就和大家嘮一嘮,為什麼看上去一扯就破的蜘蛛絲,強度卻是鋼的5倍。然而如此細膩的蜘蛛絲真的可以有那麼大的力量嗎?
  • 直徑比頭髮絲還細 這家研究院的「黑科技」了不得
    經過持續研發,目前,一批關鍵性功能材料已在位於北碚的重慶材料研究院(以下簡稱重材院)相繼問世。日前,重慶日報記者在重材院的一個車間裡看到,一根直徑8毫米的金屬棒被放進儀器裡,隨後像變魔術一樣被拉成直徑為0.025毫米的金屬絲,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1/3。這看似不起眼的細絲,就是集成電路、半導體上的關鍵材料——金銀鍵合絲。
  • 新材料孔徑僅為頭髮絲萬分之一
  • 目前為止最薄的電子器件誕生,其厚度僅為頭髮絲的六萬分之一!
    廈門大學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嘉庚創新實驗室洪文晶教授、楊揚副教授帶領的團隊與美國卡蘭斯特大學柯林·蘭伯特院士團隊進行合作,他們在室溫下研究出了目前為止最薄的電子器件,這個電子器件厚度大概只有頭髮絲六萬分之一的大小。據悉,這個成果已經在今日發布5728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
  • 世界上最小的船 厚度只有頭髮的三分之一
    近日,荷蘭一群物理學家創造了地球上最小的船。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Rachel Doherty、Daniela Kraft和同事們用3D列印了一個30微米的微型容器,大約是頭髮厚度的三分之一。 據悉,這是專門為測試3D印表機的準確性和功能而設計的3D計算機模型,創造了建造地球上最小船隻的新記錄。
  • 她用只有頭髮絲八分之一細的線,完成了這場特殊手術!
    把一克黃金拉成661米的線,只有頭髮絲的八分之一那麼細,再在顯微鏡下用這根線為雷達的「心臟」做「搭橋手術」。
  • 最小"蒙娜麗莎"僅30微米 相當於1根頭髮的三分之一
    最小"蒙娜麗莎"僅30微米 相當於1根頭髮的三分之一 >     美國科學家藉助納米化學技術在世界最小的「畫布」上「繪」出萊奧納多·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畫布」寬度僅30微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三分之一。
  • 浙大參與研發最微型光譜儀只有火柴盒千分之一那麼大
    此外,光譜儀還能檢測出食物的新鮮程度、蛋白質含量、糖分含量等。聽上去是不是很「科幻」?實際上,這些將在不久的未來成為現實。上周,《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微型光譜儀實驗室產品研發成功。這種微型光譜儀,由一根比頭髮絲的千分之一還要細的半導體納米線組成,其總體大小,只有市面上最小光譜儀千之分一,需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楚。
  • 世界上最小的船,竟然只有頭髮的三分之一,網友:高科技
    荷蘭,一群物理學家創造了地球上最小的船。驚呆了眾人。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Rachel Doherty、Daniela Kraft和同事們用3D列印了一個30微米的微型容器,大約是頭髮厚度的三分之一其中一種宇宙飛船式的被稱為3D班奇,是一個專門為測試3D印表機的準確性和功能而設計的3D計算機模型,創造了建造地球上最小船隻的新記錄
  • 最小電動機直徑一納米
    早報訊 世界最小的電動機有多大?僅是頭髮絲的六萬分之一粗細。這種單分子結構、直徑1納米的電動機由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人員製造成功,未來有可能廣泛應用在醫藥、工程等領域。此前世界最小的電動機直徑為20納米。
  • 美科學家研發世界最輕材料:壓不壞蒲公英絨毛
    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革命性新材料,由直徑只有人發千分之一的中空管構成新材料的柵格結構與艾菲爾鐵塔類似  北京時間11月21日消息,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世界上重量最輕的固態材料這種新材料由微小的中空金屬管構成,金屬管的直徑只有人類頭髮的千分之一,它們組成十字形對角線圖案,中間留出一個小空間。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材料的空氣比重達到99.99%,重量只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百分之一,擁有極高的能量吸收能力。未來,這種新材料可用於製造隔熱裝置、電池電極以及一系列吸收聲音、振動或者衝擊波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