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 他們的身影格外美麗】立新城管中隊巫超:溫暖的「紅加藍」成戰役尖兵

2021-01-14 今日沙市

在這場戰「疫」中,立新街道城管中隊隊員巫超,穿上藍色制服,套上紅色馬甲,主動請纓甘做「抱薪者」,把群眾安危放在心裡,把防控責任扛在肩上,成為「疫」線上溫暖的「紅加藍」。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巫超忙碌的身影。2月21日下午13點,在荊沙河社區電力宿舍值守點,來了一位婦女,帶著2歲小孩。小孩在家中不慎被開水燙傷,急需到醫院治療。正在值守的巫超,二話不說,立即開車將母子二人送到三醫,好在治療及時,小孩並無大礙,但需隔天換藥治療。巫超主動承擔這項任務,當起了藥品「代購員」和「運送員」,幫助母子平安度過難關。



不僅掛念就醫母子的藥品供應,巫超同樣關心電力宿舍其他居民的生活物資保障。「這是您的菜,有需要儘管打電話!」自2月3日在電力宿舍隔斷點值守以來,巫超每天都將統一代購的物資送到小區門口,電話通知居民來領取。考慮到電力宿舍為老舊小區,居住著許多孤寡老人,巫超會主動為他們送菜上門。為減少接觸,巫超讓老人開一點門縫拿菜,確保菜品供得上、吃得安心。


白天是「送貨員」,晚上巫超就變身為了「守門人」。夜晚10點,夜闌人靜。電力宿舍隔斷點藍色帳篷裡,透出微微光亮,巫超還在和另外一名城管隊員核對當天進出小區的人員資料,並時不時地抬頭看看篷外,怕有人未測體溫未登記就溜進小區成為「漏網之魚」。眼尖的巫超一旦發現有居民不配合,就會耐心解釋,把好小區的「出入關」。


勇敢衝在「疫」線前方的巫超,其實背後也有家人需要他守護。巫超的父親,患有癌症,醫院下過病危通知書,但他知道自古忠孝難兩全,在城管系統工作了7年的他對居民有著深厚的感情,在疫情最吃勁的當下,他還是選擇舍小家為大家,主動下沉到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用自己的披星戴月守護社區的萬家燈火。


巫超,雖然只是一名平凡的城管中隊隊員,但藍色制服背後的責任心和紅色馬甲背後的初心卻讓他在抗擊疫情的實踐中刻下了自己的坐標,衝鋒陷陣、守護平安,書寫了平凡人的不平凡。



堅決落實「兩個關鍵環節「「三個全覆蓋」」兩個閉環」要求,聚焦早、細、嚴,徹底排查病毒傳染源,切斷病毒傳播途徑。(荊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

投稿地址:沙市區融媒體中心


郵箱:ssxwzx@163.com

電話:0716-8883678

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告別、勸導不文明行為。遵守社會文明公約,自覺做到「三管九不」,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隨地吐痰,不說粗話髒話,不在公共場所吸菸;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亂倒,不亂貼亂畫,不損壞公共設施;管住自己的腿,不亂穿馬路,不踐踏花草,不亂停亂放。




 覺得 好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虹口區城管執法局破解歷史違建「頑疾」 共建美麗宜居家園
    為了能順利拆除此處存量違建,助推美麗家園建設工作,整治前期,城管中隊曾多次會同街道社管辦、屬地居委找違建業主進行約談,但業主們因為實際利益受損,大多表現極為強硬,採取極不配合的態度,以致約談結果一直不理想。
  • 最佳「抗疫」公益歌曲《義無反顧》謳歌抗疫一線的逆行者
    那些不畏艱難的抗疫防疫工作者,哪裡危險,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櫛風沐雨,日夜奮戰,不計生死,越是艱險越向前...在這場沒有逍遙的戰場上,社會各界舉力抗疫,娛樂圈不少明星捐款助力,抗疫歌曲紛紛上線,表現了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舉國上下萬眾一心,同時也表達了對抗擊疫情一線的逆行者由衷敬佩和感激之情。
  • 合肥「大學生城管」十年 參與和見證城市環境「美麗嬗變」
    十年之際,讓我們走進這些 " 大學生城管 ",聽聽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 ……把青春獻給城市管理 感受 " 酸甜苦辣 "◆姓名:胡梟◆崗位:三裡街城管中隊隊員在這 10 年中,她受過委屈、有過迷茫、吃過苦頭、得過讚揚,把青春奉獻給城管工作," 酸甜苦辣 " 都在其中。雖然是中隊唯一的女隊員,胡梟的工作強度可一點也不低,每天在路面參與一線巡查是日常工作。路面定崗蹲守、防止車輛偷倒垃圾、查處違法建設、夜間渣土專項整治 …… 工作三個月," 小公主 " 曬成了 " 黑包公 "。
  • 巾幗紅明天見?巾幗紅天天見!寧夏抗疫一線又見「巾幗紅」
    巾幗紅明天見?巾幗紅天天見!寧夏抗疫一線又見「巾幗紅」 2021-01-15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一線耀眼的「火焰藍」
    在武漢,在湖北,有這樣一群人,逆險而行是他們的初心,有災必救、有難必幫是他們的承諾。他們是抗疫一線耀眼的「火焰藍」,是永遠在逆行的消防指戰員。消防指戰員們充分發揮了綜合性優勢和專業性特長,他們的身影在抗疫一線的多個戰場閃耀著,成為人民群眾心中溫暖的保護色,也彰顯著共產黨員為民服務的本色。  從早忙到晚,與病毒「零距離」同行  在「武漢保衛戰」的決勝階段,轉運醫療廢棄物是最危險的任務之一。
  • 「雷鋒精神」閃耀在抗疫一線 傳遞火星溫度
    「雷鋒精神」閃耀在抗疫一線傳遞火星溫度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5日訊(通訊員 章博)3月5日是第五十七個學雷鋒紀念日。與往年的紀念日不同,長沙市芙蓉區火星街道的志願者在這一天之前早已遍布抗疫一線。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從事著不同職業,面對疫情,他們做出了同樣的選擇——走上一線,為守護一方平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協助社區開展居民進出登記、測量體溫、入戶排查、防疫宣傳……截至3月5日,火星街道共有上崗志願者156人,累計服務32448小時。
  • 創城成功不是「船到碼頭車到站」 一線城管表示將繼續努力
    記者黃中明 攝  濟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主次幹道、背街小巷乾淨了,垃圾死角不見了,連小廣告也少了很多……這一切的工作,少不了基層一線城管工作人員的持續付出。濟南創城成功的消息傳來,不少一線城管工作人員表示,還要持續努力。
  • 退役武警戰士與汶川地震倖存者妻子在抗疫前線與後方譜寫家國情懷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老婆,我愛你!」5月20日這天,忙完工作的羅小奇給妻子發去了這條微信。羅小奇5年前曾是一名武警戰士,還擔任了戰鬥班班長。作為風景區城管突擊隊成員,羅小奇常常24小時待命搬運防疫物資。
  • 廣州「城管玫瑰」街頭亮相 伶牙俐齒英語棒(圖)
    據說,這是繼深圳、杭州之後,國內又一支少有的女子城管中隊。城管人員以前給人的感覺就是「抓走鬼」,女城管執法人員能否勝任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她們又是否有過人之處,在工作中能否發揮特長?記者帶著這一串問題走訪了廣州第一支女子城管中隊。
  • 九江永修人寫的抗疫詩詞《感謝有你》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中國人致敬
    為了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中國人致敬,抗疫詩詞《感謝有你》近日發布。據悉,《感謝有你》由著名解說、配音藝術家周揚朗誦及配樂,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副主任張義豪主創,詞作者梅皓鈞協助創作,國家級美聲獨唱演員袁藝擔任藝術監製。《感謝有你》作者/張義豪朗誦/周揚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中國人致敬!
  • 最美「紅黃藍」,構築科學生產「三原色」
    原標題:最美「紅黃藍」,構築科學生產「三原色」 八月份,走進「多彩鋼城」,一眼望去,藍藍的天,蔥翠的樹木,鮮豔的花朵,活力的噴泉,啾啾的鳥鳴,一切美景讓人盡收眼底。然而,最絢麗、最平實的色彩莫過於鋼城一線的「紅黃藍」,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欣賞軋鋼一線美麗的「紅黃藍」風景。
  • 來自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一線職工的抗疫心聲
    超級航天年,重疫之下,我們依然信心滿滿,戰疫情保生產,一樣都不能少,一起來聽基層一線工作者的抗疫心聲。11所行政保障處 嶽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行政保障處防控人員積極落實六院和所領導的號召,牢記醫務人員的職責和使命,迎難而上,衝鋒在前。目前疫情還在繼續,我們會沉著應對,嚴加防控,確保打贏防控疫情攻堅戰。
  • 嘉定江橋鎮城管執法中隊:部門協同 合力查改建築垃圾違規堆放行為
    為進一步改善江橋鎮市容環境面貌和生態環境,自「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江橋鎮城管中隊主動跨前,著力理順與各部門的溝通協作機制,聯合區、鎮綠化市容部門,加強對建築垃圾、工程渣土違法違規事項整治力度,堅決打擊各類擅自堆放、傾倒等汙染環境的行為。
  • 致敬「戰疫英雄」原創抗疫歌曲《感謝有你》上線
    謹以此原創短片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中國人致敬!  感謝家國中有你  一聲聲號角擎起了血染的紅旗  感謝危難中有你  一襲襲白衣託起了生命的奇蹟  感謝寒冬中有你  一副副鐵骨將偉岸的豐碑築立  感謝困境中有你  一句句問候把溫暖和希望傳遞
  • 同心戰疫 閃耀在防疫一線的「七色彩虹」
    疫情就像一面鏡子,把那些深切的熱愛、無私的奉獻和無畏的勇敢折射成最美麗的彩虹,撕破病毒肆虐的黑暗,點亮春暖花開的明天——讓我們來看看成都高新區中和街道的七色彩虹吧!熱血紅:赤子心、奉獻情 白衣熱血戰疫忙  「我上!」「我來!」  「金霞!快來,快來!」
  • 抗疫鬥爭一線的「航天抗疫神器」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中,航天科工黨組帶領廣大幹部職工踐行偉大抗疫精神,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科技突擊戰的部署要求,緊急部署研製「航天抗疫神器」,為我國建設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提供了「一攬子」解決方案。
  • 冰雪裡的暖色調:衡陽抗冰一線閃耀的紅橙黃綠藍
    志願紅打通了條條道路,更溝通了幹群之間的心。   電力紅 電力工人用熱水袋的熱溫一點點融去冰情監控鏡頭上的覆冰。(攝影 汪繼生) 國網衡東縣供電公司電力搶修人員在山上吃飯。低溫雨雪天氣裡,只要哪裡有電力搶修,哪裡就有電力紅,他們用堅守護一方光明。   市政橙 高新區市政人員撒鹽除冰。(攝影 唐笑)   天氣寒冷,凌晨,夜深人靜時,衡陽市政工作人員卻在各座結冰橋梁上忙著撒鹽、除冰,只為給趕路的司機開闢一條安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