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 2 月,合肥市城管局一則招聘信息引起社會關注——招聘首批大學生城管隊員。當年 7 月,經過層層篩選,100 名大學畢業生從 7000 多人的筆試大軍中脫穎而出,其中包括 11 名碩士。
從此," 大學生城管 " 成為合肥城管一張鮮明的 " 名片 "。
從 2009 年招錄第一批大學生城管,截至目前全市共招錄大學生城管 300 名,而各縣區也根據工作需要招錄多批大學生城管。
隨著 " 大學生城管 " 的融入,給城管隊伍帶來了活力和創新,全面推動城管執法再上水平,提升了城管隊伍對外新形象。
十年之際,讓我們走進這些 " 大學生城管 ",聽聽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 ……
把青春獻給城市管理 感受 " 酸甜苦辣 "
◆姓名:胡梟
◆崗位:三裡街城管中隊隊員
◆入職時間:2009 年(第一批大學生城管)
◆職業心得:堅守基層十年 見證城市環境越來越美好
2009 年 7 月,胡梟成為合肥市 " 首批大學生城管 "。在這 10 年中,她受過委屈、有過迷茫、吃過苦頭、得過讚揚,把青春奉獻給城管工作," 酸甜苦辣 " 都在其中。
雖然是中隊唯一的女隊員,胡梟的工作強度可一點也不低,每天在路面參與一線巡查是日常工作。路面定崗蹲守、防止車輛偷倒垃圾、查處違法建設、夜間渣土專項整治 …… 工作三個月," 小公主 " 曬成了 " 黑包公 "。
人曬黑了,但是她的執法經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專業,面對執法當事人,從一開始的不善言辭,到隨時把法律條文講解得清清楚楚,從一開始不好意思開口,到主動上門告知,女隊員天生的 " 柔性執法 ",也讓經營戶主動配合,一遍遍的講解與勸導,換來了當事人的理解與支持。
2016 年 3 月,瑤海區城管系統大輪崗,胡梟又調至瑤海區三裡街街道城管中隊,數年的一線執法,也讓她看到 " 疏 " 比 " 堵 " 更重要。
為解決三裡街轄區主要路口裝修工人長期佔道擺牌攬客現象,她和其他城管隊員們自費為裝修工人定做 " 愛心馬甲 ",印有 " 油漆工 "、" 瓦工 " 等字樣的反光馬甲穿在身上,既方便裝修工們找活又不影響交通和市容環境,這樣的 " 軟性執法 " 方式不僅感動了裝修工人,使之配合管理要求,規範經營,還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
自己的成長和集體是同步的。2018 年,胡梟作為青年文明號創建集體副號長,帶領三裡街城管中隊以服務融入執法,推出 " 青年文明號服務卡 " 派發活動,主動聯繫、主動服務市民和經營戶,推出 " 三辦 " 服務承諾,即 " 熱心辦、馬上辦、辦得好 ",營造了濃厚的服務氛圍。通過努力,中隊從全市 120 多家創建集體中脫穎而出,榮獲 2018 年度合肥市青年文明號稱號。
從城管 " 新兵 " 到崗位 " 能手 "
◆姓名:張馨
◆崗位:廬陽區城管局辦公室主任
◆入職時間:2009 年(第一批大學生城管)
◆職業心得:以匠心致初心,以實幹換實力
今年 32 歲的張馨是合肥市首批百名大學生城管。十年間,她從一名城管 " 新兵 " 到各個崗位的 " 能手 ",不僅個人能力得到鍛鍊提升,也見證了合肥城市的發展變遷。
2009 年 7 月進入城管隊伍,她被分在廬陽區城管執法大隊,負責逍遙津、宿州路等重點路段和區域的市容秩序管理工作。從早上 7 點到晚上 10 點,她和同事們開展路面定崗巡查、勸離流動攤點、查處機動車違停等城市管理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她堅持文明、規範執法,以自身行動向社會群眾充分展現大學生城管的形象與素質。
在大學期間,張馨是廣告專業。2010 年 2 月,結合專業所學,她調至區城管局市容管理科負責全區戶外廣告店招審批、覆核,市容立面整治等相關工作。在窗口服務上,熱情服務群眾,耐心細緻解釋城市管理相關法規政策,對上報的各項審批資料一一嚴格審核把關,及時反饋相關信息,完成年均 500 餘起店招標牌、戶外促銷等活動審批工作,有效維護市容秩序,獲得領導與群眾的一致好評。利用專業知識,結合自身所學,在精品路段建設工作中,完成全區多條路段立面改造方案的設計、審核工作,不斷提升業務素質水平,先後獲市城管局 " 十佳辦案能手 "、" 全市市容立面整治先進個人 " 等稱號。
經過十年的崗位鍛鍊,如今張馨擔任廬陽區城管局辦公室主任,近年來撰寫本系統各類方案、總結、匯報材料 500 餘份。尤其在讓市民理解和支持城管工作方面,張馨做好各項工作的宣傳,圍繞城市管理提升年、餐飲業油煙整治、鏟雪除冰等重點工作,挖掘行業先進典型和創新做法,全面展示城市管理取得的豐碩成果,弘揚城管系統正能量。
參與環衛體制改革的 " 尖兵 "
◆姓名:趙雲龍
◆崗位:蜀山區城管局環管科副科長
◆入職時間:2009 年(第一批大學生城管)
◆職業心得:少說空話,多做工作,扎紮實實,埋頭苦幹
2009 年,趙雲龍進入城管系統,成為一名執法隊員。工作初期,作為城管執法大隊一名一線執法隊員,他堅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全區大街小巷都留下了徒步巡查的足跡。從 2015 年至今,他調到環管科,直接參與到環衛體制改革工作中,積極探索環衛體制轉變,為推動蜀山區環衛體制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破解老舊模式下環衛保潔服務質量不高、交叉作業、效率低下等問題,2017 年 10 月,蜀山區主城區環衛具體作業通過整體招標,交由兩家市場化企業承擔,有效促進了主次幹道、小街巷、綠化帶清掃保潔一體化,一支專業隊伍統一清掃保潔、統一管理運行,從根本上理順了管理體制。在 2018、2019 年兩次冰雪天氣應對中,創造了 " 一夜無雪,暢通無阻 " 的環境,得到群眾讚譽。通過環衛體制改革,環衛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提高,實現了環衛保潔方式從掃地到洗地,保潔力量從人掃到機掃、目標從爭創到超標、考核從定性到定量的根本性變革。
曾經三尺講臺育 " 桃李 " 如今城管大廳成 " 模範 "
◆姓名:李靜
◆崗位:包河區城管執法大隊渣土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
◆入職時間:2016 年 4 月
◆職業心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2016 年之前,她是三尺講臺上培桃育李的語文老師,耐心教學,備受尊敬;2016 年,她走下講臺,穿上制服,又是城管系統服務窗口的 " 模範崗花 ",用微笑服務贏得市民稱讚,她就是包河區城管執法大隊工作人員李靜。
2016 年 4 月,李靜以綜合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城管隊伍。放棄老師的身份,轉行成為一名普通城管,這一決定,讓大家都認為她是一個 " 怪人 ",但李靜卻很堅定自己的選擇。
" 不懂就問,不會就學。" 李靜說,因為不是法學科班出身,一時間很難適應高強度、快節奏的城管執法工作。工作之餘,李靜堅持每天抽一個小時學習與城市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注重查看新出的法律條文。她說只有熟讀法條,掌握權責清單,才能為群眾答疑解惑。
執教的經歷,讓李靜多了一份獨有的 " 細緻 "。她用完美主義的工作態度完善著各類工作檯帳,細緻地完成分類、歸檔、登記等工作,建立了規範的辦公室臺帳管理制度,使渣土管理工作檯帳成為執法大隊辦公檯帳最完善、管理最規範的集體之一。
" 從文明創建、餐飲油煙整治到渣土運輸管理、市容秩序維護、鏟雪除冰應急保障等,整潔有序的城市離不開咱們城管人的精耕細作。" 奮鬥路上,李靜越來越了解城管這個行業的獨特魅力,並慢慢地實現著 " 喜歡 " 到 " 愛 ",到願為之奮鬥終生的升級。
" 城市環境越來越好了,關於城管的正面報導也日益增多,現在家裡人都很支持我理解我,大家都會關心我的工作怎麼樣了,遇到問題還會給我出謀劃策。" 李靜說,在全市文明城市創建中,家裡人還做了一回志願者,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支持她的工作。
" 讓市民信任我們,就必須從點滴做起 "
◆姓名:尹燦
◆崗位:高新區城管局執法巡查隊員
◆入職時間:2010 年 1 月
◆職業心得:走平凡之路,做新時代城管人
進入高新區執法隊伍以來,尹燦一直工作在城管執法第一線,靠腳踏實地出色工作,多次被評為 " 先進工作者 " 和 " 先進個人 "。
每次執法行動時,他總是衝在最前頭;遇到急難險重時,他總是挺身而出。有一次,他帶隊整治興園門面房前亂擺賣時,一男子情緒激動,操起一把水果刀揮舞。在搶奪攤販的水果刀時,他不幸被刀劃破右手,長達十釐米的口子鮮血直流,面對當事人的過激行為,他冷靜處置,向對方曉以利害,宣講暴力抗法的嚴重後果,成功勸服對方放下水果刀。
2012 年,渣土中隊急缺人員從事渣土 24 小時監管工作。這項工作是 24 小時倒班制,工作之辛苦可想而知。尹燦主動請纓,放棄了興園中隊副隊長的職務,來到了渣土中隊甘當一名執法隊員。同事們不理解,他卻說:" 到哪裡我都是一名城管,沒有什麼職務的高低,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
剛到渣土中隊,人手少,任務重,他曾經連續上過 3 天 2 夜的班,他當時與兩名執法隊員嚴防死守,連續查處了幾起偷到渣土的違法行為,有效遏制了此類違法行為。
2018 年,尹燦參與到鏟雪除冰保暢通的搶險任務中,與同事們連續奮戰 96 小時,與鏟雪機械車並肩作戰,與一線環衛工人共同進退。他頂著刺骨寒風依然堅守崗位,直到轄區內所有主次幹道全部通暢,最終尹燦熬不過身體的極限倒下了,高燒 39.8 度,看著轄區路面全線暢通,他才放下心來。
" 我們是一名城管人,我們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城管的形象,讓市民信任城管,就必須從點滴做起。" 尹燦說。
"90 後 " 城管為維護城市秩序 " 站崗 "
◆姓名:蔣子龍
◆崗位:新站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執法大隊
◆入職時間:2017 年
◆職業心得:為市民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這是城管人的責任和承諾
勸說佔道經營的攤主、清洗街頭小廣告、解決施工噪音、拆除違法建築 …… 蔣子龍是一名 90 後城管,從兩年前穿上城管制服,他便為維護城市正常秩序而努力付出,在所負責轄區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的腳印和汗水。
蔣子龍說,他第一次參加集體任務是整治流動攤點佔道經營。當隊員們上前對攤販們做思想工作,講解法律法規,勸說離開時,突然,一名中年男子揮起菜刀 ……
" 說實話,當時我真的被嚇到往後一退,感覺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脅,而且當事人情緒如此不穩定。" 蔣子龍說,但那個時刻,隊員們沒有任何人退縮。一位老隊員微笑著跟男子拉話,慢慢地接近他,分散他的注意力,另外幾個年輕隊員從後面悄悄靠近,當男子情緒穩定時,從後面抱住他,搶下菜刀。老隊員上前一把拉著男子,拍拍肩膀安撫,輕聲說道:" 咱們好好聊聊,有什麼困難,說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經過大家的努力,佔道經營的攤點全部清除,道路恢復了正常秩序。為了防止攤點出現 " 回流 " 現象,晚上還安排了一部分城管隊員定崗。" 我還記得,當天晚上,大家圍在車前的大蓋上吃晚飯。微弱的路燈斜照在飯菜上,蚊蟲也嗡嗡過來湊熱鬧,但這頓飯我吃著特別香,因為我們的辛勞付出,可能擁堵的道路,現在暢通無阻。" 蔣子龍說。
作為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蔣子龍深刻感受到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責任。
" 我們要為市民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這是我們城管人的責任,也是我們許下的承諾。" 蔣子龍說,當看到城市道路乾淨整潔,大街小巷井然有序,城市環境和秩序一點點在變好時,他就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是值得的,這份職業是令人驕傲的。
見證和參與數位化城管的建設
◆姓名:楊梅
◆崗位:肥東縣數字城管指揮中心辦事員
◆入職時間:2017 年 3 月
◆職業心得:牢記做人原則,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
楊梅畢業於安徽理工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成為一名大學生城管前,她從事過軟體工程師和銀行方面的工作。從對城管職能認識比較 " 狹隘 ",到如今體會到城市管理的工作意義重大。兩年多的工作時間,不僅讓楊梅的個人能力得到了鍛鍊和提升,她也見證並參與了肥東縣數位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的建設。
剛入職時,為了儘快熟悉城市管理的工作環境和內容,楊梅向單位的領導、同事請教,努力學習與工作相關的政策、法律常識,積累自己的業務知識。結合當前數字城管指揮中心的工作,她通過了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的初級和中級考試,並且現在正在參加合肥工業大學 2018 級公共管理類在職研究生的學習。
" 我能夠融入城市管理這一份全新的工作崗位,得益於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的幫助與支持。" 楊梅說,在今後的工作中,她一定要加強學習,不斷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爭取為肥東縣數位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市民的認可是我們工作的動力
◆姓名:王健、管秀秀
◆崗位:肥西縣城管一中隊副中隊長
◆入職時間:2016 年 2 月
◆職業心得:看到城市變美變乾淨,體會到工作的意義
2016 年 2 月,王健加入城管隊伍。從一名私企管理轉變成一名普通城管隊員,再迅速成長為辦公室的 " 文字能手 "。王健僅半年時間,以成熟穩重的個性,穩紮穩打的文字功底,讓王健在辦公室崗位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先後在各大媒體刊發各類優秀稿件,成為縣域城管系統宣傳推介行家裡手。
與王健一樣,在從事城管工作前,管秀秀也做過其他工作,以前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對於管秀秀來說,職業的轉化並不難,但角色的轉化卻需要付出許多。從以前面對學生的教學育人,到如今與佔道經營的商販們 " 磨嘴皮 ",甚至還要面對他們的不理解和不支持,管秀秀說自己受過委屈,也試圖想放棄。
" 但既然選擇了這一行,我就要堅持下來。" 管秀秀說,尤其是看到經過自己和同事們的努力,道路變得乾淨整潔,交通秩序恢復正常時,市民對他們的工作和付出給予肯定時,她覺得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除夕夜,與同事們一起吃著方便麵度過
◆姓名:崔雅琦
◆崗位:巢湖市城管行政執法五大隊執法隊員
◆入職時間:2017 年 9 月
◆職業心得:讓青春與使命同行 做新時代合格城管人!
走上城管工作崗位,崔雅琦才發現城管工作背後的艱辛。記得入職之初,就碰上了巢湖的一件大事,正值巢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迎檢驗收的關鍵時期。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每一個巢湖人想了多年、盼了多年、努力了多年的心願,現在進入最關鍵的階段,我們必須要全力以赴。" 創城動員會上隊長鏗鏘有力的講話一直讓崔雅琦記憶猶新。
在炎炎烈日下,大家徒步巡查轄區內每一條街道、每一家商鋪;凌晨四、五點,大家細心清除牆面、地面、電線桿上每一處 " 牛皮癬 " 廣告;晚上九、十點,所有隊員仍然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站好自己最後一班崗 ……
累嗎?累!值嗎?值!
" 因為我們知道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所有巢湖人民的心願,更是城管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崔雅琦說。
2018 年春節期間,全市開展禁燃禁放 " 新風行動 ",為了打好春節期間禁放攻堅戰,所有隊員取消了除夕至大年初一的假期,全員參與禁放行動。這也是崔雅琦第一次沒有在家過除夕夜。
" 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越是放假,我們就越忙,但既然選擇這個職業,就必須要做到盡職盡責。" 這一段中隊長的話,讓崔雅琦印象深刻。後來她才知道,原來中隊長從進入城管崗位,已連續十多年沒有在家過除夕。
" 那個除夕夜,我是和同事們一起吃著方便麵度過的,沒有家人的陪伴,沒有除夕大餐,但卻簡單而又溫馨。" 崔雅琦說,尤其是得知轄區零燃放成績後,她覺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後記
"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十年過去,當年從大學校園走出的城管 " 新兵 ",許多人已成長為城市管理中的 " 骨幹 "。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見證了城市環境越來越美好,群眾對城管工作越來越認可。
青澀褪去,激情依在。
如今," 城管 " 對他們來說,不僅是一項職業,更是一份責任和擔當。作為新時代的城管青年人,他們繼承著老一輩城管人的情懷和夢想,肩負著新一代城市秩序維護者的使命,在青春與夢想中,奮力開創新時代城市管理事業新局面。
胡少殊 楊曉雨 肖倩 張前程 李玲玲 田聞 劉勇 楊小靜 顏霞 吳玉松 合肥晚報 ZAKER 合肥記者 蔣瑜香 / 文 謝文忠 /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