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應該腳踏實地追逐自己的夢想,在合肥這座『養人之城』,年輕人要幹一行愛一行,不懼風雨、勇攀高峰,砥礪奮進、淬鍊成鋼,展現我們『後浪』的奔湧力量!」合肥大學生張燁這樣說道。
11月14日,「激揚新青年 築夢新高地」 2020年第六屆合肥市大學生辯論賽半決賽拉開大幕。在高職組賽場,圍繞「愛一行幹一行/幹一行愛一行」的辯題,雙方展開了一番精彩對戰。最終,反方三辯——來自安徽工商職業學院的張燁同學因為優異的表現,獲得了「最佳辯手」稱號。
辯論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今天賽場上我們有點緊張,畢竟是半決賽嘛,好在我們穩住了。」賽後,談及在賽場的表現,張燁稱,對手的表現讓他很佩服,但好在他們賽前準備充分,隊友之間配合默契,讓他們贏得了此次比賽,成功晉級。
張燁介紹,大一時,他開始接觸辯論,接觸到辯論後他仿佛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如果沒有接觸辯論,我的大學不會這麼精彩。」張燁說,當初加入辯論隊,全憑著一時的激情和好奇,憑著強大的好勝心打贏一場又一場。從院隊到校隊,他遇到了越來越多有趣的人,看到了在一道道辯題背後的意義。張燁認為,辯論,辯的是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也是我們自己。
張燁說辯論的魅力在於,賽前的瘋狂檢索,激情討論,嚴謹推論;場上的即使辯駁,理性克制,相互配合;以及賽後的積極復盤,相互鼓勵。
對張燁而言,辯論鍛鍊的不只是個人的邏輯思考,語言表達,氣場形態,還在一個限定時間裡讓隊裡的四個人緊密聯合,實際上每一次辯論都是隊友乃至對手之間真實三觀的碰撞。
年輕人要吃得苦中苦
此次比賽中,張燁他們組的辯題為「愛一行幹一行/幹一行愛一行」,作為反方,張燁所持觀點為年輕人應該幹一行愛一行。
張燁認為,在幹一行之前的愛往往是盲目的,而幹一行之後的愛較為理智。同時,愛是可以培養的,提倡幹一行愛一行的價值觀,在於這是一種正確的職業態度,同時讓人適應這個社會,適應社會的需要,為人才結構化增加動力。
「對方說愛合肥,所以願意在家鄉做自己熱愛的事情,而在我看來,正因為我熱愛著家鄉,才會在家鄉需要什麼的時候,我就選擇什麼。」張燁說道。
「今天這個辯題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講是值得去思考的,但無論怎麼選擇,年輕人都要吃得苦中苦。」張燁表示,這一辯題,對於他們這些即將走入社會的年輕人而言,意義非常深遠,愛一行幹一行與幹一行愛一行,可以說即是各不相同,又是殊途同歸。都是讓自己工作更好,更輕鬆的一種方式,關鍵都在於只有忍受住期間的苦,才能得到最後的甜。
未來在合肥這座「養人」的城市紮根
「我生在安徽的鄰省浙江,18歲後來到合肥求學,合肥創新發展的這張名片深深地吸引著我,畢業後我希望能留在合肥。」賽後,張燁坦言道。
張燁說,創新是合肥最厚重的基因、最靚麗的名片,同時合肥也是座養人的城市,在合肥求學的這兩年,他看到了合肥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產業競相薈萃更看到合肥正傾力推進政策創新、以更優環境拓展服務、以更實舉措扶持創業,讓年輕人創新創業智慧和活力得到充分釋放。
雖然是「外地人」,但張燁希望,未來,能在合肥「紮根」,在這座「創新高地、養人之城」上開拓進取,實現理想與抱負。(張燕)
推薦閱讀:
糟心!合肥一小區圍牆倒塌4個月無人修理 圍牆變「危牆」居民心慌慌
合肥三角線社區:組織志願者愛心義剪 老人不出小區享受免費理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