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電推進發動機聯試 將裝備實驗型衛星

2021-01-15 騰訊網

資料圖:等離子電力推進發動機。電推發動機利用電磁場將等離子體工質加速噴出從而產生反作用力。

本報訊 近日,502所研製的新型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完成了全系統聯試。此次聯試是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搭載驗證的重要一步,為該類型號電推進系統在軌飛行打下了基礎。

磁聚焦霍爾電推進在關鍵性能上遠優於傳統霍爾電推進,是一種極具綜合競爭優勢的電推進系統。作為我國衛星推進系統研製的專業所,該所在國內最早開展了電推進系統在整星應用的論證,並承擔了我國第一顆電推進試驗衛星——實踐九號衛星電推進分系統的抓總任務,與相關單位一起完成了離子和霍爾推力器兩種不同推力器的在軌試驗;之後,又協助承擔了多個型號電推進分系統的研製任務。

近期,該所以我國後續大型衛星平臺對電推進的性能需求為牽引,將磁聚焦霍爾推力器作為電推進單機研製的突破點,開展了新一代電推進系統的研製。

在發揮分系統抓總作用的同時,該所積極開展電推進關鍵單機的研製工作,其研製的電推進貯供子系統、中心控制單元、矢量調節機構已經成為大型業務衛星電推進系統的標準配置。此次全系統聯試的所有單機也均由該所研製,包括磁聚焦霍爾推力器、貯供子系統、電推進控制單元等,聯試用時不到1個月,過程中推力器累計開關機30餘次,點火時間超過20小時,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全系統試驗成功驗證了各單機之間接口匹配性及系統工作可靠性,並對系統的重複點火可靠性進行了測試,試驗達到了預期效果。

該系統已確定在新技術驗證衛星上搭載,此次聯試是搭載前的重要試驗項目,在此之前,已開展了各單機的性能考核試驗,性能指標均滿足要求。

相關焦點

  • 中國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順利交付
    原標題:有了它,不消耗化學燃料,人類也能實現星際航行作者:微航天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將實現電推進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世界首次飛行驗證
  • LHT-100霍爾電推進系統點火試驗獲成功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研製的LHT-100霍爾電推進正樣系統地面點火聯試取得成功,該系統將應用於我國相關衛星開展飛行試驗。    此次點火聯試的成功,標誌著該所掌握了霍爾電推進分系統產品研製和集成測試技術,具備霍爾電推進分系統產品研製任務承接能力。該所也因此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步開展離子電推進和霍爾電推進分系統級產品研製的工程單位。    LHT-100霍爾電推進系統是某型號衛星飛行試驗項目之一。
  • 太空飛行器電推進系統技術獲進展
    化學推進劑能量密度低還使得火箭推力有限,無法滿足深空探測任務需求。因此,各國一直在發展新型航天推進技術,其中就包括電推進系統技術。電推進系統,又稱電火箭發動機,是通過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從而為太空飛行器提供推力。與化學推進系統相比,電推進系統具有比衝高、壽命長、推力小等特點。
  • 四十餘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終於迎來自己的電離子推進發動機
    四十餘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終於迎來自己的電離子推進發動機發動機是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國人心中常年的痛。以前我國由於基礎薄弱、資金缺乏、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發動機行業長期落後於發達國家。2008年後,我國發動機開始進入爆發期,陸、海、空三軍開始全面裝備國產發動機。
  • 中國電推進系統交付 將進行世界首次衛星驗證
    資料圖:100型磁聚焦霍爾推力器原標題:中國電推進系統交付 將進行世界首次衛星驗證《科技日報》1月10報導,當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表示,該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將實現電推進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世界首次飛行驗證。
  • 我國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交付 將進行世界首次衛星驗證
    《科技日報》1月10報導,當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表示,該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將實現電推進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世界首次飛行驗證。據了解,該系統採用新一代霍爾電推進技術,代表著國際上目前的主流發展方向,可廣泛應用於我國新一代通信、全電推進等衛星平臺。
  • 中國電火箭通過6000小時測試 可保證衛星在軌運行15年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10所自主研製的中國首臺200毫米離子電推進系統2日取得重要成果:電推進系統在試驗中已突破6000小時,開關機3000次,具備確保該衛星在軌可靠運行15年的能力。這意味著我國的電推進系統進入實用階段,由科研正式轉化為太空飛行器型號產品,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滿足我國通信衛星系列平臺、高軌遙感平臺、低軌星座以及深空探測器的發展需求。
  • 日本新型潛艇將使用斯特林發動機AIP系統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瑞典考庫姆公司2005年7月11日報導,日本已經決定將在其新型潛艇上應用基於考庫姆公司斯特林發動機的不依賴空氣推進(AIP)系統。瑞典考庫姆公司已與川崎重工籤訂合同,為日本潛艇項目生產斯特林發動機。
  • 美新型離子火箭推進器連續運轉5年半 刷新世界紀錄
    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該部門研發的一種新型離子推進器已連續運轉5年半,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它的測試時間是所有太空推進系統驗證計劃中最長的,已經達到了進入宇宙試驗的標準。這種發動機的價值在於可以消耗極少的工質長期持續的在宇宙中提供推動力,實現超遠距離宇航,也可用於長期在軌工作的衛星進行姿態調整。據悉,中國在去年12月升空的「實踐9號」衛星上也測試了類似的動力裝置。
  • 中國航天霍爾電推進發動機研製取得重大突破
    原標題:我國霍爾電推進研製取得重大突破春節假期剛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801所傳來好消息:我國霍爾電推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80mN霍爾推力器的空心陰極長壽命試驗率先突破18000小時,累計點火15000次,遠超7500小時、累計點火8000
  • 航天科技集團成功研製我國首套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標誌著我國首個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研製成功。該套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採用新一代霍爾電推進技術,代表著國際上目前的主流發展方向,可廣泛應用於我國新一代通信、全電推進等衛星平臺。
  • 中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在漢試運行,年產240顆以上小衛星
    中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在漢試運行,年產240顆以上小衛星 2021-01-14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型等離子體推進器只靠空氣與電力,效率媲美噴射發動機
    為了減少地球交通工具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我們陸續開發出以電池作為動力源的油電混合車、電動車等,而除了電池,離子推進器其實也是種替代性動力源,只不過目前多應用在太空飛行器。最近,中國武漢大學團隊設計出可在大氣環境下運作的等離子噴射推進裝置原型,於實驗室中測試可產生和商用噴射發動機差不多的推力效率。科學家已開發各種形態的離子發動機(Ion thruster,即離子推進器)或電漿推進發動機(Plasma propulsion engine)多年,希望減少燃燒化石燃料引起的溫室效應和全球暖化問題。
  • 中國電推進技術發展及展望
    1982年,穩態等離子體推力器SPT-70在Kosmos衛星上進行位保任務,標誌著霍爾推力器正式開始應用;1997年,電子轟擊式離子推力器XIPS-13作為同步衛星的在軌控制系統,正式實現應用[3,4,5,6]。 相較於國際各電推進技術大國,中國對電推進技術的研究起步並不算晚,早在1967年就開展了電推進的研究工作。
  • 中國民企星河動力「智神星」火箭主發動機燃氣發生器熱試車成功
    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郭超凱)中國民營航天企業星河動力空間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8日發布消息稱,該公司「智神星」重複使用中型液體運載火箭的主動力——40噸級重複使用液氧/煤油發動機,已於7月6日圓滿完成燃氣發生器地面熱試車。
  • 我國自研「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首次成功在軌應用於商業衛星
    電推進系統,也稱電火箭發動機,是一種不依賴化學燃燒就能產生推力的設備。它的優點是不再需要使用固體或液體燃料,省去了複雜的儲罐、管道、發動機燃燒室、噴管、相應冷卻機構等,能大幅減少太空飛行器的燃料攜帶量。電推進系統利用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然後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 中國自製的新型渦噴航空發動機通過國家鑑定
    中新社瀋陽五月二十日電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先進、性能可靠的航空發動機--新型渦輪噴氣發動機,今天在瀋陽通過了國家設計定型審查,具備了裝備部隊使用的條件。  這一新型航空發動機繼全部通過型號規範規定的地面試驗、空中飛行考核達到設計定型標準後,又通過了幾項高難度補充試驗。
  • 八大舉措護航高端裝備 擇五大領域重點突破
    《高端裝備製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近日正式對外發布。《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要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跨越相結合的原則,選擇最有基礎和條件的重點方向作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點推進,促進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智能製造裝備等重點領域率先發展。
  • 衛星控制的理想動力:國產電火箭首次亮相
    飛彈的姿態控制發動機原理和燃料與傳統衛星用的微調發動機一致,傳統微型火箭發動機的困境是,液態氫氧類低溫推進劑散逸速度過快,無法滿足在軌時間以年計的衛星長期儲存要求,而使用常溫推進劑火箭的比衝提高已經遇到瓶頸。在這種情況下,電火箭以其高比衝和可長期使用的優勢成了各航天強國的主力研製方向。
  • 「神舟」七號飛船運抵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七月一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神舟」七號飛行任務試驗大隊飛船研製隊伍,在「神舟」七號飛船研製誕生地——北京航天城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宣誓出徵儀式,即將奔赴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發射任務。圖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右)向「神舟」七號飛船總指揮尚志授發射試驗隊隊旗。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中新網酒泉7月10日電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今天從北京空運抵達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並轉運至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裝測試廠房,這標誌「神七」任務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