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雷射顯示市場,「中科晶創」自主研發低成本PPLN晶體

2021-01-09 36氪

周期極化鈮酸鋰(Periodically Poled Lithium Niobate,PPLN)晶體可實現從可見光到中紅外光的倍頻、和頻、光學參量振蕩等高效頻率變換,是唯一一種可以通過設計周期結構在透光範圍內提供任何波長輸出的非線性光學晶體。

福建中科晶創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注於PPLN晶體研發的公司。中科晶創創始人梁萬國告訴36氪,PPLN晶體研發難度主要體現在工藝方面。團隊不僅需要了解極化反轉機制,還需要對附加電場可以精確控制。綜合下來,就是長時間的實驗試錯,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較高。

梁萬國告訴36氪,他們已專注於PPLN晶體研發13年,投入了2000多萬元的儀器設備,進行了6000多次的實驗,申請了20多項專利。現在其PPLN晶體性能達到了國際大廠同等水平,但成本更低、體積更小。舉例說明,中科晶創的PPLN晶體長度僅為0.5-1mm,價格僅是同類產品的三十分之一,性價比高。

中科晶創在PPLN晶體研發技術基礎上,發展了三條產品線——PPLN晶片、綠色雷射器和WSS光柵。其中綠色雷射器的市場規模較大,可達數百億元,除了用於舞檯燈光,還可以用於消防搜救、毒品檢驗、大氣監測等領域。

梁萬國告訴36氪,中科晶創自有的工廠年產能可以達到百萬片,良品率在80%以上。隨著未來在縱向下沉應用,橫向拓展市場客戶,預期明後年的營業額會有爆發增長。現在中科晶創團隊的主要精力依然放在優化技術和產品上,市場拓展主要依靠參加行業展會和學術會議等。

團隊方面,公司共有30多人,主要是研發和工藝人員。創始人梁萬國,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組長,「十三五」規劃戰略性先進電子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題責任專家,科技部「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主題庫專家,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博士。曾先後在中科院、法國裡昂中央理工大學、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日本大阪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及教學,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在加拿大C2C Link公司、南京長青雷射科技公司任高管。

相關焦點

  • 20年精耕生態環境領域,「中科宇圖」看好遙感衛星和數據智能融合...
    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產業核心產值為1166億元,在總產值中佔比為33.8%。 隨著「北鬥+」和「+北鬥」應用的深入推進,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達到2284億元,有力支撐了行業總體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 推出新D-ToF傳感器,「芯視界微電子」提供測距和三維成像晶片級...
    文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芯視界微電子」官網 當前雷射雷達成本功耗高、可靠性低、系統設計複雜等痛點,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研發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和單光子檢測成像技術研發的科技公司——南京芯視界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視界微電子」),針對上述痛點,研發了世界上首款基於大規模單光子檢測陣列的全集成晶片。
  • 自主研發IVD試劑原料,「博嶽生物」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據悉,「博嶽生物」已於近日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凱風創投獨家投資,融資所得主要用於公司開發新產品、擴大產能,以及拓展公司的銷售團隊。「博嶽生物」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IVD試劑原料及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
  • 36氪首發 | 用雷射照亮遠方,「藍湖照明」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Digtimes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達629億美元,另據中國產業信息網以及新時代證券研究所的相關統計,2018年我國LED照明市場規模接近近7000億元,十年間複合增長率高達30.68%。在總體照明市場中,由於政策、產品成熟度以及市場的驅動,我國LED產品的市場滲透率已由2011年的1%提升至2018年的70%,替代傳統照明產品的趨勢明顯。
  • 36氪首發|自主研發高密度基因晶片,「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
    圖片來源:Genebox基因寶公眾號自2019年開始,公司與全國頂尖高校與科研機構、以及行業龍頭供應商緊密合作,自主研發了高密度基因晶片(microarray)平臺並實現量產,涵蓋測序儀、晶片、試劑和軟體一體化解決方案,打破了Illumina、Affymetrix兩家外國公司在這一領域長達20年的壟斷,這是中國公司首次在這一領域實現國產替代。
  • 深圳大族雷射自主研發新型雷射切割機
    深圳大族雷射自1992年成立以來,在強大的資本和技術平臺支持下,公司實現了從小功率到大型高功率雷射技術裝備研發、生產的跨越發展,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整套雷射加工解決方案及相關配套設施。近期,大族雷射針對市場,自主研發,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的雷射切割機、雷射焊接機,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市場矚目的焦點。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雷射物理 4家公司最被看好
    4家公司最被看好儘管自由電子雷射器還只是應用於科研領域,但隨著製造產業的升級,過去十年間,我國雷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從2010年的97億元快速增長到2017年的455億元。旗下的華工雷射擁有各種功率雷射器和雷射設備的核心技術,在微加工領域成功研發藍寶石切割、打孔設備,掌握皮秒雷射成絲切割工藝、掌握高精度光機電協同控制技術等單元技術,開發了全面屏的全自動切割設備。針對家電行業,推出紫外大幅面打標設備,突破了曲面異形加工瓶頸,填補了市場應用空白。
  • 香港中文大學研發「萬能墨水」,配合雷射直寫技術簡化晶片生產
    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團隊研發「萬能墨水」,配合雷射寫入技術大大簡化高性能晶片的生產過程【導讀】生產高性能晶片的關鍵是掌握精準工藝,以製作微米及納米等級的金屬結構。由於技術要求十分高,導致製作成本高昂、過程繁瑣和費時。
  • 我國雷射領域國寶院士逝世,研發出KBBF晶體對美形成反封鎖
    據相關資料,在1990年,陳創天先生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研製出了能被用於製造深紫外雷射器的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是一種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能將雷射轉換成史無前例的176納米波長深紫外雷射。
  • 雲英谷:自主研發非晶矽HD/FHD顯示晶片
    雲英谷:自主研發非晶矽HD/FHD顯示晶片
  • 東北林大博導自主研發雷射燒結3D印表機 玉米芯稻殼等廢棄原料可...
    勁彪新聞訊(記者 宮玉範)三年前,東北林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郭豔玲研發出一種可以3D列印生物質粉末,然而用這種粉末的印表機都要從國外進口,且價格昂貴,於是她轉而就去研發3D印表機。近日,郭豔玲研發出與國外有著相同功能的雷射燒結3D印表機,而且價格也只有國外的20%。
  • 空中成像技術開發商「東超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近日,空中成像技術開發商「東超科技」完成585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安徽省量子基金、中企金嶺、贏初資本、弘博資本、合肥新經濟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本輪資金用途主要是核心技術、材料的更新迭代,產品的應用推廣以及市場拓展和產線升級。公司此前曾獲得合肥高新投資集團的天使輪投資,中科創星的Pre-A輪融資。「東超科技」成立於2018年,專注於空中成像技術和材料的研發。公司的核心創始團隊成員均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董事長韓東成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碩士,CEO範超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論物理學碩士。
  • 提供高性能交易系統服務,「艾科朗克」完成5000萬A輪融資
    據悉,「艾科朗克」已於近日完成5000萬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灃揚資本領投,萬得信息、君盛投資、興富資本等機構跟投,甲子光年擔任獨家財務顧問。「艾科朗克」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專注於硬體加速服務的高科技企業。
  • 88000流明三色雷射投影機的「出現」,是向市場「炫技」嗎?
    中科極光之所以能在亮度上不斷開創行業「新紀錄」,就是因為始終堅持三色雷射投影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升級。三原色純雷射,不需要考慮單色雷射產品中,螢光轉換體系的效率、熱可靠性等問題。即,RGB雷射產品的純雷射特性能夠在亮度和色度上實現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會成為進一步提升雷射顯示魅力的重要價值點。
  • 每一秒的地圖都不一樣:高德是怎麼讓地圖「活」起來的?
    高德地圖技術副總裁於志傑透露:「基於自主採集能力的進化、大數據能力的升維,高德地圖正在建立起目前國內唯一的地圖『活數據』生產能力,並且正以此為基礎,研發真正的未來地圖——『活地圖』。」「我們正在採取一種全新的方式做地圖,數億的高德用戶每天使用地圖和導航服務,所以哪裡的路不通了,哪裡的門店關閉了,我們都可以很快知道。這些活的數據讓地圖開發永不停止,讓地圖每一秒鐘都不一樣。」
  • 好文分享:深度解讀高效雷射波長轉換晶體-PPLN
    周期性極化鈮酸鋰(PPLN)應用PPLN晶體最重要的應用在於雷射頻率轉換,通過PPLN晶體可以獲得已有雷射器不能獲得的波長。隨著鈮酸鋰工藝技術的進步和完善,應用領域也逐步地擴展,其在高速光通訊、量子通訊、電光效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 新型顯示「十二五」專項規劃全文:雷射顯示奏響最強音!
    開發雷射顯示的雷射晶體材料和光源模組技術,在全息3D 顯示、裸眼3D 顯示、移動網際網路終端顯示等技術方面取得突破;研究有機發光顯示和電子紙顯示共有而又各具特色的TFT 技術,突破有機發光顯示的有源、柔性和高分子印刷噴墨技術,解決電子紙顯示的有源、彩色化和快速響應等技術難點;研製低逸出功印刷型和一維納米線場發射顯示樣機,解決新型顯示技術的產業化量產關鍵技術。
  • 【發現中國原創技術】中科微光研發血管成像儀被稱扎針神器 習近平...
    中科微光CEO 朱銳在記者手上演示「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可以清晰顯示血管的位置和深度,幫助護士在醫療注射中找到血管,準確扎針。「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是由西安光機所參股的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微光」)研發的。它有何獨到之處?其研發過程和市場應用前景如何?《中國經濟周刊》專訪中科微光CEO朱銳,詳解研發背後的故事。「扎針神器」:8個月攻克難關「一個朋友帶著孩子打針,但是血管太細被扎了很多針也沒有扎進去,護士很難辦,家長也特別心疼。
  • 大族雷射自主研發光纖雷射切割機 鈑金加工毫無壓力
    「此次展會我們帶來了公司的最新主打產品光纖雷射切割機。」深圳市大族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鈑金裝備事業部華南區總監張煒開門見山的向記者介紹了身披大紅外衣的G3015F光纖雷射切割機。  「由於運輸不便,4×2米的G4020F型產品沒有前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