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監督站完成轄區內研究堆及核燃料循環設施2020年度核與輻射...

2020-11-28 法制現場

為落實國務院關於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有關精神要求,按照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核與輻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部署,生態環境部華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華北監督站)結合年度監督檢查計劃,於9月至11月集中開展了轄區內研究堆及核燃料循環設施2020年度核與輻射安全隱患排查。

排查中,華北監督站堅持問題導向,在督促營運單位自查及整改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監督和以往檢查發現問題,深入梳理研究堆及核燃料循環設施安全風險隱患,制定檢查方案,明確檢查重點;同時邀請西南監督站、核與輻射安全中心、蘇州核安全中心和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單位參與,實施「檢查+(專家)服務」式監督。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建立臺帳,要求營運單位明確整改措施,進一步壓實營運單位安全責任。

後續,華北監督站還將定期組織「回頭看」,督促營運單位落實整改措施,做好核與輻射安全監督「後半篇文章」,為研究堆及核燃料循環設施安全保好駕護好航。

【來源:國家核安全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完善監管體系 確保核與輻射安全
    狠抓工作落實 提升履職水平  華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黨委書記、主任 張志剛  2018年,華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華北監督站」)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紮實推進各項業務監督工作,有力保障了轄區核與輻射安全及全國民用核安全設備活動安全可控
  • 生態環境部華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對我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安全...
    發布單位:輻射安全管理處為落實《核安全與放射性汙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及2025年遠景目標》要求,按照生態環境部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安全防範系統達標建設工作的統一部署,2020年11月25日,生態環境部華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候偉核總工一行4人對我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安全防範系統達標情況進行檢查指導
  • 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一行到訪美核電氣
    2020年11月9日上午,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主任馮建平等一行到美核電氣(濟南)股份有限公司參觀調研,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鞠振平、核與輻射處處長譚慶紅,濟南高新區組織部副部長白鵬等陪同參觀。圖: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馮建平主任一行到訪美核電氣公司董事長李蘇對馮建平主任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向來訪領導介紹了公司發展歷程和核電關鍵儀控技術國產化的研發成果,並對公司正在研發的項目和未來發展規划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 中國核產業潛在產值達萬億級 核與輻射安全風險可控
    中國核產業潛在產值達萬億級 核與輻射安全風險可控 原標題:   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的紅沿河核電站5號機組日前完成穹頂吊裝,標誌著這一東北最大能源項目二期開始進入設備安裝。
  • 華東監督站開展「平安福建2020」輻射事故綜合應急演習督導評估
    為持續推進華東地區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2020年11月13日,根據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統一部署,生態環境部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華東監督站)組織對「平安福建2020」—福建省輻射事故綜合應急演習開展督導評估。
  • 2020年度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總結會在京召開
    1月15日,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2020年度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
  • 中國新設計將鈾利用率提高至90% 核燃料資源維持時間可延長數千年
    據科技日報14日報導,中國已初步完成了熱功率為3000兆瓦的Z箍縮聚變—裂變混合反應堆概念設計。作為介於聚變堆和裂變堆之間的一種次臨界核反應堆,它可將目前核燃料資源只能維持100年的狀況延長到數千年。 但是由於目前人類還無法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所以具體的可行性還有待觀察。
  • 中國公布十大核科技進展 核電裝機1474萬千瓦
    包括26位院士的1200餘專家學者聚首哈爾濱,把脈核科學技術未來發展走向,助力核科技事業發展。大會發布了2011年6月—2013年6月中國十大核科技進展,分別為大亞灣實驗發現中微子新的振蕩模式、中國實驗快堆併網發電、氣體離心法鈾濃縮技術完全實現自主化和工業化應用、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中國先進研究堆實現滿功率運行、利用CANDU堆生產鈷-60的輻射-分裝生產線正式投產、湯姆遜散射準單能硬X射線源實現出光、中國鈾礦第一科學深鑽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醫院中子照射器
  • 我國首個座重水研究堆永久關閉退役:一場驚心動魄的安全撤退
    我國放射性汙染防治法對核設施做了具體定義,包括核動力廠(核電廠、核熱電廠、核供汽供熱廠)和其他反應堆(研究堆、實驗堆、臨界裝置等);核燃料生產、加工、貯存和後處理設施;放射性廢物的處理和處置設施等。與其他非核設施一樣,核設施也有其生命周期。退役被認為是核設施生命周期的最後一個階段,更是其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 生態環境部:我國在建核電機組全球第一 核與輻射安全總體形勢保持...
    2020.04.15 12:16【生態環境部:我國在建核電機組全球第一 核與輻射安全總體形勢保持穩定】15日,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核電機組總數全球第二,在建機組全球第一,核技術利用量大面廣
  • 省生態環境廳核安全處、省輻射環境監督站召開處站聯席會商討2021...
    2021年1月15日,省生態環境廳核安全處、省輻射環境監督站召開處站聯席會,研究2020年雙隨機執法檢查發現問題的後續處理意見,謀劃2021年全省輻射安全工作重點任務。會議通報了2020年全省284家核技術利用單位 「雙隨機」執法檢查的總體情況,對存在放射源閒置三個月以上未收貯、違法銷售放射性藥品、未批先建等嚴重違法行為的案件進行了商討,對檢查中發現的第三方監測機構數據造假行為處理意見進行了研究。
  • 聊城地震水化試驗站開展2020年度輻射安全與防護狀況評估工作
    2021年1月4日,為了進一步加強輻射的安全監管,確保輻射環境安全,聊城地震水化試驗站組織召開了2020年度輻射安全與防護狀況評估工作會議,針對2020年儀器標定氡源安全和防護狀況進行了年度評估。因地震監測儀器標定需要,聊城地震水化試驗站有1臺儀器標定氡源。
  • 走近核燃料再循環
    而根據其高能量密度的特性,筆者大膽推斷,這很有可能就是一種引發核聚變反應的燃料。其實,地球上類似於「火石」的能源資源很多——十幾世紀以來,人類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幅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然而,這些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樂享生活便利的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地球自然資源的快速耗竭、生態破壞,以及環境汙染引起的全球變暖等危害正在發生。
  • 核能新發展,荷蘭完成熔鹽核燃料測試
    (圖:NRG)荷蘭核研究諮詢集團(NRG)已完成首次熔鹽核燃料輻射測試,這是的新核能反應爐的重大裡程碑。他們是在阿姆斯特丹北面60公裡,佩滕(Petten)的高通量反應爐(high neutron flux reactor)完成試驗的。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備考:你對「核能」知多少?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備考:你對「核能」知多少?,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3日發表了《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這是中國發表的首部綜合性核安全白皮書。
  • 關於報送2020年度輻射安全與防護評估報告和安全隱患自查工作的通知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年度評估內容年度評估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輻射工作單位聯繫方式、輻射安全許可證信息、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輻射工作人員、監測儀器情況匯總、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臺帳、輻射工作人員培訓情況、輻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情況、輻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情況、輻射安全與防護制度的建立、修訂和執行情況、輻射安全和防護設施設備的運行與維護情況、輻射事故應急工作情況
  • 利用有限鈾資源 走近核燃料再循環
    而根據其高能量密度的特性,筆者大膽推斷,這很有可能就是一種引發核聚變反應的燃料。   其實,地球上類似於「火石」的能源資源很多——十幾世紀以來,人類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幅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然而,這些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樂享生活便利的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地球自然資源的快速耗竭、生態破壞,以及環境汙染引起的全球變暖等危害正在發生。
  • 用過的核燃料何去何從?兩種策略智慧處理
    多年來,核能發電發展兩個最具爭議性的議題,就是核能安全及核廢料的處理,這兩個議題都與輻射有關。放射性物質是天然存在的東西,人類文明的發展亦大量利用放射性物質於工業設施及醫療診斷與治療,這些放射性物質均會對生物造成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