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科學家」錢學森雕像在我市鹽湖區科技實驗小學落成

2021-01-11 網易

2020-12-26 14:50:01 來源: 記者觀察微運城

舉報

  12月26日,時值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和錢學森歸國65周年之際,一尊凝聚多方心血的「人民科學家——錢學森」雕像在我市鹽湖區科技實驗小學揭幕落成。

  

  中國航天錢學森決策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教授,中國航天十二院院長薛惠鋒,今日中國雜誌社副社長賈春明,中央軍委科技委綜合局大校、原錢學森生前秘書顧吉環,上海交大錢學森圖書館錢學森精神研究中心主任張現民,中國科協原組織人事部部長朱雪芬,運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梁清燕,鹽湖區委書記李哲,運城市教育局局長李明,鹽湖區委副書記、區長薛永琦等領導出席揭幕儀式。鹽湖區副區長孫冬青主持儀式。

  

  運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梁清燕、鹽湖區委書記李哲、市教育局局長李明、錢永剛教授、薛惠鋒院長、賈春明社長共同為雕像揭幕。

  

  錢永剛教授講話

  錢永剛教授在講話中說道,選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為雕像揭幕,就是讓學生知道,在65年前,中國的大政治家和大學科家握手,拉開了國家復興強盛的序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離不開千千萬萬貢獻自己智慧、心血和生命的先人,今天的儀式,也是表達紀念偉人最好的辦法,同時要將他們的事業傳承下去。期待錢學森科技小學能夠一年一個腳步,五年有小進展,十年取得大進步,把學校建設成運城、山西,甚至全國的知名學校。

  

  運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梁清燕講話

  梁清燕指出,錢學森學校、錢學森班和錢學森雕像落戶鹽湖,是鹽湖教育之幸,也是河東教育之幸。錢學森同志是一位科學家,中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更是在工程、技術、科學到哲學的層次上做出了許多開創性貢獻的學者、長者和智者。當今社會,學習和紀念錢學森精神更具社會意義和時代價值。為錢老造像,也是為時代造像。錢學森雕像是一種榜樣,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動力,一種傳承,鞭策我們努力進取、追求卓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貢獻!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她要求,廣大師生要學習錢老對學術的赤誠、對黨的赤誠、對國家的赤誠、對民族的赤誠,引導學生將自身的成長成才夢和祖國科學發展、社會進步的夢想相結合,為中國夢貢獻自身力量。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繼承和弘揚錢學森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甘為人梯的高尚師德和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同學們把握時代脈搏,心懷家國復興,在未來更為激烈的競爭中乘風破浪,脫穎而出。要堅定不移走教育改革創新之路,堅持在課程改革、科技教育、藝術教育等方面積極實踐,努力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為孩子們思想奔放馳騁提供一個廣闊而科學的天地;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和校內外實踐活動,搭建多元平臺,為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提供機會,致力「培養具有中華底蘊和未來視野的拔尖創新人才」,讓學校成為培養銳意進取、不懈追求的小科學家搖籃。

  

  鹽湖區委副書記、區長薛永琦在致辭中表示,「人民科學家」錢學森雕像落成,是繼去年錢學森學校花落鹽湖之後,收穫的又一份崇高的榮耀,將不負使命,倍加珍惜,積極學習、宣傳和弘揚錢學森精神,讓錢學森精神在河東大地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引導廣大學子勵志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不斷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中國科協原組織人事部部長朱雪芬宣讀以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劉恕為代表的弘揚錢學森精神團隊的賀信。

  

  

  少先隊員敬獻花籃並獻詞

  「人民科學家」錢學森雕像簡介雕像總高219.8釐米(嚴格按照錢學森身高等比例放大),寓意錢學森作為「兩彈一星」奠基人,在走完自己光輝的98個春秋之後離開了我們。雕像左手自然下垂手勢伸展,右手背後握拳,表達先生外表慈祥可親內心堅韌執著,突出錢學森外柔內剛的性格特徵。雕像採用古希臘古羅馬以來的現實主義雕像傳統的經典樣式,追求寧靜的和諧,高貴的典雅:兩腳一前一後,腳尖和膝蓋向兩邊微微分開,左腿支撐右腿放鬆,胯部左高右低;與此同時,頭部、胸腔和骨盆三個形體朝向呈現微小角度,造成肩膀右高左低的微小變化。在這些微妙的變化中追求和諧、統一而整體,打破了站立的呆板。這樣含蓄的形體變化突出了錢學森的學者身份,科學家認真態度和師者的文人氣書卷氣。雕像參考錢學森60-70歲時照片,雕像面部微笑處理並且有意誇張錢學森飽滿的額頭,突出長者和智者。錢學森的雕像,各方人員高度重視,多次制定設計方案,數易其稿,並根據錢老之子錢永剛教授的建議,重點突出錢學森的「長者、智者、師者」氣質。雕像最終由馮福朋創作。

  來源:運城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山西運城鹽湖區紅旗小學科學實驗集錦:隱藏的冰激凌、水魔法、油水...
    《中小學科創實踐展播(6):遼寧大連金家街第二小學實驗作品精彩集錦,消失的冠狀病毒等作品為中國加油》(點擊紅字學習)《中小學科創實踐展播(7):中國發明協會於春傑老師給科技輔導員的信,懸空硬幣橋、會走路的水等作品》(點擊紅字學習)《中小學科創實踐展播(8):做實驗不要忘記體育鍛鍊,升降小人、風速儀、倒立的杯子不漏水等作品
  • 江澤民評價人民科學家錢學森
    江澤民於2001年12月11日上午來到錢學森家中,看望這位為新中國科技事業建立了卓著功勳的人民科學家。在錢學森簡樸的居室裡,擺放著社會各界送來的鮮花。倚牆而立的書櫥裡放滿中外科技、文史等方面的書籍,顯示著這位老科學家不倦的思想活力。
  • 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的初心使命
    作者:姜斯憲(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2019年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同志逝世10周年。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之際,從錢學森光輝燦爛的科學人生中,我們可以重溫他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的熾熱情懷。
  • 上街區舉辦錢學森論壇深度會議,許昌路小學獲「錢學森小學」冠名批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通訊員 趙東東 高鵬 李鵬11月25日, 由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主辦,中共鄭州市上街區委、上街區人民政府協辦的第九期錢學森論壇深度會議在鄭州市上街區許昌路小學舉行
  • 新時代用錢學森智慧指引科技創新
    在激烈的科技競爭中,搶佔制高點、贏得主動權,戰略科學家的作用不可或缺。什麼是戰略科學家?與戰役型科學家、戰術型科學家有何不同?就是能夠「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形成具有科學內涵的戰略思想,並用以指導科技實踐並最終實現之。
  • 晚年錢學森:「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作者:葉永烈「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錢學森是一個謙遜的人,他從未稱自己是「大科學家」。
  • [特稿]楊利偉等眼中的錢學森:<錢學森故事>讀後感
    林中,那棵參天大樹:《錢學森故事》讀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孫家棟>>>全文  讓精神火炬照亮飛天路:讀《錢學森故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 楊利偉  從小學語文課本裡第一次認識錢老
  • 【科技之家】錢學森的科普實踐與科普觀(下)
    接著,錢學森等學者們又應邀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舉辦的系統工程節目撰稿,錢學森還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邀請,親自作了介紹系統工程的播講。又為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系統工程普及講座承擔了講稿的組織審閱和講課的任務。很早以前,錢學森就在多個不同場合倡導過一個富有遠見卓識的觀點:「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應該有這樣的本事,能用通俗的語言向人民(包括領導),講解你的專業知識。研究生在撰寫論文的同時,最好再寫一篇同樣內容的科普文章,這應該作為(學位)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有利於打破死啃書本、只會講行話的弊病。」他的這一建議後來多次為媒體引用報導,這應該作為廣大科技人員和理工大學生的努力方向。
  • 我國科學家錢學森發明了什麼東西
    現階段研究這項科學對中國現階段的計算機技術也是非常有幫助的,這就是錢學森眾多發明中的一個。雖然不是錢學森所擅長的航天學領域或者力學領域,著同樣是他眾多發明中的一個,而且對中國計算機的發展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錢學森的眾多發明對中國歷史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 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著名科學家——錢學森
    王鶴清是化學老師,他啟發了錢學森對科學的興趣,給他自由到化學實驗室做實驗的便利。董魯安是國文老師,在課堂上常常用較長的時間討論時事,表示厭惡北洋軍閥政府,憧憬國民革命軍北上(後來他去了解放區)。他的教學使錢學森產生對舊社會腐敗的深切不滿和對祖國前途、人民命運的無比關心。
  • 上海交大走出來的科學家——錢學森(組圖)
    錢學森,中國當代傑出科學家,浙江杭州人。榮獲 「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 」 榮譽稱號和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四、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協主席、名譽主席。被譽為 「中國飛彈之父 」 和 「人民科學家 」 。   1911 年 12月 11日 (農曆辛亥年十月廿一),錢學森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是獨生子。父親錢均夫( 1880——1969)名家治,後以字行,祖籍杭州。
  • 《錢學森年譜》記述人民科學家生平、思想和業績
    新華網北京4月12日電(記者 吳晶)我國首部記載錢學森生平、思想和業績的編年體著作《錢學森年譜》12日在京宣告出版。這是繼《仰望星空》人物故事片後,又一項繼承並發揚錢學森精神的實際行動。據了解,此次宣告出版的《錢學森年譜》、《錢學森力學手稿》等系列圖書均由錢學森的母校西安交通大學下屬出版社出版。
  • 科學遇見魔法:錢學森堅信人的意念是科技
    在中國眾多的科學家當中,支持「特異功能」與「氣功」的科學家就包括我國的飛彈之父錢學森。1982年錢學森曾就對外不止一次的說過,特異功能和氣功是人體科學,人們都知道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都是偉大的發現,但人體科學與它們一樣偉大。甚至探索人體科技的潛力,比物理上的其他發現都要偉大。可是他的呼喊,並沒有得到多少回應。
  • 科學家精神報告團走進慶陽,掀起追「星」熱
    9月17日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慶陽行活動啟動「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錢學森之子地質學家和古人類學家楊鍾健之孫 楊大同 在我市開展巡迴報告活動講述老一輩科學家的感人故事分享他們的奮鬥歷程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子「科技報國」
  • 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就能解開錢學森之問這個痛點嗎
    因此,當湖南提出要在瀏陽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時,立刻引發了社會的猜想和熱議。有一種說法,在瀏陽建設錢學森科技大學,目的就在於回答「錢學森之問」。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根據《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教發〔2006〕18號),普通本科學校「不以個人姓名命名」。
  • 【院士和科學家之家】錢學森的科普實踐與科普觀(上)
    錢學森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熱心傳播科學新知識的科普大師。他認為科學普及是一項偉大的戰略任務,是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科學的普及往往會開創一個嶄新的領域。他號召科技工作者把自己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傳授給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人民群眾;希望有更好的科普作品問世;研究科學普及工作的規律,大力加強科普工作。
  • 餘鵬鯤:錢學森科技大學選址瀏陽,合理嗎?
    因此,當湖南提出要在瀏陽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時,立刻引發了社會的猜想和熱議。有一種說法,在瀏陽建設錢學森科技大學,目的就在於回答「錢學森之問」。只有星海音樂學院是1985年為了紀念廣東籍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而改名的。
  • 「科技戰」危局之下,中國急需錢學森式的戰略科學家
    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需要政府以及包括科學家在內的利益相關者加以解決。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在美國對中國全面發起「科技戰」的今天,我們急需戰略層面的科學家,解決我國緊缺的光刻機、工業軟體等制約我國產業升級和影響國家安全的短板。
  • 錢學森這類的科學家,回國後的待遇會有多高?
    導語:錢學森這類的科學家,回國後的待遇會有多高?拿錢學森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舉例,在當初國家科技剛起步之際,錢學森便毫不猶豫放棄美國的高薪資高待遇,毅然決然回國。1996年,錢學森的薪資升為1979元,在當時人民一塊錢掰成兩塊用的中國,錢學森的薪資待遇已算不錯。中國尚在發展初期,即使盡全力給予錢學森優渥的待遇,但仍無法與美國相比較,可錢學森毫無怨言,只一心撲在為祖國貢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