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版」萬古黴素有望攻克耐藥性難題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英媒稱,一種抗生素在經過改造後能更有效地消滅細菌。研究人員希望這一進展能幫助人們應對耐抗生素細菌感染的威脅。

  據英國《衛報》網站報導,這種名叫「萬古黴素」的抗生素早在60年前就已成為醫生的處方藥,但細菌直到現在才對它產生耐藥性。

  如今,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學家對這種藥進行了改造,使它能以三種不同的方式對細菌起作用,從而大大增加了細菌對它產生耐藥性的難度。

  研究人員說,細菌用了這麼長時間才對萬古黴素產生耐藥性,這說明它們歷盡艱辛才戰勝「原版」萬古黴素起作用的方式,即幹擾細菌形成細胞壁的過程。

  萬古黴素治療細菌感染時威力巨大,研究人員稱之為「魔」藥。該團隊此前的研究顯示,可對萬古黴素進行兩種改造,使它變得愈發有效,可減少產生同樣療效所需的用藥量。

  此次的最新研究則顯示,接受另一種改造後,萬古黴素能以不同的方式破壞細菌的細胞壁。研究人員說,與此前的兩種修改相結合,最新的改造使萬古黴素的活性增加了1000倍,因此醫生使用更少的萬古黴素就能治療細菌感染。

  在針對腸球菌進行的測試中,新版萬古黴素既殺死了「原版」腸球菌,也殺死了耐萬古黴素腸球菌——耐萬古黴素腸球菌被WHO列為對人類健康構成最大威脅的耐藥菌之一。

據新華社北京新媒體專電 

相關焦點

  • 新版萬古黴素或攻克耐藥性難題:更有效消滅細菌
    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導 英媒稱,一種抗生素在經過改造後能更有效地消滅細菌。研究人員希望這一進展能幫助人們應對耐抗生素細菌感染的威脅。這些研究人員說,醫生可放心使用改造版萬古黴素而不必擔心細菌產生耐藥性。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說,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是全球健康、食品安全和發展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一些主要疾病的治療難度變大,原因是用於治療這些疾病的抗生素的效果日益下降。
  • 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藥性的分子機制
    該文揭示了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藥性產生的分子機制。他莫昔芬耐藥性的產生與腫瘤的復發是臨床面臨的重大挑戰。葛高翔研究組博士研究生薑妍、趙曉彤等的研究發現,上皮-間質轉化轉錄因子Snail/Slug通過上調EGFR的表達並激活其下遊MAPK信號通路,誘導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細胞產生對他莫昔芬的耐受。這一過程不依賴Snail/Slug引起的上皮細胞間質樣轉化。
  • 2017 年CHINET 中國細菌耐藥性監測
    [2] 胡付品,郭燕,朱德妹,等. 2016 年中國CHINET 細菌耐藥性監測[J]. 中國感染與化療雜誌, 2017, 17(5):481-491.[3] 朱德妹,汪復,胡付品,等. 2010 年中國CHINET 細菌耐藥性監測[J]. 中國感染與化療雜誌, 2011, 11(5):321-329.
  • 改造薑黃素結構有望治療糖尿病併發症
    原標題:改造薑黃素結構有望治療糖尿病併發症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禾)溫州醫科大學藥學院研究團隊近日宣布,該團隊創新性地將從姜科植物中提取的薑黃素,進行結構改造後,得到了單羰基薑黃素類似物(MACs)C66,有望治療糖尿病併發症。
  •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診斷與治療_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
    作者:劉又寧 劉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中國細菌耐藥性監測(CHINET) 2013年的資料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佔分離總菌株數的9.61%,其中MRSA在金黃色葡萄球菌中的平均檢出率為45.2%,MRSA分離率最高的醫院達72.0% 。
  • 萬古黴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寧的比較
    萬古黴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寧是三種不同抗生素,但是這三種抗生素在適應症和用法用量等方面上頗有不同。   一、萬古黴素:是微生物發酵產生的天然抗生素,是第一個臨床應用的糖肽類抗生素,也是糖肽類抗生素的代表藥物,有50年臨床應用經驗,是治療MRSA/MRCNS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線用藥,迄今國內未發現對萬古黴素耐藥的葡萄球菌,但國外已有發現。
  • 基因泰克、輝瑞、默克都看好的蛋白降解技術能否解決成藥性難題?
    蛋白裂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技術利用細胞自身的蛋白質降解機制來降解那些不具成藥的靶點,有望解決成藥性難題。近幾年,專注於蛋白降解技術的美國生物製藥公司Arvinas就已獲得基因泰克、默克、輝瑞等巨頭支持。上月,該公司研發的靶向雄激素受體(AR)的ARV-110一期臨床試驗的招募,開啟了PROTAC技術的新時代。
  • 萬古黴素的血清谷濃度,推薦多少合適?
    萬古黴素的血清谷濃度,推薦多少合適?ASHP/IDSA/PIDS/SIDP萬古黴素治療嚴重MRSA感染的指南(2020)推薦:嚴重MRSA感染,不再建議單純採用谷濃度15~20ug/mL,MIC≤1mg/L時,推薦AUC/MIC維持在400~600(假設萬古黴素MIC=1mg/L),若MIC>1mg/L,使用常規劑量萬古黴素使AUC/MIC>400的可能性較低,可根據臨床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 反芻動物中驅蟲藥的耐藥性:關心羊和自己的未來 | BMC跨期刊合集
    在發布該專輯的同時,BMC Veterinary Research 的欄目編輯Johannes Charlier和Theo De Waal聚焦「可持續的寄生蟲控制」這一話題,強調了以下精彩議題。
  • 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感染的管理,這三點尤為重要!
    《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感染防治專家共識》建議定期對醫護人員,尤其是重點工作部門(ICU、麻醉科、外科)工作人員進行VRE定植的篩查;對於外科醫生如確定VRE定植,建議暫停其手術,避免手術汙染;定期對醫院長期住院患者進行VRE定植的篩查;制定本院VRE定植動態監測體系,觀察變化趨勢。
  • 再也不愁記不住:萬古黴素、替加環素、利奈唑胺、多粘菌素的抗菌譜
    再也不愁記不住:萬古黴素、替加環素、利奈唑胺、多粘菌素的抗菌譜 2020-08-2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電子菸行業漏油難題已被攻克,小山嵐飛行版煙彈怎麼做到的?
    電子菸行業漏油難題已被攻克,小山嵐飛行版煙彈怎麼做到的?但7月22日山嵐在他們的官方自媒體渠道,發布了一款小山嵐飛行版霧化器,宣稱是完全攻克了漏油的情況,在抽真空和各種極端情況都能保證不漏油,到底是真是假,筆者節選了部分內容,我們來一探究竟
  • 萬古黴素治療藥物監測,2020年指南推薦意見一覽!_騰訊新聞
    萬古黴素目前是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感染的一線用藥。但值得注意的是,萬古黴素的治療窗很窄。因此,提出了萬古黴素治療藥物監測(TDM),以使其臨床療效最大化並降低腎毒性。為了促進萬古黴素治療的管理,中國藥理學會治療藥物監測研究專業委員會對2015年了萬古黴素治療藥物監測指南進行了更新,主要推薦意見如下。
  • 抗生素就這樣濫用再濫用 耐藥性危機如何應對?
    這些搜索發現的抗生素今天依然至關重要,包括在菲律賓發現的紅黴素、在婆羅洲叢林中發現的萬古黴素、從聖經中諾亞方舟的安息之地——阿勒山山麓發現的達託黴素等。但是,從這些土壤中識別和提煉出有用的化合物異常緩慢。微生物學家塞爾曼·威克斯曼(Selman Waksman)從10000多個樣本中發現鏈黴素,輝瑞在13萬個樣本中找到土黴素(早期的四環素)。
  • 小區遭千足蟲侵襲居民呼噁心 耐藥性強物業無奈
    小區遭千足蟲侵襲居民呼噁心 耐藥性強物業無奈
  • 科學家攻克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重大科學難題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的交叉團隊,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視紫紅質與抑制型G蛋白(Gi)複合物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重大科學難題
  • 我國再次攻克世界難題
    我們國家再次攻克世界難題,我國的各項領域實現了突破!這次是繼美俄後第三個掌握此技術的國家。隨著我國家的經濟發展,我們國家在很多領域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在中國剛成立不久的時候,在發展的過程中是極為艱苦的。在很多西方國家為了技術打壓制我國,西方國家他們就對我國實行了技術封鎖導致我們國家在技術的過程中吃了不少苦頭走了不少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