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鉀和硝酸鉛反應後倒入色素,竟下起了「黃金雨」,什麼原理?

2020-12-04 新晉研究員V

碘化鉀為白色的粉末 ,在潮溼空氣中有吸溼性 ,而且遇上後極易溶解,如果將碘化鉀和硝酸鉛融合 倒入色素,會出現什麼神奇的現象呢?

分別將碘化鉀和硝酸鉛倒進燒杯裡, 隨後往兩個燒杯裡倒入熱水 將其快速溶解,溶解後的硝酸鉛看著似乎有些渾濁。

為了能儘快使溶解的硝酸鉛比較清澈 ,在裡面適當添加一些乙酸,然後往硝酸鉛的溶液裡加入黃色的液體,晃動燒杯後 黃色的液體快速的被稀釋,倒入溶解後的碘化鉀液體後, 燒杯裡不斷出現細顆粒狀的金色物體,就像是金子一樣飄在液體裡 閃著金光。

隨著「金子」越來越多 ,仿佛燒杯裡在

飄著黃金雨,難道溶解的化學元素能夠提煉出金子,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 提鍊金子哪有那麼容易,隔著屏幕都覺得不可思議,不過為什麼兩種化學元素融合後會出現「金子」呢?知道的小夥伴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瓶子裡的「黃金雨」
    有一年,因為年景不好,很多老百姓交不起賦稅。許遜非常同情百姓,便叫大家挑來一些石頭,他施展法術,用手指一點,石頭都變成了金子,這下百姓們再也不擔心交不起賦稅了。成語「點石成金」就是由此而來的。在希臘神話裡,也有一個點石成金的故事:森林之神西勒諾斯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養父和老師。有一次,西勒諾斯喝醉了,跑到國王彌達斯的花園裡呼呼大睡。
  • 瓶子裡的「黃金雨」--中國數字科技館
    有一年,因為年景不好,很多老百姓交不起賦稅。許遜非常同情百姓,便叫大家挑來一些石頭,他施展法術,用手指一點,石頭都變成了金子,這下百姓們再也不擔心交不起賦稅了。成語「點石成金」就是由此而來的。 天上降下「黃金雨」在古代,人們不僅希望有點石成金的法術,甚至還希望金子能夠像雨點一樣從天上落下來呢
  • 130張炫酷動圖, 讓你秒懂高中物理化學生物原理!
    碘鍾反應 碘鍾反應(Iodine clock reaction)是一種化學振蕩反應,其體現了化學動力學的原理。它於1886年被瑞士化學家Hans Heinrich Landolt發現。在碘鍾反應中,兩種(或三種)無色的液體被混合在一起,並在幾秒鐘後變成靛藍色。
  • 懸浮在溶液中的小晶體 黃金雨實驗
    在含有可溶性鉛鹽的溶液裡滴上一滴碘化鉀溶液,就會出現這樣的黃色沉澱。這是由於碘離子和鉛離子結合後生成的微溶於水的碘化鉛,這便是黃金雨實驗的主角了。
  • 64張炫酷動圖,讓你秒懂高中化學所有原理!考試次次拿第一
    「黃金雨」「黃金雨」實驗其實是碘化鉛的沉澱實驗。碘化鉛是亮黃色的粉末或者鱗片狀結晶,與黃金的顏色非常相似。碘化鉛的溶解度約為0.08g,溶解度較小,因此我們可以用可溶性的鉛鹽和碘化鉀反應來製備碘化鉛,生成的碘化鉛沉澱亮黃色閃閃發光,就像在下「黃金」雨一般,非常漂亮。
  • 科學小實驗丨色素的擴散現象
    揭開盒子裡的秘密,一起遇見未來今天羋小兔和大家分享的實驗叫色素擴散,我們會發現滴入色素在清水中和鹽水中的現象是不一樣的。快來和羋小兔一起來做實驗吧~實驗材料:清水、透明玻璃杯(2個)、食鹽、色素、攪拌棍step 1在其中一個玻璃杯中倒入30ml鹽step 2將鹽水攪拌均勻step 3在另一個玻璃杯中倒滿清水step 4分別往兩個玻璃杯中滴入幾滴色素step 5
  • 硝酸鉛與氯化鍶流量測量,用數據來證明電磁流量計原來可以測量
    電磁流量計廣泛應用於電導液體的流量測量,在硝酸鉛,氯化鍶,流量測量過程中,電磁流量計依然發揮著主要的作用,能夠精準的測量這樣的介質。對於硝酸鉛,氯化鍶流量測量,「大泉流量」工程師林工就做過一個試驗,通過試驗結果,證實了電磁流量計是可以測量這樣的介質的。
  • 食用色素還可以這樣玩?
    觸手可及的生活用品,加上五彩顏色,看看它們之間的碰撞會產生什麼的神奇的科學現象呢?步驟:準備兩個杯子,一杯中放水,滴加色素(選擇和食用油顏色差別大的色素);把油緩緩倒入水中;充分攪拌,油水顏色變模糊;再靜置15分鐘,油水會分離,油輕在上,水重在下。
  • 43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可能下著黃金雨,地表被黃金鋪滿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認為,地球的年齡大約為46億歲,也就是在太陽形成後的4億年左右,地球誕生了。行星的形成過程跟恆星早期的過程有一些相似,都是通過引力不斷凝聚星雲中的物質,使天體的質量越來越大,產生了強大的壓力和高溫,然後熔融形成的。行星只要有足夠的物質供它吸引,使其質量不斷變大,也有一天會引發核心處的核聚變,從而成為一顆恆星。
  • 【尋找自然的魅力】會下「黃金雨」的臘腸樹
    美麗的「黃金雨」金燦燦亮閃閃的花朵,像一群黃蝴蝶,又似一道金色瀑布
  • 談中國把碘化鉀補碘改為碘酸鉀補碘的根本原因
    ,其在體內通過非酶促反應迅速還原為碘化鉀後被機體利用證據圖片:由上述證據證明,我國在把碘化鉀補碘改為碘酸鉀補碘時國內沒做任何安全性實驗,國外也沒有任何可靠的安全性實驗研究報告。關於食品添加問題聯合專家會議在1990年指出,「業已證明,對於食鹽加碘.碘酸鉀是比碘化鉀更為合適的物質,因為它有較大的穩定性.特別是在炎熱潮溼或熱帶氣候下比較穩定」。
  • 碘化鉀碘酸鉀到底是啥
    碘化鉀和碘酸鉀到底幹啥用的,有何區別?咱還是看看正兒八經的科學吧。  【碘化鉀】碘化鉀的溶解性很好,可以霧化後噴在乾燥的鹽上。但它化學性質不太穩定,鹽受潮或暴露於潮溼的空氣、光照、受熱、酸性環境、雜質等因素都能使它氧化並失效。如果是給純度偏低的粗鹽強化,碘化鉀就十分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