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4年起,日本醫學博士江本勝開始拍攝水結晶的照片,他將從世界各地採來的水樣放入冰箱,在冰即將融化成水的臨界點,用高速攝影技術留下了一張張水結晶的奇異面孔。
如果僅僅是完美無缺、晶瑩剔透的六角形,那也沒什麼特別,奇妙的是,事先看過"愛和感謝"字樣的水形成了華美莊嚴的結晶,看到"渾蛋"之類傷人的字眼的水則混沌一片醜陋不堪,聽到巴赫作品的水如同樂曲結晶成相互聯結的奇妙結構,若是聽到嘈雜憤怒的重金屬音樂水結晶的效果則與罵它"渾蛋"類似……122幅水結晶照片,都在試圖說明,天然水總能形成美麗的結晶,而人工處理過的自來水和放置在電視、電腦、手機旁邊的水都無法形成結晶。更有甚者,水對人類創造的語言、文字(包括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中文等等)、圖像都有所感應,水對善意的信號都報之以獨具特色的美麗結晶,對惡意的詛咒則驚恐沮喪。水竟然具有複製、記憶、感受、傳達信息的能力。
1.首先將各種水分別放到有蓋的玻璃器皿中(剛開始進行實驗的前幾年,每次要用100個玻璃器皿),然後放進冷凍庫凍上3個小時。這樣在玻璃器皿中會形成直徑大約為1釐米的冰塊。將光線投射到一個個凸起的冰塊上,用顯微鏡觀察,就能看到結晶。
2.在-25℃的條件下,將放在50個實驗用的淺盤中的水滴冷卻,使之形成圓形的冰粒。然後將其拿到-5℃的房間中,用200倍的顯微鏡觀察。
當然,在每一個玻璃器皿上不會出現相同的結晶,有的甚至無法形成結晶。統計這些結晶,並製成圖表後,就能了解水的性質,諸如哪些水會出現類似的結晶,哪些水根本不會形成結晶,還有哪些水只能形成一些破碎的結晶,等等。
江本勝博士的水結晶實驗,震驚過全世界,但也遭受過不少紙上談兵的唯物主義者的質疑,甚至連一些疑心很重的學佛者也附和著質疑。如今,臺灣華嚴實驗室又做了類似實驗,得出了相似的結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