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本勝所撰寫的《水知道答案》一書中水結晶實驗,就是屬於當前世界的一種「被發現」的奇異現象(暫且不論真假)。目前,就從我收羅的信息來看,似乎並沒有哪個國家的有資質的實驗室真正重視這個水結晶實驗並且嘗試著去重現這個實驗。然而一項重大的發現必定要接受同行的嚴格檢驗,以至於要達到無論哪個國家哪間實驗室的哪一位科學家,都能做出同樣結果的程度,方可以說這項實驗是真正站得住腳的。因此,按照這個邏輯,從目前來看,水結晶實驗還未被證偽,當然也未被證實。

我發現,從江本勝的水結晶實驗中還衍生出許多其他有趣的實驗。這些實驗都是以水結晶實驗的實驗成果為基礎進行的。例如,受到的讚美的米飯,相比於受到咒罵的米飯腐敗速度更慢。由此人們從中衍生出善良的念頭可以對周圍事物產生積極影響這一人生哲理。
我從一些論壇,貼吧中,常常看到心存懷疑者為了推翻這一他們認為「荒謬的」結論,積極動手重現米飯實驗,於是有的人做出了這樣的結果——受到讚美的米飯腐敗得更快,於是他們興高採烈地公布了實驗結果並貼上實驗進程中所拍攝的圖片,用來駁斥江本勝的「信徒」。
當然,相信水結晶實驗的人們自然也相信米飯實驗,這些江本勝的「信徒」們也動手做起了實驗,得出與前者相反的結果——受到讚美的米飯腐敗得更慢。他們興高採烈地公布了實驗結果並貼上實驗進程中所拍攝的圖片,用來反擊科學的「信徒」。
現在,就讓我當一回令人討厭的「理中客」來評價一下對戰雙方。
第一,沒做好控制變量
從目前我所看到的實驗來說,無論是哪一方,實驗中對於變量的控制十分薄弱。例如,由於缺乏實驗條件,他們並沒有對裝盛著米飯的容器進行消毒。也無法保證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米飯的菌落種類與數量的是大致相當的。還有米飯的密封程度也無法保證是一致的。
正確的實驗應該是,保證所有(器皿與米飯)都是無菌的情況下,人為添加同種同量細菌或真菌至容器中的米飯,密封好放置於統一溫度溼度光照下進行長時間觀察,並且按階段記錄實驗現象,有條件的可以進行24h錄像。

第二,樣本數太少
雙方實驗組和對照組中設置的樣品數都少得可憐,甚至一個實驗組(對照組)只有一個樣品。這樣的實驗實在是不具備有說服力。一個新理論的產生,需要大量的實驗數據對其進行支撐,通常樣品數的設置越多越好,越是多越能接近事實真相。實驗數據多了,才有統計分析的意義。

就以上兩點來看,所有我所看到的實驗,沒有一個實驗是有真正研究討論意義的。換句話說,沒有一個實驗能夠說明問題,無論你做出的是哪一種結果,都無法證明或證偽米飯實驗。
當然,能夠進行動手實驗來驗證問題的人,已經是非常值得讚揚。
作為一個同樣對江本勝所做實驗感興趣的一員,我想我應該做點什麼,因為至少我目前還身處學校,還可以進入實驗室。相對於普通人而言,我的客觀條件比較有優勢。
今天先到這吧,明天我先寫一個合適的實驗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