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層黨建網)「多年來,小區髒亂差,人見人搖頭,居民唉聲嘆氣,甚至連我們居委工作人員都覺得,矮人一頭似的。現如今,有了託底服務和應急搶修的這兩件『法器』,居民『安有所居』不成問題啦!」近日,閔行區黎安二村趙書記一臉喜色,逢人就誇治下的小區「巨變」。的確,住宅小區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基本單元。多年來,老舊小區的物業服務問題,一直是居民矛盾的焦點、社區管理的痛點,同時也是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堵點。
閔房集團作為公共服務類國企,承擔著老舊小區物業託底的社會責任,發揮著住房保障「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今年,集團巧借「四史」學習教育契機,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選取龍澤苑、黎安二村、莘南新村、莘建新村、中虹浦江苑等老舊小區,依託「紅色物業」機制,精準靶向發力,試點開展物業託底服務,複製推廣「物業託底+應急搶修」保障模式,著力破解「安居」的民生難題,有效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解剖「麻雀」,找準「病灶」
老舊小區的物業投訴問題,一直是基層社區治理的重大頑疾。「以前,我們只知道老舊小區設施設備老舊,物業管理類投訴比較集中。這次『四史』學習教育下訪調研,通過反覆深入試點小區,認真解剖『麻雀』,才由原先的知道,變成現在的感同身受。」對此,公司上下形成了共識,必須找準問題成因,深挖背後隱藏的社區治理瓶頸,才能對症下藥、標本兼治。
由於老舊小區建成年代久遠,規劃設計本身有缺陷、房屋建設標準低、設施設備老化,加上物業費和收繳率「雙低」,入駐的物業公司人手不足、管理水平差,致使綠化養護不到位、物業維修不及時、環境衛生髒亂差,小區最終陷入了物業矛盾日漸突出、物業費收繳率日趨降低的惡性循環。
同時,多年來老舊小區居民一直交納較低的物業費。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等同於高端小區物業服務的期望越來越強,但對提高物業費標準接受度又普遍較低。面對物業公司的現有服務水平,居民容易產生心理落差,甚至拒絕繳費,最終導致小區運行管理的「腸梗阻」。
對症下藥,開出「藥方」
基於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工作機制,在反覆走訪調研、全面掌握第一手資料後,注重從「四史」中汲取經驗智慧,以「物業託底保障」為核心,制定「專家門診」式的「一居一策」方案,精準破解試點小區治理方面的難題。
託管黎安二村四街坊後,組織專業保潔力量,僅用5天時間完成小區環境集中整治,清理出約20噸垃圾;集中開展樓道整治,10天內完成樓道衛生清掃和安全隱患排除;配強專業資源,集中解決房齡高引起的管道滲漏與堵塞難題,使小區環境短期內取得明顯改善,實質性提升了小區居住體驗,物業服務費收繳率從75%快速上升到95%。面對小區翻天覆地似的喜人變化,每位居民的開心與滿意,全都寫在久違的笑臉上。
託管顓橋鎮龍澤苑小區後,緊盯居民投訴最多的「地下車庫閒置11年,因年久失修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引發地面停車亂象」,主動對接區房管局、鎮政府,經過反覆協商,決定先擱置車庫的權屬爭議,由鎮政府和閔房物業各出資50%,對地下車庫開展改造,安排專職保安、保潔人員定期清洗和日常維護。地下車庫的竣工開放,讓居民拍手稱快、交口稱讚:「『殭屍』車庫終於『復活』,小區從此有救啦!」
中虹浦江苑部分樓層長期水壓不足,一遇用水高峰期,熱水器就頻繁啟停,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困擾;小區主幹道路燈反覆故障,存在安全隱患。在管的正陽物業因技術力量所限,對此也束手無策。通過與正陽物業開展黨建聯建,以維修技能培養為切入點,以「老袁工作室」傳幫帶為抓手,加強指導帶教及技術輸入,有效提升物業人員業務水平,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維修難題。「存在的問題都是表象,根子還在人啊!」每看到自己的「徒弟」麻利解決了一個維修難題,老袁總會如此感慨。
標本兼治,破解「頑疾」
基於試點小區的探索實踐,將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融入社區治理,以點上創新突破帶動面上治理水平的整體提升,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四史」學習教育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
在老舊小區實行物業託底保障的同時,受區房管局委託,組建區房屋應急維修指揮中心,整合962121物業呼叫、實時天氣預報、搶險應急處置、物業直通車等八大功能,提供365天24小時維修服務,系統建設、運營管理均處於全市領先。對於居民來說,真是「一個電話,全部搞定,非常方便」。中心成立以來,已受理維修逾2500件、投拆逾900件,維修、投拆辦結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總結試點小區的接管經驗,全資子公司閔房物業負責全區老舊小區的物業臨時託管服務。聚焦「讓業主看得見、能感受、更實在」的工作目標,打造「四個一」規範服務品牌(即立好一個小區門崗、明淨一個接待窗口、扮亮一支應急隊伍、設置一塊公示牌子),持續提升物業服務品質。「高檔小區裡能看到的,我們這裡幾乎都有,我已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託管服務所帶來的新氣象新面貌新變化」。莘建新村居委的王阿姨,這些天幾乎總是在奔走相告。
全覆蓋推廣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工作機制,在居民區黨組織的統籌領導下,進一步完善「三駕馬車」的運行協調、平臺載體和保障體系,更為釐清業委會職能定位,更加發揮好溝通、組織、監督等作用,拉動居委會、物業公司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同軸運轉;堅持公開透明,定期公示物業服務的範圍、內容、價格以及公益性收入、維修資金開支情況,還業主應有的知情權,以強化業主的自覺繳費意識;以維修技能帶教為切入點,推廣「老袁工作室」傳幫帶做法,穩步提升前端發現、應急處置、常態管理的能力水平。
【來源:閔行區委組織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