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債務陰影下,市場處於恐懼和貪婪的臨界點

2020-12-05 金評媒

來源: dang歸網   

「無論市場是漲還是跌,無論形勢是好還是壞,債務在增加,風險在上升。」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認為,「這是影響當今市場的最根本、最基本的層面。我們生活在債務陰影的不確定性之下,理解這一點對市場人士來說特別特別重要」。

在信睿論壇·春季「2019經濟展望與投資趨勢」暨《債務危機》新書發布會上,朱民以《在債務的陰影下,我們面對的不確定性》為題發表了相關演講。

《債務危機》這本書很重要。

瑞•達利歐講的是危機的重組,我來講危機出現前高債務的不確定性。對市場最關鍵的一點:無論你認為市場是漲還是跌,無論你認為形勢是好還是壞,債務都在上升。這是影響今天市場的最根本的、最基本的層面,所以我今天的題目叫《在債務的陰影下,我們面對的不確定性》。

2008年的時候,G20國家全球債務大概84萬億美元左右,到今天全球債務達到了136萬億美元,增長了60%左右。

上圖中綠色顯示的是政府的債務,增長很快,紅色顯示的是居民債務,增長得比較慢,藍色顯示的是企業債務,增長得也非常快。這是以前不可想像的事情。經過了如此大的衝擊和危機,債務應該急劇地消減,但是債務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這是一個歷史上從來沒見過的現象。

從國家層面看,各國的債務都在增長。從2006年到2016年,日本的債務從佔GDP的313%漲到388%,大家可以看到政府的債務從佔GDP的184%增加到佔GDP的239%,但居民債務在下降。美國的債務從佔GDP的225%漲到250%,也在上升。

中國的債務上升也很快,從佔GDP的142%上升到254%,上升了GDP的100%比重。通過去槓桿,中國債務總體在佔GDP的248%穩住了,特別是金融債務在去槓桿迅速,去年大企業債務下降了0.7個百分點,居民債務在上升,整體債務穩住了。

市場生活在債務陰影的不確定性之下,理解這一點對市場人士來說特別特別重要。首先利率變得特別敏感。我們來看發達國家的政府債務例子。

上圖中左欄是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右欄是政府為債務的付息成本。債務的可持續性取決於債務增長和債務付息的可承擔性。

大家可以看到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從2007年到2014年,日本的政府債務是從佔GDP的183%漲到了246%,日本政府債務上升非常快。但是日本付利息的成本從GDP的1.9%下降到GDP的1.8%,這是不可想像的事情——日本的債務佔GDP比重增長了60個百分點,日本付息成本佔GDP比重下降了0.1個百分點。

你會覺得很好,錢越借越多,付利息的錢越來越少。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因為這是一個特別特殊的現象:寬鬆的貨幣政策,利率急劇的下降,為零,甚至為負。所以債務在上升,付息成本卻在下降。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付息成本下降是好事。但是如果利率上升一個百分點,你的付息成本就增加一個百分點,你的財政支出就增加一個百分點。而利率上升一般不會是一個百分點,是可以幾個百分點的。

比如說美聯儲利率上升了兩個百分點以上。債務高了以後,利率變得特別敏感,利率不能動, 利率上升就改變了債務的可持續性, 可能引發債務危機。

我們現在利率處於什麼情況?全球利率低下,總利率為負,這是特別寬鬆的貨幣政策的結果。但利率已經進入上升通道。債務的可持續性變得敏感。

我們看美國利率變化,藍色曲線是名義利率,在80年代最高,以後逐漸下跌, 兩年前開始上升。這個黃色曲線的是減掉通貨膨脹的真實利率水平。到今天為止,真實利率水平基本上還是為負,流動性仍然寬鬆。所以有能力維持高的債務水平,但是利率水平不能動,只要一動你就會很困難。

利率水平的變化還會引起匯率的變化。

美國利率水平上升的時候也同步引起美元匯率走強,80年代上利率上升到18%,匯率升了90%左右,引發了拉美危機,90年代利率上升後匯率上升了43%左右,引發了亞洲金融危機,後面是2009年的危機和2012年的歐元危機。

因為利率水平上升引起美元走強,匯率水平上升,全球的資本流會美國,企業債務負擔增加,這會引起整個資本市場的波動。所以高債務下的利率,以及利率引起的匯率變化是兩個巨大的不確定性。

當債務比較高的時候,一個很重要的處理邏輯是經濟增長強勁,因為債務是債務對GDP的比重,如果GDP上升得多,債務比重可以下降。但是我們從增長的前景來說,2008年、2009年經濟大幅下跌以後,全球經濟總體來說處於低的增長速度。

上圖中,紅色的是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黃色的是全世界平均增長速度,藍色的是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速度。十年的危機中,美國、中國、歐洲發達國家整體增長水平低於危機前20年、30年的平均水平。

所以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是中速,2018年是過去十年經濟增長速度最高的一年,3.7%,今後兩到三年全球經濟速度繼續緩緩下降。所以通過增長走出債務的概率很小。

我們看比較經濟增長,2000年, 2018年和2022年,普遍下降的。美國在2022年會降到1.5%左右,日本降到0.5%左右。整個經濟的趨勢是在下降的,這個對債務的重組和解決又產生了很大的問題。

利率走高和經濟增長走緩會給企業巨大的壓力。

我們用ICR,即企業淨收益對利息的比,我們叫利息成本的覆蓋率,就是它的收入能不能平衡它的利息成本。如果淨收入等於利息成本,這個公司就在破產邊際了,小於1肯定破產。淨收入是利息支付成本的三倍才是健康的財務。

這張表上可以看到一些國家的企業 ICR小於1的企業已經佔到比重的20%以上,利率水平再上升,企業就會非常困難,所以企業會面臨很大的困難。高債務其實是製造了一個高風險和高不確定性的環境。

債務比較高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通貨膨脹走出、轉移。但是通貨膨脹在過去的十年裡一直低於2%的目標水平,很多地方通貨膨脹甚至為負。

日本制定了那麼大的寬鬆貨幣政策,通貨膨脹現在仍然連1都不到。通貨膨脹很低的話,用通貨膨脹解決債務也變得很困難。

在債務高位的時候,傳統經濟學認為可行的幾個方法:維持低利率、高增長、高通貨膨脹,今天都不存在,所以市場就會生活在高債務的陰影之中,跟著它波動。這是我們理解當今金融市場的一個最為根本的特徵。

更困難的是因為利率水平如此之低,貨幣政策已經沒有空間,財政政策也沒有空間。

我們在上表看到發達國家, 新興經濟市場和發展中國的政府債務在危機後都是大幅上升的。

例如對發達國家財政債務在2007年做的預測應該是往下降。但危機後,政府債務上升,一直到2021年,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政府財政赤字從100%左右增長到150%。

從上圖可以看到,當最後的保護傘也已經開始疲弱的時候,形勢很不穩定。只是危機沒有來而已。

這就到了閱讀瑞•達利歐這本書了。書很精彩,我建議大家閱讀這本書。

首先,這本書告訴我們理解債務周期和其觀察指標,理解觀察指標非常重要;

第二,理解債務規模、結構、幣種和債務對應的實體經濟的關係;

第三,理解和諧去槓桿的原則和工具;

第四,理解債務去槓桿和實體經濟的相互影響;

第五,理解債務處理的財富分配效應。

所以在當下閱讀這本書,想像如果危機真的來了該如何應對,我覺得這是金融從業者必須準備的功課。

這本《債務危機》有恢宏的歷史場景、獨特的市場視角、翔實的統計檢驗、生動的案例剖析,瑞·達利歐以他特有的周期論和結構論,提出了對債務的宏觀歷史和微觀市場的分析框架,並以此為基礎向我們展示了世界百年債務周期的演變,精彩無比。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已經過去10年,全球債務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增加了60%。在這個債務高潮之際,這本書值得每一位金融從業者以敬畏之心細細習讀。歷史不會重複,但歷史永遠是未來最好的銘鑑。如果你不喜歡金融的話,把它當小說讀也是很有趣的。書裡的歷史和故事栩栩如生。

總結起來,今天的全球債務高危、高風險是事實,這意味著高波動和高不確定性,這是必然。傳統的我們理解債務化解的三大工具:利率水平、通貨膨脹、增長,在今天沒有空間,這使得債務危機變得特別的複雜。與此同時,真實利率仍然為為負,所以流動性仍然寬鬆。

在債務陰影下,2019年對資本市場來說是恐懼和貪婪的臨界點。恐懼,因為債務風險已經高懸,隨時可能發生波動。貪婪,是因為流動性仍然充裕,市場還可以繼續往上走。但是無論是恐懼還是貪婪,都得記住,市場的基本背景是高債務、高風險、高波動。

我們最好的應對辦法是理解這一點,讀瑞•達利歐的新書。

來源: dang歸網

以上文字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金評媒立場。金評媒獨家,禁止轉載。

一米可愛

相關焦點

  • 華爾街的恐懼和貪婪:巴菲特的至理名言有用嗎?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經觀頭條 | 華爾街的恐懼和貪婪:巴菲特的至理名言有用嗎?美股10天4次熔斷,市場完全沒了邏輯和章法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一真 北京報導 面對美股一日暴漲一日暴跌的巨幅震蕩行情,該恐懼還是貪婪?
  • 朱民:疫情後的世界經濟金融
    ,中國雙綠66人圓桌會專家委委員,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副總裁,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2010年2月24日,兼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特別顧問。主要從事國際金融、銀行業務和宏觀經濟方面的研究。2011年7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正式提名朱民為IMF副總裁。7月26日,他正式出任該組織(IMF)副總裁職位,成為史上首位進入IMF高層的華人。
  •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我國債券市場發展滯後
    在此背景下,金融如何更好服務經濟結構轉型、支持服務業發展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支持科技創新和大規模數位化、滿足居民的養老需求和日益增長的財富保值和安全,同時,金融業也在經濟數位化的大潮中需要實現自身全面數位化轉型,是當前金融業面臨的巨大挑戰。「我國人均GDP從1978年的人均176美元到今天跨過人均1萬美元的臺階。
  • 朱民對話諾獎得主:市場充滿激變和操縱,而歸根結底是人性的力量
    AKERLOF)與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從金融市場、經濟均衡聊到資本故事、人性弱點等話題,探討當下熱議的經濟學現象及其背後的社會行為與心理。一、市場充滿「均衡」與「釣愚」,人性的弱點帶來利潤在對話中,喬治阿克爾洛夫分享了自己與跟羅伯特希勒合著的《釣愚》一書,希望能夠挑戰傳統的經濟學觀點。
  • 錢太多了,空氣裡都是貪婪的味道
    接下來,金融市場炒作的焦點將是「超級財政政策」。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表示,他將於周四推出一項耗資數萬億美元的計劃。大家需要關注的一個時點是1月19日,當天將舉行對耶倫的美國財長提名確認聽證會(很大概率會通過),比拜登就職典禮早一天。鑑於耶倫的雙重身份:前美聯儲主席和美國財長,耶倫就職的第一天市場可能便興起對「超級財政政策」的炒作。
  • 孩子遲疑不前時,父母運用心理臨界點,可幫助孩子打破恐懼變勇敢
    以前,學校裡有一些比賽和表演,他的朋友總是建議他參加。雖然剛開始他答應了,但在演出前兩天就會突然鬧起來,不願意去了,說是害怕自己表現不好,被別人嘲笑。事實上,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時刻。面對未知,他們總是充滿恐懼。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勇敢品質,不是通過對他反覆說「不要害怕,快做」就能做到的。
  • CNN恐懼與貪婪指數周二(11月17日)美股盤初讀數66,表明市場處在...
    CNN恐懼與貪婪指數周二(11月17日) 美股盤初讀數66,表明市場處在貪婪狀態,較上一交易日下跌3點; 註:CNN恐懼與貪婪指數,和「VIX恐慌指數」差不多的功能; 當CNN恐懼與貪婪指數處在貪婪狀態,相當於VIX恐慌指數處在低位,利好風險資產,不利避險資產; 相反,CNN恐懼與貪婪指數處在恐懼狀態,相當於VIX恐慌指數處在高位
  • 涉嫌操縱市場!淪為違規債務融資幫兇,東海基金被啟動自律調查
    來源:交易商協會公告11月30日,交易商協會公告稱,近日,交易商協會在對相關企業進行自律調查的過程中了解到,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存在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提供便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交易商協會將對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展自律調查。
  • 拉丁美洲處於失落期,但網際網路的臨界點正在到來
    在Stori CEO諶斌看來,中國人的優勢很大,尤其在電商和遊戲領域。而在疫情肆虐時,他還敏銳的捕捉到,新冠對創業者或許是重大利好,拉美移動網際網路的臨界點正在到來。墨西哥是Uber全球前五的市場。墨西哥和西方國家很像,美國的網際網路產品在這基本上都是用的很多的。 墨西哥是Spotify 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Netflix也如此,全球第二還是第三。基本上, 歐美用的產品,墨西哥人都用,而且頻率很高。唯一沒有做得很好的,就是電商。 電商在這邊有很多痛點,因為信用卡收單、電子支付有問題,快遞也比較貴,有點像中國的電商99年的時候,剛起步。
  • 百度雲楊俊:金融AI能做到絕對理性 沒有恐懼和貪婪
    百度雲楊俊:金融AI能做到絕對理性 沒有恐懼和貪婪 2018年07月01日 10:28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 「臨界點」要來了,對買房者來說是好事
    此外,曹德旺表示,開發商繼續建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貪婪」。開發商從房價上漲中獲益,這也是他們不斷建房的原因。這些開發商基本上是在建設過程中向銀行貸款,所以他們根本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大量房地產企業從銀行借款,導致資本流入房地產市場,製造業邊緣化。房地產公司的高債務水平是眾所周知的。許多房地產公司的負債率超過100%,而這些公司根本沒有錢來償還債務。如今,在一系列宏觀政策的幹預下,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步企穩。許多地區的房價呈現穩定的趨勢。
  • 2021年的樓市,是該「貪婪」買房,還是「恐懼」賣房?
    全球股神巴菲特曾說過一句經典名言: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股神所言主要是針對自己擅長的投資領域,但這句話卻頻繁地被中國人運用到了各個領域中去。無論何時何地,樓市始終都是中國人最為關注的領域。
  • 耶魯學者史蒂芬·羅奇文章:新冠疫情給美經濟投下長期陰影
    來源:參考消息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23日刊載題為《新冠疫情給美國投下的經濟陰影可能比決策者以為的更長久》的文章,作者系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文章稱,2021年初美國經濟活動的下降似乎很可能出現。全文摘編如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前景將取決於兩個周期——新冠肺炎疫情周期和商業周期——之間的相互作用。
  • 朱民:這是生死之變,要麼跟上這個潮流,要麼被淘汰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在會上表示,科技和數位化轉型的大潮正在到來,所有人、企業和國家都別無選擇,這是生死之變,要麼跟上要麼淘汰。疫情正在深刻地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金融市場巨大波動,國際政治生態惡化,但是所有的東西攏在一起,受疫情衝擊最大的是科技。
  • 光大保德信基金:超級乾貨!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的實戰區別
    今天,機智姐就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的實戰區別。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先說左側交易,也被稱為逆向交易,就是在資產上漲趨勢形成前買入,在下跌趨勢形成前賣出,也就是散戶們理想中的「抄底+逃頂」的「先知先覺」神操作。
  • 多地政府隱性債務超顯性債務,正多招齊下化解存量債務
    這在去年已經引起中央高層高度重視,遏制隱性債務增長和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已經成為各地政府的主要任務之一。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政府公布的《彭陽縣防範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實施方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彭陽縣債務餘額31.88億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債務13.18億元,隱性債務18.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