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牛頓的天才胡克,因糟糕的情商自毀300年,值得職場人深思

2021-01-12 中外管理傳媒

都是絕頂聰明的高智商。但一個人生前地位顯赫,靠的是什麼?一個人過得幸福自在,靠的是什麼?一個人身後名垂青史,靠的又是什麼?

文 | 景素奇

責任編輯 | 楊光

來源 | 中外管理雜誌

前兩期分別寫了牛頓和哈雷,本期登場的則是與他們都有職業交集與交往故事的人,他就是對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化學、氣象學、生理學、鐘錶機械等多領域都做出過重要貢獻,同時在藝術、音樂和建築方面也頗有建樹,而被譽為英國的達文西和「最後一個文藝復興人」的天才:羅伯特˙胡克——然而,比起牛頓與哈雷,這樣一位近乎全才的天才,為什麼長達300多年竟不為後人所熟知呢?——歷史與人生,其實沒有純粹的偶然。

2006年3月,一份長達520頁、塵封了300多年的手稿意外現身,震驚世界。因為這部發黃的手稿記錄了英國皇家學會1661-1691年20多年時間中的很多次內部會議,見證了自然科學的起源。而這個手稿的作者,就是胡克。

這部手稿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胡克被人遺忘和塵封的深層次原因。

1

胡克一生都做成過什麼?

提起胡克,人們大多只知道中學課本上的胡克定律,即彈性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彈力和彈簧的長度成正比)。這是力學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胡克定律的重要意義更在於它開創了一種研究的重要方法:將現實世界中複雜的非線性現象作線性簡化。這對人類自然科學的貢獻,以及製造業的貢獻都是傲然於世的。

但胡克的創造性貢獻,可遠不止胡克定律。

20歲提出光波學說

1655年,僅20歲的胡克就提出了光波學說,他認為光的傳播與水波的傳播相似。在光學研究中,胡克更主要的工作是致力於光學儀器的創製。他製作發明了顯微鏡、望遠鏡等多種光學儀器。人類就此打開了微觀世界,和宇宙太空世界。胡克通過親自製作反射望遠鏡,首次觀測到了火星的旋轉和木星大紅斑,月球上的環形山和雙星系統。這是了不起的貢獻。

率先發現細胞

1665年,胡克發表的《顯微製圖》一書,是胡克根據顯微鏡下觀察記錄手繪完成的精美絕倫、栩栩如生的58幅圖畫,被曾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的塞繆爾˙佩皮斯稱讚該書為他一生中所讀過的最具天才的書,就連「死對頭」牛頓都對該書讚嘆不已。該書開啟了藉助顯微技術對生物學的研究,比如:胡克首先提出了細胞的概念。

率先描述萬有引力

胡克通過實驗室研究出了物體之間的引力關係,並在1679年給牛頓的信中正式提出了引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觀點。但他並沒有將自己的引力思想如牛頓所做的那樣用數學方式表示出來,只是用太陽、地球、月亮、行星和地球上物體的運動實例來加以驗證。其實,這就是萬有引力定律的定性描述。

率先提出生物演化

胡克強烈反對《聖經》中的神創論。早在進化論出現以前他就提出:地貌變化引起了生物變化。化石是古動物殘骸,是地球演變史中的「紀念碑」,人們可以根據這些化石認識地球的歷史。

對英國皇家學會貢獻卓著

英國皇家學會成立於1660年。胡克作為皇家學會12名發起人之一波義耳最得力的助手,自然參與到皇家學會的日常籌備之中,從1661年開始參與皇家學會日常事務工作,做會議記錄,並於1663年主筆起草了皇家學會章程草案。1662年,皇家學會成立專職的實驗機構,胡克由於觀察能力強和動手能力強,就擔任了實驗室主管,這為他進行20多年的實驗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他還在1677年至1683年就任英國皇家學會幹事(兩位秘書之一)並負責出版會刊。他在實驗方面的創造性才能,對皇家學會初期開展的實驗為基礎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稱為皇家學會的「臺柱」、「雙眼」和「雙手」。

在機械製造領域,胡克發明和改造過的器械如氣候儀、水平儀、萬向接頭,不計其數。他還參與了諸如格林尼治天文臺等重要建築的設計建造。可以說,胡克是一個全才式的人物。

2

是什麼成就了胡克一世英名?

胡克之所以能有如此眾多的發現、發明、創造,在這麼多領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筆者認為核心在於:胡克有鮮明的長處,並極善用自己的長處。

胡克最大的能力特長,就是敏銳的觀察力和動手製造能力。所以人們稱頌:「如果說波義耳是皇家學會幕後的靈魂,那麼胡克提供給學會的就是雙眼和雙手了。」

胡克從小就表現出很強的動手能力,心靈手巧,喜歡動手做機械方面的玩具。例如:木製的鐘表、能在水中開動的航模等。十歲時,胡克對機械學發生了強烈興趣,並為日後在實驗物理學方面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所以在後來的職業生涯中,胡克表現出了強大的動手設計能力。正是由於動手能力,被波義耳選作助手,幫老師波義耳改進真空泵,完成了波義耳定律實驗;也正是動手能力的特長,被波義耳推薦到皇家學會負責日常事務,擔任實驗室主管;同樣正是擔任了實驗室主管,更發揮了他的實驗特長,比任何人都有得天獨厚的實驗條件,也就有了科學研究的前提條件,有了改進和製作實驗設備的條件。

發揮特長同時的延伸優勢。正是由於胡克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所以動手改進位作了很多精巧的機器設備。既然是自己動手改進位作的這些設備,必然是自己最先用,也最擅長使用。因此,這就帶來了延伸優勢。比如:他用自己製作的顯微鏡,觀察他想觀察的東西,於是他在長期大量的觀察中,觀察到了細胞的存在。此外,他還把長期用顯微鏡觀察到的東西,再度發揮自己動手繪畫的能力,繪製出版了《顯微製圖》,一下子把人類帶入了微觀世界。也正是因為動手能力強,他製作了很好的望遠鏡,觀察到了水星表面及月球環形山。甚至也正是由於實驗動手能力強,才能首先從實驗的角度來敏銳發現了物體之間的引力存在,並提出了引力理論三條假設。

人活著是活什麼?我的理解要有三活。即活下來,活得好,活得精彩。要實現這三活,就要靠特長,靠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胡克就是靠自己的動手特長,而活出了人生的精彩。作為任何一位職場人,要想在職場生存,必須練就自己的特長和核心競爭優勢,然後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競爭優勢,來謀求自己在職場上的生存空間、發展空間。並在發揮特長的過程中,逐步強化自己的特長,在競爭優勢的延伸領域裡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現實中有不少人,放棄自己的特長,不管自己是否有優勢,一味追逐市場熱門。比如:不善人際,非要做人力資源和營銷;做技術開發設計的,總想去當CEO。試想結果會是怎樣?在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幾乎淘汰了所有傳統領域,令許多人甚至是年輕人無所適從。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特長是什麼,即使某一個行業技術被替代和顛覆了,自己單憑自己的優勢能力仍可獨步天下。人生,就是要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持續強化和重構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

胡克的絕活優勢,無疑是我們的榜樣。但胡克的致命問題,雖未致命,卻在他身後爆發了。

3

是什麼阻礙了胡克榮譽等身?

世界上從無全才,就連胡克這樣被譽為全才的人,都有其短板。

胡克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但他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能力較差,這讓胡克吃了大虧。在實驗室發現並驗證物體之間的引力後,胡克只是提出了定性假設,而把萬有引力作為定律發現者的桂冠,在與牛頓掰扯了20多年後,還是讓給了牛頓。

胡克這方面的短板,不僅導致了與牛頓翻臉,還與很多當世大家產生了糾紛。問題就在於胡克只善用己長,不善補己短。結果把短板效應放大了,以至本應屬於自己的很多成就歸屬別人不說,還為此與多人反目紛爭。

相比之下,他的老師波義耳就特別聰明。波義耳動手能力不強,就挑選了動手能力極強的年輕胡克作為助手。結果胡克幫助波義耳完成了波義耳定律實驗。如果沒有胡克做助手,波義耳定律的發現也許會推遲或另有他人。這就是波義耳的聰明之處:知道自己的短處,就用心尋找到能夠補自己短處的人,於是找到了胡克。讓胡克成就自己,同時也成就胡克。這就是如何補短的典型案例。

但胡克,如果僅僅是以上不足,絕不至於會被封殺300年。

4

是什麼葬送了胡克300年?

所有的天才都有缺陷。胡克的第一個缺陷,就是傲慢。

胡克的傲慢,表現在總認為自己與眾不同,認為自己啥都行,啥都獨自完成。所以,他不需要別人幫助,自己包打一切,因此也就沒想到用別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他就沒意識到自己有短板——天才總是孤獨地在自己狹窄的天空獨自翱翔。

胡克的傲慢還表現在對待其他人。比如對待小自己8歲的牛頓。牛頓28歲成為劍橋大學教授,29歲成為皇家學會會員。當年輕的牛頓向學會遞交一份見面禮,寫了一篇《關於光和色的新理論》,提出了光的粒子說時,沒想到遭到提出光波說的胡克劈頭蓋臉的批駁。牛頓有牛脾氣,一度為此要退出皇家學會。1675年,32歲的牛頓又發表了一篇光學論文,又招致胡克更猛烈的嘲諷。胡克認為牛頓論文中的大部分內容是從他10年前發表的《顯微製圖》中搬來加以發揮而已。於是,牛頓「決定」不再發表光學論文,直到胡剋死後第二年,也就是整整29年後,才發表光學論著。

1686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書稿遞交皇家學會審閱。審閱會上,胡克提出12年前自己就發表了有關引力的論文,提出三條假設。1679年,胡克代表皇家學會向牛頓約稿,信件中提到了引力大小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觀點。牛頓承認胡克的來信,但認為自己早在1665年就發現了這一定律(事實確實如此)。在哈雷的斡旋下,牛頓做了妥協:在《原理》中註解說明霍恩、胡克、哈雷曾各自獨立地發現了引力反比定律。但紛爭並未緩解,後來發展到胡克和牛頓不願一同參會,相互諷刺挖苦的地步。但《原理》的出版,給牛頓帶來了巨大的聲譽,胡克更加不平衡。於是他通過演講、文章抱怨攻擊牛頓,但沒人理睬,這讓胡克更加抑鬱、多疑。到1693年皇家學會會議上,胡克再次正式提出他發現萬有引力的優先權。面對胡克如此糾纏,牛頓一氣之下把《原理》裡大部分涉及對胡克的引用都通通刪掉。1703年,胡克在疾病折磨中死去。

胡克的不幸,可不只是鬱悶與病痛。作為胡克的對手,牛頓後來竟然成了皇家學會會長。而牛頓是睚眥必報的人。於是在胡剋死後,牛頓把胡克的收藏、儀器都給搞沒了。1710年皇家學會搬家時,竟然把胡克所有的痕跡都給消除了。以致作為繪畫天才的胡克,卻弄得連一張畫像都沒留下。進而是遭到300多年的塵封,人們無法知曉那個全面的天才——直到2006年胡克手稿現身。

胡克的第二個缺陷,是好大喜功。

1683年,哈雷、胡克和雷恩(英國皇家學會創始人之一,曾任皇家學會會長)在倫敦吃飯,突然間談話內容轉向天體運動。雷恩慷慨地提出,要是他們中間誰能找到個答案,他願意發給他價值40先令(相當於兩星期工資)的獎品。胡克以好大喜功聞名,聲稱他已解決了這個問題,但現在不願意告訴大家,他的理由有趣而巧妙:不讓別人失去自己找出答案的機會。胡克或許只是想得瑟一下,可是卻刺激了執著的哈雷。結果引發了上篇哈雷敦請牛頓完成了《自然科學的數學原理》。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胡克和牛頓之間。1668年,25歲的牛頓造出了世界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並將這架望遠鏡交給皇家學會。胡克看到之後心裡一驚,隨口表示自己早在七年前就製作過更小更好的望遠鏡。從此,胡克與牛頓就結下了梁子。

也正因胡克好大喜功,他與牛頓爭執到死。同時,胡克還與荷蘭科學家惠更斯爭奪遊絲表的發明權。同時期內,與胡克發起紛爭的科學家、發明家有好幾位。與牛頓發起紛爭的只有胡克一人。從這個角度看,牛頓並不好大喜功,而胡克卻是好大喜功者。

5

選擇瀟灑?還是較勁?

這給職場人士啟示,不要與同事們爭功,不要與上級爭名。爭功爭名必然帶來衝突。這一點,哈雷就非常瀟灑,不但不爭功,還經常協調科學家之間的矛盾,所以哈雷很受皇家學會會員們的喜歡。哈雷與胡克之所以對待功名的態度有如此大的反差,主要與成年之前二者的截然相反的經歷有關。哈雷是幼年、少年、青年都過得很富有和幸福。而胡克從小體弱多病,性格怪癖。13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被送到倫敦一個油畫匠家裡當學徒,後來作過教堂唱詩班領唱,還當過富豪侍從。這樣的成長經歷,對開發智力有幫助,但對心理健康會有影響,使得胡克內心的自我保護意識非常強烈,受傷情結嚴重。

於是,胡克糟糕的情商「埋葬」了自己卓越的智商長達300多年。此教訓不能不令我們職場人思之,戒之。

相關焦點

  • 300年後的復仇——胡克V.S.牛頓
    300年後的復仇——胡克V.S.牛頓 2003-07-30 10:56 作者:魯伊 2003年第29期
  • 在職場上情商到底重不重要?
    情商很重要,不僅是職場,生意場情場都適用。高情商簡單來說就是感到會讓別人別人感到舒服,你要知道職場是大部分工作是需要別人配合的,做事還是在於人,所以,只要讓別人高興和舒服了,工作基本就成了,你說重不重要呢?
  • 為何胡克被稱為英國達文西
    下面是一本簡短的傳記:羅伯特·胡克的成名聲明胡克被稱為英國達文西。他因科學儀器的眾多發明和設計改進而功勞不已。他是一個自然哲學家,重視觀察和實驗。他制定了胡克定律,該定律說,在彈簧上拉回的力與從休息中拉的距離成反比。
  • 情商高的人,與同事相處都能做到這3點,難怪人際關係好
    職場中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情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為人際關係不是僅靠工作能力的,而是從平時工作中相處的態度和細節來建立和維持。和高情商的同事相處,會讓人感覺很舒服,不管是工作溝通還是平時聊天,都能相處很愉快。情商高的人,不僅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還能照顧到周圍人的情緒和感受。
  • 職場裡面能力強不一定能當上領導,情商高的人往往在哪裡都吃香!
    所以高情商的人都懂得經營自己的自己人脈的關係!在職場裡如何培養自己的高情商?懂得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很多人為什麼總是說自己情商不高呢,不管是職場裡面還是情感當中,其實情商這個東西很簡單,就是你先一步做到對方想做的事就叫情商。
  • 情商高的人,有這三個表現
    生活中,我們總是很羨慕那些「情商高」的人,他們總能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左右逢源,遊刃有餘,活成了玲瓏通透的樣子。其實,相處久了,就會發現,情商高的人,也是平凡人,只不過,他們在這些方面,做得更到位,更細緻罷了。懂得拒絕,保持清晰的界限感。俗話說:「當斷則斷不受其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需要量力而行。
  • 職場潛規則:情商高的人,懂這些相處技巧,終身受用
    他的同事們只在需要的時候才來找他,他們從不把他當作自己人,也不叫他來吃飯。他問我們:「我是不是情商太低,不善於與人溝通,不善於奉承領導?」聽了他的話,我也恍然大悟。我突然覺得自己對如何與領導和同事相處有了新的認識。那麼,我們在工作場所需要什麼樣的情商呢?
  • 「英國達文西」——胡克
    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年7月18日-1703年3月3日),英國博物學家,發明家 他提出了彈簧的基本定理——胡克定律。 他還設計改進了顯微鏡、望遠鏡等,細胞的發明者。
  • 中國少年天才入美籍,從未打算回國發展,理由卻讓人深思
    我們曾聽說過很多少年天才,但是這些天才成年後卻鮮有消息爆出,很多結果都像仲永一樣了。今天我們說的這位是真正的天才,他已經在普通人本科畢業的年紀就取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並在不到32歲時晉升正教授,國際上獲獎無數,更有「下一個霍金」的稱號,擺脫了「傷仲永」的魔咒。
  • 他是中國數學天才,回國任教6年卻又返美,留下這3句話讓人深思!
    他北大畢業被稱為中國數學天才,國內任教6年返美,這3句話引深思有這樣一位北大數學系的學霸,他可以算得上是天賦型的學霸,當時立下誓言為國效力,等回國任教6年後選擇去美國發展,他留下了3句話,這3句話讓人對國內當前學術研究的氛圍感到疑惑。
  • 研究顯示情商高的人比智商高的可怕多了
    以前讀過一本書,書名忘了,是一個美國人寫的,跟蹤研究了很多天生智商高的人,這些人的智商通常在140以上,俗稱天才。
  • 日本人在中國生活感覺如何?日本人爽快的答案,值得中國人深思
    日本人在中國生活感覺如何?日本人爽快的答案,值得中國人深思中國在古代,經歷了多次改朝換代,在近代,取得了抗戰的勝利。中國人的堅強意志,是毋庸置疑的。隨著社會的進步,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頻繁,在和平年代,好像過去70多年的殘酷戰爭,已經煙消雲散,被人遺忘。在平淡的生活中,人們似乎一直向前,忘記了歷史恥辱。但是知道中國歷史的外國人,卻還記得。他們認為,日本抗戰時期,那般對待中國人,如今,日本人在中國生活工作,到底有沒有受到歧視,或者其他待遇。在大城市中,我們沒有注意到的事情,被老外給注意到了。
  • 情商高的人是如何跟討厭的人相處的?4個方法,一學就會
    職場是個小型的社會,在這個小型社會裡,我們每天必須跟同事打交道,接觸的人多了,難免會遇到一些自己打心底不喜歡的人,討厭他的出言不遜,討厭他的阿諛奉承,討厭他的添油加醋,亂傳八卦……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反正看到他就心煩,就是不願意跟他們共事,但在職場中卻又迫於不得已與之相處,那麼如何跟討厭的人相處呢
  • 嘴笨的人怎麼學說話?7個小技巧送給你,十分值得深思
    說話,溝通每天每個人都在做,但是因為說話而吃虧的,每一天都會發生,如何說,怎麼說,才能不顯在生活的每一處都變得很重要。今天這裡就和大家分享學會說話的9個技巧,讓你這輩子不再吃說話的虧。十分值得深思的技巧,趕緊學習起來吧。
  • 微信群裡長期潛水不說話的人,都在看什麼?
    這段時間你宅在家裡 是否覺得自己無事可做 離開了公司、學校、辦公室 沒有了工作的氛圍 最容易使人頹廢 可在這段悠長假期裡
  • 真正情商高的人,參加重要的飯局,從來不會有這三種表現
    在職場打拼,除了能力和業績外,要想得到領導的欣賞,還需要比較高的情商;相信大家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的能力和業績本來不錯,卻始終得不到領導的提拔;甚至有些年輕人在遇到這種情況時,自己都感覺特別的奇怪;當下屬在工作中效率和結果都不是很差時,要是還得不到領導的欣賞,多數就是人緣的問題了;人緣差的人雖然不會得罪身邊的人
  • 當智商高到一定程度,情商就不重要了——牛逼頓的一生
    我從不喜歡貓狗,這是因為我敬畏大自然的生靈而不忍戲弄它們;我也不喜歡小孩,因為我把他們當作一個大寫的人而不是小畜生看待。大家不喜歡牛頓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性格暴戾乖張。長年在他身邊的人回憶說,牛頓在人前只笑過兩回,其中一次還是嘲笑:有人問他,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那麼老朽,不知道還有什麼價值。牛頓聞聽放聲大笑。而且他人品太差,跟誰都打架。
  • 與人交往時,如果能做到這3個細節,說明情商很高,很有前途
    因此,在與人打交道時,如何使他人喜歡自己,如何防止自己變得愚蠢? 對於許多普通人來說,這是一個相對艱巨的任務,但是對於一些情商高的人來說,這是很容易的。 智商高的人無論處於何種狀況都可以過上美好的生活。如果智商高是墊腳石,那麼未來我們能達到的水平取決於我們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