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德榮)上海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張輝課題組最新研究揭示,在成年心臟的心內膜細胞中過表達Kdr基因,可以促進心內膜細胞生成冠狀血管;心肌梗死後心內膜轉變為冠狀血管,可以降低心肌細胞的凋亡,減少心臟纖維化,改善心功能。相關論文日前發表在《細胞研究》上。 促進冠狀血管形成可以改善受損心臟的血供,有利於心肌梗死的治療。然而冠狀血管新生能力有限,一些經典的促血管新生的因子,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VEGFA)等,目前在臨床上也不能很好地促進心梗患者產生新的冠狀血管,並且具有很大副作用。找到促進冠狀血管形成的新方法,將有助於心肌梗死的臨床治療。 胚胎期和新生期的心內膜會發育為部分冠狀血管。但在成年心臟中,心內膜細胞喪失了這一能力。科研人員比較了胚胎期、新生期和成年期的心內膜細胞,發現VEGFA的受體蛋白Kdr隨著心臟的發育在心內膜細胞中表達水平逐漸降低,在成年心內膜細胞中基本檢測不到表達。心內膜生成冠狀血管能力的喪失會不會跟Kdr的逐漸減弱有關?如果在心內膜細胞中高表達Kdr,會不會使成年心內膜細胞重新獲得生成冠狀血管的能力?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科研人員構建了Kdr基因,敲入小鼠心內膜中,使其過表達Kdr基因且同時對其進行命運追蹤。研究發現,在正常心臟中,短期(10周)過表達Kdr的心內膜很少形成冠狀血管,但長期(半年)過表達後會有大量心內膜來源的冠狀血管生成。更重要的是,在小鼠發生心肌梗死後,短期(7天~28天)內就會有過表達Kdr基因的心內膜生成冠狀血管,從而減少了心肌細胞凋亡,降低了纖維化面積,並提高了心功能。 專家認為,該研究揭示了成年心內膜仍然具有生成冠狀血管的潛能,可以作為靶細胞來促進心梗后冠狀血管的新生,從而治療缺血性心肌梗死。 訪問yuanben.io查詢 獲取授權信息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