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蘭娟等院士專家聚山東 獻策生命科技和醫學融合發展
中新網濟南11月7日電 (趙曉)第四屆世界生命科技大會7日在山東濟南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李蘭娟等20餘位院士及千餘名中外醫學界、科技界、產業界人士參會,獻策生命科技和未來醫學融合發展,為世界生命科技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
《中原科普講壇》:李蘭娟院士開講了
本期邀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著名傳染病學家李蘭娟院士在杭州線上開講。講壇的主題:《消化道微生態與人體健康》。本次講壇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鄭州市抗癌協會(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承辦。採取線上網絡直播和線下分會場相結合的形式,歡迎關注。
-
重磅院士鍾南山、李蘭娟到訪澳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分別訪問澳門大學,了解澳大的最新發展和探討開展合作,他們均對澳大的發展予以肯定。鍾南山院士充分肯定了澳大的科技創新和轉化體系,並高度評價澳大研究的創新性和前沿性。
-
網友心中的共和國勳章人選,李蘭娟捐300萬獎金,院士不容詆毀
李蘭娟院士表示要把全部獎金捐出來,用於人才培養促進科技發展,計劃把獎金的1/3獎勵團隊,2/3捐給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樹蘭人才基金,獎勵和培養人才。今年疫情爆發,李蘭娟院士不辭辛苦,仍帶隊前往武漢,堅守抗疫一線,為國家疫情防控積極建言獻策,為我國成功阻擊疫情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和鍾南山一起,成為這次疫情的定海神針。
-
李蘭娟院士榮獲浙江科技大獎,300 萬元獎金將全部捐出
今天上午,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杭隆重舉行,首次頒出科技大獎。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李蘭娟教授榮獲「2019 年度浙江科技大獎」,接受省委書記車俊頒獎,並作為獲獎代表在大會發言。
-
李校堃擔任院長,侯雲德、李蘭娟、王辰等多位院士擔任要職
病毒研究院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溫醫大校長李校堃擔任院長,溫醫大副校長金勝威任執行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病毒學泰鬥侯雲德院士擔任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中國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院士受邀擔任名譽顧問。
-
李蘭娟院士全程漢語與美國專家交流,美專家一邊聽翻譯一邊做筆記
今日,應美國邀請,李蘭娟院士就新冠病毒問題跟美國專家連線,參與的美方人員相當齊全,明顯是請教如何防治病毒的。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專家自帶翻譯,除了認真傾聽外,還有人做筆錄。李蘭娟院士用漢語與美國專家交流並不是說明李蘭娟院士不懂英語。
-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浙普」,網友評論炸鍋了!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浙普」,網友評論炸鍋了! 前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在向國外專家介紹中國經驗時,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令許多人大呼「太帥了!」無獨有偶,沉寂許久的高福院士也剛剛接受了CGTN的採訪,全程同樣用英語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SATOL | 第三屆世界生命科技大會成功舉辦,讓科技助力健康
大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樹蘭醫療發起人李蘭娟院士主持。,以凝聚全球醫學界、科技界最強大腦為願景,同時吸引學界、政界、商界、經濟界有影響、有貢獻的領袖人物共同參與,就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與臨床醫學的交叉發展、融合轉化、應用場景為主線展開討論,描繪生命科技與未來醫學的合作發展趨勢,推動全球生命健康事業和新經濟發展,造福人類。
-
李蘭娟院士夫婦設立,被譽為中國醫學諾獎
在我國科學界,兩院院士是最高榮譽,累計人數不過幾千人,而夫妻院士更是在20對以內,同在醫學領域,又以夫妻兩人的姓名設立的獎學金,估計在全國僅此一家,那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李蘭娟院士和鄭樹森院士伉儷,他們共同設立的「樹蘭醫學獎」,目前被譽為中國醫藥衛生學界的「諾貝爾醫學獎」。
-
李蘭娟等院士出席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
中新社衡陽12月13日電 (記者 餘湛奕)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衡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13日在湖南省衡陽市舉行。在當天上午的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柴天佑聚焦「抗疫大數據應用」「產業數位化與數學產業化」「工業人工智慧發展方向」等熱點話題作主旨演講。
-
山東大學成立智能醫學工程中心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柴天佑教授,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張元亭教授出席會議。在醫工融合研討會上,各位院士專家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樊麗明表示,智能醫學工程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改變長期以來的醫學思維模式、診療模式和健康管理模式,也將引發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的全方位變化變革。
-
22位院士為杭州未來建言獻策
20世紀70年代開展大地熱流和礦山地熱研究工作,填補了中國這一領域的空白。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學及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4項等榮譽。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1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高從堦院士1942年11月12日出生於山東即墨。化學工程專家。
-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一國院士,出身貧寒的她靠知識改變命運
鍾南山和李蘭娟兩位院士出席第二屆中國醫師公益大會2020年第二屆中國醫師公益大會前不久在北京飯店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熱心於醫療公益的醫師們齊聚一堂。在本次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分享了自己在疫情中的經歷和經驗,並從救治和防控兩方面對當前的抗疫防疫工作獻言獻策。
-
醫學專家李蘭娟出現在北鬥發射現場,背後透露出什麼樣的信號?
然而,就在今天我國的高科技領域有一樣科技取得了重大成就,那就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升空。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現場觀看北鬥三號衛星升空的嘉賓中,我們可看到了熟悉的抗疫英雄李蘭娟院士、四川的抗疫戰士等。
-
後疫情時期醫院如何高質量發展?李蘭娟、吳朝暉、譚蔚泓諸院士專家...
圍繞這個中心,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朝暉,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葉全富,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浙江省醫院協會會長馬偉杭分別就智慧醫院改變未來醫療、疫情之下AI推動醫療健康新變革、創新臨床研究推動健康中國、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在整合型服務體系框架下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
兩院院士做鼓樓導師 為新區發展建言獻策
原標題:兩院院士做鼓樓導師 為新區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江蘇網2月13日訊 昨日,南京鼓樓區兩院院士新春座談會在鼓樓江東軟體城舉行。陸埮、鄭有炓、孫義燧、王廣厚、張淑儀、都有為、薛禹群、伍榮生、陳洪淵、吳中如、張光義、唐明述、祝世寧、熊大閏、邢定鈺、王廣基、王超、王學浩、陳懿等19位在鼓樓工作的兩院院士以及部分駐區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經濟社會、科技成果轉化、高層次人才引進等主題,共同探討鼓樓區發展大局。 2013年3月28日,原鼓樓、下關兩區融合為新鼓樓區。
-
傳染病防疫專家李蘭娟院士是中國的希望
李蘭娟院士生於1947年9月13曰,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傳染病學專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
量子通信如何搶佔世界「制高點」院士專家獻策廣州
華南師範大學書記朱孔軍介紹,從2000年開始,劉頌豪院士團隊一直致力於量子保密通信的實用化和產業化,尤其是量子與經典網絡融合技術的研究,目前擁有面向多用戶聯網的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和QKD成套設備的多項核心專利,成果轉讓轉化和產業應用取得較好成效。
-
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涉嫌利益輸送?真實情況或是這樣
2月5日,有自媒體內容指出李蘭娟院士重磅推薦新藥為其子名下公司出品,並指出:「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2個藥物,是杭州華卓信息科技等機構的研究成果。第三方機構天眼查顯示,李蘭娟與其子鄭傑分別為杭州華卓信息科技的董事、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