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院士做鼓樓導師 為新區發展建言獻策

2020-11-28 東方網

原標題:兩院院士做鼓樓導師 為新區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江蘇網2月13日訊 昨日,南京鼓樓區兩院院士新春座談會在鼓樓江東軟體城舉行。陸埮、鄭有炓、孫義燧、王廣厚、張淑儀、都有為、薛禹群、伍榮生、陳洪淵、吳中如、張光義、唐明述、祝世寧、熊大閏、邢定鈺、王廣基、王超、王學浩、陳懿等19位在鼓樓工作的兩院院士以及部分駐區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經濟社會、科技成果轉化、高層次人才引進等主題,共同探討鼓樓區發展大局。

  2013年3月28日,原鼓樓、下關兩區融合為新鼓樓區。新鼓樓區發展布局為「兩軸兩帶四片七區」(「兩軸」即中山北路民國歷史文化軸線和中山路-中央路-中央北路商務商貿軸線。「兩帶」即濱江風光帶和環明城牆(秦淮河-金川河)風光帶。「四片」是「兩軸兩帶」格局基礎上自然形成的老城、河西、濱江、鐵北四個功能片區。「七區」是鼓樓區在產業集聚發展上重點要打造的下關濱江商務區、新街口-湖南路商務商貿區、江東軟體城、模範馬路科技創新街區、中央門商貿區、幕府山新產業區、歷史文化街區七大產業功能板塊)的發展布局,並明確了鼓樓要建設成「南京市創新發展核心區、濱江發展示範區、生活宜居樣板區、古都特色風貌區」的發展定位。

  會上,院士們紛紛結合自身學科研究方向,為鼓樓區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建言獻策。

  2013年新當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藥科大學教授王廣基院士對鼓樓區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表示了肯定。他判斷健康產業將成為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鼓樓區醫療機構眾多,不僅擁有獨特的醫療服務資源優勢,顯著的教學科研資源優勢,還擁有領先的高端人才資源優勢,獨特的地理區位資源優勢,突出的健身休閒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研發、現代醫療服務、健康休閒等業態,具備良好條件。

  鼓樓區科教資源豐富,擁有120家科研機構和全市70%的優質教育資源,同時還集聚了江蘇省一半以上的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如何發揮科教資源優勢,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也是院士們熱議的一個話題。鄭有炓院士建議,鼓樓要密切關注大數據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利用大數據進行創新管理。他認為,要改變過去政府和研究機構的合同關係,各方要形成夥伴關係,打造多層次的人才培養系統。

  這次的院士座談會是新鼓樓區成立以來第一次舉辦這樣的活動,受到了轄區內院士們的普遍歡迎。院士們表示,藉助這樣的活動可以與政府、企業等各界人士開展對話交流,有利於促進相互之間的了解,有利於促成政產學研合作。希望能將這樣的合作常態化,建立常態的「院士直通車」,聽取院士關於鼓樓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建立常態的產學研合作機制,推動院士的研究成果在企業轉化,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鼓樓區委書記楊學鵬感謝各位院士對鼓樓的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寶貴意見。他說,會後區委、區政府將認真研究、採納。今後鼓樓將提高為院士服務的水平,解決院士們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希望院士們做鼓樓的導師,繼續關注和支持鼓樓區的工作。 馮智勇 張飛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130位院士為四川高質量發展獻智
    9月17日~9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指導,省委、省政府主辦的「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以下簡稱「院士四川行」)活動成功舉行。130餘位川籍、在川或與四川有合作項目、合作意願的兩院院士,齊聚蓉城行走市州,為四川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獻計出力。
  • 衡水市舉辦首屆「建言獻策論壇」
    2月26日,衡水市舉辦首屆「建言獻策論壇」,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商黎兵出席並講話,市領導崔海霞、馬衛、平榮振出席。副市長、民革市委副主委崔海霞做論壇主旨發言。商黎兵一行先後到一壺齋內畫廠、來順金魚場、衡水志臻中學濱湖新區校區進行了實地調研,詳細了解我市文化教育產業發展成果。
  • 9位院士「家鄉行」 為臨安未來建言獻策
    據悉,兩院院士是科學家中學術水平最高、科研資源最集聚的群體,此次來臨考察的9位院士,他們代表了國內人工智慧、高功率脈衝技術和強流電子束加速器、非線性隨機動力學與控制研究、磁學與磁性材料等眾多科研領域的頂尖水平
  • 22位院士為杭州未來建言獻策
    兩院院士是科學家中學術水平最高、科研資源最集聚的群體,也是愛國創新、勇於探索、獻身科學的典範。 對於杭州來說,他們是一筆「巨大財富」,一個值得開發的人文寶藏。 杭州的發展離不開人才。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邱愛慈院士1941年11月生於浙江紹興。高功率脈衝技術和強流電子束加速器專家。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4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
  • 海內外專家為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群申遺建言獻策
    海內外專家為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群申遺建言獻策 2017-06-28喬啟明 攝   中新網關嶺6月28日電 (周燕玲)貴州關嶺化石群保護與全域旅遊發展國際研討會28日在此間舉行,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關嶺化石群申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建言獻策。海百合化石。
  • 為巴中建言獻策!聽聽院士專家好聲音......
    他們為家鄉天翻地覆的變化感到無比欣慰和鼓舞,從各自從事行業和研究領域積極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他們表示,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家鄉、支持家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為家鄉建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二是深度發展旅遊和康養產業。巴中山清水秀,人文底蘊豐厚,非常適合發展旅遊和康養產業,且發展空間巨大,市委、市政府應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三是堅持發展特色產業不鬆勁。在充分論證調研的基礎上,堅持發展道地中藥材、生物製藥和新能源等特色產業。成會明表示,願為家鄉發展盡最大努力,同時祝福家鄉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 安徽師範大學校友汪衛華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汪衛華 [資料圖]12月7日,2015年中國科學院新增院士結果公布,安徽師範大學87屆物理系校友汪衛華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至此,安徽師範大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專業均有校友當選為「兩院」院士。汪衛華1987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一直致力於新型材料領域的研究,特別是在新型大塊非晶、納米材料及其它亞穩材料在高壓、微重力等極端條件下的製備、結構、物性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創新性成果,為我國物理教育與物理科學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有力推動了我國物理科學的發展進步,贏得了國家的表彰和社會的讚譽。
  • 七位科學家建言獻策
    9月11日,科學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徐匡迪、姚期智、施一公、陳左寧、王堅、付巧妹、戴偉等7位科學家代表先後發言,對國家科技發展建言獻策。其中,王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曾帶領團隊研發雲作業系統飛天,實現中國雲計算從0到1的突破。
  • 兩院院士為廣安發展「把脈問診」
    人民網成都9月17日電 9月17日,藉助「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的東風,廣安舉行兩院院士廣安行座談會,並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和馮小明,為廣安玄武巖纖維產業和嶽池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助力廣安高質量發展。馮小明是廣安武勝人,有機化學家,四川大學教授,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從「三個頂級」看院士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省委省政府誠摯邀請下,130餘名川籍、在川或與四川有合作項目、合作意願的兩院院士,齊聚蓉城行走市州,為四川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獻計出力。求賢首在誠意。開幕式上,四川發布《關於支持兩院院士在川創新創業十條措施》,將為在川創新創業和來川發展的院士構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臺建設、人才項目、服務保障等集成政策支持體系。
  • 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成會明:做強石墨產業 助推巴中快速發展
    9月16日,「院士專家巴中行」活動舉行,5名巴中籍兩院院士,12位巴中籍專家,以及來自全國著名院校和研究機構的40位學者出席活動。這些院士專家,心懷桑梓情,對家鄉巴中發展踴躍建言獻策。近日,巴中電視臺推出「院士專家巴中行」專訪。今天,我們來看中國科學院院士、瀋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主任成會明的專訪。
  • 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成會明:做強石墨產業 助推巴中快速發展
    9月16日,「院士專家巴中行」活動舉行,5名巴中籍兩院院士,12位巴中籍專家,以及來自全國著名院校和研究機構的40位學者出席活動。這些院士專家,心懷桑梓情,對家鄉巴中發展踴躍建言獻策。近日,巴中電視臺推出「院士專家巴中行」專訪。今天,我們來看中國科學院院士、瀋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主任成會明的專訪。
  • 院士專家為江西航空產業發展把脈
    10月30日晚,「智薈贛鄱——江西航空產業發展院士專家諮詢會」在南昌舉行,會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劉大響、甘曉華、尤政與省市和航空工業洪都領導共聚一堂,謀劃推動江西航空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院士齊聚新區,共話創新藥物研究
    建言獻策中科院院士周其林在論壇開幕詞中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抗病毒藥物開發備受關注,論壇主題很有針對性,希望論壇能夠為專家學者和產業界架起交流與合作的橋梁。分享環節,中科院院士嶽建民在主題為《中藥與民族藥是創新藥物研究的重要資源》的報告中表示,青蒿素用於抗瘧疾治療,是中醫藥用於創新藥研發的重大成就,創新藥研究機構應該把中藥和民族藥當做發現創新藥物的重要資源,爭取在抗病毒藥物研發上取得長足進步。
  • @網友,南充「十四五」網信規劃,請您來建言獻策!
    為科學編制南充市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加快推進網絡強市、數字南充、智慧社會建設,南充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於近日發起南充市「十四五」網信規劃編制網民建言獻策徵集活動,向廣大網民徵集南充網信發展「金點子」,共同謀劃好新時代南充網信事業發展新藍圖。
  • 建言獻策系民生 真知灼見話發展——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建言獻策系民生 真知灼見話發展——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2021-01-13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19個金點子參加PK賽
    楚天都市報12月2日訊(記者石倩 通訊員周鋼)昨日,武漢市發改委主辦了「我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PK賽,賽場上妙語連珠、氣氛熱烈、一個個「金點子」讓人耳目一新,評委席上專家學者聚精會神聆聽每一位發言者演講,場下不時爆發陣陣雷鳴般掌聲。
  • 廣東經濟如何高質量發展 智庫聯動建言獻策
    「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走在全國前列」理論研討會日前在暨南大學舉行金羊網訊 記者溫建敏報導:7月21日,由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學共同主辦、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走在全國前列」理論研討會在暨南大學舉行。
  • 發揮優勢,勇擔使命,北大智庫為防控新冠肺炎建言獻策
    疫情來襲,北大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發揮北大在人文社會科學和理工醫學的智庫平臺優勢,組織具有深厚專業背景和深入防疫一線的專家學者,就疫情防控、經濟貿易和涉外形勢分析、輿情應對等方面內容建言獻策,整理《北京大學智庫要報·抗擊新冠肺炎特刊》(以下簡稱特刊)並上報,供中央及各級部門決策參考。
  • 兩院院士在宜賓|快來看看!這幾位院士與宜賓的不解情緣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9月17日至20日,全國省級層面規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舉行。活動期間,圍繞宜賓經濟社會發展,兩院院士「走近宜賓」城市發展專題會舉行,13名兩院院士為宜賓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問診;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與宜賓籤署合作項目;劉寶珺、張俐娜、魏復盛等院士更是深入宜賓高校、企業開展調研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