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來了!9位院士「家鄉行」 為臨安未來建言獻策

2020-11-01 臨安發布

10月27日-30日,2020年「杭州院士家鄉行」活動走進臨安。潘雲鶴、汪集暘、董石麟、邱愛慈、朱位秋、都有為、黃荷鳳、戴民漢、楊樹鋒等9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應邀來臨考察。

據悉,兩院院士是科學家中學術水平最高、科研資源最集聚的群體,此次來臨考察的9位院士,他們代表了國內人工智慧、高功率脈衝技術和強流電子束加速器、非線性隨機動力學與控制研究、磁學與磁性材料等眾多科研領域的頂尖水平。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黃荷鳳是臨安籍,生殖醫學家。

27日,院士一行先後來到青山湖科技城規劃館、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浙江啟爾機電有限公司等地,實地考察我區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情況。每到一處,院士們認真聽取相關負責人介紹具體工作情況,積極開展互動交流,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 在青山湖科技城規劃館,院士一行詳細了解科技城規劃建設、產業布局、招院引所、人才招引等方面情況,對臨安全力打造「新製造」+「硬科技」的產業生態表示讚許。

  •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是國家造紙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展示區裡各種特種紙、高新環保產品琳琅滿目,院士們饒有興趣地詢問產品參數和了解相關技術應用。

  • 來到啟爾機電,院士們聽取了企業發展歷程、重點項目研發情況和經營發展思路的匯報後,希望企業再接再厲,加強創新驅動、攻克技術難關,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28-29日,院士一行還考察了天目山名山公園建設、太湖源鎮指南村農村汙水提標改造示範項目、白沙村「三生共贏」建設,為臨安區打造生態文明示範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地建言獻策。

考察期間,院士們表示,近年來臨安社會經濟發展很快,不僅擁有優美的生態環境,而且在產業上形成了獨特優勢,尤其在融杭過程中,緊抓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機遇,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對臨安未來充滿信心。

來源/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吳忠民 陳伋

1.全省四個!臨安入選「國字號」名單,這次是因為……

2.8300誕生記:昌化神秘軍工廠的往事,揭開面紗……

3.好消息!文一西路繼續西進,將通到臨安餘杭界

4.百日·奮戰丨城南小學遷建項目主體建築預計11月份結頂!

5.10月20日,臨安區第三人民醫院(於潛人民醫院)整體搬遷!

相關焦點

  • 22位院士為杭州未來建言獻策
    去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杭州舉辦了2019年「杭州院士家鄉行」活動,邀請到20位院士回到杭州,看看老宅故居、生活工作過的地方,尋找兒時記憶,撫慰鄉愁,也為杭州的創新發展貢獻寶貴的意見。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謀篇布局的重要時刻。
  • 七位科學家建言獻策
    9月11日,科學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徐匡迪、姚期智、施一公、陳左寧、王堅、付巧妹、戴偉等7位科學家代表先後發言,對國家科技發展建言獻策。其中,王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曾帶領團隊研發雲作業系統飛天,實現中國雲計算從0到1的突破。
  • 為巴中建言獻策!聽聽院士專家好聲音......
    16日,在「院士專家巴中行」活動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傑才、成會明、魏於全、江松,歐洲科學院院士宋永華等5位巴中籍院士先後發言。他們為家鄉天翻地覆的變化感到無比欣慰和鼓舞,從各自從事行業和研究領域積極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他們表示,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家鄉、支持家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為家鄉建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 兩院院士做鼓樓導師 為新區發展建言獻策
    原標題:兩院院士做鼓樓導師 為新區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江蘇網2月13日訊 昨日,南京鼓樓區兩院院士新春座談會在鼓樓江東軟體城舉行。陸埮、鄭有炓、孫義燧、王廣厚、張淑儀、都有為、薛禹群、伍榮生、陳洪淵、吳中如、張光義、唐明述、祝世寧、熊大閏、邢定鈺、王廣基、王超、王學浩、陳懿等19位在鼓樓工作的兩院院士以及部分駐區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經濟社會、科技成果轉化、高層次人才引進等主題,共同探討鼓樓區發展大局。  2013年3月28日,原鼓樓、下關兩區融合為新鼓樓區。
  • 2020院士家鄉行暨「金山英才」計劃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 鎮江籍...
    2020院士家鄉行暨「金山英才」計劃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 鎮江籍院士座談會召開 馬明龍徐曙海洪浩講… 2020-11-07 23:5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衡水市舉辦首屆「建言獻策論壇」
    2月26日,衡水市舉辦首屆「建言獻策論壇」,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商黎兵出席並講話,市領導崔海霞、馬衛、平榮振出席。副市長、民革市委副主委崔海霞做論壇主旨發言。商黎兵一行先後到一壺齋內畫廠、來順金魚場、衡水志臻中學濱湖新區校區進行了實地調研,詳細了解我市文化教育產業發展成果。
  • 130位院士為四川高質量發展獻智
    9月17日~9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指導,省委、省政府主辦的「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以下簡稱「院士四川行」)活動成功舉行。130餘位川籍、在川或與四川有合作項目、合作意願的兩院院士,齊聚蓉城行走市州,為四川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獻計出力。
  • 專訪|聽「最強大腦」聊四川 超百名院士組團來川當「智囊」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於婷 實習生張弋凌宇這幾天,四川吸引了一大批院士來訪。9月17日至20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指導,省委、省政府主辦的「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在成都舉行,136名兩院院士齊聚蓉城。9月18日下午,這些院士圍繞5個不同的專題進行思維碰撞。
  • 科技、人才、創新,施正榮等6位大咖獻給家鄉的三個關鍵詞
    會議間隙,施正榮、劉釗、倪志飛、戴慶華、祝瑞榮、朱向陽6位鄉賢接受了我們的專訪。施正榮上邁(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從產業政策、技術支持、人才吸引等方面發力教科文分會的成立恰當其時,由發展促進會主導成立的教科文分會把教育、科技、文化的精英們集聚在一起為家鄉建言獻策,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好的舉措,教科文分會的成立,無疑會將助推揚中新一輪發展。
  • @網友,南充「十四五」網信規劃,請您來建言獻策!
    為科學編制南充市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加快推進網絡強市、數字南充、智慧社會建設,南充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於近日發起南充市「十四五」網信規劃編制網民建言獻策徵集活動,向廣大網民徵集南充網信發展「金點子」,共同謀劃好新時代南充網信事業發展新藍圖。
  • 轉發:高益槐教授再次應邀參加「福建院士專家寧夏行」活動
    高益槐教授再次應邀參加「福建院士專家寧夏行」活動 為寧夏發展建言獻策《寧夏日報》消息訊 8月11日至14日,中國科協海智專家、紐西蘭生物活性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紐西蘭天然藥物研究所所長、安發國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高益槐教授應邀參加了「福建院士專家寧夏行」活動。
  • 從「三個頂級」看院士助力高質量發展
    9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指導,省委、省政府主辦的「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落下帷幕。在省委省政府誠摯邀請下,130餘名川籍、在川或與四川有合作項目、合作意願的兩院院士,齊聚蓉城行走市州,為四川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獻計出力。求賢首在誠意。開幕式上,四川發布《關於支持兩院院士在川創新創業十條措施》,將為在川創新創業和來川發展的院士構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臺建設、人才項目、服務保障等集成政策支持體系。
  • 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成會明:做強石墨產業 助推巴中快速發展
    9月16日,「院士專家巴中行」活動舉行,5名巴中籍兩院院士,12位巴中籍專家,以及來自全國著名院校和研究機構的40位學者出席活動。這些院士專家,心懷桑梓情,對家鄉巴中發展踴躍建言獻策。近日,巴中電視臺推出「院士專家巴中行」專訪。今天,我們來看中國科學院院士、瀋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主任成會明的專訪。
  • 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成會明:做強石墨產業 助推巴中快速發展
    9月16日,「院士專家巴中行」活動舉行,5名巴中籍兩院院士,12位巴中籍專家,以及來自全國著名院校和研究機構的40位學者出席活動。這些院士專家,心懷桑梓情,對家鄉巴中發展踴躍建言獻策。近日,巴中電視臺推出「院士專家巴中行」專訪。今天,我們來看中國科學院院士、瀋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主任成會明的專訪。
  • 「我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19個金點子參加PK賽
    楚天都市報12月2日訊(記者石倩 通訊員周鋼)昨日,武漢市發改委主辦了「我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PK賽,賽場上妙語連珠、氣氛熱烈、一個個「金點子」讓人耳目一新,評委席上專家學者聚精會神聆聽每一位發言者演講,場下不時爆發陣陣雷鳴般掌聲。
  • 公安系統人大代表就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建言獻策
    原標題:保護野生動植物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公安系統人大代表就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建言獻策 全國兩會期間,公安系統人大代表就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積極建言獻策,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出公安聲音。
  • 海內外專家為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群申遺建言獻策
    海內外專家為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群申遺建言獻策 2017-06-28喬啟明 攝   中新網關嶺6月28日電 (周燕玲)貴州關嶺化石群保護與全域旅遊發展國際研討會28日在此間舉行,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關嶺化石群申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建言獻策。海百合化石。
  • 國慶長假期間140餘名鄉賢回揚中 獻計家鄉發展
    原標題:長假助陣揚中「歸雁計劃」 140餘名鄉賢獻計家鄉發展   2日下午,來自國內外的140餘名揚中籍醫藥界「大咖」回到家鄉揚中,圍繞衛生與健康話題展開研討。細胞生物學家、美國西奈山醫院副教授張為家等專家建議,建立揚中市人民醫院上消化道腫瘤患者信息平臺和生物樣本庫,為臨床疾病的發生、診斷、治療等臨床醫學研究提供決策和支持。   揚中發展促進會會長陸朝銀介紹,國慶期間將有數百名鄉賢回鄉共話揚中未來,當日回鄉的還有少將孫宏才、旅美博士張為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等。去年以來,揚中籍在外鄉賢在促進揚中發展、服務揚中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突破。
  • 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言獻策——中國社科院海洋法與海洋事務研究...
    該研究中心於2008年9月由從加拿大完成博士後研究回國的王翰靈副研究員創辦。海軍原政委、海軍上將胡彥林和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資深海洋問題專家楊金森擔任顧問。科研隊伍主要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及其他研究所的海洋法及海洋社會科學研究人員,以及其他部門和單位的客座研究人員組成,至今已經發展到50多人的規模。
  • 建言獻策系民生 真知灼見話發展——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建言獻策系民生 真知灼見話發展——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2021-01-13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