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年來,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物聯網在我國的高校專業中也是一門新開的專業,屬於計算機類,本科授予工學學士學位。筆者就是學習物聯網工程專業,希望本文能夠給在高考中挑選志願或者已經是物聯網專業的大一新手一些幫助,以及對物聯網感興趣的讀者。
先簡單闡述一下「物聯網」這個概念,讓讀者有一個大概的認知。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聯網的定義:把所有實體對象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網際網路進行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泛在網絡的融合應用,被稱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被視為網際網路的應用拓展,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國際電信聯盟2005年一份報告曾描繪「物聯網」時代的圖景: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麼東西;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等等。物聯網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然後將「物聯網」與現有的網際網路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毫無疑問,物聯網時代的來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等,在2019WMC會上,有志願者在自己的皮膚表面植入識別晶片,提供自己對智能家居的智能化控制,未來物聯網的發展一定會愈來愈好,我們正走向一個全新的物聯網時代。
本科物聯網工程專業課程:物聯網工程概論、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和數字部分(簡稱模電數電)、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x86架構)、嵌入式系統設計(ARM結構)、單片機系統設計、電磁場與電磁波、天線技術、通信原理、資訊理論、計算機網絡、現代通信技術、現代交換技術、感測技術與無線傳感網絡、物聯網通信技術(近距無線傳輸技術或者協議)、物流信息系統設計及應用、物聯網定位技術、物聯網數據處理、物聯網安全技術、物聯網組網技術、大學物理、雲計算、機器學習、深度學習、RFID原理及應用、物聯網經濟學、自動控制原理、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組成原理、電路原理圖與電路板設計、硬體描述語言與數字系統設計、數模混合電路設計、高等數學上下冊、線性代數、複變函數與積分、概率論與隨機過程。
總結物聯網所需掌握的知識體系:數據採集方面技術:傳感器技術、無線傳感網絡技術、電子硬體技術;數據傳輸方面技術:通信技術、資訊理論技術、通信協議;數據處理方面技術:計算機技術、編程技術、雲計算技術。總的來首就是,我們物聯網專業就是要學習電子工程專業、通信專業、計算機科學專業、軟體專業的所有基礎知識,從而構建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最後在選擇一個領域進行研究。
本科物聯網工程專業素質,來自一個即將大四學長的強烈建議:1.掌握計算機原理、程式語言C/Java/Python、Liunx作業系統及應用;2.掌握電子器件、模電數電、嵌入式系統,如ARM的設計與分析;3.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方法,會閱讀英文文獻資料;4.了解物聯網工程相關的最新的技術發展,如Hadoop生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