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老師自己刷完還要強烈推薦給學生們的紀錄片

2020-12-06 騰訊網

上面這段視頻,來自《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等到看完,最大的觀感是:如果植物會說話,應該就是這部紀錄片裡呈現的樣子。

今年9月,這部紀錄片同時在愛奇藝、咪咕視頻等平臺上線,堪比BBC製作水準的這首部國產植物紀錄片,確實每一幀畫面都美到沒朋友:

豐富多彩的內容,配上超高清畫面,質感好到爆。

生動又有趣

教材都顯得是多餘的

彈幕裡還有人說,「生物課來的」「地理課來的」,乍一看還以為是玩笑,當看到生物老師、地理老師陸續留言打卡,才反應過來:原來是生物課、地理課老師們刷完,轉身就布置作業要孩子們回家看。

接著你會發現,這份「課外作業」孩子們挺享受,甚至有人覺得,這部片子是生動有趣的頂級教科書,相關知識講解的教材都可以扔到一邊了。以前好奇那些搞生物研究的,也表白說「現在知道了」。

對於大多數植物小白而言,評價這部紀錄片是一部生動的科普,毫不為過。

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水稻,紀錄片是這樣講述的:

水稻

一萬年前,還是野生稻的她身帶芒刺,主動勾住了過往的人類,改變了水稻家族的命運。六千多年前,水稻已經成為中國人依賴的一種糧食。今天,水稻是世界三大主食之一,在全世界113個國家生根。

從中國出發,水稻改變了日本的飲食結構,讓日本人從以魚肉為主的飲食,變為以米飯作為主食。後來,水稻又進入歐洲人、非洲人的餐桌,甚至成了全球嬰兒最愛吃的輔食——米粉。

細心的你可能注意到了,這些植物都被稱為「她」,而不是「它」。因為「植物是萬物的子宮,孕育了萬物,像女性一樣離生命最近。

還有我們熟知的水果,種類繁多而且我們認知不全:

水果

她種族繁多,如柑橘大家族,柑橘細胞易融合性,讓她們之間可以兩兩雜交誕生出一個新的品種,而她們都來自柑橘家族的三大元老:橙子、柚子和香櫞。

她命運曲折如獼猴桃,兩次遠渡重洋。

100多年前,一位名叫威爾遜的英國探險家,來到湖北宜昌,發現並帶走了當時還被稱作「羊桃」的獼猴桃,但是一直沒能結果。

1904年,獼猴桃再次跨越半個地球,來到紐西蘭,播種6年後才終於結出第一枚果實。

如今,獼猴桃遠銷世界59個國家和地區,也是紐西蘭的國果(我們現在說的奇異果)。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當然少不了中國茶:

茶樹

兩千多年前,茶進入中國人的飲食中。1000多年前,茶跟隨遣唐使東渡日本。

400多年前,茶發酵過的葉子來到了歐洲,在接下來的一兩個世紀裡,徵服了擴張中的大英帝國。

甚至在殘酷的戰爭中,英國軍隊的坦克中,依然給喝茶泡茶留下了一席之地

曾經,人們對茶葉的追逐,甚至引發了戰爭,影響了世界歷史。

如今,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種茶,30多億人口飲茶,茶樹是多個國家的支柱產業,影響了世界經濟。

還有大豆,我們同樣熟悉,其實又陌生:

大豆

野大豆成熟時,利用最後的一點力量爆莢助豆子傳播,最遠可達兩米。大豆對自己種子的養育遠不止如此。

唐朝年間,大豆跟隨鑑真和尚來到日本。在那裡,鑑真教會僧人製作豆腐的方法,大豆和豆腐,又通過佛門傳向民間。兩百多年前,大豆走進了美國,逐漸成為支柱產業。

如今,全世界許多國家的人,對於豆腐、豆奶、豆油等豆製品,都不陌生。

中國首部植物紀錄片

不只是植物們的出國門記

這部紀錄片歷時3年、集結了200多位主創人員,單是攝影師就多達133位。團隊成員一共去到中國27個省市的93個地區,以及美國、英國、日本、義大利、紐西蘭、印度、馬達加斯加7個國家的30個地區。

相比最早拍攝植物紀錄片的英國,擁有世界上35000種植物的中國,有著比英國豐富得多的植物資源。地球上三十萬種植物,其中十分之一生長在中國。

我們確實有理由拍出超棒的植物紀錄片,但是選用什麼樣的視角,來講述中國植物的故事,以及使用什麼樣的鏡頭語言,來講述如此龐大群體的故事?

在此之前,國內除了十幾年前陳曉卿拍攝的《森林之歌》,圍繞森林裡的動物講述了生態系統之外,很多年都無人涉足植物類紀錄片拍攝。

在全世界範圍來看,投入拍攝最多的是人和社會,緊接著是動物,植物紀錄片是最少的。就拍攝難度而言,卻恰好相反。到底為什麼呢?

導演李成才說:「一方面因為植物不會『說話』,另一方面它的行為和成長極其遲緩,周期耗時過長。

很多時候,為了拍攝到植物最美、最真實的狀態,攝影師蹲守好幾個小時、作息顛倒是家常便飯。

最終,200多主創完成的中國首部植物紀錄片,選擇了「影響世界」這個宏大視角,花了3年時間,拍攝了許多對世界有著重大影響的中國植物。

除了前面說到的水稻、茶葉、獼猴桃,中國的桑樹影響了整個文藝復興,國際大牌們所用的絲綢幾乎都來自生長在中國桑樹養育的蠶;常常出現在梵谷、莫奈畫中的花朵,正是中國的蜀葵……

從植物天堂、茶樹、桑樹、水稻、大豆 ,到本草、竹子、水果、園林、花卉,這部10集紀錄片,呈現了21科28種植物的生命旅程,並講述她們如何走出國門、影響世界。

雖然,紀錄片中講述的個別植物故事,似乎尚未見得影響世界,比如「塔黃」。用導演自己的話說:「它還沒有影響世界,也許是因為我們還不了解它。」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如果非要一個最準確的解釋,就是所謂的「影響世界」,大部分都已經發生,極少部分預測在未來發生。

這些預測,未來到底會不會成為事實,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在鏡頭語言的選擇上,超高清的生動畫面,首先要歸功於延時拍攝技術,它也是這部紀錄片用得非常多的拍攝技術之一。

對於紀錄片來講,延時攝影無疑增加了其精美度,更勾起觀眾的興趣。但對於《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來說,延時攝影不光是為了畫面的極致美感,更是在傳遞中國鮮為人知的植物的故事。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我們並不熟知的拍攝手法,以及引入顯微鏡、生物實驗等多學科技術和知識。

像是柑橘細胞易融合的特性、竹子內部的維管束,都用到了實驗室裡的顯微鏡拍攝,還有稻米發芽、茶葉腐敗、桑葉分泌乳汁等過程,也同樣在鏡頭下絲毫畢現。

一個個精彩的畫面,是植物在說話,更是珍貴的教學科普資料,希望更多人去理解植物、愛護植物、與自然和諧相處。

把中國的故事講給中國人聽

2016年4月,第一個策劃案完成。李成才一邊拜訪各學科的植物學家,一邊求朋友介紹有高海拔拍攝經驗的、有植物拍攝經驗的相關朋友,組建拍攝團隊。

這100多位攝影師團隊,有的在攝影棚裡蹲守,有的在戶外奔走。當然,都少不了要拜師不同植物學科的專家。各集深度參與植物拍攝的專家顧問共100位左右。

圖為蹲守棚拍桑樹彈粉。桑樹擁有植物界最快的彈粉速度,研究人員計算為每秒200米,相當手槍子彈出膛的速度。要想拍到桑樹彈粉的奇妙瞬間,除了熬時間,還要清楚知道她的結構和爆發特點。

珙桐的拍攝耗時3個月,從進入花期就開始,但是珙桐授粉帶來了巨大的拍攝難題,就因為拍攝設備上的技術難題,未能捕捉到最佳狀態,最後從北京輾轉到河北繼續拍攝。

儘管李成才導演說,這樣一部紀錄片,就算不是他來拍,總會有人拍,但我們無法預估那是多久之後的事。

中國漢字裡,草字頭、木字旁的漢字太多了,以竹為偏旁的漢字,在《辭海》中大約有200個。《紅樓夢》裡沒有植物,紅樓夢是不存在的。《詩經》裡沒有136種植物,詩經也是不存在的。

「中國人不了解中國植物,不知道中國的植物究竟有多厲害,這是一件挺令人難過的事。」這也是他做這部紀錄片最大的動力。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就是想把中國的故事講給中國人聽。所有長期在城市裡生活的人們,更亟需補上這一課,大自然治癒的力量,你一定會感受到。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2019)

導演: 李成才 / 周葉

類型: 紀錄片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首播: 2019-09

集數: 10

單集片長: 50分鐘

相關焦點

  • 原來 老師們的暑假都在做這些事兒……
    有特級教師回憶道,剛參加工作時,給自己的要求是上古文課不帶課本和備課資料,以此督促自己備課要充分。 一位初中老師任教語文,在職稱答辯時被評委老師要求背誦《嶽陽樓記》,結果不會背誦被刷了下來。 這個環節大約需要1周時間。如果你是老教師,建議通讀一下所任教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教材。
  • 一定要推薦的1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建議收藏)
    我至今還記得地理課上老師放的新疆篇,美麗極了。回想起來甚是懷念。那時看完我只有一個想法:如果下輩子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會選擇生在中國。03.看完這部宇宙華美紀錄片,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地球和每個人類個體的理解和想像。在那裡,我可以近距離欣賞發出炙熱光輝的太陽、各有風範的行星,還有那片由萬千星球組成的茫茫星空。再好的紀錄片,只有自己去看了才能體會到。
  • 10部BBC紀錄片一套思維方法,暑假帶娃刷一刷,你看過幾部?
    今年暑假如此特殊,孩子們剛剛進入學習狀態,大人們還有點回不過神。早早定好的夏令營,也取消了。但想讓孩子開眼界,我們還有紀錄片可選啊!那麼如何帶領孩子進入紀錄片的神奇世界呢?如何帶孩子進入紀錄片的神奇世界?作為紀錄片愛好者,在哥哥很小的時候,我和先生就開始帶他看紀錄片了,遇到其他父母也會向大家推薦。
  • 高二學生手繪地圖惟妙惟肖,地理老師坦言:這樣的地圖自己也畫不出
    高二學生手繪地圖惟妙惟肖,地理老師坦言:這樣的地圖自己也畫不出 2020-05-07 10:13:31 來源: 南通網
  • 各科目老師的形象特點,男地理老師頭髮少,英語老師形象幾乎統一
    2020-12-24 02:45:09 來源: 校園知識分享官 舉報   在上學時期,學生們最歡樂的事情之一就是悄悄的討論老師的
  • 看完就知道自己究竟差在哪兒了
    而是在我當班主任的20多年裡,90%的學生英語成績都保持在120分以上,85%的孩子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 以下,是一份衡水中學各科教師給學生的假期溫馨提示,相信一定會讓你的寒假過得非常充實! 語文老師溫馨提示 1.
  • 生物老師悉心整理:七年級上冊各單元精華知識,全班學生不下90
    生物老師悉心整理:七年級上冊各單元精華知識,全班學生不下90生物是初中階段最不受重視的一門課程,很多學生包括一些老師對於生物這門課程的態度都是可有可無,上課學生不聽講,做其它科目的作業,老師也是採取一種視而不見的態度
  • 順便整理了姐妹們安利的劇&紀錄片,太棒了!
    昨天姐妹們安利了很多很棒的劇和紀錄片,我這兩天也在B站狂刷奇聞觀察站的各種案件視頻,也把姐妹們推薦的講案件的up整理了一下,感興趣的姐妹們不要錯過
  • 看完就知道自己究竟差在哪兒了………
    (圖源來自梨視頻截圖)果然,學霸們學習的腳步從不會因為任何事停歇。照著這樣的計劃,寒假裡,不僅能早早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還可以在剩餘的時間裡,將自己整理的作業、錯題仔細分析一遍,或者將近幾年的高考真題再做一遍,加深印象,熟悉高考出題規律。
  • 生物、地理、歷史老師都來教藝術課 一零一中學老師玩「跨界」
    「下面我們欣賞敦煌壁畫」……10月16日上午,一零一中學的《中學跨學科整合美育課程開發和教學策略的研究》公開課現場人山人海,地理老師、歷史老師、美術老師……各學科教師都圍繞「敦煌莫高窟壁畫」開講,展示學科融合的教學魅力。
  • ...紀錄片,帶娃看完4集,真心好!附5部經典天文紀錄片、兒童觀星APP
    有研究表明,物理和天文專業的學生智商平均值高達139,而普通學生只有100。這讓我想起熱門美劇《生活大爆炸》裡的4位宅男物理學家。我們鼓勵孩子仰望星空,除了學習天文物理知識之外,這也是培養孩子世界觀、價值觀的珍貴機會。
  • 老師讓學生們寫作業,還給他們放音樂,這樣的教學方式你認同嗎
    每個學科老師,到了這個階段都比較辛苦,負責的老師還會加班。當然也不是我們真心想給學生留堂,而是想通過留堂寫作業的方式,多給孩子們一些學習的空間,也讓家長省點心,畢竟期末輔導寫作業的強度,要比日常輔導寫作業激烈多了。既然是學習困難戶,那麼老師在輔導過程中,也會身心俱疲。不好好寫作業,不專心,打擾其他同學寫作業……這些毛病,老師該怎處理呢?
  • 這14部自然地理紀錄片,讓孩子了解七大洲全貌 並附上下載...
    小E又有好推薦。這次的推薦可不一般,坐在家裡,就可以讓孩子暢遊世界,開闊視野,妥妥漲一波知識!今天小E精選的這14部最值得陪孩子一起看的自然地理紀錄片,內容涵蓋世界七大洲。每一部都介紹了各大洲的自然環境,展現出豐富多元的人文景觀。在這些精美製作的影像中,孩子們不僅能學到自然、人文和地理知識,還能幫助他們建立對世界的認知,培養全球視野。
  • 地理答啦:中國的紀錄片已經可以比肩BBC、國家地理、Discovery探索...
    有網友問地理答啦:為什麼國內很少看到自然、地理紀錄片?對於這個問題,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認為,你是想得太多,而看紀錄片太少。這個題目本身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對中國紀錄片的錯誤認識,另一個是對地理的錯誤認識。
  • 美女老師穿「內臟器官服」上課,「以身示範」讓學生們受益匪淺!
    近日,一位西班牙美女生物老師,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和了解所學習的「人體內臟構造」知識!在網上買了一套「人體內臟器官服」,穿著這身「人體內臟器官服」來給學生們上課,以身示範,讓同學們對這節課的內容更加印象深刻!而具體這身「人體內臟器官服」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95後」美女老師第一次送考:「看到學生就像看到7年前的自己」
    今天上午,武漢七中高三(3)班班主任、生物教師葉夢慈給全班27名學生發放準考證,鼓勵學生們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今年高考,對1995年9月出生的葉夢慈來說意義非凡。因為這是她教的第一屆學生參加高考,也是她第一次成為送考教師。
  • 老師用地理知識為153個學生送上"硬核新年寄語"
    馬俊傑同學: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老師與學生共聚一堂,傳授知識時,你的思維比較活躍,在了解-記憶-理解-記憶。  牟婧悅同學: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_____,不是巴拿馬運河,許多人會想到這個答案;因為記錯了,就好像老師偶爾叫錯你的名字,但也因為這樣,老師對你印象更深刻,學習知識亦是如此,以後就不會再錯了,因為錯的印象更深刻。
  • 鄭州106中學一英語老師推薦學生報課外補習班 校方怎麼說?家長怎麼...
    卻讓學生們報補習班?8月25日,鄭州市106中學的學生家長反映,鄭州市106中學一英語老師要求學生報課外輔導班,還曾稱,她拿粉筆過敏。據學生們反映,該老師還曾要求學生們報課外補習班。對此,家長強烈要求學校換英語老師,因為擔心這位老師影響孩子們的中考,擔心這位老師耽誤孩子們的未來,家長已將該情況反映給了教育局。
  • 高中學霸「情書」火了,老師看後表示知識沒白學,學渣卻看不懂?
    學生們偶爾也會有被壓得喘不過來氣的感覺。在這個其次,學生們也會做一些「小娛樂」來緩解自己的壓力。不得不說學生們各個都是人才,老師看後也表示知識沒白學,不過學渣可能就看不懂了。 高中學霸「情書」火了,老師看後表示知識沒白學,學渣卻看不懂?
  • 中學老師布置「坑人」生物作業:有學生利用食材做植物細胞圖
    ­  還有個學生,用盤成一圈圈的鐵絲,做了一個梁色體的模型……看著還真的挺像的。­  曬出這組圖片的,是杭州十一中的生物老師章冬萍。原來,在早些時候,學校生物組老師給全體高二學生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開動腦筋,以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到必修三冊的教材內容為參照,利用各種材料製作生物模型,或者繪製一幅生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