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最近因為與老公離婚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作為一個自媒體人士,咪蒙短期內將自己的公眾號做大,成為了自媒體界的傳奇人物。
說到咪蒙想必大家一點兒都不陌生,山東大學的文學碩士,從南方都市報辭職做自媒體公眾號《咪蒙》,咪蒙是從 2012年9月15日 開始寫微信公眾號,只用2個月,就收穫了40萬粉絲,瞬間超過了很多人的成績,其四個月後就成了100萬以上的大號,每篇文章都做到了高達10萬以上的點擊率,點讚人數過萬,評論區討論得沸沸揚揚。出版了《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 》等書。
有些人說:「可見咪蒙自身的寫作功底也極為強大,僅靠內容就可以引起大量傳播。」其實,內容只是其中之一,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咪蒙的成功,還有其它的關鍵原因。
咪蒙自稱為文藝界的女流氓,自嘲是胖子,大餅臉,醜女,吃貨,二貨,爆料特別喜歡吃小龍蝦。再加之其公司員工以及家人曝光度也頗高。想必,這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既滿足了你的好奇心,又給了你糖吃。仿佛寫文章的這個人就站在你的面前,她的生活就在你的眼前浮現。
讀者朋友樂意看到這樣的咪蒙,感覺她真實得和自己產生了共鳴。而且覺得這樣的女人在生活中很可愛,生活中不難找尋到這樣一枚普通的女子,她有你的影子也有我的影子。雖然自帶名人效應卻卸下了光環走親民路線。
從年齡層面來看,咪蒙粉絲出生年份大都在1989-1999年之間,也就是年齡區間集中在18-28歲之間,其中最人數多的是處在23、24、25歲年齡層中。也就是說,咪蒙粉絲基本上是高中、大學、大學剛畢業未進入社會、缺乏家庭婚姻歷練的「生活小白」。
整體詞頻來看,最為經常出現的關鍵詞有:我們、喜歡、為什麼、如何、男人、愛情、女生等,這也就是說咪蒙是非常擅長用這些關鍵詞做標題,我們通過具體的標題來分析這些關鍵詞。
咪蒙在她的文章中極其頻繁地使用「我們」這個詞。非常顯而易見的是,她試圖通過轉換角色,讓讀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咪蒙非常懂得如何討好她的重度讀者,她的忠實粉絲是人生閱歷和社會閱歷幾乎空白的少女,對未來的恐懼、成功、暴力、性、家庭、婚姻認知非常淺薄。因此她塑造的是一個恐懼失敗、渴望成功、義憤填膺、粗暴直接的形象,這是她和她的讀者想要代入的形象。
其次頻次出現的就是「愛」、「我愛你」、「喜歡」這類情感傾向明顯的詞,情感,馬斯洛理論中最為直接的需求。此類文章,在數據分析中通常都是閱讀量最高的文章。尤其是在高中、大學等剛開始接觸感情、談戀愛的時候,情感問題困擾著很多人。而咪蒙很擅長寫這樣的文章,她更厲害的是很了解讀者的心裡所想,能通過種種手法讓讀者感同身受、讓讀者分不清「文裡文外。
咪蒙的定位,是為年輕女性代言,試圖以高於重度粉絲的年齡和閱歷的視角,來扮演粉絲群體的旗手。你會發現很多文章就是與這個群體談心、八卦, 為她們吶喊、講出心聲。而這些包含「如何」的文章中,咪蒙就是要教你很多東西,例如教育、婚姻、情感、交際等。
精準的定位、親民感使咪蒙將自己的公眾號做大,這大概就是咪蒙為何這麼成功的一個原因了吧。
原標題:咪蒙怎麼成功的 精準的定位獨特的真實感
責任編輯:李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