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美食之雲吞麵

2021-01-11 半透明的回形針

雲吞麵

雲吞麵又稱餛飩麵、細蓉、大蓉。是廣東省的漢族特色小吃,屬於粵菜系。一般以雲吞拌麵,分為湯麵與撈麵。雲吞麵是一種在中國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餛飩和蛋面,加入熱湯即成。

雲吞麵也是香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雲吞就是餛飩,最早雲吞以全豬肉制,所以稱做「淨肉雲吞」。古代雲吞很講究,要肥三瘦七,弄成肉糜,正宗的且先切後剁。現今我們平常吃的雲吞麵多數是以鮮蝦雲吞製成,雲吞材料有雲吞皮、鮮蝦、豬肉。

餛飩麵,或叫做雲吞麵,餛飩麵在行內稱為「蓉」或「擁」(此時兩者粵音均為 jung2「湧」)。前者據說是「芙蓉面」的簡稱,後者據說是早期的餛飩麵比較小,冬天時低下階層把小碗抱(即「擁」)在懷裡,飽肚之餘又可取暖,因此又稱「細擁」(「細」就是小的意思)。也曾經是廣州西關少爺的最愛。雲吞入口爽滑,面更具有彈性帶嚼盡勁,並且雲吞擁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等營養元素。

雲吞麵起源於廣州,五十年代在香港蓬勃興起,至今雲吞麵依然甚得人心。據說,此食品在唐宋時即已傳入廣東。據《群居解頤》一書記載:「嶺南地暖……又其俗,入冬好食餛飩,往往稍喧,食須用扇」。至於廣東何時用「雲吞」二字取代餛飩之稱,則無從考證。

雖然麵食在廣東並不是以主食的地位出現,但出奇的是大部分的廣東人對雲吞麵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 據考據,雲吞麵最早在明末清初,廣州的西關一帶出現,相傳是同治年間從湖南傳入。初期多數是由小販肩挑著四處販賣 餛飩也叫雲吞,起初是用於祭祀的。 直到宋代,每逢冬至,市鎮店肆停業,各家包餛飩祭祖,祭畢全家長幼分食祭品餛飩。富貴人家一盤祭祀餛飩,有十多種餡,謂之:「百味餛飩」。南宋後,餛飩傳入市肆。後來省城廣州,雲吞麵分為大用、小用。因為粵語諧音,逐漸變成大蓉、小蓉。

相關焦點

  • 認識廣州,先從一碗地道的雲吞麵開始
    身體和心靈似乎都格外需要溫暖美食的慰藉。這個時候,廣東人會用一碗熱氣騰騰的雲吞麵,讓胃裡的熱氣傳遞全身,精神抖擻的與冬日的陰冷挑戰。這一傳統,最早要追溯到清朝。「芙蓉「味從湖南來廣東人對粵菜料理可不是一般的自信,廣式一味在美食遍布的華夏也可謂獨當一面。他們的舌頭可是相當挑剔,很難被外地人徵服。
  • 東華西路五十載老牌雲吞麵,老廣口碑一直貶褒不一出品究竟如何?
    #廣州探店打卡#雲吞麵,是一道非常傳統的廣州美食小吃,可以說每個廣州人的記憶裡都有那麼一碗最愛的雲吞麵,勁道的蛋面,鮮美的麵湯還有好吃雲吞,雲吞麵給我們帶來的美味回憶總是能經常浮現眼前。現在雖然各種美食越來越多,但終究那最簡單最傳統的美味,比如一碗簡單的雲吞麵,是最讓人懷念的。
  • 雲吞麵,鮮美可口,美味早餐
    雲吞麵 By 不做妖精好多年 我為了瘦身,做的簡易版的,不瘦身的親可以用食用油熗鍋後再煮麵和餛飩。 第6步、煮好的雲吞麵。
  • 廣東雲吞麵的靈魂角色,很醜卻很美味的大地魚(比目魚)!
    大地魚:雲吞湯鮮滋味來源雲吞麵要做得出色,一要麵靚,二要湯甜,三要雲吞香。後兩者,都和大地魚有關。因為湯底的甘甜,全靠大地魚乾吊起。雲吞的鮮香,是大地魚末的功勞。兩者要做出色,首先要捨得。捨得入最大最厚肉的大地魚才夠甘香。
  • 一碗雲吞麵的執念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繁瑩雲吞麵是老廣永遠的愛。一張餐桌上,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們聚集在一起討論吃麵的問題,廣州人最喜歡的面大抵都是從小吃到大的雲吞麵,尤其是孩時離家附近最近的那一家麵館子最為熟悉。這,便是這碗小小雲吞麵的力量,普通卻又能給人帶來小確幸。19.5度的鹼水,恰到好處的爽東莞樟木頭一帶的雲吞麵,製作手法與風味上更近香港。20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期,樟木頭吸引了大批香港人到此地置業和消費。人群聚居之地,必然帶來飲食之風,率先「登場」的是家常雲吞麵。這股風從樟木頭吹向鄰近的常平以及東莞的其他區域。
  • 廣東的十大名菜你知道嗎?你服不服這樣的排行榜?
    廣東人能吃、愛吃、會吃!這眾所周知。燒鵝、乳豬、紅燒乳鴿、叉燒包、雲吞麵……身在廣東的你,一定對這些名字耳熟能詳,為了能讓海外朋友及兄弟姐妹們能深深感受到「食在廣東」這個稱號,選出了十大名菜,作為廣東美食名片的代表。你服不服這樣的排行榜?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紛享佛山,飛躍山河只為一碗雲吞麵
    沒想到經年的走南闖北,心心念念的卻是嶺南之家一碗麵。工作原因,短暫停留佛山,下了飛機匆匆忙忙找了一家麵館,只因餓到了極致,又覺得麵條是最快的能緩解這份飢餓的夥食,其實並沒有太多期待,只為吃飽,僅此而已。一碗雲吞麵在兩湖地區吃麵,大多把粉和面區分得非常嚴格,粗細都精確到種類之中。寬粉細粉粗面細面龍鬚麵……而到了嶺南,看餐單就簡單明了很多,種類也更偏向於混搭。
  • 為什麼廣府人總愛那碗雲吞麵?老師傅幾十年秘籍話你知
    東莞樟木頭一帶的雲吞麵,製作手法與風味上更近香港。20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期,樟木頭吸引了大批香港人到此地置業和消費。
  • 各種中國美食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邁斯通就和大家來一起學習中國美食的英文表達吧!雲吞麵—wonton noodles雲吞麵又稱餛飩麵、細蓉、大蓉。是廣東省的漢族特色小吃,屬於粵菜系。一般以雲吞拌麵,分為湯麵與撈麵。雲吞麵是一種在中國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餛飩和蛋面,加入熱湯即成。雲吞麵也是香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 廣州美食大搜羅:傳統小吃、滋補湯粥、粵式海鮮……看完會餓!
    夜晚遊覽廣州,自然少不了美食來助興。廣州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謝永琳對當地的美食比較熟悉,記者決定跟隨謝永琳對廣州的美食做一番探訪,我們從夜晚的北京路開始了解。這種晶瑩剔透的美食叫腸粉,是廣東流傳頗廣的一種傳統小吃。在熱騰騰的蒸鍋上鋪上白布,然後將米漿澆在白布上,隔水蒸熟成薄薄的粉皮,再在粉皮上放上餡料,捲成豬腸形,放在盤中,淋上特製的醬油、花生油、辣醬便成。
  • 一碗雲吞麵 見證四十年(眾生相)
    廣東廣州荔灣區,走在繁華的西城都薈,很容易錯過這條叫和隆裡的巷子。遊人順著導航駐足,目光穿過石板路、自行車、綠植與電線,會看到一個豎著的牌子,上面一行豎著的大字「吳財記」、橫著的小字「雲吞麵世家」。三間對著的沿街房分列道路兩邊,下午兩點,每個桌子都被佔滿了。
  • 小陳說美食:羊城妖都,廣東廣州用美食傾訴這一城中的酸甜苦辣
    上一期小陳給大家帶來了廣東佛山的美食分享,這一期小陳想給大家進行廣東省省會——廣州的美食分享。大家可能都知道,廣州就是我們口中經常說的妖都。除了妖都之稱,廣州還有穂城、花城和羊城之稱。身為廣東省省會,廣州的經濟十分發達,是全國的超大城市,曾甚至還被全球相關權威機構評為世界的一線城市。另外,廣州歷史可追溯到秦朝,歷史十分悠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州有著老三區和新四區的行政區劃說法。
  • 美食摘星旅行,2019新加坡米其林指南
    荔枝遊天下 新加坡地方雖小, 卻一直以來被視為亞洲美食之都 從街頭美食到外籍星廚的高端料理, 新加坡給美食愛好者提供的餐飲選擇, 讓人目不暇給。
  • 小陳說美食:一次相遇就是一次徜徉,來廣東江門領略非凡美食魅力
    今天小陳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廣東江門的美食分享,小夥伴們快來一起看看吧。說實話,雖然小陳是廣東人,但是小陳對廣東江門並不是特別的熟悉。小陳曾立志一定要走遍廣東各市,而廣東江門就是小陳小本本上必打卡的地點。不為其他,就為江門那傳統的民俗風情與悠久的歷史文化。小陳告訴大家,廣東江門還是中國著名的僑都,在粵港澳大灣區體系下具有重要地位。
  • 走進廣東廣州,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這裡有尋不完的寶藏
    當然,現在網絡上也有一些很接地氣的解說,說是因為廣東人經常都會大聲的說:咩啊、咩啊;所以才有的羊城一稱。是不是形容的非常「貼切」呢?那小顏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廣州這座神秘的城市吧!首先,廣州是說粵語的一座城市,粵語也叫:廣州話、白話。如果小夥伴們想聽別人叫自己:靚女、靚仔,那就趕緊來廣州吧。
  • 泥蟲:廣東僑鄉臺山美食中的天然味精
    泥蟲:廣東僑鄉臺山美食中的天然味精 2019-07-23 14:3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嘉怡   中新社江門7月23日電 題:泥蟲:廣東僑鄉臺山美食中的天然味精
  • 《尋味東莞》將登廣東衛視 解鎖「世界工廠」的美食地圖
    《尋味東莞》海報呈現東莞人最愛的海鮮美食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出品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近日定檔,將於6月21日在廣東衛視首播,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獨播。節目將通過東莞的地道風味折射一方水土,管窺廣府美食文化,帶領觀眾探索風味流轉背後的歷史更迭與時空碰撞。漁民在翻滾的海浪上張網捕撈,遠處是依稀可見的林立高樓……《尋味東莞》的定檔海報將東莞的地理位置和飲食特色展露無遺。
  • 廣東省資訊|中國美食哪裡最多?廣東人發話:想要吃遍廣州的美食就得...
    中國美食多到數不過來?廣東人表示:走到廣東好吃的多到出不來!廣東表示,什麼食物都吃的我們表是很不屑。來了廣東,你還想出去嗎?廣東省作為大省在人口上也是比較多的,在美食上自然也是多到不用說。廣東省的同胞給我們的感覺是在美食的種類一直是比較豐富的,廣東的部分同胞在美食的食用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相對於兔子來說,在北方的話食用的人數是比南方的少。更不要說其他不經常食用的種類了,表示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