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雲吞麵 見證四十年(眾生相)

2021-01-11 人民網

廣東廣州荔灣區,走在繁華的西城都薈,很容易錯過這條叫和隆裡的巷子。遊人順著導航駐足,目光穿過石板路、自行車、綠植與電線,會看到一個豎著的牌子,上面一行豎著的大字「吳財記」、橫著的小字「雲吞麵世家」。

三間對著的沿街房分列道路兩邊,下午兩點,每個桌子都被佔滿了。已是北方的初冬時節,廣州最高溫依然接近30℃,人們穿著夏衣,等著服務員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面。這口面,有些街坊鄰居已經吃了40年。如今,更多是慕名而來的遊客、住在不遠處的學生和熱戀中的情侶等。

麵館老闆吳錦雲坐在樓上,笑眯眯看著樓下食客。這家麵館最早開設於1953年,再開時已是改革開放之後,1980年,「吳財記」成為最早一批個體戶。吳錦雲的父親,吳財桂,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家麵館。

這家不起眼的麵館裡,掛著2018年、2019年兩年的米其林餐盤獎。這是米其林指南的入門級榜單,獲獎意味著已經獲得了享譽世界的「米其林指南」認可。2018年第一次評選,整個廣州城,只有35家「米其林餐盤」餐廳。

上世紀80年代,這家麵館只在街口設檔擺賣,直到1993年才遷到如今的地方。開始只有一間房,越做越大,才買下、租下對面兩間房。40年裡,麵館越做越好看,就這碗面,一點沒變。

吳錦雲還記得,1981年開始,自己就利用課餘時間在家裡麵館幫忙。一碗麵,養活了一大家子人。老父親吳財桂,直到84歲高齡去世之前,還一直在麵館幹活,為此專門去辦了健康證。那時候一家人已不愁吃喝,但老人為街坊們做了一輩子面,早成了習慣。

直到如今,儘管僱了十幾個人,家裡還有好幾個幫手,吳錦雲依然保持了早起的習慣。有時,早上兩三點就得起來。吳財記的雲吞麵,最精華在一口湯,湯需要用豬筒骨配上珠三角產淡水蝦籽、蝦米,再加上北海大地油地魚和金華火腿,熬3個小時以上,才能出來那口熟悉的味道。

節假日,最多時,這家小館子能賣出2000碗面。食客們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吳錦雲也在歲月磨洗中,從幫忙的13歲小孩,到兩鬢多了白髮的麵館老闆。

從開業那天起,直到今年才因為疫情關門兩個月。這期間,無論春節等節假日,還是家裡有什麼事,這家店從不歇業。吳錦雲解釋,早些年是覺得有些街坊鄰居過節不易,需要找飯吃;如今麵館成了廣州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很多外地遊客來廣州,萬一慕名而來卻吃閉門羹,太過掃興。於是一家人就這樣堅持了下來,節假日多付員工工資,哪怕虧損也要開著門。

牆上,掛滿糧票;收銀臺,掛著二維碼,無聲記錄著曾經的歷史。上世紀80年代初,吃一碗麵不但需要花錢,還要糧票,這樣「吳財記」才能買麵粉回來,繼續開張。歲月荏苒,「吳財記」只有面沒變,卻見證了時代飛速變遷。

吳錦雲想要留住這些記憶。在新租下的店面,他把老物件有序地擺了出來。一口百年西關古井邊上,是一根木扁擔挑的流動攤檔。水泥牆上,插上了幾十年來店裡用過的不同時代的碗,掛了過去壓面的竹升。桌子上,擺了一臺電動竹升壓面工具,由吳財桂親自設計,據考證是當地最早的一臺,曾吸引各地麵館慕名前來購買。

就這麼一家深居陋巷的麵館,卻在40年的發展中,見證了一個家庭的成長,參與了一座城市的發展,親歷了一個大國的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說起未來,吳錦雲充滿期待。他熱愛旅遊,卻在自己走過的每個地方,都沒有找到一家麵食博物館。他覺得,中國的麵食文化如此發達,應該有一個專門的博物館。在廣州荔灣區,他想做這件事。他想讓人們來到廣州,不光看到時尚新潮,還要看到歷史文化,看到我們如何走到今天。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是嶺南一家普通麵館,卻書寫著它所經歷的時代。

相關焦點

  • 一碗雲吞麵的執念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繁瑩雲吞麵是老廣永遠的愛。一張餐桌上,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們聚集在一起討論吃麵的問題,廣州人最喜歡的面大抵都是從小吃到大的雲吞麵,尤其是孩時離家附近最近的那一家麵館子最為熟悉。這一天無論有多麼焦頭爛額,無論心懸得多高,總能在一碗雲吞麵食罷,此處安定來。這,便是這碗小小雲吞麵的力量,普通卻又能給人帶來小確幸。19.5度的鹼水,恰到好處的爽東莞樟木頭一帶的雲吞麵,製作手法與風味上更近香港。20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期,樟木頭吸引了大批香港人到此地置業和消費。人群聚居之地,必然帶來飲食之風,率先「登場」的是家常雲吞麵。
  • 認識廣州,先從一碗地道的雲吞麵開始
    這個時候,廣東人會用一碗熱氣騰騰的雲吞麵,讓胃裡的熱氣傳遞全身,精神抖擻的與冬日的陰冷挑戰。這一傳統,最早要追溯到清朝。「芙蓉「味從湖南來廣東人對粵菜料理可不是一般的自信,廣式一味在美食遍布的華夏也可謂獨當一面。他們的舌頭可是相當挑剔,很難被外地人徵服。絕大多數粵式美食都是本地人歷代專研創造。但是雲吞麵卻是個例外。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紛享佛山,飛躍山河只為一碗雲吞麵
    原創文 / 風山漸佛山,不見佛,不見山,除了寶芝林、葉問、黃飛鴻之外,作為一個東北妹紙我再無其他的關鍵詞來解讀,而這一次短暫的佛山行,讓我對這個低調的老城有了不一樣的熱情——只為吃一碗雲吞麵。出走是客,卻覺嶺南是親雲吞麵並不能代表佛山,但每個佛山人心中都有一碗雲吞麵。或街頭巷裡的街坊鋪子,或樓宇聳立的鬧市街區,總有一碗雲吞麵被人們爭相排隊等候。短暫的停留幾天卻吃了好幾份不同的雲吞麵,牛腩雲吞麵、鮮蝦雲吞麵、雲吞竹升面……在彎曲井深的巷子裡,一間不起眼的鋪子,簡單到甚至連招牌都沒有,卻排著長長的隊,可見是有多好吃。
  • 東華西路五十載老牌雲吞麵,老廣口碑一直貶褒不一出品究竟如何?
    #廣州探店打卡#雲吞麵,是一道非常傳統的廣州美食小吃,可以說每個廣州人的記憶裡都有那麼一碗最愛的雲吞麵,勁道的蛋面,鮮美的麵湯還有好吃雲吞,雲吞麵給我們帶來的美味回憶總是能經常浮現眼前。現在雖然各種美食越來越多,但終究那最簡單最傳統的美味,比如一碗簡單的雲吞麵,是最讓人懷念的。
  • 廣東美食之雲吞麵
    雲吞麵雲吞麵又稱餛飩麵、細蓉、大蓉。是廣東省的漢族特色小吃,屬於粵菜系。一般以雲吞拌麵,分為湯麵與撈麵。雲吞麵是一種在中國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餛飩和蛋面,加入熱湯即成。雲吞麵也是香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 雲吞麵,鮮美可口,美味早餐
    雲吞麵 By 不做妖精好多年 我為了瘦身,做的簡易版的,不瘦身的親可以用食用油熗鍋後再煮麵和餛飩。 第6步、煮好的雲吞麵。
  • 一碗粉面裡藏著最地道的香港!這份尋味餐廳必須珍藏!
    「大繁至簡」的理論在美食中一樣可行,在繁雜繽紛的菜式中一番賞味後,在小吃茶點的甜蜜轟炸下,來一碗冒著熱氣的面,也不失一番港味。鮮蝦雲吞麵 即便是從未來過香港,也一定聽說過香港最招牌的麵食——雲吞麵,雲吞和面的完美結合,無論是作為正餐抑或是宵夜,都滿足感爆棚。
  • 為什麼廣府人總愛那碗雲吞麵?老師傅幾十年秘籍話你知
    東莞樟木頭一帶的雲吞麵,製作手法與風味上更近香港。20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期,樟木頭吸引了大批香港人到此地置業和消費。
  • 廣東雲吞麵的靈魂角色,很醜卻很美味的大地魚(比目魚)!
    大地魚:雲吞湯鮮滋味來源雲吞麵要做得出色,一要麵靚,二要湯甜,三要雲吞香。後兩者,都和大地魚有關。因為湯底的甘甜,全靠大地魚乾吊起。雲吞的鮮香,是大地魚末的功勞。兩者要做出色,首先要捨得。捨得入最大最厚肉的大地魚才夠甘香。
  • 把演員折磨慘的電影,梁朝偉吃26碗雲吞麵,貝爾兩周暴瘦57斤
    在電影《花樣年華》中,梁朝偉為戲吃下了26碗雲吞麵,吃到最後,他坦言自己聞到味道就想吐,詢問導演可不可以不吃了。結果王家衛只是點了點頭說好的,我們拍完這場再講,看來最終呈現出的難以下咽的痛苦,是偉仔的真實反映啊。更多電影冷知識,記得看我。——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 一共犯了幾個錯誤?
    最近在網上流傳一個說法「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因此而延伸的觀點還有「米飯和糖,都是糖分的來源,所以吃甜食喝甜飲料也沒關係,少吃點米飯,把熱量和碳水化合物的總量扣回來,總量平衡就行了。」這些說法,貌似科學,其實真的靠譜麼?答案是:把米飯等同於白糖,其中犯了好幾個錯誤,包括計算錯誤、概念錯誤和邏輯錯誤。
  • 一碗湯的厚味
    它告訴我,原來,落魄的人走投無路,所要的只是一碗湯。人生衫薄不擋寒,有一碗湯,勝過得意時的金滿箱,銀滿箱。在鄉村生活的那些年,能喝碗熱湯算件幸事。清湯寡水和貧山瘦水養出的人、物,卻醇厚無比。1970年代末,我讀小學,山區罕見西瓜,都是從山外運來,價格不菲。鄰居黃三的父親在供銷社上班,錢多,實誠,很尊敬我的爺爺。每年暑假,總有那麼幾次,黃三會捧著西瓜送給我爺爺嘗鮮。
  • 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 一共犯了幾個錯誤?-西部網 陝西新聞網
    最近在網上流傳一個說法「一碗米飯等於一碗白糖」。如果不考慮其他成分,只按一碗米飯和一碗白糖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來比,兩者仍然是不等同的。因為米飯不是幹大米,煮飯的時候是要加水的。一斤米要加1.3-1.5倍的水才能煮成大米飯。因此,米飯的含水量是65%左右(根據軟硬度,60%-70%之間)。白糖呢,它是固體物質,含水量極低,結晶白砂糖和冰糖所含的水分低到可以忽略不計。人們知道,水中是不含有碳水化合物的。
  • 一碗甲魚湯的故事
    在羅榮桓元帥生平業績陳列館陳列著一尊「一碗甲魚湯」主題雕塑,講述的是羅榮桓在山東抗戰時期關心群眾、愛護群眾、軍民團結一家親的故事。這個主題雕塑由山東大學捐贈,是在2002年11月羅榮桓同志誕辰100周年、羅榮桓元帥生平業績陳列館對外開放時陳列的。
  • 一碗黃豆一碗水,自己在家做醬油,乾淨健康無添加!
    一碗黃豆一碗水,自己在家做醬油,乾淨健康無添加!我們準備食材黃豆一碗,飽和鹽水,一碗麵粉0.5斤,麥皮0.1斤,醬油曲精一克,八角一克,陳皮兩克,公丁香三克,茴香一克,味精兩克,白酒0.1斤,紅糖0.3斤。我們把準備好4斤的黃豆放到容器裡面,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三個小時,然後撈出來瀝乾水分,把它放到壓力鍋裡面煮熟。
  • 寧波一碗 | 甬城新味:醬香大黃魚
    寧波一碗 | 甬城新味:醬香大黃魚 2021-01-10 1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