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新年伊始,國內外暴發了新冠肺炎,在此影響下,有很多民眾出現了焦慮、失眠的症狀。中國睡眠研究會近期做了一項調查,並於 2020 年 3 月 14 日發布了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人睡眠白皮書 "。根據 " 白皮書 " 的調查,在宅家期間,出現睡眠紊亂的人群非常之多。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睡眠障礙科,自疫情發生以來,也接診到很多類似的案例。
根據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人睡眠白皮書 " 的調查顯示:" 全民宅家期間,睡眠是 " 保量不保質 ",人們睡得更多反而睡眠質量下降。宅家前,90% 的人集中在 20-24 點就寢;全民宅家期間凌晨後就寢人數超過 50%。人們深夜閱讀興趣加強,用睡眠時間刷資訊的人越來越多,深夜 1-2 點用戶活躍度提升超過 63%。" 也就是說,在宅家期間,很多人 " 生物鐘全亂了 "!
那麼," 生物鐘 " 和我們的睡眠、健康之間有著什麼關係呢?湖南省腦科醫院睡眠障礙科主治醫師左靜介紹,在大腦的下丘腦視交叉上核處,有一個生物節律的 " 起搏器 ",人的中樞生物鐘恰是位於此處。它就像一個總司令,根據自然界光 - 暗周期調控生理和活動節律,並能通過激素和神經信號調節外周生物鐘。在中樞生物鐘和外周 " 生物鐘 " 的共通作用下,以及進食、溫度等因素的影響下,人的睡眠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如果 " 生物鐘 " 被打亂,人的活動規律將完全被打亂,甚至會導致各種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腫瘤,免疫系統紊亂等嚴重後果。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這個時候要強調 " 生物鐘 "?規律的睡眠和免疫功能有關係嗎?這個問題醫學界早就達成了共識。
左靜表示,首先,對於已經發生病毒感染的人群來說,在生病期間有更好的睡眠,對於恢復健康有極大的幫助。通過夜間多導睡眠監測我們發現,病毒感染發生後,人類的睡眠結構會有明顯的變化,由病毒引起的睡眠改變可能是機體免疫應答急性期中的一部分。
科學家在實驗室裡讓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後,發現它的 NREM 睡眠(非快速眼動睡眠期)的時長明顯增長至 3 天或更長,但是 REM 睡眠(快速眼動期睡眠)則受到抑制明顯縮短。該研究還發現,被病毒感染後的小鼠,其 NREM 睡眠期(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增加越明顯的有著更高的存活率。
其次,對於健康人群來說,規律的睡眠和 " 生物鐘 " 能幫我們在病毒的 " 威脅 " 下獲得更好的免疫力,可能起到減少感染病毒的機率的作用,甚至可能在接種疫苗後更容易產生較多的抗體(如果疫苗研製成功)。
科學家曾在一項給自願感染流感病毒後再接種疫苗的人群研究中發現,如果對這部分受試者進行睡眠剝奪 ( 也就是強制性的讓受試者 20-36 小時持續不睡覺)會明顯影響他們的免疫功能,甚至會導致注射疫苗後的免疫反應及產生的抗體數量明顯減少。這充分說明了睡眠的重要性。
目前,WHO 已經宣布新冠肺炎 " 全球大流行 ",雖然我國的抗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鑑於國際形勢,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做好長期抗疫的準備。國內很多傳染病學家都認為,這場戰爭在夏天前結束的可能性很小。
左靜呼籲大家,既然抗疫持久戰不可避免,那麼,對廣大群眾來說,促進睡眠,尤其是符合 " 生物鐘 " 的規律睡眠,保持身體良好的免疫力,這是刻不容緩的。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左靜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