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這是形容這些行業的利潤奇高,平時門可羅雀,可能幾年都賣不出幾件東西,但只要賣出幾件,甚至一件商品就能收穫很高的利潤,足夠支撐幾年的生活。
也許很多人都想過上這樣悠閒的生活,而在動物界,有一種動物也過著這樣讓人羨慕的生活,那就是蟒蛇。
動物界的「古董商人」
蟒蛇就是按照「開張吃三年」的標準在尋找獵物,所選擇的獵物重量通常在蟒蛇自身體重的一半到幾倍左右,體積則可能比它大得多。我們經常能看到蟒蛇吞食鱷魚甚至野豬的報導,每當遇到這樣的獵物,蟒蛇就可以飽餐一頓了。為了能吞下巨大的獵物,蟒蛇長了一張靈活的嘴巴,人類的嘴巴只能張到30度左右的角度,但是蟒蛇可以張到150度甚至更大。並且蟒蛇嘴裡的骨頭是靠韌帶連接的,有很大的彈性,不但可以上下拉長,而且還可以左右拉寬,再加上唾液的潤滑和消化道的蠕動,巨大的獵物就慢慢被吞下了。
吃完大餐後,蟒蛇就可以「三年不開張」了,它兩次進食的間隔從幾天到幾年不等。在長長的禁食期內,為了減少能量的消耗,蟒蛇會變成一個「宅男」,儘可能地減少運動數量和強度,並且它的各類器官,特別是消化系統的器官也會萎縮。直到下一次進食的時候,蟒蛇的肝臟、腸道和心臟等器官才會突然「復原」,腸道的大小甚至會比原來增大3到4倍,細胞層也會增厚3倍,這一切變化都有利於蟒蛇快速消化食物。幾天後,食物完全消化了,上述器官會再次縮小。
這也太神奇了!我們人類的器官在成年後基本不會再長大,如果發生萎縮也很長時間不能復原,但蟒蛇卻有自己的一套秘訣,它能控制自己的器官像氣球一樣忽大忽小。這種絕技是怎麼練成的?
蟒蛇的「秘密武器」
蟒蛇可以自如控制器官大小的能力一直以來都吸引著眾多生物學家進行研究和探索。此前,生物學家們常從兩個方面來解釋蟒蛇器官變化的原因:激素的分泌和小腸絨毛細胞的增多。
蟒蛇進食兩天內,血液中的膽囊收縮素、促胰島素激素、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增加的激素,與胰島素相互作用,維持血糖平衡。)等與消化相關的激素濃度會達到未進食前的25倍,給消化器官發出一個長大和功能上調的信號。之後,消化酶和消化器官會響應激素的「號召」,消化酶的分泌也會增加,消化器官則會「長大」。禁食期,組成細胞的必要成分——肌動蛋白「藏」在小腸絨毛細胞裡,進食後,肌動蛋白被激活,它們像蓋樓一樣,將整個腸道搭建得越來越大。
但是激素的「分泌開關」又是由誰來打開的呢?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塔靈頓分校的生物學家託德·卡斯特團隊關注到了蟒蛇器官變化過程中的基因調控,他們用兩種蛇做了實驗,水蛇用鯰魚魚片餵食,響尾蛇則餵食了老鼠,接著比較了兩者進食前後不同器官的變化。他們確實找到了一些在器官變大過程中起作用的基因,當這些基因不起作用時,已經變大的器官會再次收縮。
更神奇的是,進食後的蟒蛇的血液中會產生一種能激活調控器官大小的基因的化學物質,而且卡斯特發現,這種化學物質對小鼠等哺乳動物同樣有效!卡斯特給蟒蛇餵食兩小時後,從蟒蛇體內抽血,將這些血液注射到了小鼠細胞中。他發現,注射蛇血後,小鼠細胞內調控器官大小和功能的基因也被激活了。這表明,哺乳動物也具有能調控細胞生長凋亡和器官大小的基因,而這些基因同樣能被蟒蛇血液中的物質激活。
那些動物教會我們的事
其實卡斯特團隊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所轄的科研團隊中的一支,DARPA的科學家們研究的是如何減少受傷的士兵們的痛苦和提高他們的生還率。此前,其他團隊已經有了一些發現,比如哈佛大學團隊在水熊蟲體內找到的在惡劣環境中能減少細胞內新陳代謝的物質,這種物質注射到在戰鬥中受傷的士兵體內,能減低他們細胞的新陳代謝的能力,即讓細胞「休眠」而不是死亡,這能給他們爭取更多的搶救時間。
在十多年的研究後,卡斯特團隊也終於有了突破性的發現,他們現在嘗試著分離出蛇血中能讓蟒蛇的器官迅速長大的物質。如果把這種物質注射到受傷者的體內,它能不能讓受損器官迅速復原呢?另外,如果這種物質運用到醫學上,能不能調控細胞增長,使「植物人」萎縮的器官再生,又或者通過改造該物質的結構,使它發揮相反的作用,促使腫瘤細胞凋亡、使腫瘤組織縮小呢?如果這些都能實現,將能解決許多醫學上的難題。
不僅蟒蛇,大自然中還有許多我們已經了解或還不那麼了解的神奇動物,它們未來又將帶給我們什麼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