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成名前,醉心研究不在意名聲,成名後卻為名聲使盡各種手段

2020-08-14 淘歷史

人一闊,臉就變。這種情形並非中國獨有,外國也有。大名鼎鼎的牛頓就是如此。

牛頓自小就醉心於科學,並對此一直孜孜不倦,做出了卓越不凡的貢獻。但他原先似乎並不在意由此可以獲得什麼名聲之類的東西,而是純粹出於一種天性、一種樸實的愛好而去做研究。所以,當他創立微積分後,沒有一點的張揚,在長達17年之久的時間裡,竟沒對任何人說起過。再如,在光學領域,他為光譜學奠定了基礎,改變了人類對光的認識,卻硬是過了40年之後,他才把這個研究成果公布於世。還有,他計算出了行星運行的軌道是橢圓,但他卻把運算的手稿根本不當一回事,以至有人要看時,竟然不知隨手丟到了哪裡。這些都表明,原先的牛頓,年輕時的牛頓,是根本不在意名聲的,只是在那裡做著探索,做著研究。

但隨著他成了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並被授予爵士,這時的牛頓變得霸道,容不得別人說「不」,於名聲必爭而後快了。

天文學家約翰·夫萊姆斯梯德早先曾為牛頓提供了不少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所需的數據,後來不再提供。牛頓就以皇家天文臺大總管的身份,強迫人家立即出版這些數據。未果後,又指示他人奪取夫萊姆斯梯德的成果並準備出版,因法庭判決他不得散發剽竊的著作,終於沒能達到目的。對此,牛頓惱怒非常,作為報復,在後來版本的《數學原理》中,他系統地刪除了所有來自夫萊姆斯梯德的引證。

牛頓和萊布尼茨分別獨立創立了微積分。在誰是它的第一個創立者這一問題上,科學家們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在這場爭吵中,牛頓玩了不少手段。一是「大多數為牛頓辯護的文章均出自牛頓本人之手,只不過僅僅用朋友的名義出版而已」;二是他指定由其清一色的朋友組成的委員會來審理爭端;三是借自己是皇家學會主席之便,「自己寫了一個委員會報告,並讓皇家學會將其出版,正式地譴責萊布尼茨剽竊」。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見,牛頓雖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但也不是完人。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智秀璉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相關焦點

  • 陳昇《鼓聲若響》風格High詞 道盡成名前的辛酸
    陳昇16年前和他組成的樂團「新寶島康樂隊」,曾經創作了一首用拉丁語開場的臺語歌《鼓聲若響》,這首歌連續15年,都是他跨年演唱會上必唱的high歌,事實上,歌詞內容其實是非常悲傷的,陳昇說,這首歌可以說是,道盡所有音樂人在成名之前的辛酸,但在舞臺上,這歌卻總是用歡樂的方式呈現。
  • 她17歲成名,卻因意外失去左眼,後成為中國第一搖滾女歌手
    確實,特別是對於娛樂圈來說,如果沒能在自己青春最好的年華成名,以後的路就會走得更加艱難。演藝圈中有很多演員是童星出身,比如楊紫,她就屬於那種年少成名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越來越好的成功例子。但在華語樂壇中有這樣一個歌手,她雖然年少成名,但這一路走來卻充滿了曲折,她就是羅琦。
  • 成名前,牛頓都經歷了什麼?
    我們先來說說牛頓出生在什麼時候?可能出乎你的意料,牛頓有兩個生日,一是12月25號,一是1月4號。難道牛頓出生過兩回?不不不,這是因為,在當時那個年代,西方大多使用儒略曆,跟咱們現在的曆法不一樣,所以,牛頓先生有兩個誕辰。
  • 郭德綱在成名前都經歷過什麼挫折?
    事實上,相信明星們在成名前都經歷過不知名的坎坷,經歷過常言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大概說的就是他們這種人吧。象相聲演員競爭更激烈,所以他們付出的努力是別人無法想像的。小編以前就聽說過這樣一件事,就是郭德綱在成名前,為了節目的效果去參加一場綜藝節目,被人鎖在櫥窗裡48小時。有人來看,吃飯睡覺,郭德綱當時覺得特別沒面子,但為了生活也只好這樣做。
  • 愛因斯坦成名時被認為能夠和誰比肩?
    除了牛頓和愛因斯坦,麥克斯韋也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麥克斯韋去世的那一年正好愛因斯坦出生,他是排在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的第三偉大科學家。若是有一位科學家能夠比肩牛頓、愛因斯坦,那他絕對是非常厲害的人物。
  • 他是《星光大道》冠軍,一曲成名後,卻被導演怒斥:滾出娛樂圈
    就像曾經在《星光大道》上紅極一時的楊光,就因為自己成名之後脾氣越來越大,被導演怒斥:滾出娛樂圈。《星光大道》作為一檔以「百姓自娛自樂」為宗旨,給了很多普通百姓一個出人頭地的關係。例如,鳳凰傳奇,大衣哥,李玉剛等人,他們在這個舞臺上成名之後,事業一路高走。
  • 李佳琦:「成名後,我飄了」,但我更想做中國的絲芙蘭
    當一個孩子看到朱廣權和李佳琦直播的時候,他告訴他的媽媽說「媽媽,長大後我想成為李佳琦。」媽媽問「你為什麼不想當朱廣權呢?」孩子說「李佳琦多火呀,我想和他一樣,在直播間裡說說話,就可以賺很多錢,還能邀請好多明星來直播間做客。」媽媽問「那你想當成為什麼時候的李佳琦呀?」是成名前?還是成名後?
  • 楊超越成名後,卻被批戴「鑽石戒指」炫富,當得知售價後黑粉閉嘴了!
    這不是如今當她成名後,現在的她每每在出現鏡頭的時候都會是一副光鮮亮麗的小仙女模樣,然而近日卻因為佩戴了枚「鑽石戒指」被網友痛批為炫富,用來表示她這短短一年多時間的變化已經不再是當初單純可愛的女孩了。
  • 這些經典好聽的一人一首成名曲,你沒聽過就太可惜了
    歌手,憑藉著一首歌曲從而被大眾熟知,甚至在音樂史上留下名聲。一人一首的成名曲細數不盡,好聽又經典,這些你都聽過嗎?1、《親密愛人》《親密愛人》是梅豔芳在1991年發行的國語歌曲,是電影《我的愛對你說》的片尾曲。
  • 陳坤:年少自卑驕傲,成名迷失抑鬱,半生走完我只想做真實的自己
    可見,當時的陳坤是有多麼在意別人可能否定的目光,又是有多麼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可。這不就像我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大部分普通人嗎。若優於他人,則會自傲,若不若他人,則會自卑;而無論是自傲還是自卑,骨子裡都是一種自我為中心,自戀到妄想把自己與整個外界世界進行比較。
  • 烏鴉名聲不好是被冤枉? 古時曾是吉祥鳥、報喜鳥
    烏鴉的名聲不好是有根源的。首先,它的形象不雅,歌聲不美。烏鴉通體渾黑,它沒有喜鵲漂亮,不如麻雀機靈,沒有燕子活潑,也不如杜鵑乖巧,更沒有黃鶯優美的歌喉,它叫起來沙啞、刺耳,人們一聽就會皺起眉頭。其次,古代神話「毀壞」了它的形象。古希臘的一個神話說,太陽神阿波羅與格露絲相戀,派作為聖鳥的烏鴉去監視格露絲的操守。
  • 評論:《歡樂頌2》注水可惜了「正午陽光」名聲
    評論:《歡樂頌2》注水可惜了「正午陽光」名聲 2017-05-17,強行用各種回憶橋段、背景音樂填補羸弱的劇情、注水片長,把十幾集的內容拉成幾十集,那真是可惜了正午陽光製作團隊的名聲。
  • 細數那些名聲不顯的單機遊戲大作 《恥辱2》值得你剁手!
    但實際上,除了那些早已名聲遠揚的作品外,還有一些沙盒類遊戲由於諸多原因,名聲不顯,雖然遊戲本身... 說起沙盒類單機遊戲大作,大家腦海裡浮現的肯定都是諸如《GTA》、《我的世界》、《上古捲軸》之類的頂級大作。
  • 莊子很刺耳的語錄,揭露了名聲與智慧的可怕一面,令人振聾發聵!
    誰不想要名聲呢?出名了,隨便放個屁都是香的,還會有很多人來聞,為了個屁還能大作文章或是新聞。你看當今的明星網紅,但凡有點名氣都是這樣的,放個屁都引來一大群人爭相聞之。就連偷電瓶的都火了,還引來一大批網紅公司爭著去籤約,可見當今的世道,人只要紅了,不論他是幹什麼的了。大家都清楚,都明白,有了名聲、紅了、火了,那就等於是有錢了。
  • 收數公司的黑歷史 是銀行背負不起的名聲
    在四年前,社會閒散人員組成的10多人催債隊伍來到了於歡家裡,辱罵、毆打其母親,甚至將其母親的頭摁進馬桶裡。於歡一時衝動,用一把水果刀捅傷四名催收人員,其中兩人重傷,一人輕傷,一人不治身亡。這就是在2016年震驚了整個中國的辱母殺人案,在於歡母子受到社會廣大同情的同時,暴力催收得到了全社會的譴責。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
    三百多年前牛頓留下這句膾炙人口的話。之後,每個世代都公認牛頓本人才是無人能比、仰之彌高的巨人,我們都是站在他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無論是微積分、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或光學理論,每一項都是革命性的理論,為現代科學的發展奠定基礎。艾薩克.牛頓。
  • 時間簡史作者霍金重病住院 成名始於對黑洞研究
    霍金今年67歲,幾周前因胸腔感染一直臥病在床。史蒂芬·霍金是國際著名數學家、理論物理學家,,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成名始於對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著有不朽名著《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霍金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愛因斯坦在1905年創下偉大成就,為何14年後才紅遍全球?
    雙方達成協議後不久,蘇黎世地方法院正式下發了離婚判決書。 判決書上的離婚原因是這樣說的:愛因斯坦「坦陳在柏林與一位表姐保持了4年半的親密關係。因此,原告因對方私通而提出的離婚要求應當被立刻判定為合法。」
  • 《娛樂現場》獨家調查 表演系畢業生成名有多難
    《真維斯娛樂現場》記者通過調查發現,今年中戲表演專業的畢業生人數為59人、北電21人,而其中與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以及各類影視公司等用人單位籤約的中戲為10人,北電僅4人,再加上兩所高校考研的共5人,兩所高校表演系的畢業生一隻成功腳踏進娛樂圈的僅佔四分之一,其餘的學生要麼轉攻其他行業,而大部分人仍在待業中。
  • 「輪椅上的天才」霍金身後的財富、名聲、質疑和利用
    他的漸凍症,他的探索精神,他的怪癖以及他的輪椅,都能為其傳奇性賦予強力的論據。正如他一生所致力的黑洞研究一樣,霍金連同他的肖像一起坍縮為一個剖面和幾個關鍵詞。   這場坍縮已經持續數十年,在他去世之際達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