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前,牛頓都經歷了什麼?

2020-08-22 百聽聽書

牛頓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又有怎麼樣的故事呢?



我們今天跟大家聊聊牛頓。


我們先來說說牛頓出生在什麼時候?可能出乎你的意料,牛頓有兩個生日,一是12月25號,一是1月4號。


難道牛頓出生過兩回?不不不,這是因為,在當時那個年代,西方大多使用儒略曆,跟咱們現在的曆法不一樣,所以,牛頓先生有兩個誕辰。


要說牛頓,任何人都不會陌生,他可是我們從小就學習的名人榜樣,學校走廊的名人畫像裡,也一定有他一席之地。


劍橋大學的牛頓畫像


他可是被稱為「百科全書式全才」的人:

他闡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奠定物理科學觀點和現代工程學。

他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推動了科學革命。

他用萬有引力證明了潮汐現象

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

他發現三稜鏡能將白的日光發散成可見光譜,提出了顏色理論。

他創立了光的「微粒」說,反應了光的運動性質。

他確定了冷卻定律。

他與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獨立發展出了微積分學。

他還提出了經濟學的金本位制度。

......

牛頓使用過的望遠鏡


上面這些只是部分成就,它們涉及天文、力學、數學、經濟,甚至有人說,如果當時有諾貝爾獎的話,牛頓可以壟斷4屆物理學獎。


伏爾泰曾說過,牛頓是最偉大的人,因為「他用真理的力量統治我們的頭腦,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們」。


他的萬有引力傳入當時的中國,甚至成為了戊戌變法的輿論來源。


牛頓這麼牛,他的經歷到底是什麼樣的?他是怎麼取得這些成績的呢?


小時候的牛頓,成績一般,跟未來這個舉世聞名的「天才」似乎沒什麼關係,但他有一個愛好:讀書。


他讀的書,還不一般,他喜歡讀介紹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然後自己動手做一些小玩意,比如,他把風車原理研究明白後,竟然自己動手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還做了一個日晷,看太陽影子的變化移動;他甚至還做了一個小水鍾,早晨,水鍾會把水滴到他臉上,叫他起床。


童年牛頓

這就是優秀孩子的一個共同點:擁有好奇心。


就像我們現在一樣,很多孩子非常喜愛研究手工製作,甚至喜歡拆家電,拆了之後再裝起來,不亦樂乎。不要覺得孩子這是在胡鬧和搗亂,這是他們的好奇心。


對孩子來說,這個世界的一切自然和人類發明都是神奇且充滿魔力的,幫助孩子研究、搞懂它們,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在這個過程裡,孩子會了解科學和自然的知識,每一個愛好,都可能成為打開孩子認識世界大門的鑰匙。



到了牛頓上了中學的時候,他的才能開始展現:他開始觀察顏色、日影、四季,並開始研究幾何學、哥白尼日心說等學說。


這跟其他孩子玩的都不一樣。

但是,由於家庭困難,他中途不得不輟學在家務農,做農活。不過,即使在做農活的過程中,他還是「偷懶」,抽空讀書、研究數學。


每次他母親讓他跟傭人一起做生意,他都懇請傭人自己去,他則跑到僻靜的地方讀書。


這引起了他舅父的懷疑,有一次,他的舅父跟蹤他,發現牛頓並沒有去做生意,而是在草地上研究數學題。這讓他舅父大為感動,舅父勸說了牛頓的母親,把牛頓重新送回了學校,並鼓勵牛頓讀大學。


牛頓家鄉:伍爾索普莊園

看,這又是優秀的孩子擁有的另一個共同點:對學習的熱愛。

在孩子小的時候,對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時,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很重要,大量的知識像潮水一樣湧進來,慢慢消化、吸收這些知識,培養對知識的求知慾,可以打開孩子對一切事物的探索精神。

新的發明,新的創造,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熱愛和鑽研中獲得的。



1661年6月3號,牛頓進入了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他開始研究笛卡爾、伽利略、哥白尼、克卜勒等科學家的思想。

1665年,他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並發展出了微積分。

同年,英國爆發了毀滅性的瘟疫:淋巴腺鼠疫。至少有8萬人失去了生命,相當於倫敦人口的五分之一,學校也被迫停課。



牛頓也因此返回老家呆了兩年,這兩年反而給了他充足的時間,他把自己的理論知識變得紮實,並在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學、光學、萬有引力定律。

他曾經說過:「微積分的研究成果全部是瘟疫那兩年奠定的基礎。那段時間也是我生命中最專心於數學與哲學的時期。」

不過,牛頓在後期也陷入了歧途,他曾沉迷神學,用科學證明上帝的存在,還用《聖經》推算地球的年齡。

他還陷入了當時非常風靡的「鍊金術」中,希望能從黃銅和煤渣中提煉出黃金,雖然聽起來很無釐頭,但在那個現代化學還沒成型的年代,鍊金術是眾多科學家不得不選擇的方法。


牛頓鍊金的畫像

這些不算光彩的經歷,無法改變牛頓的成就,他的童年經歷,也值得每一個孩子以之為榜樣:孩童時代,正是一個人好奇心最大的時候,對世界的一切都充滿未知和想像。每個孩子在這個階段,都應該打開自己的好奇心,不斷探索一切新的事物。

不僅如此,還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勇於嘗試,敢於挑戰,沒有一次成功不是建立在失敗之上,也沒有一次新發現,不是建立在好奇心之上。這是牛頓給我們的經驗,也是我們每個孩子應該學習到的優秀品質。


我們慶幸,有無數名人故事和經驗在孩子成長路上點亮一盞盞明燈,孩子可以從他們的身上汲取經驗、閱歷、方法、感悟,就像牛頓說的: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當孩子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時,他們看到的,會比這些巨人還遠。

相關焦點

  • 郭德綱在成名前都經歷過什麼挫折?
    娛樂圈,我們是認真的,對於樓主這個問題小編確實是有很多話要說的,首先小編是非常喜歡郭德綱的,這個人不僅因為他的相聲特別好,而且他是個特別正直、特別真實的人,不管在做什麼事上,他都不會掩飾自己。事實上,相信明星們在成名前都經歷過不知名的坎坷,經歷過常言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大概說的就是他們這種人吧。象相聲演員競爭更激烈,所以他們付出的努力是別人無法想像的。小編以前就聽說過這樣一件事,就是郭德綱在成名前,為了節目的效果去參加一場綜藝節目,被人鎖在櫥窗裡48小時。有人來看,吃飯睡覺,郭德綱當時覺得特別沒面子,但為了生活也只好這樣做。
  • 牛頓成名前,醉心研究不在意名聲,成名後卻為名聲使盡各種手段
    但他原先似乎並不在意由此可以獲得什麼名聲之類的東西,而是純粹出於一種天性、一種樸實的愛好而去做研究。所以,當他創立微積分後,沒有一點的張揚,在長達17年之久的時間裡,竟沒對任何人說起過。再如,在光學領域,他為光譜學奠定了基礎,改變了人類對光的認識,卻硬是過了40年之後,他才把這個研究成果公布於世。
  • 牛頓的炒股經歷
    牛老師雖然不是真的姓牛,但確實太牛,所以叫他牛頓遠遠不足以表達人們對他的崇拜,牛頓老師幾乎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超人的成就:他是物理學大師,不光是萬有引力定律,還發明了反射望遠鏡,構建了力學體系。他在數學上發明了流數術,光看這個名字就讓人想起黃藥師的奇門遁甲,高深莫測。化學方面,他還擅長冶金術,直接在家裡提取黃金,自給自足。
  • 牛頓到底有多牛?牛頓成名的歷史由原到底有多深?
    牛頓,我們上小學就知道這個人,是大科學家。但到了中學,他突然搖身一變,變成了我們的物理老師,什麼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變成了考題。自此,甭管牛頓多偉大,我們對他都是敬而遠之,因為在青春時代,他為難過我們。同樣的,甭管我們對他多敬而遠之,其歷史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 你知道恐龍滅絕前都經歷了什麼嗎?
    1980年,科學家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有可能在隕石中存在的高濃度的鈾,加上美洲發現的巨大隕石坑也印證了,曾經有超大的隕石造訪過地球,可能是一顆直徑為10公裡的小行星,小行星撞擊地球,一直以來都是被用於解釋恐龍滅絕的原因,那麼你知道恐龍在滅絕之前都經歷過什麼嗎?
  • 牛頓和他的《數學原理》
    我想作者把牛頓排在第二位,如果有什麼異議,那也是為什麼不把他排在第一位。17世紀是人類科學發展史上井噴的年代,前有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後有克卜勒,培根,笛卡爾。新興資本主義開始萌芽,追求科學真理的理念也漸漸深入人心。在17世紀中期,即1643年,伽利略帶著他未出版的《關於世界兩大體系的對話》,在軟禁的鄉間別墅中去世了。一個天才墜落了,另一個天才艾薩克·牛頓降生了。
  • 愛因斯坦成名時被認為能夠和誰比肩?
    除了牛頓和愛因斯坦,麥克斯韋也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麥克斯韋去世的那一年正好愛因斯坦出生,他是排在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的第三偉大科學家。若是有一位科學家能夠比肩牛頓、愛因斯坦,那他絕對是非常厲害的人物。
  • 堯十三不能黑是什麼梗?堯十三成名前經歷及出生地介紹
    堯十三和其他的新生代民謠歌手一樣,都是在網絡環境中誕生以及成長。據了解,堯十三是麻油葉組織成員之一,那麼堯十三為什麼不能黑?堯十三經歷過什麼?下面來看看。堯十三為什麼不能黑  今天要說的人,雖是油葉的核心成員,但和馬頔、宋冬野比起來,他屬於少數人的。
  • 為什麼牛頓前半生研究科學,後半生卻深信神學?他發現什麼了?
    為什麼牛頓前半生研究科學,後半生卻深信神學?他發現什麼了?牛頓提出的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物理學現在必須遵循引力規則,牛頓的生命充滿了傳說,一個蘋果帶他進入到科學探索世界裡,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發表了許多科學概念並促進了人類的進步,不過他後來不再研究科學,而是轉到證明神的存在,難道他發現了什麼?科學的出現是為了解釋人類未知的秘密,了解自然發生的規律將利用這些原理來實現方便世人的目標。
  • 民謠歌手趙雷,他一路走來都經歷了什麼?
    說起民謠大家或許不再陌生,近幾年民謠的發展還是不錯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聽民謠,開始喜歡民謠,雖然民謠想要成為主流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但是這種音樂類型還是很不錯的,國內也有很多的民謠歌手,比如前段時間比較火的《成都》歌手趙雷也是在一夜之間爆紅了,但是你們知道趙雷成名以來都經歷過什麼嗎?
  • 牛頓的硬核隔離經歷給我們這些啟示
    而在醫療條件遠沒有現在發達的幾百年前,自我隔離也是應對疫情的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鼠疫曾先後多次襲擊歐洲,那個時代的人都是如何渡過漫長的隔離期的?手握自己的諸多發明,繼續潛心學術及研究,牛頓在6個月內成為了劍橋的教職員工,2年後成為了學校的教授。疫情當下,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影響。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牛頓或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即使是被迫減少了活動範圍、遠離校園或者熟悉的工作場所,但這也或許是探索自我熱愛領域的好機會,多多去發掘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每個人都有打造自己生命中「奇蹟年」的可能。
  • 牛頓前半生研究科學,後半生又為何深信神學?難道他發現了什麼?
    ,按照常理來說,牛頓應該是個唯物主義者,那麼為什麼他在前半生研究科學,後半生又為何深信神學?難道他發現了什麼嗎? 牛頓小時候其實成績一般,但是他對於讀書很感興趣,喜歡看一些機械模型的讀物,就連老師都說他不務正業,但是牛頓憑藉著自己對機械上的天賦
  • 牛頓的故事:通向劍橋
    國王中學這位來自農村的的學生顯然一開始並不在意學習,無論是父母還是自己都沒有設定什麼宏偉的目標,上學的唯一理由就是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周圍的夥伴們也都去了校園自己也跟著去罷了。就像有些人結婚,沒有任何理由只是年齡到了。
  • 為什麼近代沒有出現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人?
    話說距離牛頓橫掃整個學術界已經過去了300多年,距離愛因斯坦叱吒物理學界已經過去100多年,這100多年來的科學家很少有進入到教材當中,很少有像前兩者的成就的,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知識存量。
  • 揭秘40歲美女演員苑冉的成名經歷與感情生活
    很多觀眾都喜歡看梁冠華和張子健主演的《神探狄仁傑》系列古裝劇。大家還記得《神探狄仁傑3》中的黑衣天王小桃嗎?美女演員苑冉就是這個角色的扮演者。苑冉長得很漂亮,她的一雙大眼睛非常有神。有些網友說苑冉長得有些神似美女主播伊一。
  • 成功是什麼?牛頓用溜冰的人一句話告訴了我們,值得學習!
    很多人都知道成功的人的好處,比如成功的人,他就很有錢,他想買什麼就可以去買什麼,什麼車子、房子,都不在話下。而且有錢人結婚,他就有主動權一些,他說什麼就是什麼,親家也只能點頭說好,是,可以,不錯。如果沒有錢人結婚,那處處都要低頭哈腰的,還要說好聽話,把女方的老子哄得開開心心的,才能結婚。大家都知道成功的好處,但多少人知道成功是什麼呢?如果大家不往下看牛頓的名言,會怎麼去回答這個問題呢?很多人肯定會回答,成功是光榮,是光宗耀祖,是榮耀,是別人羨慕不來的,是有面子的,臉上有光的。這樣回答,可以說沒有什麼水平可言。
  • 李佳琦:「成名後,我飄了」,但我更想做中國的絲芙蘭
    媽媽問「那你想當成為什麼時候的李佳琦呀?」是成名前?還是成名後?成名前的李佳琦,一年要做389場直播,沒有直播間,沒有名人來關注他,為了試口紅,他的嘴唇需要反覆擦,反覆塗,都快要裂開了。這些他成名前的事情經常被別人當做素材來說,可這些只不過是他經歷的冰山一角。如果你能扛得住他經歷的所有苦,無論你選擇什麼道路,只要你無悔,就沒有人會說你。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意居然是牛頓用來諷刺的話?
    那麼兩大科學上的巨匠有什麼深仇大恨呢?導致牛頓會說這樣諷刺的話呢?這要從牛頓小時候說起,1643年1月4日,艾薩克·牛頓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伍爾索普村的伍爾索普莊園。而不幸的是牛頓出生前三個月,他同樣名為艾薩克的父親才剛去世。
  • 其實,不能完全說是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而是歷史選擇了牛頓!
    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偉大的名字,那就是伊薩克·牛頓,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探索出萬物之間的力學規律,他在人類科學史上建立了永垂不朽的豐功偉績,他的名字載入了史冊,他成為全人類的驕傲。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發現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人類歷史上,任何一項偉大的發現和發明,都不是一個人的功勞,都是綜合了世代人的智慧成果。
  • 牛頓劍橋初露鋒芒
    ——牛頓牛頓的偉大眾所周知,那麼他是如何獲得的呢?正如他所說的話,辛苦是獲得一切的定律。牛頓適應了聖三一學院的基本生活,有機會接觸到,聖三一學院的大量的珍貴自然科學著作和手稿。開始投入到如饑似渴的學習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