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想獲得知識,你該下苦功;你若想獲得食物,你該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樂,你也該下苦功,因為辛苦是獲得一切的定律。——牛頓
牛頓的偉大眾所周知,那麼他是如何獲得的呢?正如他所說的話,辛苦是獲得一切的定律。
牛頓適應了聖三一學院的基本生活,有機會接觸到,聖三一學院的大量的珍貴自然科學著作和手稿。開始投入到如饑似渴的學習當中。
他看過的書籍,在筆記本上就記錄了45個標題:從物質的運動、特點等一般標題開始,到到宇宙的秩序、光色等廣泛的標題。
他還經常參加學院舉辦的各種學術講座,涉及地理、物理、天文和數學等。
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努力,牛頓獲得了大量的知識,才華隱隱的展現,慢慢的集中向物理和數學方面發展。
一、走進幾何學
在一次展覽會上,牛頓被一本講佔星術的書吸引。發現自己在書中有很多幾何方面的問題不懂。
他特意買了歐幾裡得的《幾何學基礎》,可是牛頓沒感到多大的興趣。
「他認為歐幾裡得有些迂腐,一些本已非常明確的原理卻還要費好大的力氣去證明, 不是白費力氣嗎? 」
牛頓自作聰明的拋開了這本書,而去讀笛卡爾的《幾何學》。
因為跳過了《幾何學基礎》,牛頓看《幾何學》就非常的費力,可牛頓一心想做的事,怎能怕吃苦?點蠟燭夜讀,不眠不休,終於讀懂了。
這段經歷,就是以後創立微積分的思想源頭。
二、巴羅教授的指導
巴羅教授知識淵博,社會經驗豐富。他非常看重牛頓,把數學方面的知識傾囊教授。
還指導牛頓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試驗方法。牛頓在他的指導下磨出了第一片透鏡——用來做光學實驗。
巴羅在準備出版他的重要著作《光學講義》前,也邀請牛頓來幫忙。牛頓不遺餘力的思考和實驗。讓巴羅教授越來越欣賞和器重。
在學期結束前,牛頓得到了獎學金的提名,巴羅教授對他進行測試。發現他在幾何學上面知識的欠缺,要求他重讀歐幾裡得的《幾何學基礎》。
牛頓想起巴羅教授講過的伽利略自由落體實驗的情景,又認真研讀了歐幾裡得的《幾何學基礎》。
三、初露鋒芒
1665年初,在牛頓獲得文學士學位之前幾個月。為母校贏得了數學方面的最高榮譽——發現了二項式定理。
什麼是二項式?簡單地說就是「用加號或者減號連起來的任何兩個數字的式子。比如1+2 和987654321-123456789 」
什麼是二項式定理?「兩個數之和的整數次冪諸如展開為類似項之和的恆等式」
「只要運用這個定理進行運算,就可以既簡單又迅速地得到題目的答案, 再也不用花許許多多頁紙來計算了。」
「人們評價說, 即使牛頓的一生只發現了二項式定理,在科學史上也會留下他的名字。」
可是牛頓會因為這麼大的榮譽停止前進的腳步嗎?
牛頓會堅決的回答:不。這在他眼裡只是一次小小的獲得,他還要繼續探索,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