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螞蟻金服到螞蟻集團:更名上市的隱秘深意|稜鏡

2021-01-09 騰訊稜鏡深網

作者 | 肖望 純子 編輯 | 張小馬

出品 | 稜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7月20日,螞蟻集團(下稱「螞蟻」)宣布:計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

螞蟻起步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2014年10月,北京798園區一個空曠展館裡,螞蟻舉辦了一場近千人參加的「小微開放日」活動,並藉由這次活動正式宣告自己的誕生。

彼時,外界很難預料到,這隻「螞蟻」會在6年時間內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獨角獸。

路透社近期報導稱,螞蟻最新估值超過2000億美元(超過1.4萬億元),擬在IPO中出售5%-10%的股份,有望成為年度全球最大IPO。

就在啟動上市前一個月,螞蟻換掉已沿用6年之久的「螞蟻金服」簡稱,並將工商註冊名變更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去掉了原註冊名中的「浙江」,以「科技」替代「小微金融服務」。

從螞蟻金服到螞蟻集團,這意味著什麼?

消費貸曾是利潤奶牛

螞蟻此前未披露過財務數據,但基於其與阿里巴巴2014年的一項交易安排,外界得以一窺其經營情況。

根據該協議,螞蟻每年需向阿里巴巴支付智慧財產權及技術服務費,金額相當於螞蟻稅前利潤的37.5%。在條件允許下,阿里巴巴有權入股並持有螞蟻33%的股權,分潤安排同步終止。

2019年9月,阿里巴巴正式獲得螞蟻33%股權。

螞蟻的利潤在2017年高增長後,2018年度大幅下滑,2019年度重新恢復強勁增長。

根據阿里巴巴財報披露的服務費數據,《稜鏡》推算出螞蟻在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的稅前利潤分別為:42.54億元,29.06億元,131.90億元,虧損19億元,116億元。

對於螞蟻2018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出現的虧損,阿里巴巴曾解釋稱,主要是用於維護螞蟻在用戶獲取、產品創新和國際化擴展方面的投資。

螞蟻不願提及的或許是,2017年的主要利潤貢獻來自花唄、借唄這樣的消費信貸業務。

當時,其通過將網絡小貸信貸資產證券化(ABS)等途徑出表,突破小貸監管的槓桿率限制,其資產又由銀行、保險等低成本資金認購,源源不斷撬動信貸規模。

wind數據顯示,2017年螞蟻兩家小貸公司發行的ABS規模達到2692億元,而此前一年為490億元。放大的信貸規模奠定了利潤基礎。

但由於現金貸引發監管整頓,網絡小貸槓桿率被要求表內、表外合併計算。螞蟻在當年12月緊急對旗下兩家小貸公司增資,將註冊資本從38億元提升至120億元。

除此之外,央行還對備付金集中存管提出要求。從2017年的20%逐步提高,到2019年1月實現客戶備付金100%集中交存。市場機構測算,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損失的備付金利息收入在百億之巨。

不過,在加大線下支付、交通出行等領域的投入後,螞蟻的用戶增長及活躍度得到提升,其金融開放平臺策略也開始起效。

阿里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末,螞蟻及其全球九個本地數字錢包合作夥伴服務的活躍用戶數達到約13億。

螞蟻的主要業務分為數字支付和數字金融服務在內的國內業務,以區塊鏈、資料庫為代表的創新科技以及全球化。

阿里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的財年中,包括理財、微貸、保險在內的數字金融服務貢獻了螞蟻總收入的50%以上。其中,螞蟻財富促成合作夥伴為用戶管理的資產超過40萬億元。螞蟻集團促成的保險費總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以上。

手握最全牌照的金控集團

儘管已經更名,但留給市場最深印象的依舊是叫了6年的「螞蟻金服」。

在金融業務布局中,螞蟻手握最多、最全的金融牌照,主要有支付牌照、網絡小貸、銀行、保險、券商、基金、金融資產交易所等。這也使得螞蟻更多被看做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在2018年5月傳出的五家金融控股監管試點名單中,「螞蟻金服」赫然在列。

馬雲曾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螞蟻推出的餘額寶、花唄、相互寶、螞蟻森林等產品均有億級用戶。

但在其創新過程中,也走過許多彎路。

1元起購、隨時申贖的餘額寶喚醒了大眾網際網路理財意識,迅速積累起近5000萬用戶,並使得天弘基金規模從行業倒數躍升至行業第一。但「T+0」的交易引發監管部門對金融市場流動性風險的擔憂。

2017年起,餘額寶開始限制個人帳戶持有規模,從100萬逐步降至10萬元。在監管部門完善對貨幣基金的監管規則後,2018年5月,餘額寶接入中歐、博時基金的貨幣基金產品放開限購。

2016年12月,廣東惠州僑興集團下屬公司在「招財寶」平臺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產品到期無法兌付,進而牽出金融機構違規擔保大案。廣發銀行被罰沒7.22億元。招財寶是螞蟻全資子公司。

銀行業專家對《稜鏡》指出,私募債要求每位投資人投資金額不低於50萬元。而招財寶平臺上投資人投資門檻僅為1萬元,存在把高風險產品銷售給了非合格投資人的嫌疑。

此外,還有上述網絡小貸突破槓桿率等問題。

但用戶達13億、信貸規模、資產管理規模龐大的螞蟻已經長成了一頭「大象」。

人民銀行在《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中指出,儘快推動金融控股集團的管理辦法和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細則落地實施,對金融控股集團實行並表監管,建立特殊處置機制,妥善解決「大而不能倒」問題。

在金控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於2019年7月下發後,螞蟻回應稱,公司已經設立獨立團隊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相關要求,並積極參與徵求意見。

隨後,螞蟻高管團隊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在《螞蟻不想成為大象》一文中表示:「螞蟻從來沒有想過成為一家金融公司,從來我就是家技術公司。」這一觀點在近年來被螞蟻多位高管反覆強調。

「科技」身份更利於估值

螞蟻在不斷調整姿態,從過往金融機構的挑戰者形象向合作者轉變。

2017年3月,螞蟻高調宣布未來只做tech(技術),支持金融機構做好fin(金融),由Fintech變成Techfin,為金融機構提供技術、大數據支撐。

2018年,螞蟻密集進行開放合作,先後與多家銀行開展合作,餘額寶接入多家基金公司,花唄也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開放。

衡量一家企業是否是科技公司,科技業務營收佔比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指標。

螞蟻集團融資時曾有部分數據流出,顯示其2015年時營收六成來自支付接入服務費,兩成來自金融服務,另有超過一成來自技術服務。到2017年,其支付接入費用佔比下降至五成,技術服務收入上升至三成。

2019年末一則市場消息顯示,螞蟻目前支付收入和技術服務收入的佔比已經持平,各佔45%左右,剩餘10%的收入來自於金融雲、技術開放平臺、區塊鏈等2B的硬技術收入。

《稜鏡》自消息人士處獲悉,螞蟻集團規劃2021年技術服務收入佔比將達到65%,超過支付收入成為第一大收入項。

一些技術經過內部多年的研發投入和孵化,開始走出螞蟻服務外部機構。今年3月,支付寶從金融支付平臺轉型為生活服務平臺。6月8日,其自研資料庫產品OceanBase獨立進行公司化運作,成立由螞蟻全資控股的北京奧星貝斯科技,面向市場進行商業化。

「當初要是能判斷現在的局面,就不會在螞蟻的工商註冊名裡放一個「金」字。」2018年,一位螞蟻集團高管在交流時曾表示。

如今,螞蟻終於得償所願更名,強化「科技」身份並迅速宣布啟動IPO事宜。

在市場看來,資本市場對金融機構的估值更多以淨資產為基準,溢價率不高。而科技公司帶來的想像空間顯然可以獲得更高溢價。

此外,原本協議安排的股權回到阿里巴巴手中,螞蟻不再有隱形股權安排,股權架構明晰。也被視為螞蟻掃清了上市的障礙。

市場環境也在變化。在憾失阿里巴巴五年後,港交所調整上市條件,接納同股不同權企業在主板上市。而科創板的推出,也增強了創新經濟企業回A上市的吸引力。

「我們欣喜地看到,科創板和香港聯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的舉措,為新經濟公司能更好地獲得資本市場支持包括國際資本支持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們很高興能有機會參與其中。」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說。

一批千萬富翁即將誕生

阿里巴巴上市,曾造就近萬名千萬富翁。而萬億估值的螞蟻集團上市,造富能力同樣不俗。在螞蟻集團成立之初,就明確了近40%的管理層和員工持股激勵。

翻開螞蟻集團的32家股東名單,阿里巴巴以33%的持股比例成為第一大股東,杭州君瀚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持股28.45%、杭州君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持股21.53%緊隨其後。

其中,杭州君瀚是阿里巴巴的投資人持股平臺,杭州君澳主要是螞蟻集團管理層及員工的股權激勵持股平臺。

阿里巴巴財報顯示,馬雲持有螞蟻集團8.8%股份,擁有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合計近50%的表決權。一旦螞蟻集團上市,馬雲身家將暴增超千億元。大量持有股權激勵的員工也將實現「一夜暴富」。

參股螞蟻的機構也將斬獲頗豐。《稜鏡》梳理,螞蟻集團對外公布的主要融資有三輪。

2015年7月,螞蟻對外宣布A輪融資約18.5億美元(約120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包括全國社保基金、上海金浦產業基金,春華資本Primavera,中國太平洋保險、國開行、中國人保、中國人壽、新華人壽8家戰略投資者。彼時市場估值超過450億美元。

2016年4月,螞蟻宣布完成45億美元的B輪融資,除了A輪多家戰略投資者繼續進行投資之外,本輪融資新增戰略投資者包括中投海外和建信信託(中國建設銀行下屬子公司)分別領銜的投資團,螞蟻此時的估值約600億美元。

2018年6月,螞蟻再獲140億美元融資,除原有股東繼續跟投外,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華平投資、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銀湖投資、淡馬錫、泛大西洋資本集團等多國主權基金成為螞蟻新的戰略投資者,螞蟻的估值也達到了1500億美元。

三年間估值翻了三倍。不過,這樣的投資機會並非有錢任性。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螞蟻的融資都採用邀請制。即決定啟動融資時,只向十多名精選的目標投資機構發出邀請,這批機構是螞蟻基於長期關係、業務協同以及戰略支持等綜合標準挑選出來的。

全國社保基金負責全國人民養老錢的保值、增值。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曾多次提到,2015年,社保基金獲準可以直接投資龍頭、有影響力的戰略新興民營企業。於是以78億元投資螞蟻,佔股5%。這筆投資在2019年末已經增值6倍,是社保基金另類投資中最賺錢的項目。

「上市在外人看來,固然令人興奮,但對我們而言,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和擔當。」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當天發出內部信,向員工提出「堅持使命與擔當」、「保持謙卑和敬畏」、「保持冷靜和定力」三點要求。

相關焦點

  • 螞蟻集團啟動上市 概念股橫空出世
    對於投資者來說,作為全球最大「獨角獸」之一,螞蟻集團的業務仍在高速發展,此次螞蟻集團宣布上市將分享到這一中國最大支付平臺所帶來的豐厚業績,同時對相關參股公司構成直接利好。   對於選擇這個節點上市以及A+H股同時發行的原因,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表示,「科創板和香港聯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的舉措,為新經濟公司能更好地獲得資本市場支持包括國際資本支持創造了良好條件。」   今年5月份,螞蟻金服將公司名字改為螞蟻集團,全稱是「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支付寶到螞蟻金服再到螞蟻集團,名字的變化折射出螞蟻業務形態、商業版圖的變化。
  • 螞蟻官宣兩地上市計劃,螞蟻金服和阿里概念股漲瘋了
    見習記者 |鄒璐徽在螞蟻金服原始股東「財富自由」之前,近期螞蟻金服上市計劃的公開率先掀起了部分股民的造富狂歡。7月20日下午,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受該利好消息影響,螞蟻金服以及阿里概念股近兩日來均掀漲停潮。據統計,A股螞蟻集團概念股共有40隻,市值合計近兩萬億元。
  •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馬雲幾千億花唄借唄的錢從哪裡來?
    2004年阿里巴巴集團與2004年12月設立支付寶,然後浙江阿里完成收購支付寶100%的股權,支付寶從阿里巴巴集團獨立出來。但支付寶公司每年向阿里巴巴集團支付智慧財產權許可費和技術服務費,金額為當年稅前淨利潤的49.9%。 2014年6月,浙江阿里更名為: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 「巨無霸」螞蟻集團上市引爆漲停潮!2000億美元估值憑什麼?誰將...
    「編者按:昨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A+H上市計劃,今日螞蟻金服概念股上演漲停潮,截至收盤,湘郵科技、君正集團、合肥城建等超10股漲停。港股阿里巴巴收漲超7%。」7月20日,螞蟻集團(下稱「螞蟻」)宣布:計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螞蟻起步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
  • 巨無霸螞蟻金服即將兩地上市,打新港股就上股票牛
    前兩天螞蟻集團首發申請通過的消息刷爆朋友圈,讓很多投資AH股的小夥伴感到瑟瑟發抖,原因很簡單,這傢伙上市以後有可能是香港內地有史以來最大的IPO,超過了沙特阿美公司創紀錄的290億美元的銷售額。
  • 集團沒有「螞蟻金服」App
    原來,最近有媒體報導,9月1日,溫州鹿城區濱江街道發生一起詐騙案,受害人使用手機瀏覽網頁時通過彈窗下載了一個「螞蟻金服」App,其通過實名登記申請貸款了3萬元,但客服稱其卡號錯誤,需要充值激活,其充值2次一共19000元,但貸款沒有落實,其充值的錢也要不回來了,共損失19000元。
  • 螞蟻集團A+H上市,A股市場或將告別醉生夢死時代
    來源:皮海洲7月20日,螞蟻集團(前身為「螞蟻金服」)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至此,螞蟻集團上市一事終於浮出水面。作為國內最大的獨角獸企業,近年來,螞蟻集團上市一事一直都受到市場的關注。
  • 螞蟻集團——金融「巨獸」還是「巨瘦」
    最早傳出螞蟻即將上市是在7月20日,隨後這隻螞蟻像是乘上了火箭,上交所於8月25日受理了螞蟻集團首發申請,8月30日進入聞訊階段,並於9月18日即審議通過,整個過程螞蟻集團僅用了30天的時間,本以為這隻螞蟻巨獸會一帆風順的完成上市,然而轉折來的也是十分的迅速,首先是10月13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稱監管部門正在調查螞蟻集團上市的潛在利益衝突,而這一潛在利益衝突直指支付寶平臺獨家銷售的五隻參與螞蟻集團配售的創新未來基金
  • 螞蟻金服到底有多兇猛?橫跨五大業務板塊,3萬億的估值富可敵國
    2013 年,支付寶母公司宣布將以其為主體籌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小微金融成為螞蟻金服的前身。 2014年10月螞蟻金服正式成立,2016年4月,螞蟻金服完成B輪融資,融資額為45億美元,這是全球網際網路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私募融資。
  • 螞蟻金服真正的老闆是誰?馬雲持有螞蟻金服多少股?
    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重磅官宣,計劃在滬、港兩地同步發行上市。據悉,螞蟻集團此次尋求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合約人民幣1.4萬億)。這意味著一旦上市,其市值不出意外會躋身A股前三。
  • 螞蟻金服與字節跳動比,如果上市,你認為哪個市值會更高?
    螞蟻金服與字節跳動比,如果上市,你認為哪個市值會更高?螞蟻金服即將上市,市值幾何很快知道,但是字節跳動上市時間還未確定,所以在字節跳動上市前,這個問題都可以琢磨。等字節跳動上市,再回頭看現在的判斷,這是個有趣的事啊。
  • 螞蟻集團宣布上市 估值為何高達萬億 誰是大BOSS?
    就在7月上旬剛剛澄清「螞蟻金服計劃最早於今年在香港上市,目標估值為2000億美元」的消息不實後,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將啟動在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以進一步支持服務業數位化升級做大內需,加強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
  • 螞蟻集團的抓手在哪裡?
    英國《金融時報》、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等不光對它做了大量的新聞報導,也分別發表社論解釋螞蟻金服現象,機構投資者和股民更是空前踴躍地參與打新。 我們一直對螞蟻集團在上市時的估值表示謹慎。可是再認真分析,未來它在業內的地位也許會超過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的地位。 螞蟻金服未來幾年還會有相當不錯的增長。它的增長將來自什麼地方呢?
  • 螞蟻螞蟻,大象的大腿
    富人恆富,演員唱戲‍ 從招股說明書來看,螞蟻集團共經歷4輪重大融資,估值水平一路上漲。 從2015年6月首次境內融資到2018年7月,估值水平從2600億元增長至9600億元。IPO總市值達2.1萬億元,較2015年6月的2600億元,估值增長了7倍。
  • 螞蟻集團啟動上市計劃,概念股開盤大漲!
    螞蟻集團啟動上市計劃,相關概念股今日開盤大漲。7月21日上午,據e公司報導,京能置業、新開普、宇信科技、潤和軟體等多股漲停,恒生電子漲超9%,中國人壽大漲8%。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 螞蟻集團上市時間是什麼時候?螞蟻集團IPO進展
    文件顯示,螞蟻集團正在接受輔導機構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的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文件還披露了螞蟻集團持股5%以上的股東,分別為杭州君瀚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杭州君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和杭州阿里巴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君瀚、君澳持股超50%  螞蟻上市的腳步越來越近,其背後的股東也備受關注。
  • 螞蟻上市,「批發」億萬富豪
    ·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忍一忍,到上市。」一旦螞蟻成功上市,這筆「股權激勵」價值有望達到千萬元。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在當時就造就了1萬多名千萬富翁。 和張亮抱有類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有人甚至願意降薪30%左右到螞蟻集團就職,希望能搶到一張上市前的船票。
  • 螞蟻金服百億富豪22人 最高身家1400億元
    螞蟻金服百億富豪22人 最高身家1400億元  Winnie Lee • 2020-07-24 16:39:06 來源:前瞻網
  • 萬億螞蟻集團成長往事:馬雲曾做好坐牢準備 支付寶拆分被指偷竊
    來源:每天學點經濟學7月20日,螞蟻集團宣布,將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啟動發行上市的計劃。據路透社報導,螞蟻集團最新估值超過2000億美元(超過1.4萬億元人民幣),擬在IPO中出售5%-10%的股份,這意味著募資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200億美元(約為700億元-1400億元),有望成為今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IPO之一。
  • 螞蟻金服將上市,上千個億萬富翁誕生:成功背後是敢在浪尖上舞蹈
    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消息一出,頓時引起投資者熱議,北上資金已經提前掃貨螞蟻集團概念股,據統計,早盤開盤漲停股達到22隻,霸屏A股漲幅榜,合肥城建、匯鴻集團、京能置業、湘郵科技等一字漲停;大洋那邊,美股阿里巴巴也旋即盤前大漲4%……顯然,馬雲的規劃,又贏了。